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程咬金还有些嫌弃的道,“我们好歹都是大将军了,怎么跟着你去打仗,还只授个刺史?我们要当,那也应当是大都督级别的。”
“嫌官小,那你们就继续呆这好了。”
“算了,我们跟你走还不成,先问下,我是什么刺史?”
“尉迟将军任夏州刺史、程将军任盐州刺史、牛将军任延州刺史。”
朔方镇已经是一个正式的方镇,虽然还没有地盘,得自己去打,但朝廷已经把九州归到了朔方镇名下,李超这个节度使同时也兼任灵州刺史。
尉迟恭、牛进达、程咬金他们本来是大将军了,但这次犯了错,蹲牢里悔改,李超把他们调去朔方出征,李世民干脆也把这三将授为朔方的三个州刺史。
本来一道是一大三小四个都督府,李世民这次却实际上是把本属于关内道的北面九州,独立划为了一个新的区划,朔方镇。这个还由敌人实际控制的方镇,为了能早日收复夺回,李世民也破格,不但设一个节度使,还每州派一员大将担任刺史,以武官任刺史职,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北朝以来文武并没有什么分明的界线,武将任刺史很正常。只不过本来大唐已经开始在搞文武分离,可现在形势需要,又不得不在朔方镇重新用武将来任刺史职。
“我老程早就饥渴难耐了,走,干梁师都和突厥人去!”
接了两人出狱,李超又被郑善果拉住了。
“三郎,你这马上要出京了,是不是先把我家婉言给迎进门去?”
“舅父啊,时间有些急啊,只怕是来不及了。”
“这不还有时间吗,就明天,明天我把婉言送到李府。”郑善果比李超还急。
“这也太仓促了一些啊。”
“没事。”
从大理寺离开,回到府中。
一进府,就发现崔莺莺脸色很不好看,老爹也黑着一张脸。
“三郎,以后我不许平阳长公主再踏进我们家门半步,就算她是公主,也没有资格这样欺侮人。”
看来崔莺莺已经知道了外面的那个休妻传言。
“夫人,其实那些都只是谣言。长公主确实要和柴驸马和离,但绝没说过什么要我休妻的事情,她和离只是她们夫妻之间的事情,跟我们无关。”
“无关?无关那她和离为什么却要叫你进宫去?三郎,我累了,不想说太多。以前,我让着她,可以后,我不会再让着她,这个家不欢迎她再来!”
ps:马上就到14点了,“好地主”大军集结完毕,木十一郎要抓紧把今天的先写完,14点陪大家进入《龙武2》【海誓】区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里面还有女主播呢,声音真带劲,不知道大军集合的怎么样了,去抢个国王当当应该不成问题吧?(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59章 **--赐死、斩首
设立朔方方镇,这其实是个便宜之举,也是临时举措。这年头,带使的都是差遣,就是临时的派遣,并不是固定的正式职官。
李超这个节制九州军政的节度使,其实连个正式的品阶都没有。李超依然是按他的本品开府仪同三司领工资。
如果一切顺利,等李超打下朔方九州,也许还会等稳定个一两年后,这个朔方镇也就要撤掉,到时再纳入关内道的管辖之内了。
李超也别想着李世民拔给他五万人,他就能割据一方。
现在的节度使,可不是晚唐时的藩镇,根本不可能。
两万先锋府兵已经放下了锄头,告别了孩子,到军府报告,从武库里领到了自己的铠甲军械,然后背着自制好的干粮,赶着骡子向着长安集结。
集结的军营就设立在渭河北岸,在西渭桥附近,也就是李超上次扎营的地方。
各位将领也依次赶到。
擂鼓聚将。
中军帐内,八位总管赶到。
程咬金、牛进达、尉迟恭三人最先赶到。
然后单雄信、罗士信、郭孝恪、李君羡也赶来,他们都曾经是瓦岗将领,跟程咬金、牛进达相当熟悉。
“哎呦,老程老牛,我听说你们两个在大理寺天天抢地主呢,怎么就出来了啊?”单雄信打笑二人。
“去你的,大理寺那鬼地方有什么好的,我人都发霉了。”
说话间,苏定方、薛万彻也进来了,他们两个都是河北人,以前还是老对头,此时见面也没什么好脸色,互相不说话。
鼓毕。
李超顶盔贯甲,手按宝剑入帐。
虽然帐里不少人都是他世叔世伯的,可此时军中行军礼,程咬金等纷纷向李超行礼。
“诸位都是我的前辈,有些还是我世叔世伯。但踏入这军帐的一刻起,就没有什么前辈、世叔了,有的只是大总管和总管,统帅和部将之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从现在起,一律互相称呼军职。”
在李超的身后,就是李世民赐给他的旌节。
旌专赏,节专杀。
“检阅府兵,立即按军团编制,编为七军。明日一早誓师出征!”
长安。
太极宫里,李渊问李秀宁。
“你真要跟柴绍和离?”
“女儿已经打定主意了。”
“不再考虑一二?柴绍跟你也多年感情了,这说离就离再说了,那个李三看样子根本就是吃干抹净的无赖,根本不可能休掉崔氏的。”
“和文远无关,就是不想再跟柴绍过下去了。”
不管李渊怎么劝说,反正李秀宁就是铁了心。在那天被李超那样拒绝之后,李秀宁突然坚定了要跟柴绍和离之心。说来也怪,在那之前,她还没有跟柴绍和离的打算,甚至这个念头都没有想过。
可从李府出来后,她却已经生起了那个和离的念头,而且再也无法抑制。
李渊叹气。
这个女儿啊。
东宫。
李世民也非常的为难,大战在即,李超是他征讨梁师都的主帅,而柴绍则是西北陇右方向镇守主帅,这个时候,平阳闹和离,这肯定会影响到柴绍。
他甚至都得担心,柴绍会不会一怒之下干脆投了突厥。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低,但也不是没有的。
不管怎么样,不能再让柴绍镇守陇右了。
得马上调柴绍回来,也许他回来了还能跟三娘谈谈,打消她和离的念头也可能。
“拟旨,诏封太常卿窦诞为陇右道大都督,令其立即前往陇右接替柴绍,诏柴绍加京!”
发出这两道诏令,李世民有些疲惫的靠在坐椅上。
闭目打了个盹,没片刻又醒了过来,继续批阅奏折。
当他看到孙伏伽第三次呈上的弹劾李瑗父子的奏折时,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留中不发了。
孙伏伽这次是越战越勇,弄出了许多李瑗父子不法之事,什么抢夺商人之妻谋杀其父,什么夺占百姓田地等等,一桩桩一项项,都有确切的证据,加了孙伏伽的用词,李瑗父子真的是万死不能辞其咎。
李瑗是李世民的堂兄,是宗室中比较亲的。以往李渊时也对李瑗很是重用,经常让他挂帅,虽然真本事没什么,可毕竟是自家人。
最近宗室确实有些不像话,就因为换封他们的爵田,这些人就心怀怨恨,甚至李幼良李瑗等人还在暗中串连。
这些事情他都一清二楚,本想留一份情面。
可现在看来不杀鸡儆猴不行了。
大唐是皇帝与贵族共同分治天下,可李世民对这种状态不满。他也知道,想贸然改变这种格局,很难,也很危险。
隋朝当年一统天下,他的表叔杨广雄心万丈,就想要对付关陇军功新贵族和关东门阀老士族,结果就是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导致关陇和关东的贵族门阀一起反弹,葬送了大隋。
李世民也希望如秦始皇和汉武帝一样,中央集权,彻底把这个天下变成中央集权统治。但现实,阻碍太多。
大唐虽已经夺得天下,可实际上并不是李家一家的,也不是皇帝一人说的算的,这更是军功贵族和老牌士族和皇帝一起分治天下。
李世民的朝廷只拥有二百三十万课丁而已,而那些门阀士族勋贵们控制的人口肯定是朝廷控制的一倍以上,就连天下的土地,他们也拥有更多。
这次大封爵位,搞换封。
其实就是李世民不得已的妥协,给他们更高的爵位,更多的土地,但把土地封到边疆去,甚至李世民还拿出了世封刺史和分封制来,就是妥协了。
他没想过要跟杨广那样狠,关陇军事贵族和关东士族豪门一起收拾了。他希望给这些门伐士族在边疆上更多的土地,甚至是享受世封世袭这样的特权,来换取朝廷收回这些贵族豪强们在中原地方上占有的无数土地等。
他已经拿出了最大诚意了,都许诺给宗室们分封了。
也保留了那些宗室们的王爵,他甚至放出风声,要在宗室的亲王、郡王两级爵位外,在亲王下增加嗣王,在郡王下增加县王,这样给宗室们封更多的王。
可他的妥协,却被宗室有些人认为了软弱了。
居然还敢搞串连。
“拟旨,庐江王李瑗、庐陵王李崇高、长乐王李幼良,暗中养士,交结境外、图谋不轨,皆赐死!”
“家产充公,妻女入掖庭!”
天子一怒,那是雷霆之怒。
赐死三个郡王,李世民又下旨选了李孝恭的庶出二女,赐封为公主,和亲西突厥统叶护可汗。
李渊在太极宫中听到李世民要赐死李瑗三人,忙手书一封,让人送到东宫,替三人求情。李世民亲自到太极宫走了一趟,李渊最后无奈的点头同意赐死。
当天,三人就被赐死府中,然后他们的王府、别院、庄园,各处的商铺、产业、田地等,统统都被抄没。
两家的其余男丁都被贬为庶人,流放洮州发配充军。女眷全都发入掖庭宫,至于田宅、奴仆等财产,李世民下令交给长安最大的拍卖行进行拍卖。这个拍卖行,其实也就是李超家的。
拍卖行很快送了份单子给内侍省,上面是这次拍卖财产的大致估价。
大约值五十万贯。
实际拍卖,可能还能拍得更多,总之,很大的一笔财产。
这笔财产没有进太仓国库,而是进入了内侍省的内库之中,成了李世民的私房钱。一下子进项五十万贯,李世民眼睛都红了。
自己把内库钱都拿来打仗、赏赐了,穷的要死,李瑗他们却这么有钱,三个郡王的财产居然值五十万贯。
他现在很想要再抄几家,一家值二十万,要是抄上十家,他岂不就有二百万贯钱财了?这么多钱,完全够他让李超在朔方随便开打。
李世民的险恶用心,被许多贵族们都看透了,尤其是那些宗室。
李幼良的兄弟们李叔良李德良他们,兄弟死了连个屁都没放。原本各宗室贵族们,都已经抽了签,拿到了换土的文书,可一直没什么动作。
结果李瑗三个郡王被赐死抄家,贵族们立即都动作起来了。纷纷老实的把自己原来的永业田爵田的契约都老实上缴,换回了边疆土地的契约文书。
一下子就杀了三个郡王啊,都是唐太祖李虎的子孙啊。
大家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李世民玄武门后虽然没杀了建成元吉,可也是宫变夺了的皇位,现在老爹老哥老弟,全都还被他囚禁在宫里呢。虽然待遇还不错,可也不能改变那个事实。
“拿十万贯钱出来,给李超送去。他在前线,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这十万贯钱给他,让他自己采买粮草或者用来赏赐将士们。”
得了这么大笔进账,李世民倒没忘记李超,还记得拿出了两成,让人送去李超那里。
京西。
天已黄昏,兵马停止前进,扎营休息。
李超吃着春卷。
“老柯啊,咱们相处时间也不短了吧?”
“赵国公想说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我觉得咱们关系应当还算不错。”
柯庆拿着把小刀继续修自己的指甲,懒得回答。
“是这样的,我之前不是请你们父女替我训练一支刺客小队嘛。”
“那是暗杀小队。”柯庆纠正。
“嗯,叫暗杀小队也行。就是我觉得啊,应当拉出来检验一下啊,光训练不实战也不行啊。”
“那些小孤儿才不过训练了三个月,连身子都还没调理过来,现在实战什么?送死吗?”
“这样啊,那就只能请你出手了。老柯,一百两黄金,帮我杀了梁师都!”
柯庆有些鄙视的瞧着李超,“这就是你的破敌之计?”
“管他什么好计坏计,能赢的都是好计。我的情报显示,梁师都的手下也有些人不太服他,甚至有人觉得给突厥人当儿子没前途,想要投奔大唐的。但梁师都不怎么喜欢听手下劝啊,一心要给突厥人当儿子。我认为,若是在关键时候杀了梁师都,那么我大军兵临城下,那时梁军群龙无首,岂不正是一举迫降他们的好时机?”
“你就这么确定杀了梁师都,他的手下就会投降?”
“当然也不确定的,但总得试试嘛。一百两,干不干?”
“这话我接了,说下你的具体要求,什么时候杀,要人头,还是整个尸首?”
“嗬,想不到你的服务还挺周全。”李超满意的笑着说道。
ps:今天电脑端网游《**2》正式开服,大家之前创建好角色的进去没?来【海誓】区找我,名字全带上“好地主”字样,否则拿不到币福利可就别怪我了哦。话说有多少人找到我了,今天下午有个人抢我的羊驼了是不是我们内部人干的?激情过后,看来以后只能好好更新,不然玩个游戏都被追着打(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60章 李三小儿
山是陇山,河是泾河。
晚春的泾河河谷,已是遍地青翠,山上还有晚开的山花。
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而萧关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着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萧关,关中四塞之一。
“这就是萧关?”
好多将士也是头一次来到萧关,包括李超,他同样是第一次来到关中的西北门户。
这里也一直是北方游牧部族入侵进犯的前哨地。
汉文帝时,十万铁骑过萧关,袭扰北地等郡,关中大震。
汉武帝时,国力增强,汉武帝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隋朝,隋炀殿广更曾是出巡河西,巡视张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自灵州而南至郡城,由固原迤东至延绥,相距各四百余里,其中唯此一县襟带四方。实银夏之门户,彬宁之锁钥也。
唐萧关,依然是在秦汉萧关故址。
关内道大都督秦琼,现在就亲自镇守在此关,并负责修葺加固萧关。
关城处于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可也险峻雄奇。处在这片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陇山东麓边缘,也成为萧关的重要屏障。雄峰环拱、河谷险阻,易守难关。
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也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做为关中西北门户,四塞之一,萧关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大片沃土,北过黄河则直至广阔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河西、西域等辽阔远方。
秦汉隋唐,先后在萧关周围设立郡县,建关筑城。
不过萧关虽险,可出了萧关的灵州、盐州却是梁师都控制着,也等于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
这使得萧关成为一座孤关。
再险的关城,若没有纵深防御体系,也是能以坚守的。
武德年间,甚至是贞观之时,突厥人都是想来就来。
面对铺天盖地,数以十万计的铁骑,再险要的关隘又能如何?
关内道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齐国公秦琼亲自赶来关下迎接。
“你们来的比我预期的快啊,早到了好些天。”
秦琼面色不错,挺红润的,看来萧关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李超心情不错,萧关的粮食储备看来靠谱。
“都是托大总管的福。”程咬金说大总管三个字的时候,总有点阴阳怪气的,“三郎在陇右经营了不到一年,可从陇右进入我大唐的牛马骡驴骆驼等,就不下数十万匹啊。不但朝廷来源得到了保证,而且马骡的价格也是大降啊,不少府兵都买的规定的一伙六驮,甚至还不少人自备了骑乘的马匹。这让我们这次的行军,快速许多。”
牛进达也在一边道,“可不是,而且之前大总管还出了一个厉害的招呢。把元吉的那些土地拿来拍卖,只换粮食,然后还得让那些人自己把粮食先运到萧关来。这招好啊,这次我们都没带民夫运输队,只管运我们路上的口粮就好了,没了那些拖累,也不用担心粮草,这行军真是飞快啊。”
秦琼哈哈大笑,“那些粮食已经都运到了,我亲自查验过,都是好粮,没有什么陈粮旧米掺沙子什么的,除了米麦,还有不少的肉干咸菜盐油等,全都入库封存着,就等你们来接收了。”
进了关城。
李超一路打量着关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雄奇,难怪后来挡不住突厥人。
“三郎,梁师都的实力并不弱,有数万人马,还有突厥人做靠山,你就带两万人出关,怕是并不容易。”秦琼看着李超,连他在萧关,都听说了李超被贬的传闻,还有那个被李秀宁逼着休妻的传言。
不过现在看李超的样子,却没有被贬的样子。
“梁师都所谓数万人马,不过是虚称而已。将境内男子扫地为兵,这样的数万人马,不过是乌合之众,梁师都真正所倚仗的不过是突厥人,还有就是稽胡人而已。”
稽胡人,也被称为匈奴别种,一直生活在关中的延、绥,河东的石州、岚州、慈州一带的黄河两岸,在那些高山深谷之间生活,几百年来,虽然被各个王朝打压,可却始终跟小强一样的顽强生活着。
他们甚至还曾经建立过自己的稽胡政权,不过很快被灭就是。
这些人,纯粹就是一些山野强盗,凶残而贪婪。他们跟汉人接触的多,也懂得种田养蚕,纺织等。
但他们的很多习俗依然保持着蛮夷的传统,比如说比较开放,女人出嫁之前,一般都有相好,甚至他们习俗以女人出嫁前相好越多越好。但习俗中,嫁人后却又不再许乱来,若是敢有***之类的,也要惩罚。
此外他们又习惯收继婚制,跟草原人一样,父兄死,妻由子、弟收继。
这些人向来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基本上就是些无法无天的人,动不动就出来抢劫什么的。
梁师都在朔方称帝,便招揽了许多稽胡部落,这些人算是他的雇佣兵,每次打仗带上他们,抢劫之后分他们钱粮人口,给予赏赐。
这些稽胡人最是野蛮凶悍,反而成了梁师都手下最强悍的一支军队。其次是突厥人,反而是梁师都自己手下的军队,战斗力很是一般。
这几年,李家也不是没有过要灭掉梁师都,吞并他地盘的想法。可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知道多少次,虽然总体上宣称是胜多败少,可实际上梁师都的实力反有点越打越强的味道。
秦琼看李超带两万人,就自信要灭掉梁师都,觉得很危险。
李超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以为头上有个军神的帽子就以为自己无敌。
他是认真思考过的,对于梁师都的情报,他收集了许多。对于梁师都这个人,也有详细的情报收集,并有认真的分析。
梁师都有多少军队,多少人口,有多少突厥外援。
有几个小妾,平时最喜欢哪一个。梁师都一次时间是多久,他喜欢吃什么,平常一天上几次厕所,这些李超都知道。
知已知彼,百战不贻,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情报越详细,就能越了解敌人。
越了解,就越能发现其中的破绽,弱点。
李超通过分析,发现梁师都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强。
他主要依靠突厥人撑腰,打战却主要靠稽胡人,但在今年,梁师都内部也也经历了一场内讧。
稽胡大帅刘女匿,向来骠悍勇猛,手下的稽胡战士也十分骠悍。
也许是因为自觉立的功多,手下也兵强马壮,因此这个刘女匿有些居高自傲,嚣张跋扈,简单的说就是个罗艺一样的人物。
结果他就跟梁师都的弟弟梁洛仁起了冲突,梁洛仁不是梁师都的亲弟,是堂弟。但这个堂弟也算是梁师都手下大将,实力派人物。
梁洛仁跟刘女匿闹翻之后,就不断的向他大哥梁师都构陷刘女匿,结果梁师都后来还真信了,借机请刘女匿喝酒,然后就让刀斧手把这个稽胡大帅给斩了。
虽然事后梁师都拿了不少钱财赏赐给那些稽胡部落的头领们,可稽胡将校们还是心有忧惧,对梁师都也就不那么相信了。
这就好比当年李密杀了翟让一样,哪怕事后再怎么收买人心,内部也有不可弥合的裂缝。
稽胡人跟梁师都的那些手下大将辛獠儿、李正宝、冯端也都跟稽胡人关系不好。
而梁师都的突厥外援,平时力出的活,战利品却拿的最多,还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稽胡人和梁师都的那些老兄弟们,也一样都讨厌突厥人。
梁师都依靠称帝的三支兵马,却是矛盾重重。
“三郎打算在此休整几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