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我并不打算休整,在这里吃顿饭,然后出关北上!”
秦琼愣住。
李超没开玩笑,当天在萧关接受了秦琼的一顿慰问加餐后,下午便出关北上。
“不用理会沿途的那些梁师都的零散手下,我们直驱灵州城下!”
灵武,也称灵州。
这里素有塞上江南之称,西汉惠帝始置灵州县,随设灵武郡,这里一直都是宁夏平原的最高机构治所,是整个西套平原的中心。
这里土地平坦肥沃,有耕地、草场上千万亩,灌溉水利设施发达,是塞上粮仓。
梁师都进攻我次,才夺下了西套平原。占据此地后,便把自己的大梁国国都迁到此处。
梁国都城,灵武。
“唐军又来了!”
接到了军报之后,梁师都并没有什么慌乱之色。实在是这些年,哪年唐朝要是不出兵个十趟八趟的,都反而奇怪了。
不过每次都是小打小闹,基本上也就是来抢点东西。唐军抢完就撤,然后梁军再报复南下,抢一打也撤。
双方你来我往的,这几年都成常态了。
“这次唐军又派了哪个过来?”
“李超李文远,带了两万兵马,出了萧关,直奔灵武而来。”
“李文远?那个被称为军神的李文远?”
“对,就是那人,在陇右的时候把吐谷浑人打的都没脾气,听说这次唐朝玄武门之变,这人还是个主谋,被李世民封为玄武门首功,如今是赵国公,还是京兆尹、京畿大都督、兵部尚书、平章事、左翊卫大将军等等。”
“平章事是什么玩意?”
“据说是李世民发明的,加了此衔,虽非宰相可也能入中枢政事堂与宰相一起议事,算是半个宰相吧。”
梁师都听了冷笑连连。
“那个李超两年前都没听过他的名,据说以前是个小和尚吧?李世民也真是了得啊,居然把一个两年前还只是个小和尚的李超,一下子提拔为了宰相。他才多大年纪?二十出头吧?跟吐谷浑人打了几仗,就真以为他就是军神了?带着两万人就敢直驱我大梁国都而来,真是勇气可嘉啊。”
“对了,那个秦琼有一起来没有?”梁师都丝毫不把李超放在心上,倒是比较在意秦琼的。梁师都在隋朝末年,也是个鹰扬郎将,跟秦琼曾经算是同朝战友,还曾经一起在辽东征讨高句丽时见过面,他对秦叔宝印象深刻,很是佩服他的。
“秦叔宝依然镇守在萧关,并未前来。”
梁师都长松一口气,“秦琼好像是这个李超的义父吧?李超没把他义父请来,他自己一人就敢跑来?这是来送死吧,那朕就成全他,传令各位将军,朕要集结兵马,亲自去灭了这个李超!”(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61章 青铜峡
骑马走在黄河边的宁夏平原上,李超和许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将领一样的充满震惊。风吹草低现牛羊,沃野千里,这里完全不同泾河河谷的那种地形,仿佛又回到了关中平原。
李超其实来过宁夏平原,但那是在穿越前,不过那时是和同学来他家游玩。同学带着他游玩了不少地方,但他敢说,那个时候的宁夏绝不是现在的这副样子。
山更青、草更绿、水更美。
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湖泊遍地,许多极大的湖泊散布在平原上,微波荡漾,绿水粼粼。西套平原本来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区,降雨稀少,这样的地方本来会是极不适合耕种居住的地方,可偏偏这里又有黄河引水灌溉之利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
加之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使得这里随便开垦种植,也有极好的收成,让这里成为塞上江南。
“西有贺兰之固,东有黄河天险,域外连大漠千里,南枕陇山。这可是一块天府之地啊!”李超看着此时的这片平原,真是感慨万千。
现在的这里,还没出现什么生态问题。
五百里的贺兰山脉还如同一个巨大的原始丛林一样,陇山也一样山官林密。黄河水也并没有那么黄,植物丰富,湖泊众多。
这里有无数的野生动物,野马、鹿、虎、狼、獐、狍、野猪等等,飞禽走兽无数。
而且有八百里黄河通过西套平原,使得这里还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不论是灵武到兰州、凉州,还是顺流北上去东套平原,这里有近三千里的黄河水运条件。
这可是一条天然的高速公路。
西套平原以青铜峡为界,其实分为两个平原。同时,又以黄河为界,可以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区域。
北魏一统天下后,曾经在这里设置高平、蒲骨津二镇,在这里设置牧场,最盛时仅马匹就有二百多万匹,可以想象其强大。
隋朝时,又曾发两万丁修建长城,西起灵武黄河东岸,东至绥德黄河西岸,连绵七百余里,依托着横山山脉,建立了一道坚固的长城防线。
大业时,西套平原约有三万户人口。拥有引黄河水沟渠的灌溉区五十多万亩。
这里既是最优良的牧场,也是极肥沃的农田,还有着丰富的药材、野生动物等资源,还产盐。
这里甚至还早在隋朝时就开始大片的种植水稻,小麦。
现在的这里还没有人口过盛,也没有过过牧、滥垦,水土流失,森林砍伐这些都不严重,人口也相对较少。
真是一片塞上江南风光。
“大总管,这地方好美!
“是啊,以后我们就要屯驻在这里了吗?我们能在这里分田分地吗?都不想再回去了!”
这批随李超前来的两万府兵,基本上就是来自关中各地,关中早人满为患,就算是府兵,都拿不到足额的均田田地,往往百亩田额,实际分到的也不过三五十亩,甚至更少。
这次他们出征,上面已经说过了,等打下灵武、朔方九州,到时就让他们屯驻移民到这边来,在这里重新授田。他们原来的田地由朝廷收回,还会发给他们一笔补贴。
来之前,大家对于关中西北的灵武,还以为是个大漠、黄沙、干旱无比的地方。可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比关中平原居然还要肥沃。
仅仅一个灵州,就已经如此肥沃了,若是把地方更大的东套也打下来,那就更了不得了。
河套平原自秦汉起,就修有许多引黄河水的渠道,能够灌溉的农田有数十万亩。而只要再投入些人力,再把一些本来自秦汉就有的引水渠修复,那么灌溉百万亩田都不成问题。这还仅仅是灵州一地呢,事实上,到了明清时,这里开垦的农田可是达到了二百多万亩,清时这里就有一百多万人口了。
李超带来两万府兵,一人实给百亩农田有些难,但给个五十亩农田,给个五十亩草场,绰绰有余。
再来三万人,也不用怕,毕竟还有其它八个州的地方呢,光是个东套平原的前套后套,就是西套的数倍啊。
整个河套平原,实际上确实比现在的关中平原强多了。
“梁师都居然占着如此好的地盘,也发展不起来,真是庸人!”李超鄙视的道。
青铜峡南口。
浩浩荡荡的黄河自南向北划过一个s形大湾进入青铜峡峡谷,峡谷两侧是高山隔河峙立。
青铜峡谷也把西套平原,分成了南北两个平原。
这段峡谷,也是进入灵武的重要通道。
梁师都点齐五万兵马,此时正列阵于青铜峡入口。
“区区两万人马,也敢深入我灵州,真是不自量力,找死!什么军神,纸上谈兵的赵括还差不多。”
梁师都挥着马鞭,指点江山。
“陛下,待那李超来了,我亲自出手将他生擒献于陛下。”一名梁将大笑着道。
“报!”
“唐军已至,就在十里外。他们已经停止行军,正就地列阵!”
梁师都听了,冷笑。
“看来这个张三已经得知朕御驾亲征在此,畏惧不敢上前啊!”
“陛下,他不来,我们去。”
另一将道,“区区一个乳臭未干的张三,何劳陛下亲往,请陛下让末将率兵三千前往,直接灭了他。”
梁师都摇头。
“这个李三虽然年轻,可毕竟也是在陇右打的吐谷浑人都喊他爹的人,不可小瞧。传令,大军前进,朕要亲自去会会他。”
二十里外。
尉迟恭不解的问李超。
“那梁师都就在二十里外,为何停止前进?”
“这是军令。”
平时李超在平安时对尉迟恭们很客气,但在军营里,他却丝毫不客气。面对尉迟恭的质问,他连个解释都没有。
凉风习习。
两万唐军就在黄河东岸边上,展开了防御阵势。
七个军两万人依次展开,严阵以待。
梁师都率着五万人赶到,看到唐军阵型的第一眼,就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个李超,有点道行啊。”
“请陛下许我出战!”
一名梁将请战。
梁师都却皱着眉头没答应,他在隋朝时就是鹰扬郎将,还曾经跟着杨广东征过高句丽的,仗可没少打。
李超兵马虽只不到他一半,可这阵摆的却毫无破绽。
他有些意外,李超出了萧关,就一路直接冲着灵武而来,沿路既不去攻占村镇,也不停歇,直奔而来。
可是到了这里,两军相接,他却又摆出了防御阵势。
“先等等!”梁师都没看出李超的虚实,打算等等。
结果两支兵马就在黄河边晒着春日里的暖阳,一对峙就是一个多时辰。
“陛下,这李超就是个缩头乌龟,咱们打吧!”
“就是,李三根本不敢出战。”
“他就是畏惧陛下天威!”
梁师都想想也是,这样等下去不是个办法。
“去挑战一下!”
一名梁将策马来到到阵前。
“哎,对面的李三,你有种敢来,倒是来打啊!”
唐军阵中,李超却正观察着一桶刚打上来的黄河水,水已经静置了许久,泥沙沉淀下来。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并不是很多泥沙。
李超又观看他没路来采集的土壤样本,有湖土、盐碱土、沙土等数种,盐碱土也还不算严重。
“大总管,梁军都上来挑战了,让我去应战吧!”尉迟恭不耐烦的道。
李超却只是继续看着他收集的标本,淡淡的回道,“军令如山,未得本帅许可,敢擅自出战者,斩!”
唐军的军法是极严苛的,连冲锋的时候突出了队伍阵列,都能被砍头,射个弩箭左右观望下,都能被砍头,敢擅自出战,这更是万万不许的。
“可人家都骑到我们头上来了!”
“那又如何?”
尉迟恭语塞,无奈退回。
梁军过来骂阵挑战,半天也没人回应。唐军就那样列阵在那里,一动不动。
“陛下,干脆直接冲阵,咱们有五万兵马呢!”
梁师都看了看自己的人马,数量确实比唐军多出一倍以上,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兵虽多,但却不如唐军齐整啊。看他们都在这里列阵两个时辰了,可这队伍精气神不散。
这样的队伍,精锐啊。
“思摩特勤,请你率本部突厥骑兵为我先锋冲阵,如何?”
梁师都转头向身侧的一员金发碧眼的大将道。
这个明显胡人样貌的将领,却是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特勤。还曾当过几天东000突厥可汗,开皇末,******的启民可汗被西突厥可汗打败,逃到长安。阿史那思摩在漠北被拥立为可汗。不过后来启民得到隋朝支持打回草原,阿史那思摩主动的又去了可汗之位。
此后经历始毕、处罗、颉利三兄弟,阿史那思摩不是比较得重视的,但却因为长相很像胡人,于是一直也只是在汗庭跟着大汗,并没有得到分封开牙的权力。
眼下他被特派在梁师都处,带着三千突厥骑兵,是梁师都的外援。
听到梁师都的请求,阿史那思摩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拒绝的丝毫没留情面,这让梁师都脸色极不好看。
梁师都只昨再转头望向那些稽胡将领。
可也没有人请战。
梁师都再望了望自己的老部下,这些人倒是跃跃欲试,可梁师都又舍不得让他们去冲唐阵。唐军一看就是精锐,不好冲的,硬冲伤亡肯定不小。
“刘藏将军,你率本部三千为前锋。”
梁师都点了一位稽胡酋长。
刘藏领命。
他回到本部军前,传下命令。
“父亲,梁师都无故冤杀大酋长,我们为何还要替他打先锋卖命?我看这唐军军容整齐,军阵森严,我们硬冲,还不知道得损伤多少。”刘藏的儿子不满的道。
“我知道,一会我们往上随便冲几下就好了,没必要再替梁师都那么卖命了,那个浑蛋!”(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开国侯
唐军阵前。
梁将在那里骂的口干舌燥,李超却跟手下八位总管围在一起看一幅地图。
“南北六百里,东西一百里,全都是这样的平原肥沃好地吗?”
“嗯,差不多吧,有少量盐碱地、沙地,其余的都是好地。”
“这些地都还是水浇地?”
“灌淤土、草甸土、盐渍土、湖土、沙土,其中灌淤土和草甸土的熟土层很厚,起码有三尺多深,甚至有不少达到五尺深,这类土壤的地,占了这六百里平原的约八成。”
一片吸气之声。
尉迟老黑以前是打铁匠出身,但也种过地的。而单雄信、程咬金、苏定方几个更是大地主出身,对于土地可谓是相当的熟了。灌淤土和草甸土他们并不陌生,这种土也就是最适合耕种的土壤。
三到五尺深的熟土层,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这意味着,这是能称的上为膏腴之地的上等沃土,插根筷子都能发芽了。
这样的地,不论是种麦子还是种粟甚至是种稻种豆,都毫无问题。哪怕是最简单的粗放式耕种,撒把种子下去不管,也都能有收成。
曾经的关中平原也是如此肥沃,但现在关中平原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他们没想到,在西套,还有如此好的地。
八成的这种好地啊,简直是一块金子的地。
“这里的光热充足,天气好,气温也好,种什么长什么。”李超也是叹道。
“可我不是听说这边少雨干旱吗?没雨水,没种出好庄稼?”程咬金蹲在地上,看着地图问李超。
“这里确实比起关中平原要少雨多旱,但你也看到这里到处都是青绿。虽然少雨多旱,可这里能引黄河水啊,地下水也多。不论是挖渠引黄,还是打井取水,都是非常的方便。这里的地,可都是水浇地啊。”李超解释。
“水浇地?”
连将门出身的薛万彻都不由的惊讶起来,没办法,水浇地这三个字太有份了。就算是关中平原,水浇地也是不多的。水浇地和坡地旱地,那是没法比的。一块水源充足的水浇地,其价格可能是同地方旱地的数倍之多,甚至能相差十倍都有可能,水浇地,那就是天字号地。
就产出,也是没的比的。山坡旱地,缺水,打井取水都困难,天时好些还好也能有不少收获,一旦遇旱少雨,可能就是颗粒无收,甚至连种子都要赔进去。
而水浇地,那是旱涝保收啊。
随便种种,亩产两三石那是不成问题。就如李超所说的一样,这里甚至能种植水稻。水稻对水的需求是巨大的,连水稻都能种,那还会缺少?
真正的水浇地啊,能把人羡慕的流口水。
黄河自西套的黑山峡入境,从石咀山头道坎北的麻黄沟出境,由南至北纵横全境,蜿蜒整整八百里。
有了这条黄河,使得西套其实又是一个八百里秦川,甚至黄河的水量是远远高于渭河泾流的,能提供更多的灌溉水源。
李超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那就是后世中国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线,也就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划分线,此时还在西套的北面,比后世的那条线向北移了不少。
或者说,此时这条线还没有从北面往南移那么多。
在后世时,那条分界线的划分,正好是沿着长城一线,也就是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一线,这条线就造就了牧区和农区的分隔界线。
而现在,这条线还不是在贺兰山,还在更北面一些,这就使得西套平原的气候并不是后世那种比较严重的半干旱少雨气候,而是还是比较湿润,比较适合农业种植的气候。
这里的生态还不是那么的脆弱,水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仅凭平原上遍布的那些湖泊就能知道了。
从秦朝起,中原王朝不断的向此地移民,进行开发垦荒,他们充分利用黄河的水资源,开挖引黄河水渠,秦渠、汉渠、光禄渠、七级渠、尚书渠、御史渠等等,许多渠道至今依然还保留着,还在使用。
“汉渠,灌田五万余亩。”
“薄骨律渠,灌田十余万亩。”
“御史渠,灌田二十余万亩。”
“光禄渠,灌田十余万亩。”
“特进渠,灌田六万余亩。”
李超每说一句,一群总管校尉们就惊呼一句,罗士信更是扳着指头在那里一个个的数,等李超报完,他惊呼,“灌区足有七十万余亩地,天啊!”
一群总管也跟着惊呼,七十万亩地啊,还全是水浇地,想想就惊人,关中平原现在都未必有这么多水浇地。
这样的水浇地,如果按一年收三石每亩,那岂不是说就这么一个灵州平原,就起码能年收二百余万石粮食?
这还是没有算上其它还没有通渠的地,那些地的数量还更多,没有水渠,也一样是能耕种的,只是产量要低些。
单雄信也在扳指头。
“每兵每月按一石半计需,一年需粮十八石。五万士卒,一年需粮九十万石,若计上战马、驮马等,一年也只要一百余万石粮,天啊,我们只需要耕种这些水浇地,岂不是就能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从关中再运粮前来就够了?我们还能剩下百万石粮?”
这样的计算结果,让大家都兴奋不已。
打下灵州,那么有了这么肥沃的几十万亩地,他们完全就能屯田耕守,自给自足了。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啊。
五万士兵,若是完全得依靠从关中运粮,那可是相当的麻烦的。
而只一个灵州,就能让他们自给自足,还有大量节余,那他们进而图取其余诸州,就会相当的轻松。没有了粮草转运之苦,他们就能随时掌握主动权。
“要是再修点渠,那就能灌溉更多的土地,若能把其余的好地都能通渠,水浇地再增加个两百万亩都不成问题。”
虽然李超说的这个可能难道较大,比较挖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这些灌溉渠道,还是自秦就开始,经历了这么多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渠道总长上千里。
有了现在这大片的灌溉区。
不过就算一时不能新修太多渠道,但原来修有的许多秦汉渠道,也有不少已经淤积废弃,重新疏通,却并不需要太大的工程量,比起重新挖一条可要轻松的多。
把这些渠道修好,增加三五十万亩灌溉区,却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又能增加上百万的粮食产能。
十几条干渠,几十条支渠,这就能保证这里成为塞上粮仓。
“一百万亩水浇地,我的乖乖。咱们五万兵马,人人都能分上二十亩呢。”
“五万兵又不会只屯灵州,还有其它八州地方等着收复呢,不说东套有更大的平原沃土,就是其它延绥几州也还有不少河谷地的,一样有许多土地。”
“一个灵州,就已经完全够我们五万兵马屯守了。”
“大总管,梁军要进攻了!”
一名校尉大声禀报,打断了李超和一众总管们的遐想。
大家这才回过神来,谈了半天,这百万亩水浇地,全他娘还在梁师都的手里呢。
“来的正好,大总管,让我去迎战,灭了他们,夺回万顷良田!”单雄信激昂高喊。
“灭了他们,夺回万顷良田!”
李超慢条撕理的收起地图,然后抬头看了看天色,嗯,太阳已经西斜,天色不早了。
“射住阵脚,让他们冲,咱们只守不攻。”
“大总管,梁人都已经出击了,我们还等什么。”
“等他们多挫挫锐气!”
虽然李超是远道而来,主动求战。
可并不是说他就要急着开打,打仗,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是很有讲究的。
梁军虽有五万,可李超率领的两万府兵,也不畏惧。
只要守好阵势,梁军也一样无处下手。
号角声响起,战鼓如雷。
梁军终于等的不耐烦,主动发起了进攻,以数千稽胡骑兵为前锋。
梁师都颁下重赏。
“斩杀唐兵一人,赏绢十匹,有生擒李超者,封开国侯!”
尉迟恭程咬金八总管得到只许防御不许出击的军令后,有些无奈的各自回阵督战。
“都放进了再开弩放箭,一定要让这些直娘贼偿偿我们的厉害!”
“都听着,六十步方许发弩,三十步方许放箭。”
几千稽胡先锋不断接近。
“他娘-的,怎么跑的这么慢,这些杂胡是没有出饱饭来的吧,跑的跟个娘们骑驴似的。”程咬金不满的嚷着,放下望远镜,他还给这些敌骑鼓起劲来,“快点,快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