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郭孝恪和李君羡闻令而来。
“大帅,听说大老黑不听军令,贪功冒进,要打到河曲去?”郭孝恪一进来就笑着说道,“要不要我去趟胜州,把大老黑抓回来打屁股?”
李超摇了摇头,“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听军令的事情可以回头算,但现在我们必须保住那六千兵马。我收到的情报来看,突厥人似乎对我们这次的进攻重视不足,这是个意外的好消息。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调整下战略,让老黑去打胜州。若是真能跟河东的长城防线连起来,虽会比较靠近突厥老巢,但整体防御会比较好。”
“河东有李靖将军镇守,他肯定也不会坐视我们这边被突厥人打。因此我打算请二位各率一厢前往增援尉迟将军。到时你们自己看情况,若是形势好,就把胜州南部打上来,控制长城一线,和河东那边接起来。要是形势不妙,就撤回到银城,甚至直接撤回银州来。咱们把距离拉长,放突厥人南下来打。”
一厢四千五,各率一厢,就是分兵九千前往增援,加上原有的六千,那就是一万五。
“我马上派人给尉迟将军送信,把这个调整告诉他们,并放权让他和刘感再从降兵之中补充三千人。这样,在东面就会有四个厢,一万八千人。我相信,有你们四位将军,加上这一万八千人,还有河东李靖将军的随时支援,应当能守的住。”
东面尉迟恭四将,一万八千兵。
中部程咬金、梁洛仁、牛进达各一厢,兵一万三千五。
李超亲自镇守西套平原,把守着最难守的一段,既要防范自丰州方向南下的突厥人,还得防范着自贺兰山西北来的突厥人,甚至还得防范着自西面兰会方向可能出现的敌军。
李超亲自率五万人守着这片平原,把守东西长城的这个缺口。
不但得防着陆上来的,还得防着水上来的。
从灵州一直到突厥汗庭,这一千多里条的黄河河段,可是极适合航运的。
也许,还应当着手建一支水师了。
李超可是记得,历史上这里可是有过许多用船运粮运兵的记录的,最多的一次,甚至有人打造三百艘战船,配合陆路的进攻。
朔方水师,听起来怎么总有点违和感啊,就是不如长江水师来的自然。
宁夏水师?朔方黄河水师?(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74章 没脸见人(第九更,为失忆LOVE敏盟主加更!)
更了这章,还有九十七章!
褚遂良病倒了,向皇帝告了假在家休养。
许多官员前往探视,可据说病的很严重,都不能见人。
“什么病了,只是没脸见人罢了。”有些瞧不上或者说眼红褚遂良平步青云、进入中枢,成为黄门侍郎的官员私下里冷嘲热讽。
“可不是,之前朝堂之上,口口声声说李平章半月夺下灵武,那是谎报军情。还要去灵武查人家,结果呢。李平章不但真的半月就夺下了灵州,而且还真的是斩首五千、俘虏八千、招降三万。”
“是啊,这转眼间,拿下灵州不过三天,就又夺下了盐州,五日破夏州,继而收复宥州。拿下灵州不过半个月,连延、绥、银都拿下了,胜州也收复一半。”
“啧啧啧。”
“逆天啊!”
“太厉害了!”
“李平章,不愧军神之名啊。就算换了李靖、李世绩这样的老将,只怕都不能做到如此战绩。”
“可不是嘛,李平章出兵之时,才带了两万兵。结果,才一个月时间啊。已经接连收复灵、盐、夏、宥、延、绥、银七州,还收复了胜州一半,丰州小部,这朔方九州,收复九成了。这种战绩,谁能比?出兵时两万人,一个月后,不但收复了七州半,而且兵马还已经到了十万之众。”
现在长安谁不服李平章。
谁不服他军神名号?
一个月时间,从长安到灵州,从灵州到胜州,就两万人,一般人光路上行军可能都还没赶到灵州呢。
可人家硬是把朔方九州夺了七州半,歼敌近万、俘虏过万,招降五万。两万的兵,硬是让他在一个月内扩张到了十万。
五万府兵,五万乡团,也就这位了。
“不是说梁师都很厉害嘛,可我看怎么那么弱呢?”
“这得看跟谁比啊,梁师都好歹也是隋朝时的将领,割据一方,称雄一时。又有突厥人做后盾,一般人还真打不过他。但他这次遇到的是李平章啊,这位可是打的吐谷浑人一直喊大人的。”有人替梁师都不平。
“可为何这次突厥人没帮梁师都?听说本来还有三千人在梁师都身边,可一开打,却吓的跑回了丰州,难道这些突厥人也知道李平章的威名?”
“估计是吧。”
“你们说这褚侍郎也真是的,跟谁过不去不好,非要跟李平章过不去。也不瞧瞧这位是谁啊,玄武门首功,两年时间就能当上平章事,进入中枢参朝议政,估计千百年来也没几个的。”
“估计还是想要取而代之!”有人兴灾乐祸。
“不是我说,就褚侍郎想取代李平章,起码还得十年。”
“十年?十年后褚侍郎顶多是能追上现在的李平章,要说超过?哼,十年后,李平章估计早就三师三公了吧?”
“是啊,李平章可是要文能文,要武能武,连太上皇当初都说过,李平章是出将入相的大才。就这本事,整个朝中有几个人?褚侍郎的学问我承认很厉害,但要说带兵打仗,估计他就是带个民夫营都不行吧?”
“哈哈哈!”
褚家。
褚遂良一个客人也没有见,躲在书房里真的是连人的面都不敢见了。太丢人了啊,这回是彻底的栽了。
他还刚准备启程出京,还想着到了灵州,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李超,打压打压这个品德败坏的幸进小人。
可人还没出京,结果就接到收复了盐夏的捷报。
他推辞了离京的时间,结果就再也没能启程了。
收复盐州、收复夏州,收复宥州。
收复延州,收复绥州,收复银州
一个又一个的捷报发回。
而且开始陆续有商人也传回了消息,他们都证实了李超确实是半月收复了灵州。
越来越多的细节传回来。
梁师都半夜在军营中被刺客割了头。
军营着火,稽胡人突厥倒戈叛乱。
稽胡人投降,梁洛仁率城投降
突厥人阿史那思摩率三千狼骑北逃。
整个收复灵州的过程简直就是传奇故事一般,可听到这些细节后,满长安上下,不但没有一个人说这是李超运气好,反而都更加的称赞李超的军神之名。
梁师都万军之中被取了首级,那是因为李平章用的刺客厉害。
稽胡人突然倒戈叛乱,那是因为李平章早就暗中招降了他们。
梁洛仁率城投降,那是因为李平章进军神速,把灵州城包围了。
总之,灵州城的大捷,那都是因为李平章厉害啊。
换个人,肯定就不行。
于是乎,长安城里,李平章现在越发的被传唱称颂,军神之名越发的响亮了。
李超很火,褚遂良自然就成了反面人物。
大家都嘲笑敢置疑李平章的褚侍郎,都笑他只是个小丑,只是妒忌李平章的本事。
反正,褚遂良在长安城现在名声很不好听,甚至都有有李平章抱不平的群众,跑来他家府门前,扔臭鸡蛋,烂菜叶的。
现在许多人都在议论他是幸进小人,以一介小官,突然就窜升为黄门侍郎这样的中枢要职,说他只会写拍马屁的文章。
一个月前,刚进入中枢,成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还意气风发。
可现在,他却连门都出不了了。更不好意思面对朝中众臣,以及皇帝。
褚亮进来,看着儿子销瘦许多的脸,叹了一声。
“你这样又于事何益?事以至此,你不能总想着躲在家里。”
“爹,我没脸见人了。”
“这有什么,你也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着想,虽然失言过错,可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有许多早妒忌我进入中枢当上黄门侍郎的人,他们早就想看我笑话。甚至一直在盯着我,寻找我的错失,如今这么大一个把柄落他们手上,我这黄门侍郎已经当不下去了。”
“黄门侍郎可以不当,但你不能躲家里不出门。这次的事情,算是个教训,以后你记得凡事得三思而后行,一定得稳重。中枢就是如此,容不得出现这样的失误。算了,你现在还年轻,才刚过而立之年,太年轻了就身居高位,容易摔着。”
“可李超才二十三。”
“陛下还才二十五呢。”褚亮教训儿子道,“做好自己就行,李超,那是个异数,天下又有几个?你找不出第二个,只有那一个,你也不会成为第二个。”
“那我现在就写辞呈。”
褚亮点了点头,儿子这次真的是栽了个极大的跟头。但这种事情,也并不能怪李超。因为人家李超根本就不知道你这些事情,想想,都有些可笑。
“辞职黄门侍郎后,你还是收拾些,继续去灵州。”
“还去灵州做什么?”褚遂良不解。
“当然是去做你的宣抚使。”
“还去那有什么意义。”
褚亮有些不高兴的道,“哪跌倒就哪爬起,这次你因李超而栽这么大一个跟头,那你就去灵州,好好跟李超学习学习。我不是让你去那里抓他的短,而是让你去好好跟他学学他的长处。我早跟你说过,人无完人,但李超身上有太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他虽然比你还年轻近十岁,可人却比你稳重十倍。李超这人,最是圆滑。”
“圆滑?”褚遂良没想到父亲会给李超这样的一个评价词。
“你太小瞧李超了,这人年轻的很,可却精明的跟个老狐狸似的。做事非常懂的分寸,该进的时候不会缩,该退的时候也不会恋栈不去。不说其它,就说玄武门后,陛下给李超加了那么多的职务,哪一个不是要职重职,可他有丝毫的贪恋吗?一次次的主动辞职,你难道不记得了?”
“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就这样,都值得你好好学学了。陛下任你为黄门侍郎,你可有过半点犹豫推辞?没有,你只有激动、高兴,然后欣然接受,心中得意自鸣。”
一番话,说的褚遂良头垂的很低,满脸羞愧。
确实,他接到任命他为黄门侍郎的旨意时,确实一点推辞的想法都不曾有过。
“去了灵州,别老想着找李超的把柄麻烦。如果你真那样做了,我可以告诉你,你肯定会比这次栽的更惨。李超这人,看着总是笑呵呵的,但这人绝对不老实。”褚亮告诫儿子。
务本坊。
赵国公府最近越来越热闹,每天车水马龙的,无数的上门拜访。
特别是李超在灵州的那些惊人的战绩细节传来后,更引得拜访的人更多了。
李超出京的时候,多少还是带着点贬官的味道出京的。可短短一个月,李大帅再次震惊了整个长安。
自平定了刘黑闼、徐圆朗、辅公祜之后,天下再没什么像样的仗了。
李超之前在陇右,还能说是小打小闹,拓地八百里,也不是那么显赫,毕竟拓的八百里都只是草地,再多也不会被长安的人多惊叹。
可这回不一样了,不说什么半月就斩梁师都,复灵州。
一个月时间,可是收复了七个半州啊。那可不是什么边疆上的荒野草地,朔方七州,那可是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土,尤其是这些地方还离长安这么近,还是属于关内道的。
陇右拓边八百里,玄武门定策,再如今收复朔方,李超已经真正是功傲朝野。
灞上李家,也算是真正的跻身京中顶级豪门了!
想要跟李家搞好关系的人无数。
李家才十岁的二娘子李兰儿,都已经成了长安最抢手的未婚姑娘,无数的媒婆前来,为长安城里各个门阀士族,甚至是宗亲勋贵子弟上门求亲。
李家要权有权要势有势,还要钱有钱,这样的家族里的未婚姑娘,当然成了整个长安城名门大族未婚青年们最想娶的姑娘!
娶了李大帅的妹子,那可是要少奋斗二十年啊!
现在长安城里最少这些名门贵少们妒忌的,就是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了,出身普普通通,居然抢先把李平章的大妹给抢走了,真是走了****运了!(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75章 突厥人都怂了吗?(第十更!为夏沫、小夜万赏加更!)
更了这章,还有九十六章!
西套。
贺兰山下,黄河东岸,李超由北自南设立了定远、怀远、安远、灵武、丰安、新安六座城池,而在黄河东岸,则设立了陶乐、回乐、鸣沙、安乐四城。
灵州的州城回乐城,与西套第二大城灵武城,隔河相望,只有五十里。
围绕着两岸的这十座城,李超设立了二十个军府。
府兵们田也都分下去了,一封封书信寄回关中,速度最快的府兵家眷,已经第一批到来。
原本早应当到来的第二批府兵三万人,此时也终于到了灵州。不过不是当初说好的关中三万府兵,而是自河南、山南东、山南西抽调来的,一半府兵,一半是民夫。
“来的有点晚,不过来了就好,咱们还是很需要中原来的弟兄们的。”李超对这三万人的到来很满意,毕竟这些都是自己人,比降军要可信的多。表面上李超对这些降军是一视同仁,但暗里自李超到下面的府兵,其实也是一直都暗中提防着他们的。
如今自己人来了,这让总共只有两万人的唐军上下都松了口气。
“这三万人,全都点选登记为府兵,在盐夏宥延绥银胜丰诸州打下来的各地,分田授地。”
不管这些人来之前谁是府兵谁是民夫,既然来了灵州来了朔方,李超就打算全都授他们府兵身份,给他们分田均地,让他们驻守各州县。
西套现有的水浇地都分下去了,兵也不可能全驻在灵州,因此李超直接把这些新到的三万兵,分到刚打下来的各州去,让他们去加强各地防御。同时,以这些府兵为主,在各州建立新的军府。
三万府兵来了,商人们也来了,不少府兵的家眷也开始来了。
西套平原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突厥人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他们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啊?”衙内牛见虎问李超。
李超正在看着沙盘,这幅沙盘经过斥候和工匠们的努力,已经越来越精准详细。最近突厥人确实没什么动静,唐军都已经打下灵州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来,唐军横扫朔方,只剩下了一个东套平原还没有拿下。
但后套的丰州,前套的胜州,南面部份也都已经被唐军夺占。
可就算如此,突厥人还是没有动静。
这种宁静,反而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兆头。
反正李超是不相信突厥人已经被他打傻了的,毕竟突厥人几乎没有损伤。
但灵州这边,最北面的定远城,李超在那里屯驻了两万兵马,派出的游骑一直到达了后世的乌海地区,但一直没有发现突厥人的动静。
突厥人不但没有南下,甚至都没有什么大规模调动兵马的动静。
这是非常的反常。
老实说,就是李超现在也搞不清突厥人的意思了。
衙内都知兵马使苏定方,因为既是李超的门生,又是统领着牙兵,因此被军中称为少帅。对于眼前的这种情况,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我以为突厥人一开始是预料不及,没想到我们会在三月突然出兵,主动的进攻梁师都,这是他们绝没想到的。而他们更没料到,我们能这么快的拿下灵州。阿史那思摩匆匆的撤走,由此可见。至于突厥人此后一直没动静,我认为确实反常,最大的可能,是突厥人没做好准备,他们可能还没想好究竟要不要因为我们灭了梁师都,而与我们全面开战。”
“突厥人并不会怕我们,他们的实力比我们强。”李超没有过份的自信。
“突厥人可能是在等秋高马肥之际南下,如今已经进入初夏,黄河水涨,雨季开始,突厥人的马还很瘦。”
“也许吧。”
苏定方走到沙盘前,指着定远北面的那一片三山环绕的地方,那就是后世的乌海市。
“大帅,此处距离定远只有二百里,东、北两地隔甘德尔山与河南台地搭界,南与定远隔河相望,三山环绕,一水中流。距离丰州也只有三百里路,可谓是扼守灵、丰之间的重要通道。此形胜之地,兵家必争。大帅,既然突厥人还没有动静,而我们又已经在朔方占稳了脚,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立即出兵把此处占领,在此修建要塞,屯兵驻守。”
在西套平原和东套平原的后套之间,五百里地,西面是乌兰布和沙漠,东面是鄂尔多斯台地,只有通过黄河水运,或者沿着黄河边的道路连接两地。
乌海算是两地间的必经之地,尤其是这里的地形,三山环绕一水中流,地形上这里很有险可守。
如果唐军把这里打下来,这就等于把西套平原的北门给夺下来了。
乌海,乌金之海,后世这里最有名的就是这里的煤炭资源了。优质煤、铁矿石,储量都是极其惊人。
嗯,这里还有一片海,乌海湖。由于地形原因,黄河在这里蓄积成一个大湖,足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是西湖的近二十倍。
依山傍水,有河有湖,好地方啊。何况还有煤矿和铁矿,都还是大型矿产。采了煤可以炼焦,有了焦炭,又可以采铁矿冶铁炼钢啊。
钢铁,不仅在后世是极为重要,在此时,更加重要啊。
要是再在黄河边修建一些水力作坊,搞些水力锻锤,到时岂不是能生产大量的铁甲和铁器?不说生产板甲什么的,哪怕就是生产耙犁等农具,这也对于以后扩大开发河套平原,极为重要啊。
“大帅,末将请令,愿攻夺此要地。”苏定方请战。
“此处确实重要,天予不取,就说不过去了。我决定亲自前往!”
李超倒不是想要争功,他是大帅,不管谁的功劳,都有他一份。只不过突厥人一直没动静,李超也不敢大意,加之他也想去那里看一看,堪探一下煤铁等矿产,若是可以,他也想早点开始采矿挖煤冶铁炼钢。
“此处,就定名宁远。”
李超拿起一面小红旗,插到了乌海位置,就在那片大湖旁边,在三山之中。
确定了亲自统兵出征后,接下来的事情很多,但并不乱。朔方镇军中有详细的章程,具体的事务,都各有人负责。调兵、整军、调拔武器、运输粮草,甚至是制订行军路线、设定作战计划等等。
这支军队已经打上了李超的烙印,讲究的是一个谋定后动,充足准备。
中午。
李超在城中一个西域商人开的饭店里吃饭,这也算是考察下民情市场。
这家店很有些意思,他们店里几样招牌美食,手抓羊肉饭、大盘鸡、还有烤蛋、红柳枝烤肉串、葡萄干抓饭,烤包子
这些充满着异域风味的食物,确实挺诱人的。
不论是金黄喷香焦脆的烤全羊,还是油汪汪的手抓饭,都非常让人喜欢。
用红柳枝串起的特大串烤肉,一串都起码有半斤,真正的良心烤串。
不过李超比较喜欢的还是这家的烤包子和烤蛋。
烤包子是用的羊腿肉,里面加了胡萝卜、羊油等多种食材,用面粉做成一张大皮包起来,放在火上慢烤。等烤到外面金黄焦脆,然后上桌。吃的时候,不直接吃,而是拿刀子把包子横刀开来,掀盖,露出里面香气扑鼻,汁水极多的馅料。切块焦脆的包子皮,夹筷多汁鲜嫩的羊肉馅,吃了就停不下来。
“大帅,这烤蛋还真有意思,这些番人真是什么都想的出来。”牛见虎选了几个蛋,胡人伙计把蛋端过去,放到炭灰里埋着。
烤蛋,其实是煨。烧好的炭,外面盖上冷炭灰,使得火既不大,大了蛋就会爆掉。也不会小,小了就烤不熟。热炭加冷炭灰,恰恰好。
“给我来三分熟的啊!”尉迟宝琳选好蛋后,还不忘记冲着那边正在埋蛋的一个胡姬喊道。
这家烤蛋店生意火爆,李超觉得有一半的功劳是这家店里的烤蛋胡姬。这家店的胡人老板很有生意头脑,弄了好几个漂亮年青的胡姬,在这里烤蛋。
胡人掌柜的系着围裙赶来,对着李超点头低腰。
“不知大帅想要什么蛋,几分熟的?”
这家店的烤蛋品种多,不但有鸡蛋鸭蛋鹅蛋,还有各种鸟蛋,难得还都很新鲜,蛋可以客人自选,对着烛火一照,里面是红色的就是新鲜蛋,如果黑的,那就坏蛋。
“烤两个鸡蛋,七分熟吧。”
烤蛋的胡姬们手艺很娴熟,能够根据客人的喜好,精确拿捏火侯和时间。想要几分熟就能几分熟,三分熟的,一般蛋黄都还是活的,可以直接喝。
李超却宁愿熟点,剥开点蛋壳,吃掉上面点蛋青,然后再往蛋黄蛋青上撒点孜然、精盐等,这家店里调制的佐料也是一大卖点,相当有特色,撒上一点调料,味道更赞。
胡人老板笑着退下,李超坐在不大但很干净的店里,很满意。越来越多的商人赶来,其中就有许多如这家店主一样的胡商。
这些胡商有的是行商,但也有些人来了后,见这里热闹,便在这里停下来,在这里租赁店铺,在这里开业经营,成了坐商。
“少吃点蛋,吃太多对身体并不好。”李超看着一口气点了十个蛋的程处默说道。
1...210211212213214...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