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 第588章 小鬼当家(感谢孤单小星星万赏!)
第十更送上,疯狂十连更,拼命了,只为了大家能够投几张支持一下!
天气依然晴朗,午间热浪滚滚,热的人根本不敢出门。连家里的几只小狗崽,都热的肚皮趴廊下石板上,舌头吐出老长,呼呼的喘气。
天气太热,到了中午人便昏昏欲睡。
知了一直在叫着,下人们拿着长长的粘杆到处粘知了,以免他们打扰到了小主人们的睡眠。
太子承乾却无心睡眠,他这个年纪总是贪玩的。
正好最近又多了不少同伴,齐国公的义子来恒来济兄弟俩,比他稍大点。另外还有郯国公的义子裴行俭,此外还有他姑姑平阳长公主的两个儿子柴哲威、柴令哲兄弟,这几个本来就是他老师李超的门生,因此现在跟他也算是同门师兄弟。
另外,魏征家的小儿子、房玄龄、杜如晦家的小儿子,程咬金的小儿子,尉迟恭的小儿子,还有好几个宰相的小儿子,年纪都不大。
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承乾的未来妹夫,都跟承乾的那些公主妹妹们是订了亲的。
现在这些大的八九岁,小的四五岁的家伙,都跑来李家了。
反正崇文馆小学也放了假,他们便都被送到这里来度暑假,还美其名曰陪太子读书。
承乾年纪虽不是众人中最大的,但他身份最尊贵,其它人要么是他的准妹夫,就是他的同门师兄弟,他当仁不让的当了头。
每天带着捣乱。
李府中的仆妇丫环们忙忙碌碌,主人们虽然都睡了,但她们却还有许多事情。得准备好绿豆汤、酸梅汤等,还要准备好西瓜等,还要准备好冰块,做好各种准备,等主人们午睡一醒,就得要准备服侍。
李超这几天很忙碌,忙着准备招合伙人,忙着准备组建新工坊,忙着招工匠,忙着出图纸。
对于承乾,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着他了。
每天早上变成了自习课,中午更是随他去。反正派了人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不用担心安全等问题,其它的就随他们去了。
这群孩子都是贵族子弟,不是宰相之子,就是大将之子,哪怕来恒来济裴行俭三个,那也是国公义子,他们的父亲也是隋朝时的名将。
“怀亮你行不行?”
李承乾见程怀亮搓了半天还没搓出烟来,一把将他推到一边。
“没想到你这么没用,以后孤怎么放心把十三妹妹嫁给你呢。”李承乾摇头,一脸鄙视的样子。
程怀亮低着头,一脸羞愧的蹲一边去了。
“长孙冲,你来。”
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听到太子指派,从蹲着围观的那群人里站出来,走到承乾身边,接过承乾手里的那个转弓。
这是个很简单的工具,一头削尖的木棍上,用绳子连着一把小小的弓,拉动弓,弓弦就能带动那根尖木棍转动,来回拉,木棍就能一直转动。
长孙冲一只脚踩住一块干燥的木棍,然后把那根尖棍放在刚才程处亮转出来的那个孔上。
那孔已经有些发黑,可就是一直没烟冒起来。
李承乾等的不耐烦,换长孙冲来。
“记住一直拉,不能停,看到烟冒出来,不要马上停,要等烟比较多了,才能停下来。”
长孙冲点头,“知道了,殿下。”
“嗯,动手吧,别让孤失望,不要跟程处亮一样,中看不中用,长那么大块头,连个钻木取火都不会。”
程处亮有点委屈,他是皇帝钦点的十三公主清河公主的准夫婿。当着一众未来连襟和大舅哥的面,居然钻不出火来,太丢面了。
“会不是会这个法子不对?”他小声道。
“不可能,这是老师教给我的法子,还示范过的,我都钻出过火,是你没用。”太子不耐烦道。
于是一群小伙伴都笑程处亮,笑的他把头低的更低了,都快埋进自己裤裆了。
长孙冲很卖力,片刻后,果然有烟了。
“有了,有烟了,继续,不要停。”
又搓了一会,烟更大,于是李承乾接过那块板子,小心的把火星倾倒在一团干草里。然后鼓起腮帮子吹了起来。
火星引燃枯草,火焰升起。
一群小屁孩欢呼起来,高兴的看着那团来之不易的火。
“快,把细的干树枝架上来,不要草了。”承乾充当着指挥,在那指手划脚,一群小屁孩于是都开始添柴。
“尉迟宝琪、杜荷,把蝉拿来!”
一大把串在树枝上的蝉被拿过来,每根树枝上串了一只,这是李承乾从李府网蝉的下人那里弄来的。
他有次听李超说过,外面总是知了知了叫个不停的夏蝉,其实烤了吃味道还不错,然后他就记在心里了。今天趁府中大人没空管他们,于是就从捕蝉人那里要来了捕下来的蝉,一伙小家伙聚在这里搞烧烤。
有现成的火石不用,他还非要来个钻木取火,一开始直接拿手搓,搓了几下,手快破皮了,于是便又改做了一个工具。
看着火升起,李承乾很有成就感。
“来,烤蝉,一人两串,自己烤。”
天很热,围在火边上,更是热的冒汗,可李承乾却精神头很足。
“遗爱、令武,你们两个去厨房弄点豆子和谷子来,那个也可以烤的吃的。”李承乾指挥一边的房遗爱和柴令武两个准妹夫。
“履行,你去弄点盐来,一会要洒点盐才好吃。”
萧瑀的儿子萧锐和柴哲威在一边道,“要是弄点酒来喝就好了,冰啤酒,白鹿牌的,我喝过,相当爽。”
李承乾眼睛泛光,“厨房里有冰啤酒吗?”
“应当有的。”
“那你们去弄点过来。”
“好。”萧锐和柴哲威笑着道。来恒来济兄弟俩也被这气氛感染,“我们也去。”
一群小家伙,这个去拿盐,那个去拿酒,还有去找孜然,有去找豆子的,玩的不亦乐乎。
府里早有一直盯着这群小家伙的人去告诉了李超。
李超听了之后,靠在椅背上只是轻笑了几声。
“多么让人怀念的童真时代啊,随他们去吧,一边看着点就是,不要让这群家伙放火烧了房子就好。”
“喝酒也不管?”
“喝点啤酒不会有什么大事的,只要看着别让他们喝太多,喝个一两杯,醉了也没事。”李超笑道,第一次酒醉,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太子今天倒是挺会玩的,透露出来的组织能力和领袖气质,挺让李超满意的,没白教!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唐朝好地主 第589章 火烧李家
困了,李超就在书房躺下,准备睡会,结果没睡一会,崔莺莺过来叫醒了李超。她抱着小夏花,一脸无奈。
“你居然还有睡的着,你知不知道,那群小爷都快把咱们家给拆了?”
“不至于吧,不就是在那里烤个知了吗?”李超揉了揉眼睛,笑着说道。小孩子嘛,总有童真的时候,爱玩爱疯很正常。不适当的给他们玩耍,过于拘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尤其是小孩子需要经常跟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就是烤个知了?”崔莺莺哭笑不得,“他们何止是烤个知了啊,烤完了知了,还在那里烤爆米花,烤豆子,然后还喝酒呢。”
“这些孩子真是胆大的没边,居然溜厨房里去偷了盐、孜然等调味品,到最后吃完烤豆子烤知了还不过瘾,又去偷了肉出来烤,一开始还只拿了一瓶啤酒,到后来,喝上瘾了,直接偷了一桶。”
李超听了不由的扑哧笑出声。
真是群无法无天的小家伙,一胡闹起来就彻底没边了。估计喝了点酒后,开始发酒疯了。不过也没什么,一群十岁以下的小孩子,就当是在玩过家家了。
“他们还偷了一只鸡,然后自己宰了,做了叫花鸡。”
“这个厉害,居然还能偷到鸡,还敢自己宰,还能自己做叫花鸡,厉害,人才啊。”李超听了竖起大拇指,谁说这群公子哥们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家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好吧。
叫花鸡都能自己做了,人家连鸡都是自己偷来的,活的鸡啊,没点本事抓的到?更别说杀鸡呢。就算是放到后世,好多二三十岁的人,都没本事自己抓到一只活鸡,更别说杀鸡了。
嗯,哪天带这群孩子出去野营野营,让他们玩个够。让他们自己搭帐篷,自己捡柴,自己生火,自己做饭。
“你还笑的出来,他们不光杀鸡,他们还放火,厨房都给烧着了。”
“啊?”
李超这下笑不出来了,居然还放火?胆子这么肥,喝醉酒就发酒疯故意放火?
崔莺莺道,“那倒不至于,就是他们没处理好炭火,不小心引燃了厨房前的一个柴堆,幸好发现及时,马上就给扑灭了。
“现在他们人呢?”
“我让人把他们都带客厅里了。”
侍女端着刚打的井水和毛巾进来,井水冰凉,洗个脸,立即就精神了许多,困意一扫而空。
“走吧,看看这群家伙。”
沿着长廊来到客厅,“怎么这么安静?”
客厅里居然没有想象中的喧闹。
守在门边的管家,有些无奈的道,“全都睡着了。”
“睡着了?”
“嗯,是全都醉了,这会呼呼大睡呢。”
李超进厅一看,果然,屋里椅上、榻上,甚至地板上,一群小公子全都睡着了。横七竖八,呼呼大睡。
一个个全都脸红扑扑的。
李超也只得摇头。
“给他们抱房间床上去,替他们换身衣服,擦下身上的汗。”
李超还想教训下这些家伙几句呢,毕竟放他们玩耍归玩耍,但该摆明的态度还得摆的。不过既然他们都醉过去了,也就只能算了。
“找大夫给他们看下,还有他们睡觉的时候身边不要离人,注意他们的睡觉,让他们侧躺着睡,免的万一要吐给呛着自己。”
每一个都是自己的学生,又还都是宰相公侯子弟,身份尊贵着呢。
大夫过来一一看过,这群小家伙喝的其实都不多,又只是喝的啤酒,因此虽然醉过去,但情况很好。
李府的仆人盯着照看着,这群家伙直接一觉睡到了天黑,然后才一个个醒过来。
承乾醒来后,还有点茫然呢。
“我不是在烤叫花鸡嘛,我的鸡呢!”
“你的鸡我已经给你喂了你的小黑了。”
床边上,李超收起手上的书,悠悠回了一句。
承乾看到李超,然后记忆慢慢闪现,终于想起来自己之前干了什么了。本来只是想烤几个知了吃,后来又想烤豆子,烤爆米花,最后又偷了冰啤酒,喝了点后,胆子就大了起来,又偷肉烤,甚至偷了鸡,最后酒喝多了点,直接醉过去了,不对,好像醉过去之前,程处亮那浑蛋,还玩火把厨房前的柴堆点着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额头冒汗了,貌似闯大祸了。
“承乾啊,你说你今天都干了什么啊?”
“老师,我知道错了。”
“哦,你错了吗,那你跟我说说,你错在哪啊?”
“我不该玩火,不该带着他们去厨房偷东西,不该偷酒喝,还差点烧了房子。”
“嗯,不错,态度还挺诚恳的,这样吧,念你是第一次,你今天晚上呢,就写个检讨书吧,一定得态度诚恳,字数就三千字吧,记得要用毛笔写,用新张体写,每个字都得认真!”
李承乾一下子脸就跨了下来。
五千字的检讨书,还新张体,那新张体一点也不好写,还不如欧体好写点呢。起码大欧的楷体他平时练的多。
五千字,这一夜都写不完。
“老师,能不能换个啊?”
“你以为写一篇检讨就完了?我还没有说完呢。你们昨天偷鸡,偷酒,还放火,胆子非常大啊。我给你们一个任务,每人去领养一窝小鸡,你们要亲自照顾它们长大,不能死了。另外,你们每天得去路上拾粪,每天至少得拾满一筐,坚持七天。”
“拾粪?”
“嗯,不论羊粪、牛粪,不论干的湿的,只要拾满一筐,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孤是太子,怎么能去拾粪!”李承乾脸都红了,拾粪那么肮脏的事情,怎么能让他这个堂堂太子来做。
“反对无效,这是惩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惩罚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做错了事情,给你惩罚,是让你加深记忆,让你以后不会再轻易遗忘,下次在犯同样的错误之前,你就会好好的衡量一下,不会轻易的犯错了。”
李承乾无奈的出去了。
崔莺莺进来,“让太子拾粪这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农夫还有粪肥种菜种粮呢,这长出来的粮食蔬菜,难道他们就不吃了?再说了,只要太子聪明一点,他其实也不用拾的。”
“啊?”
“他是太子,不还有那么多小伙伴嘛,他可以让他们帮他拾啊!”李超笑道。
“这也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适当的找找规则的漏洞,打打擦边球,这也是规则允许的,就看太子有没有这么的聪明了。”李超道,其实李超就是故意留下了漏洞,不把漏洞封死,就是想看太子的反应。
若太子聪明能找到漏洞并加以利用,这当然是许可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训练和教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唐朝好地主 第590章 内定
昨天十连更了,兄弟们看的过瘾吧,能不能给几张票啊?求几个打赏也好啊!
清晨。
李超带着太子和他的一众其它学生们一起回了长安。
今天是讲武堂的招生考试第一场初选,李世民很重视,特意把讲武堂招生考试定为大唐武举考试。
李超是主考官,秦琼也赶回就来,他与尉迟恭担任了副主考。兵部尚书长孙无忌与兵部侍郎等兵部和十二卫官员,皆到场。
不过虽说是武举考试,但毕竟第一届,因此规则等都相对简单些,没有什么各地的考试,而是先由各卫各道举荐军官,以及地方青壮自己报名,然后在地方各道一次简单的筛选后就能来京考试。
前来考试的人还是很多的。
毕竟一旦考中武举,那就成为武贡生。在送入地方军队中受训一年之后,合格的就能入讲武堂成为天子门生了。而在军队中受训一年的淘汰率,基本不会很高。因此最关键的,还是武贡举考试这一关。
考试的内容,是李超拟列的。
主要就是骑、射、枪、力和智五个科目考试。骑,有骑术和骑枪、骑射三大项,射,则分为平射和筒射,同时又有固定靶和移动靶,以及步射和骑射之分。
其中固定靶,称为长垛,是一面三丈直径的巨型布制靶子。靶子有五圈,中间一圈直径六尺,第二圈直径一丈二,第三圈直径一丈八,第四圈直径两丈四,第五圈直径三丈。
射距则是一百零五步。
固定靶,也分为平射和筒射。平射的要求是箭的弹道平直,抛物线不能太大。
筒射比较特殊,是这个时代射箭考试的一种常用方法,所有的箭不过一尺长,这样的箭无法拉满弓,因此要用到筒。
筒就是一条纵向劈开的半片竹子,用绳子绑在右手手腕上,做为短箭发射时的轨道。这种筒射,其实与弩的发射方式类似。
固定靶外,有移动靶。
同时步射之外,还有骑射,也一样是分为固定靶和移动靶,每个靶也都分为平射和筒射两种,因此射箭考试,其实一个是有八个小项。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射箭项考试,也是因为唐军的弓箭装备率是极高的,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若加上装备弩的,那么实际弓弩装备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二以上。
弓弩,就是唐军极强的作战手段。因此,第一次武举考试,才会如此的重视弓射。
而骑科考试,则分为骑术、骑枪、骑射三项,其中骑射项与弓箭中的骑射项是重合的。另外两项骑术和骑枪,骑术自然是考的骑马的技术。
骑枪考试,筑两道土墙,每边放两个木头人偶,每个人偶头顶边长两寸多长的木片一根。
要求考生用一支一丈八的马槊,骑马从两道土墙中间冲过,然后不得减速,准确打落两边人偶头顶的木片。还要求人偶不能倒,打落三块以上为上等,两块为中等,一块或没有为次等。
力量则考臂力和负重。
臂力考试要用一根一丈七长,直径三寸五粗的杆子,举十次,举完以后要能手握离杆底不过一尺的位置,把杆子端起来。
这是非常考验臂力的。
能做到的,那都能是臂力非常好的人,这是做不到假的,尤其是后面那一步。
负重,则是身上负重四百斤,走二十步。
最后一项,考智。智,就是智力。
智力就是面试,考生得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若是能够识字会算账懂画图,当然更是上等。
最后,还有一条没有写出来,但却是最基本的一条要求,就是身高必须五尺五以上。五尺五,就是一米六五,如果连这个身高都没有,那么直接在各道就会被打落下来,根本没资格入京考试。
能来的,基本上都是五尺五以上身高的。
“射、骑、枪、力、智五科,都能过的不多吧?”
大理寺卿郑国公郑善果坐在李超的边上,看着那一项项考核要求,忍不住问李超。
“五科全优当然难,我们这次考核标准,是力和智是基础项,每个考生这两项必须要合格以上才行,而骑、射、枪三项,只要有一项成绩是优,也可以过初选的。”
这次的武举考试,其实不是说成绩多好就能入选,而还是跟文科制举一样,是有一个最终录取的名额的。
因此比赛采取的是淘汰制。
初赛,先把成绩合格的留下。
然后再进行复试,再淘汰掉一批人,只留下预期录取的名额数,从合格者中选择额定数量的最优秀者。
如果五项都优,当然肯定是优先录取,如果三项特长项中,有两项优的肯定也胜过一项优的。
单项极优秀的,则又超过三项都普通的。
总之,这是择优录取的考试。
郑善果点头。
“名额多少个?”
“一千二百个。”
“有内定的吗?”
李超笑笑。
内定这个东西,正常当然是没有的,但是,总有例外的。就算是如今的文科制举,也都不完全是凭成绩来的。要真凭成绩来,就不会有投奖,不会有举荐,不会有不糊名了。
因此这次的武科举,其实也一样是有内定的。
能内定的,当然是那些特权阶层,贵族子弟。而且这次跟李超打招呼,要内定的,还不是一般的宰相公侯。要只是他们来打招呼,李超也可以拒绝的。
但这次来打招呼的,是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直接给了李超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一堆人名,全是那些勋贵子弟们,多还是已经有官职在身的,多数是在亲勋翊三卫五府中任职的。这些人的父亲想让自己的儿子进讲武堂镀个金,李世民也不好拒绝。
不过李超并不想让自己的第一届武举,弄的那样乌烟障气。因此虽然不能直接拒绝,但李超还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向李世民提议,武举考试分两榜。一榜就是正常的榜,一榜叫恩榜,就是那些内定的公侯子弟们。
反正不让他们一起考,免得破坏了考试的平衡。
那些人想镀金,让他们进来镀就是,直接开个恩榜,到时这些人都内定录取上榜的。等进了讲武堂,给他们再单独办几个班就是了,不要影响到正常考生就好。
李世民倒也从谏如流,同意了这个方案。
“恩榜三百个名额。”
“哦,倒也不少,贡榜一千二,恩榜三百,总数一千五。”郑善果笑着点头。
“这贡榜一千二百人,真的全凭实力吗?”
“当然,我虽为主考,但也不能随意录选,而是有一个陪考团。看到没,由一百零八位将军组成的陪考团,他们会对每个考生的各项成绩进行打分,最终得出总分数,然后再加上我们几位考官的分数,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最后以成绩来淘汰。”
陪考团分数和主考官评分,并不是一样的,主考官的评份比重要高些,但陪考官的评分也非常重要的,最后是要综合得分的,因此并不能考官随意的舞弊的。
况且,李超还请了大理寺、兵部、御史台三个衙门过来监考,如对考生评分有疑议,是要复核的。
武举考试的项目,都是比较硬的。不像文科制举,文章的优劣不是那么好评判,武生的成绩那却是实打实的,射中了多少环,打落了多少个人偶头上竹片,这都是明摆着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来观看比赛呢。
“你这个方法真不错。”郑善果真心赞叹。“若是文科制举,也能够更加公正一些,以成绩取胜,而不是以家世、名声来录取的话,相信文制举肯定还能录取更多优秀的人才。”
李超对于郑善果的这种敏锐目光也很赞赏,其实这种有识之士很多。只不过没有人愿意来提出改革,就如李超,他更是早就知道,但他也不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