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陛下,如果你希望大唐的继承人是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太子,那么,难道这样的太子是在温室里能够培养出来的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之材的。温室之中培育出来的花朵长的再美丽,可是只要一出温室,就会禁不住风霜雨雪而凋零。就算是普通百姓之家,也不会宠溺儿子,陛下如此英明,难道还看不明白这点?”
李世民听了,愤怒之情稍平。
可心里依然还没完全平息怒火,“朕当然要一个优秀的太子,可有你这样教导太子的吗?你这是教太子,还是害太子?太子现在都吓坏了!”
“敢问陛下,你训练兵马之时,难道不也如此?玉不琢不成器,铁不打难成钢。太子的情况我知道,第一次,确实有点受惊吓,但没什么关系,给他点两根安神香,然后让他睡一觉。出一身汗,醒来洗个热水澡,就没事了。回头,臣再给他开导开导,心里也就没了负担,这只是极普通的事情,陛下不用太过放在心上,如果太过宠溺,那根本就教不出一个好太子。总要摔打、磨砺,才能成材的。一个太子,如果连杀人都看不得,连点血都不敢见,那这样的太子,臣以为是难以担负起大唐的万里山河的!”
宰相们也算是彻底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了。
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唯有长孙无忌还比较愤怒,毕竟太子是他外甥呢。
其它宰相们则觉得李超手段虽然激烈了点,但也没错。一个连血都见不得的太子,将来如何继承大唐?
李超又说了几句,李世民已经不再那么的愤怒,而是皱眉沉思。
“朕错怪你了,不过承乾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也许应当一步步来的。”李世民放缓了语气。
“陛下,自承乾被册立为大唐太子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是大唐的太子,是帝国的储君。他成为了那个天选之子,但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艰辛。而且,一个人的性格长成,其实孩童时期影响更大。”
李世民点点头。
“承乾现在受惊吓不小,以后心里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吧?”
“陛下,这个是需要适当的开导的,要及时的做引导。引导及时,那么这次的事情,对太子来说,就不是什么恶梦什么坏事,只会让他更坚强更成熟。”
“真能引导师好?”
“臣非自夸,对于这个,臣有把握。”
心理辅导嘛,这个是心理医生的活。不过李超大学时可是选修过心理课程的,虽没有从业资格,但开导开导李承乾,倒是不成问题。
今天让承乾面对的那场景,就如同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先前已经打破了,但还得重塑。如果只是破,而不重塑,那对承乾可能真的会留下终身的阴影,以后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对他将来的性格成长等造成极大的负担等。
不过只要心理引导及时,这却能帮助承乾更快的成熟起来。
李世民盯着李超,盯的很认真。
良久,他道,“那明天你还是来接太子回灞上!”
长孙无忌惊讶,“陛下!”
“朕相信文远,文远,你是太子的老师,还是太子的准丈人,朕可是把太子交给你了,你不要负了朕!也不要负了太子!”
前些天去了趟北京,腾讯创新大赛的颁奖礼,很荣幸的拿到了2016原创文学大奖一等奖。因为之前没有存稿,所以那几天每天只有两更,非常抱歉。本来十六号就到家了,可是家里光纤居然断了,加上我又去省城把我父亲从省医院接回县里医院康复,事情较多。确实有些耽误了,不过昨天已经七更了,今后肯定还会努力更新补上的。
总之,这个月我们的目标是一百五十章。现在更了六十四章,还差八十六章,任务有点重,尽量争取夺到目标,也希望大家能够帮忙,投下月票,现在月票第六,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夺取到前五名!兄弟们,那个更新很牛的拼命木十三郎又回来了!(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582章 帝师
长孙皇后坐在承乾的床边,守了一夜。
点了安神香,又有御医有承乾扎了银针,还放了点血,太子总算睡安稳了。长孙氏一夜寸步未离,握着儿子的手,轻轻的为他哼唱着安眠的小曲。
天亮。
李承乾醒来,面色稍好了一些,可还是很苍白。
“娘娘,陛下带赵国公来了。”
长孙皇后现在一听赵国公三个字,就不高兴,凤眉倒竖,“李三还来做什么?”
李世民自外面走进来。
“观音婢,承乾好点没?”
“儿臣拜见父皇。”
“醒了?好,看样子昨晚睡的不错,这个小兔崽子,昨天把朕和你母后都吓的不轻。不过现在看气色还不错。”
李承乾要起来,长孙不让。
“母后,现在什么时候了,我今天还没有晨练呢,我每天早上得刺一百枪,拉一百弓,还要骑一会马,然后要去游会泳的。”
长孙皇后听了,越发心疼。
“陛下,承乾还这么小,原来在宫里的时候,哪有这样练的。现在去灞上,李三训他跟训个兵卒一样。太子哪里吃的消啊!”
李世民听了却很高兴,太子还主动要晨练,这是好事啊。起码,现在看太子的身子就结实的多了。
“要多练,不练身子骨哪能结实。身体练强健了,才能百病不侵。刺枪、拉弓、骑马、游泳,很好啊。”
“去请赵国公进来。”李世民对一边的宫女道。
承乾从床上坐起来,“父皇,母后,李相来了吗,我去请李相进来。”说着就下床,穿上鞋就要往外跑。
长孙皇后一把抱住,“你衣服还没穿呢,小心着凉了。”
李世民看着承乾要去迎接李超,还有点意外,昨天这孩子受那么大惊吓,今天居然没厌恶李超,这真是奇怪了。
“算了,现在大夏天的,就让他去吧,也不会着凉的。”
长孙放开手,李承乾往外跑。
李世民目光追随着儿子的背景,忍不住叹道,“你别说,承乾在灞上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身子骨真的健壮不少。你看,昨天面色那么惨白,可睡了一觉醒来,今天已经精神抖擞了。放宫里养,还真没这样好。”
“可你没见到昨天承乾刚回来时的样子,臣妾都吓的要死。”
“习惯就好了。”李世民经李超昨天一席话,也态度改变了不少。
“孩子不能太宠爱的。”
“承乾那是臣妾身上掉下的肉啊。”
殿外。
李超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那里。
他现在站的地方是丽正殿,这是李世民的寝宫,因为长孙氏与李世民关系极好,也常住在这丽政殿里。昨天晚上,承乾就也住在这里。
丽政殿相当于太极宫里的甘露殿了,也算是后-宫里的前朝区域了,但一般情况下臣子也是很少能来的。
更何况,丽正殿还有长孙皇后常住。
打量着这处宫殿,李超发现这里挺不错的。
开皇年间修建的宫殿,做为东宫太子的寝宫正殿,很气派。不过对于看惯了摩天大厦的李超来说,这些宫殿除了设计上很有味道,其它真不算什么。
这些宫殿主要就是占地面积很大,但都不高。跟这时代的普通民居比起来确实很高,但若放到后世,一般乡下农民们的房子都有这么高。后世乡下农民们自建房,四五层的都多的是。
这些宫殿另一个特点,就是用材上比较奢侈。
那些一人抱的柱梁,甚至两三人才能合抱的巨柱,以及那些整块整块的大石板,这些可都是非常难得的,尤其在这个时代,要把这些运到大平原上的长安来,可以想象是费了多少功夫。
不过等李超营建汉京,完全不用这么麻烦,因为他有可替代的方案。
比方说,开山取石,普通的方法是直接凿开,甚至是先在石上烧火,然后浇水,总之很麻烦。但李超可以弄点火药出来啊,火药用来做武器,可能得很麻烦复杂,但如果只是用来炸石头,却没用那么复杂。
打出炮眼,然后放入火药,引爆,绝对会很好用。
再比如,有了焦炭之后,再加上一个平炉,那么就能大大提升炼钢速度,有了足够的钢,就能生产钢筋。再配上水泥,那么不论是打桩,还是浇顶,这都是没问题的。
钢筋水泥加砖,还能建柱子。
其实这些宫殿又并不高大,多是一二层结构,跟后世乡下农民家的自建房一样,又不是什么七八层几十层的高楼,因此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什么技术问题。
在河边还可以建起水力锯木坊,用水力锯床来锯木,这可也是能大大节省人力的好东西。能利用水的水力机械还能很多,如果不再用那些巨木巨石,那么汉京的营造工程量要小的多。
李超不用考虑得去什么蜀中伐木,去什么太行弄巨石,只要在新京附近寻找到合适的矿产,然后建窖烧石灰、水泥,冶炼轧制钢筋,烧砖烧瓦锯木就好了。
纯粹砖结构加上水泥钢筋浇板,不需要什么先进机械,盖个五六层的楼房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新京的宫殿里,到时若建些这种五六层的楼房,估计还是很有些震撼力的。
他已经派人去堪探矿产去了,接下来他得抓紧时间把这些生产工艺给整理出来,建窖、建生产的工坊,制造这些工具,还得培养工匠。
一套全新的生产工艺,其实也很麻烦的。
但考虑,如果去巴蜀伐木,不说砍伐,就是一路的运输,也会是相当的艰巨,李超觉得自己还是吃点力,把这些新技术给弄出来。起码,东西弄出来后,他以后还能用啊。
尤其是,李超也没准备无偿把技术贡献出来的,他准备自己家成立这些水泥厂等,教会的也是自家人。顶多就是考虑到投入较大,可能会多拉些人入股,或者,干脆来个公开招股,发行最原始的股票,多弄一些股东投资,到时要多少钱都不会缺的。
五年,时间有些紧迫啊,哪怕只是建一座皇宫,时间也挺紧的,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行。(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583章 和太子的约定
“老师。”
李承乾穿着中衣跑出来,到了面前,向李超行礼。
“嗯,早。”
李超打量着承乾,气色不错。更让他惊讶的是承乾居然对他这么礼貌,还跑出来迎接。他还以为经历昨天的事情后,这熊孩子估计要跟自己疏远了,甚至怨恨自己了呢。
看来这孩子没白**,确实值得他抢救。
就冲现在这态度,李超觉得自己也应当努力扶他一把。
“老师,你带什么好吃的来了?”承乾望着李超手里的食盒。
这小子,在灞上的时候都一直叫李超李相,今天倒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也开始喊李超老师了。
看来自己忙活半早上,特意为他准备的早餐没白费心思。
“银耳莲子百合汤、桂圆红枣茶、人参鸡、小米粥。”
“哇,这么丰盛啊?”承乾笑着说道,伸手就要去拿食盒。
“到屋里去吃。”
“哦。”
两人进殿。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见两人有说有笑的进来,都很惊讶。长孙皇后心里甚至都有点妒忌了,承乾在灞上也没呆多长时间,可跟李超的关系却这么的亲近了。
“父皇、母后,老师替我做了好丰盛的早餐,有银耳莲子百合汤还有桂圆红枣茶、人参炖乌鸡,小米粥。”
李承乾迫不急待的打开食盒。
食盒是保温的,里面装着几个饭盒,一个个取出,打开盖子,里面的菜、粥、茶,都还冒着热气。
“好香啊。”
李超笑着对李世民夫妇道,“这几个都是安神养心的食物,吃了不错。”
“父皇,母后,你们也一起吃点。”
长孙氏笑着对承乾道,“你自己吃。”
“有好多呢,我一人吃不完,你们也一起来吃。”说着承乾让宫人取来碗筷汤匙,端给他们。
李世民从太子手里接过一碗小米粥和一杯桂圆红枣茶,又接过一碗莲子汤,感觉心里暖暖的。
皇后也是一样,都忍不住流泪了。
“母后,你怎么流泪了。”
“没,母后只是一时风吹了眼。”
李世民伸手去握长孙的手,夫妻两人心里都很暖,感动啊。太子都已经这么有孝心了这么懂事了,还知道给他们递粥打汤,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太子给李超也打了一份。
于是乎,皇帝皇后,李超和太子,四人坐在皇帝的寝宫里,一起吃着李超从家里带来的早餐。
这早餐是李超亲手所做,手艺当然没的说。
“好喝,这一定是老师亲手做的。”太子大声赞道。
李超向皇后道,“银耳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富含大量胶质,是很好的美容品,长期食用还可以起到润肤、祛除面部黄褐斑和雀斑的功效。同时其中丰富的纤维更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使它成为理想的减肥食品。同时,银耳百合莲子汤,还有补肾、补脑、提神、养心、安神的功效,经常吃点,有助身心健康。”
皇后听了,给太子添了一碗。
“大郎,你多喝点这个。”
一顿早餐,边吃边聊,难得的轻松,倒是让李超之前跟李世民夫妇之间的那点误会尽去。
“我吃的好饱。”承乾拍着肚皮道。
“大郎,这两天你就在宫里休息。”长孙道。
“母后,我要跟老师回灞上去,昨天我跟老师打赌,赌输了,我答应老师要去洗澡沟里帮忙收割,要去拿一周的稻禾。”
长孙皇后听了有些心疼,太子还这么小,又刚受了惊,现在就去灞上收割稻子?
李世民看了看太子,发现这小子现在看起来让他很顺眼啊,说话做事,洒脱多了,不像以前,总有点弱的感觉。
“愿赌服输,嗯,这个不错。信用很重要,人无信不立。去吧,朕准了。”李世民哈哈笑道。
“谢父皇。”
李超见皇后还有点忧心的样子,在一边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现在更应当出去走走,劳动一下也好,这有利于他的身体。如果呆在宫里,其实反而对身心的引导不利。”
“那你多照看下太子,不要让他累着了,还要记得替太子引导引导下心理。”
“请皇后娘娘放心。”
又在宫里坐了会,李超便向李世民夫妇告辞,带着太子出宫。
出了宫门,两人骑上马并行。
“昨天的事情,你不怪我?”李超笑问。
“我觉得老师说的对,我是太子,不可能连杀人都怕。”李承乾道,“如果我连血都见不得,那将来也许就跟我大伯一样了。”
这个回答让李超很意外。
没想到,才七岁的李承乾,居然也能把玄武门之变记的这么清楚,了解的这么透彻。
“老师,你会一直帮我,站在我这边对吗?”承乾问他。
“那是当然,我是你的老师,还是你的丈人呢。”
“嗯,我知道老师会一直站我这边的,就跟老师以前一直站我父皇一边一样。虽然中间我大伯把你调去他那边,可你心里却一直在我父皇这边,我听母后讲过玄武门,我知道老师在这中间立下的汗马功劳。你是玄武门第一功臣,也是我父皇最信任的大臣,我希望老师以后也能像辅佐我父皇一样的辅佐我!”
李超不由的认真的打量着承乾,这熊孩子怎么好像**之间成熟长大了一样,难不成昨天承乾被吓死了,这具身体内已经藏了一个穿越者的灵魂?
七岁的太子,居然能讲出这样的话来了,真是有点成熟过头了。以前他希望太子早点成熟,可现在,又觉得这孩子过头了。
昨天那一下,好像有点过了。
“太子殿下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李超郑重的回道。
承乾露出缺了一个牙齿的嘴,有点漏风的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对了,太子,你的门牙什么时候掉了一颗?”
承乾伸手捂住嘴,“昨天回来后掉了的。”
“哦。”李超拖长着音,呵呵笑着。
承乾立时低下头,一手捂着嘴不肯松开,刚才的那点气势立时全无了。(未完待续。)
;




唐朝好地主 第584章 新米节
第六更送上,今天还有更新,兄弟们求订阅啊,求月票啊!
太阳还未升起,但天早就亮了。
长安城的早上,是天亮就敲鼓开门,因此每天早上开门的时间并不一样,冬日里就晚些,而夏日里就早些。
夏季的时候,一早一晚总是最舒适的时候。
尤其是早上,一夜安眠之后,神清气爽。
出了长安城门,天地越发的广阔。
“师父,我们来赛马吧!”承乾道。
“官道之上,行人众多,你要是撞到人怎么办?就算没撞到人,万一践踏了百姓的庄稼怎么办?要跑马,你得去专门的地方跑,这大道上可不是跑马的地方。”
“哦!”承乾有些无趣的点头。
李超带着承乾不急不缓的往灞上骑去,身前东宫护卫开道,身后是赵国公亲卫相随,虽没有打起仪仗,可这场面也还是不小。
道路两边,大家看着这支队伍,都知道是太子和赵国公出行。
“太子跟赵国公关系真好啊。”
“那可不是,赵国公既是太子的老师,还是太子的丈人呢。”
“灞上李家,真的崛起了啊。”
“嗯,这是肯定的,待将来太子御极,李家就更不得了了。”
“说到底,那也还是赵国公有本事。”
“听说赵国公那是天神下凡。”
“哦,哪个神下凡啊?”
“文曲星,要不你们说赵国公文采哪能那么好,写的出资治通鉴这样的大气史书,还能编出武德字典这样的好书,更别说三字经与李氏家训这样的好文章了。”
“是啊,我听我隔壁邻居说,这资治通鉴可是能与史记并论的好书,读史不读资治通鉴,那都不能说读过史。我邻居,那可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他对李相国,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些话,有人不同意了。
“其实赵国公那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赵国公最大的本事是打仗,没见皇上都钦封赵国公为军神嘛。赵国公往那边疆一走,边疆胡人立马就得退避三舍。吐谷浑、突厥,哪个不是这样,复陇西,收朔方,赵国公的武功,那是赫赫有名啊!”
“厉害啊!”
“赵国公今年才二十出头吧?”
“好像是二十三,比陛下还少两岁呢。”
“真正的天上星宿下凡啊,要不一般人哪有这么的厉害。”
“听说赵国公好像打小是个孤儿?被一位隐世高僧收养长大的?”
“嗯,没错,就是这样的。我估计啊,赵国公定是天上下凡,然后让那位高僧遇到收养。”
“后来赵国公不是又被李铁枪收继,还被齐国公收为义子吗?”
“是啊,那两位也不得了啊,铁枪将那也是一员猛将,齐国公秦琼,那更是天下皆知的好汉啊,我想啊,肯定是天上安排,让那隐世高僧,还有铁枪将和齐国公他们在下面接应的。”
李超骑着马回灞上,并不知道如今长安的百姓们会如此的传说着他。
灞上的稻子已经彻底的黄了,远远看去,沟两边金黄一片,如同是铺了一片黄金一样灿烂。
进了李镇。
白鹿书院也变的安静了,书院已经放了暑假,为期两个月时间。上学期结束,学生们回家休假,其实也是回家农忙。
书院里,只剩下了几个门子还在看着大门,偶尔有些想要转学来的家长,过来参观一下书院。
“相爷回来了。”
徐恩站在门口高喊了一声,于是院里不少人出来,管家在前,后面都是李家的庄稼把头。
“相爷,他们说接下来好几天都会是好天气,可以开镰了,特意来找相商请示一下,准备先弄一个开镰仪式。”管家说道。
这个时代的百姓总是比较纯朴的,面对着上天,他们敬畏。
每年都要举办许多仪式,以祈求风和雨顺。春耕前,要举行春耕仪式,插秧前,要举行开秧门仪式。等到了收割前,又要举行一个仪式。
各地仪式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仪式一定得有的,主要还是祈求上天保佑,感谢上天的赐予收获等等。
春耕主要是祭祀土地神,而收割则主要是祭祀谷神。
按习俗,开镰前,举办仪式祭祀谷神,上香,还要跳傩舞,然后用新收获下来的稻米,做成新米饭,然后举办一场新米酒,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品偿。
有些地方的新米酒,还会有一种奇特的习俗,那就是除了邀请的朋友外,其它人也能过来吃,不认识也行。
甚至他们会非常欢迎来吃新米酒的陌生人,以谁家吃新米酒的人越多,那么这家接下来的日子就会越发的顺利如意。因此,这天,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来自家吃新米酒,便总要把酒菜弄的尽量丰盛一些。
下马,回到院里。
葡萄藤架下。
李镇已经有了不少的庙,城隍庙、土地庙,还有龙王庙、灶神庙、关帝庙等等,当然也还有掌农物生长的稷神庙。
1...256257258259260...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