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白玉婷已经结婚了,如今他们夫妇俩将作为沈隆的助理参加会议,负责一些庶务工作,比如租赁布置会场、安排会议流程什么的。
坐火车到了津门,和伍连德汇合,然后从津门出海上了轮船,一路上他们俩不停地讨论着会议的细节,经过漫长的航行终于抵达津门。
在码头上,早就有人前来迎接了,上海滩第一个留学归来的西医唐乃安作为地主在码头上举着写有沈隆和伍连德名字的牌子,他是首批获得庚子赔款出国留学的学生,回国后在北洋舰队当军医,然后在魔都开私人诊所,专门给大户人家看病,身家颇为不菲,带了两辆小汽车来接他们。
双方寒暄一番,然后上车,徐定超、沈隆和伍连德上了唐乃安的车,白玉婷和她老公则上了后面的车,到了唐乃安家里,唐乃安给他们介绍自己的孩子,“这是犬子腴鲈,今年十三,这是小女唐瑛,前年才出生。”
沈隆摸了摸唐腴鲈的脑袋,“这孩子倒是和我家老大差不多大,下次你们去京城,我估计我家那小子肯定能和他玩到一块儿去!”哎,这小伙子模样倒是挺俊俏的,就是运气不好。
唐腴鲈日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深得宋子文的信任,前程一片大好。
然而在1931年,暗杀大王王亚樵盯上了宋子文,准备在魔都火车站刺杀宋子文,碰巧那天宋子文和唐腴鲈穿的都是一身白色西装,戴白色拿破仑式礼帽,当他们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站口时,王亚樵手下的刺客误将穿白色西装的唐腴胪认成宋子文,因而集中火力一齐向唐腴胪开枪,倒霉的唐腴鲈就这么挂了。
由此可见,当秘书的绝对不能和领导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打扮啊,不然不仅会冒犯领导,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小瑛长大了一定很漂亮!”沈隆又捏了捏唐瑛的脸蛋,这位日后名声更是响亮,和陆小曼并称“北陆南唐”,差点成了宋子文的妻子;在民国期间,她就用香奈儿五号香水,穿菲拉格慕的皮鞋,用科里埃蒂安朵儿的口红,穿塞林的衣服,拎路易威登的手袋了。
唐瑛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也就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中英文兼优,能唱昆曲,还会演戏,曾主演过《少奶奶的扇子》,曾经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整部《王宝钏》。
唐瑛花样年华嫁给了沪上豪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婚后夫妻性格不合,于1937年离异,不久之后,嫁给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家的七公子做少奶奶,1948年,唐瑛去了香港,后来移民去了美国。
要不让白敬功或者白敬业把她给泡了?沈隆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不过旋即便打消掉了,民国这些名媛他可是有点看不上。
唐乃安将来还会有个女儿,叫唐薇红,这同样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名媛,从震旦女子学校毕业后便在锦衣玉食、镂金错彩、纸醉金迷的有闲阶层所热衷的社交舞会中穿梭和舞动,成为上海滩又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经历一次婚姻失败后,唐薇红改嫁给浙江南浔四大家族之一庞家的公子庞维谨,现在依旧生活在魔都,当年李安拍摄《色戒》的时候还曾经向她请教过旧上海的风俗礼仪,被新闻爆出来之后,有人称她为上海滩最后一位名媛。
各地的接着纷至沓来,听她讲述自己在上海滩的风光岁月,以及在那个年代所受的磨难,去拉链厂当工人,去幼儿园照顾孩子、给孩子洗尿布。
不过在沈隆看来,这段岁月反倒是她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至于其他大多数岁月只不过是一个寄生虫罢了,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回去一定得把白佳莉盯紧了,日后她要是敢变成唐家姐妹这样,老子非打断她的腿不可!沈隆在心里暗暗嘀咕着。
坐了一会儿,另一位代表也来了,肖智吉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第一届医科毕业的博士,毕业后便在上海开私人诊所,今天有个急病病人,因此没顾得上去码头迎接。
这位和我党还颇有渊源,1929年底,伍豪设想由我地下党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创办一所幼稚园,以秘密收养我党干部和与我党有关系的同志的子女,党中央机关特科工作人员、红色牧师董健吾负责筹办此事。
他找肖智吉帮忙,肖极富仁爱之心便廉价将位于戈登路和武定路拐角的两幢石库门房子租给了他,使大同幼稚园顺利地在1930年3月创办起来,算起来,这位对我党也是有恩情的。
这两位在此时的魔都算是名人,也算是不错的医生,不过他们还当不得大师的称号,几天之后,一批真正的大师也到了魔都。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268章 大师颜福庆
沈隆再次来到了码头,不过这次可不是海港码头,而是长江码头,等待一位如今在长沙工作的魔都人,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乘坐的轮船到达码头,一名三十岁左右、身材瘦削、上唇留着浓密胡子的男子从船上下来,张望一番之后,看到沈隆这边的接站牌,马上走了过来,向沈隆伸出右手,“你好,我就是颜福庆!”
“颜先生你好,我是白景琦!”沈隆伸出右手和他重重地握了握,这位的牛逼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大家明白,他是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之一的湘雅医院的创始人。
颜福庆字克卿,出生于魔都江湾,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染病变得身体虚弱,于是颜福庆就立下了学医的志愿,其后他过继给自己的伯父,魔都圣约翰书院的创始人颜永京,在颜永京的资助下先后就读于圣约翰中学、圣约翰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前往南非金矿担任矿医,深受华工尊敬,其后进入耶鲁大学读书,是第一个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毕业回国之后被长沙雅礼医院聘为外科医师,如今正在雅礼医院工作,之后他陆续创办了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即原湖南医科大学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即原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接办该会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前身)等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筹办这些医院,颜福庆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不管刮风下雨,出门带一把伞,手夹一本募捐册,坚持坐三等车厢,到了目的地就开始劝人捐钱,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对方实在不好推辞,在募捐册上写下自己的大名,然后他再换一个地方,再重复原来的程序。
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宋院长、孔院长……都是他的捐款人,全魔都都知道他为了医院“有钱必钻”,魔都特别市市长吴铁城到东北,他就请吴市长做张少帅的工作,最终张少帅捐了1万元。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去世了,全国各界送了巨额丧仪,他就上门恳请宋家姐妹捐出这笔丧仪:“丧仪用于办医院,这是替老太太造福”,这笔巨额丧仪就这样,最后转到了中山医院的账上。
颜福庆也培养出了诸多人才,比如之前提到过的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张孝骞、热带病学家应元岳,曾经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汤飞凡等等。
说他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界的祖师爷也不为过,日后在复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树有他的雕像,同时他也是原历史中中华医学会的第一任会长。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雅礼医院坐诊期间,有一天,屋外下着瓢泼大雨,突然一个年轻人找上门,高个儿,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他背着身患痢疾的妻子来求医,两人全身湿透,病人已患重病,再加上受大雨风寒,危在旦夕,他急忙扶病人上床进行抢救,在他的精心治疗下,病人日渐好转。
不仅如此,在得知病人贫困的境况后,他还免收了病人所有的医疗费用,而这个背着妻子来求救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教员;教员因此对颜福庆非常信任,经常推荐人去她那里看病,而日后教员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在湘雅医院出生的。
颜福庆的女儿颜雅清同样是民国名媛,不过这个名媛可比唐瑛牛逼多了,颜雅清是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罗斯福总统夫人的私人秘书之一,还是《联合国人权宣言》的起草人之一,联合国早期的信息官,可不是只会穿名牌、唱歌跳舞的唐家姐妹能比的。
“克卿何德何能,经劳得景琦先生亲自来接,真是罪过罪过。”颜福庆的成就都是日后的事情,如今他的名声可比不上和伍连德一起解决了东北鼠疫的沈隆,因此十分客气。
“颜先生可是我们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第一个拿到耶鲁医学博士的大才,我来接也是应该的,走,咱们先上车,路上边走边聊。”说罢沈隆将颜福庆迎上黄包车。
“景琦先生您是不愿意出国留学,您在《柳叶刀》、《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都拜读过了,以您的能力就算在耶鲁也完全有资格担任教授。”双方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
沈隆没有和颜福庆聊学术前沿的问题,而是聊起了农村的医疗卫生不同,和唐乃安这种只给大户人家看病的医生不同,颜福庆也非常关心农村的医疗需求,曾经用西药治好过在湖南农村盛行的痢疾。
沈隆一提这个,颜福庆愈加激动,“这些年来,从海外留学归来、习得高超医术的医生颇多,不过他们大多都留在了大城市,依靠医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但中国广大农村的百姓却无福享受医学水平进步带来的福利,这是不对的。”
“所以我想在我的学校里,增加一些招生名额,专门选拔农村医生前来培训,教给他们如何就地取材,用常见、廉价的药物来治疗一些农村的常见病,同时总结这些经验编纂成书,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广大的乡村医生。”是时候把赤脚医生手册拿出来了。
“这个好,这个好,我也有兴建医学院的想法,不过可没想到专门培养乡村医生!”颜福庆听得激动不已。
又过了几天,刁信德、俞凤宾、许世芳、古恩康、丁福保、陈天宠、高恩养、康成、成颂文、李永和、刘湛焱、梁重良、钟拱辰、黄琼仙、石美玉、陶漱石、曹丽云等报名参会的代表陆续抵达。
到了提前定好的时间,中华医学会的成立大会终于开始了。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269章 副会长(2100月票加更)
原历史中,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一共二十一位,他们大多都是博医会的成员,在前来魔都参加博医会会议期间,阿门并无平等之权利,除通过学术交流获取一些医学信息外,对当时迫切需要关注的中国医疗体制中之问题全无发言权,这些留洋归来的中哈医学精英倍感屈辱,于是凑到一起成立了中华医学会。
因为是临时凑到一起的聚会,所以参加人数不多,人员构成也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都是留学归国的医生,而这次就不一样了,沈隆和伍连德提前利用自己在东北鼠疫治疗过程中获得的名声在报纸上连番累牍地宣扬,将筹办中华医学会的事情搞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同时,他和徐定超、伍连德还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发出邀请,于是不光是留学归来的医生们来了,许多传统中医名家也来了,甚至还请来了不少国际医学界人士,比如之前在鼠疫会议上结识的北里柴三郎等人。
幸好沈隆财大气粗,包下了一整座酒店来招待他们,要不然连住的地方都没办法解决,开会的地方也选在了复旦大学的礼堂。
会议开始之后,伍连德首先致欢迎词,上台讲述了他筹办中华医学会的想法由来,讲述了西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强调了建立全国性医学团体的必要性,并正式倡议成立中华医学会,伍连德的提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然后选举了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的领导集体,伍连德作为中华医学会倡议人之一,以及他在医学界的巨大声望,被选举为会长,副会长的人数就多了,沈隆作为倡议人之一被选为副会长,徐定超作为中医和医学教育界的代表被选为副会长,颜福庆作为西医的代表被选为副会长,另外还有中医的代表、留日医学生的代表等被选为副会长。
我国最早的女医学留学生、北洋女医院院长金雅梅为女性代表同样被选为副会长,这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她出生于宁波,原名金阿美,又名金雅妹、金韵梅,三岁时父母相继死于流行瘟疫,被美国传教士麦加谛夫妇收养,两年后带到美国,从接受美国幼儿启蒙教育到考入纽约女子医科大学,他是第一位在国外大学深造的中国女留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大学毕业生,比大名鼎鼎的宋家姐妹都要早。
在校期间,她在老师的指导下,虚心好学,积极思考,不仅认真学习知识,而且十分注重实验和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故深受老师们的好评,她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了四个春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885年5月,她以班上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纽约这所著名的医科大学,毕业后金雅梅曾先后在纽约、佛罗里达和华盛顿的一些医院里工作因她理论知识扎实,实验技术精湛,尤其在利用显微镜方面取得优异成果,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在纽约医疗届享有盛名。
虽然小小年纪就离开了中国,但童年父母双亡的遭遇让她对解除同胞们受疾病折磨之痛苦念念不忘,回国后她先后在厦门、广州、成都、魔都等地开设私人诊所行医二十年,由于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深,对病人态度和蔼可亲,故深受病人欢迎,前去求诊者络绎不绝。
1907年来到津门,应聘出任北洋女医院院长(今南开区妇幼保健院),金雅梅尽心尽力,把医院办得井然有序,受到妇女患者的信任,成为津门的名牌医院,同时为了培养医护人员,争取到袁大头拨银两万两,于1908年创办了津门的第一所护士学校金雅梅亲任堂长,招收贫寒人家女孩,在授课学习的同时在医院实习,培养了津门最早的一批护士。
尽管眼下民国才刚刚成立,男女之间依旧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但是当沈隆将金雅梅之前所做的事情一一讲述完毕的时候,到场的与会代表没有一个不服气的,无论从医术、资历还是医德,金雅梅都堪称医者楷模,绝对有资格担任中华医学会的副会长。
今天到场的女医生还不止金雅梅一人,还有同样留学归国、如今在金陵贵格医院妇产科工作的曹丽云,日后她会成为北洋女医院第三任院长,这次的会议她还准备了“看护妇的训练”主题演讲。
另外还有北洋女医院第二任院长,江西女名医康爱德,和康爱德同为美国卫理公会宣教士昊格珠养女的石美玉,她们姐妹俩有着九江双姝的美誉,他们在九江创办了但福妇幼医院及护士学校,为九江的妇幼医疗奠定了基础。
其后康爱德随昊格珠到南昌设立医疗所,并终于在1911年建成一所拥有40多张病床的妇幼医院;而石美玉则与美国传教士胡遵理来魔都,成立魔都伯特利传道会,创办伯特利医院及护士学校。
如今在中国的医疗届,女性医护人员虽然人数不多,但已经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后沈隆发表演说,确立了学会“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的宗旨,发表了《中华医学会例言及附则》,规定了中华医学会会员分特别会员,普通会员,名誉会员三级。
普通会员系毕业于学会认可的国内外西医院校的医师,或是有明确传承、医术精湛的中医医师;特别会员则不仅要求医术过硬,还需要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是在学会认可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是发明过新药、新药方、开创了某种新的治疗方式等等;名誉会员则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医学反正的卓有声望的中外人士,这是给社会名流准备的。
这和原历史又有很大的不同,原历史招收会员仅限西医,而且还对外语水平有要求,沈隆对此作了改变,将广大中医也吸纳进去。
众人对沈隆的讲话都颇为赞同。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第2270章 弄个奖项吧(2200月票加更)
开幕、伍连德致欢迎词、选举、沈隆讲述中华医学会章程,这些事情做完,第一天的会议也就结束了,然后第二天继续开会。
早上先讨论《中华医学杂志》的事儿,既然是学术交流组织,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期刊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如今中国也缺乏正规的医学类期刊。
现在虽然已经有一批医学类的报刊杂志,诸如:1792年由唐大烈创办的《吴医汇讲》、1871年创办的《海关医报》、1880年创办的《西医新报》、1886年创办的《医学报》、1887年创办的《博医会报》、1897年创刊的《利济学堂报》、1908年创刊的《上海医报》、1908年创刊的《绍兴医报》等等,但是这些医学科技期刊虽然诞生较早,但其刊龄都不长,有的办刊几年即停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而一些刊龄较长、比较正规的医学学术期刊则多为国外传教士所办,缺乏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期刊,为团结医疗届同行和促进学术交流,创办自己的学术期刊就成了这次会议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沈隆拿出了和伍连德拟定好的章程,在会议上做了讨论,参考大家的意见做了一定修改之后,确定了《中华医学杂志》的框架,并选举出编辑部的成员,伍连德担任总编辑,沈隆、颜福庆、俞凤宾等人担任副总编,其余金雅梅、唐乃安等人也在编辑部担任重要职位,编辑部设在津门,沈隆过去和伍连德交流倒也不算麻烦。
然后沈隆公布了《中华医学杂志》的投稿地址,欢迎医届同仁给杂志投稿,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毕竟立言可是三不朽之一,要是能在这上面发表一篇文章,自己在医届的地位和影响力肯定会大大提升。
然后就是各个代表的演讲了,到场的诸多医学家们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演讲稿,开始向同行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伍连德拿出了自己在东北防治鼠疫的研究成果,曹丽云讲述了培训看护妇的总结经验,颜福庆讲述了西医在治疗痢疾中的经验。
沈隆的演讲和其它人的演讲则大不一样,他利用自己之前带领学生去京城周边乡村考察研究后得到的数据,分析了如今中国北方农村存在的医疗卫生问题,呼吁大家多多关注农村,这让除了颜福庆之外的绝大多数人都吃了一惊。
从古至今,中国的医生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说高的话他们在官员士人面前根本不算什么,除非你像张仲景那般,原本就是士人,否则就算是李时珍这样的名医,官员士人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说低吧,医生又是一个颇受老百姓尊敬的职业,和普通人相比他们可要好得多,一旦成名出入豪门大户也是寻常的事情,有些小事寻求豪门大户的帮忙,人家偶尔也会愿意,这让他们不会面临一些普通老百姓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徭役、苛捐杂税等等。
但是这样以来,却让医生、尤其是有名望的医生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眼睛里只有有钱有势有名望的人,而忽视了普通老百姓,毕竟他们也是要生活的,而能支付得起诊金、愿意花大价钱买药的都是有钱人,穷人又能给他们什么呢?
就比如唐乃安,靠着开办私人诊所,不仅置办下大笔家业,还进入了魔都的上流社会,让自己的女儿可以穿戴各种名牌,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名媛;给那些穷人治病,那能有这些好处?怕是赔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了。
就算有少数医者遇到实在是看不起病的穷人,偶尔会免除他们的诊金药费,但那只是少数中的少数而已,专心研究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人还真不多。
不过如今已经是民国了么,实际上怎么不好说,不过那些留学归来的医生都爱讲些民主、平等什么的,而传统的中医也还都记得医者仁心这句话,所以倒也没什么人站出来公开反对沈隆的演讲,演讲结束之后还获得了不小的掌声。
颜福庆等人在他演讲结束之后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精心设计出卫生系统行政构架,在这个构架当中,农村卫生覆盖是重中之重,他希望人人都能看得起病;沈隆对他的想法很是尊敬,但他也知道,颜福庆的建议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想要完成这一壮举,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架构严密、将老百姓真正放在心上的政府才能办到,而今后三十多年时间里,掌握中国政权的这个政府显然是做不到的,只有到了新中国时期,才会慢慢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起来。
从最早的赤脚医生,再到如今的精准扶贫、农村合作医疗等种种措施,才让农村的老百姓有能力解决一般的病痛,至于那些非常耗钱的严重病症,想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得到妥善的医治,这放眼全球都没一个国家能做到,那怕是那些有钱、国民又少的小国都不行。
而沈隆现在能做的,就是提前把《赤脚医生手册》拿出来,利用自己的学校多招收一些农村医生,或者带着学生下乡,给当地的村医传授更高明的医术,但这些医术在学会这些医术之后,还会不会专心为普通老百姓诊治,那就不是他所能把握的了。
演讲持续了两天时间,与会代表的发言让众人都觉得大有收获,像这样的同行聚会交流在此前可是非常少见了,许多人都在这里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也让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在会议结束之后,他们也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继续交流进步。
不少高质量的演讲稿都被沈隆收集起来,这些将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的创刊号上,
而在会议最后一天,沈隆发起了一个议题,“国外如今已经有诺贝尔医学奖等颇具影响力的医学奖项,而我们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奖项,所以我提议成立一个奖项,用于表彰中国的优秀医者。”
1...589590591592593...7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