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冠绝新汉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战袍染血

    没想到,这人的态度突然大变。

    罗勋听了这话,也不恼怒,反而笑道:刘生,老夫之前就说考虑,自然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怎么能叫变卦?你这话,说的不对啊。

    可是刘纲还待再说,却见陈止伸手止住。

    阻止了友人之言,陈止直接站起身来,笑道:罗老既有决定,我等自然不会强请,不过有些话,我是要和罗老说明白的。

    哦?但讲无妨。罗勋淡笑着,看着陈止,浑不在意,他其实是有食言之举的,但却已经和徐家说好了条件,根本不讲陈止放在眼里。

    陈止自然明白这背后缘由,说道:还望罗老你不要因为今天的选择而后悔!




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
    你让老夫不要后悔,就因为你不接受你的邀请?

    罗勋瞪大了眼睛,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本以为自己会听到的是一番客套话,充斥着陈止的遗憾,以及对自己的尊重,毕竟从陈止刚才的话,也有这么一点预兆。

    没想到,陈止脸上带着笑容,说出来的却是这般话来,本来他就是端着架子在说话,听到这里顿时就有些不满了。

    不过,这种意外的反差,让罗勋都来不及生气,而是先诧异,诧异过后,眉头皱起,颇为不悦的道:本以为你陈守一名声在外,也是个有修养的人,怎么这事情一不顺心,就显得气急败坏,连礼仪都不顾了?这和那些纨绔子弟,又有什么分别?

    一番训斥的话说出来,到最后转为严厉,一副师长训斥弟子的样子。

    在罗勋看来,自己也有这样的资格。

    不过,陈止却没有半点受教的意思,反而笑道:罗老,你是误会了,我不是气急败坏的给你说什么,而是真心在提醒你啊。

    真心的提醒老夫?罗勋忍不住冷笑起来,就因为老夫不参加你这个什么金曲评,我就要后悔了?还说是提醒老夫,你这后生啊,口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你之前说得好听,说是要请老夫,但还不是让老夫去给你撑腰,给那些书院的学子品评,给予评语,老夫虽说比不上那些大贤,但老夫的评语,一般人也是很难拿到的,因为你的一句邀请,就让老老夫出马,你以为你是谁?

    面对罗勋已经带有明显攻击性的话语,陈止却还是带着笑容,平静的说道:罗老,其实有些话,我是不想说的,但既然罗老提到这些了,我就不得不提一句,凡事有来有回,礼尚往来,阁下说的是不错,我陈某人其实是没有资格邀请罗老您的,但我在拜帖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今日来拜访阁下的,不是我彭城陈止,而是大汉太乐令陈止。

    嗯?这有何区别?罗勋眉头一皱,眼眸微动,其实他已经没心思听陈止说话了,计划着等陈止话音一落,就让人送客。

    但陈止似乎并未察觉,而是说着:罗老您有儿子七人,孙子十二人,其中有几人身在不同书院,先后惹出事端二十五次,其中有二十次是不占理的,但太乐署得了罗老您的指示后,都便宜行事,给予了方便,让罗家之人可以无恙,哪怕因此招惹了其他麻烦也在所不惜,这些事,老罗你应该有印象吧。

    陈止一口气说出来,那准备送客的罗勋,脸色直接就变了,知道陈止接下来也说什么了。

    毕竟,陈止在正式邀请之前,就让人将太乐署的卷宗整理了一番,依靠着过目不忘之能,那卷宗里面就记录着太乐署和不少和书院,和某个名士大家的背后交易。

    现在,陈止直接拿出来,当着罗勋的面这么一说,跟着就顺势道:太乐署帮阁下这么多,邀请阁下过来品评,不能说是过分之举吧?

    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况且,这事倒也不算突兀,在这几次事后,罗老你曾有三次表示,若是太乐署有需要之处,不会吝于相助,莫非都只是场面话?

    当然是场面话!

    罗勋在心里嘀咕着,但眉头却紧锁起来,他知道陈止将话说得这么通透,自己若是再拒绝,对方把事情宣扬处去,对自身的名望,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至少一个不守信诺的名头会有的。

    不过,这里面同样涉及到太乐署违规行事,因此消息不会真的披露出去,最多是有些片段泄露,再考虑到徐家给的许诺,以及隐隐透露出对陈止的打压,这罗勋还是维持着原本的选择。

    就因为这些事,老夫就得应邀?就算你着这些东西威胁老夫,老夫也是不会后悔的。

    罗老,你怕是误会了啊。陈止摇了摇头,我说的后悔,指的可不是这件事,而是你无法参与这次品评本身,会因此而后悔,至于具体的原因,相信你很快就会明白了。

    故弄玄虚尔!不足为奇!罗勋却不怎么买账,或者说,他也没有其他的话好说,之能是硬着头皮,让人送客。

    陈止并不坚持,很干脆的就顺势离开。

    罗勋这个老头,名声在外,还有什么信义传闻,根本就都是浪得虚名!前天他那意思,分明就是答应了,只是碍于面子,让咱们再来一次,以显示他的身份,结果呢,咱们的人来了,他却闹出这么一出,无故变卦!

    路上,刘纲一脸不快,一边走一边抱怨,只是见陈止没有回应,又忍不住道:陈兄,你莫非不生气?

    有什么好气的,不管罗勋先前答应了我们什么,我们都是来请他的,既然是邀请他,就不该强求其人做到什么,他不愿意去,那就不去,也没什么。陈止说着,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他可不是无辜毁约,里面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刘纲闻言,心中一动。

    陈止则摇摇头道:先不急,等咱们再去见过几位大家,我才能确定猜测。

    刘纲压下心中的疑惑,跟着陈止又接连拜访了几位文章大家,其中几人都是之前就拜访过,但未能彻底答应下来的,只是明显都已经意动。

    可惜,这第二次再来拜访,得到的结果,却让刘纲的心沉入了谷底。

    实在是不行,陈太乐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实在也不是谦虚,这个事在下胜任不了。

    我思前想后,还是要给陈太乐一个明确的答复啊,这事我帮不上忙。

    此事休要再提,我是不会去品评的。

    听着那一个个所谓大家,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陈止的邀请,刘纲就算是政治敏感性再差,也是闻到了里面不同寻常的味道了。

    这是有人在背后托你的后腿啊。

    听着刘纲的感慨,陈止却笑了起来:无妨,无妨,正因聊到如此,所以我才会先设定一个表演赛,让守拙书院南山书院的人,先来一次。

    刘纲疑惑道:难道不是因为那孙特卢仟逼得太紧?

    他们可以说是恰逢其会,其实能请到那三位,已经算是意外惊喜了。陈止说的乃是真心话,按照他本来的计划,是要用到《萧规曹随册和劝学茶的,结果居然靠着自己的人脉,就请了三人,尤其是王衍,更是意外收获。

    这位王衍,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极为有名,虽然有一个信口雌黄的典故,但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在生活的那个年代,必然是天下闻名的,论名望,这个时候的王导也不如王衍。

    不过,王导乃是王家新的顶梁柱,王衍这位前辈,也得给他几分薄面,加上王衍对陈止也颇为好奇,终于答应下来。

    可是,好不容易有皇上召见,让陈兄你得以蓄势,结果今日连吃闭门羹,令气势折损不少,唉。刘纲越想,越是觉得可惜。

    但令他意外的是,随后又拜访了两位大家,那二人居然又都答应了下来。

    这两人一个名为袁荃,乃是袁氏后人,闻名洛阳;另一个名为郭凡,乃是经学大家郭象的侄子,陈止曾经用《师说打击过的陈华之师郭展,就是这个郭凡的兄弟。

    郭象的名声,在洛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是天下公认的宗师,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而他的这个侄子,也算是门下弟子,集成学说,写得一手好书法,又擅文章之道,同样是名传洛阳。

    不过,考虑到郭展的原因,陈止将他放在了最后拜访。

    刘纲也知道这里面的因缘,所以对郭凡接受邀请,很是意外,乃至还觉得其中有诈,倒是那郭凡丝毫也不掩饰,直接点明了道:我那兄弟在广陵开设别院,教授学生,但其学早已偏离叔父之道,太过偏颇,我曾劝过他几次,但毫无效用,反而是太乐令的一篇《师说,让他反思起来,通过他最近写给我的书信,能看出不少变化,有鉴于此,太乐令之邀,我岂能推辞?

    原来是这么回事。刘纲这才明白过来,随后不由欣喜,如此一来,就有五位大家,评判两家书院,怎么看都足够了。

    陈止则是向郭凡致谢。

    随后,这太乐署集齐了五位文章大家的消息,就在洛阳城不胫而走。

    这个陈止,果然是有些能耐的,就是不知道,明天他到底要如何安排。守拙书院中,孙特听得消息,便开始养精蓄锐,准备明日与那卢仟分出高低。

    而卢仟亦郑重对待,沐浴更衣,点香静坐。

    诸多书院,也都把目光集中了过来。

    那赵兴陶涯等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只有陈止略感遗憾:可惜,要是集齐七人就好了。

    刘纲再旁听到,不由问道:这七人莫非有何说法?

    陈止笑道:凑个整数。

    刘纲顿时一脸错愕。

    纷纷扰扰中,时间终于来到了约定的这一天,太乐署中,张灯结彩,又有诸多红联悬挂,搞的好似岁旦一般。



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
    这个陈止,弄出的动静还真不小。

    最先抵达的,并不是守拙书院南山书院的人,而是那左岳书院的齐直和祖沿。

    两家书院品评高低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洛阳,诸多书院都已知晓,自是十分在意,因为他们也都看出来了,守拙和南山这两家书院今日品评高低,名义上只是两家的事,实际上却是做给其他书院看的。

    陈止也没有禁止其他书院旁观,乃至还放出话去,说是欢迎其他书院过来一观。

    左岳书院作为洛阳西边的书院龙头,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那位山长杨木,派出了自己的两名弟子过来观礼。

    祖沿随齐直走入府院,看着这里面的布置,不由说道:陈止的品评,请了五位大家,若是由那五位出面,品评两个书院的高下,那还是没有问题的,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在品评之后,如何消除落败一方的不满和不甘才是关键,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只是妄言。

    齐直点点头,没有说话。

    那边,已经有吏胥过来问候,等问清楚两人的来历后,这吏胥叫来差役,带着两人来到院中一处,那里早就摆好了矮桌和坐席。

    坐在这里的人,已经有两三个,但都是小书院的人,也都认识齐直祖沿,彼此问候,然后这师兄弟两人入席落座。

    坐了没有多久,齐直忽的眼中一动,看到又有三人过来了。

    是荀茂他们,这是慎独书院的人,不过他身边的那两人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祖沿也看了过去,轻咦一声后,说道:那个是徐谷,我在百家茶肆见过几次,不过此人并非慎独书院之人,三年前从一家法家书院中出师后,就在家养望,没听说加入哪家书院。

    原来他就是徐谷,是那个徐吉的同母胞弟,那徐吉不是正为了他,向杨府求婚么,齐直听了,微微点头,心里亮堂起来,这太乐署此次的事端,起因就有徐吉被撤职一事,此事徐家很是恼火,觉得是陈止不给面子,所以有所动作,推动了这些事的发生,这种情况下,这个徐谷过来,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两人说着,又都起身迎了过去,他们左岳书院和慎独书院的关系一般,而且也因为都是顶尖书院,在很多地方还有矛盾,只是这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待得两边见了礼,又各自找了地方坐下,齐直二人才知道,徐谷竟是在几天前加入了慎独书院,而那第三人同样也是慎独书院的一员,平时潜心为学,乃是寒门出身,所以齐直二人才没有印象。

    徐家倒是做得出来,让徐谷直接加入慎独书院了,这等于是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怕得罪了陈止。重新坐下来,祖沿就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齐直摇摇头道:该是陈止担心得罪慎独书院才对,太乐令走马观花的换了多少,有如流水,而书院却是风吹雨打而不动摇,自古传承,如果那徐吉一开始就与书院有关,我想陈止也不敢贸然撤职。

    两人说话间,又有人陆陆续续的来了,但来的书院,论影响和规模,都无法和左岳慎独相提并论,只不过这书院之间乃是学术之争,伴随着民望争锋,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就算是规模上不如,也不会表现出敬畏,因此一个个倒也是不卑不亢。

    不过,这些人就无法引起齐直二人的重视了,直到一名身穿白色直裰的青年现身,他们才猛然皱起眉头。

    齐直低语道:朱玄也来了,他们兼善书院对这种事,可是最不热衷的,过去也很少和太乐署打交道,本以为这次也不会凑热闹,没想到是朱玄这个传闻中的下一任山长,亲自过来。

    之前,知敏阁主刘近,给陈止介绍洛阳周围的书院,就提到了四边书院,为四个方向的龙头书院,齐直他们的左岳书院为西边之首,那徐谷跟着的慎独书院为南边之尊,至于刚刚被谈及的兼善书院,则是南边的魁首。

    而被齐直谈及的朱玄,则是一位丰神俊朗的男子,为江东朱家出身,学问深厚,年不到四十,传闻就说他很快就会接掌书院山长之位,因此在洛阳有好大名头。

    他人一来,周围很多书院的人,就都凑上前去问候行礼,这态度和刚才面对齐直二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齐直他们也明白,朱玄的家世本就不凡,加上即将成为山长,和普通的书院学子阶层迥异,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朱玄还有其他几名兼善书院的人的到来,引发了一阵纷乱,但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几人的落座,院子里又重新恢复了相对的平静,众人压低声音说话。

    齐直游目四望,见着院中约莫也有了近四十人,近二十家书院的人齐聚,但真正的主角却还没有到来。

    守拙书院和南山书院的人,到现在还没有露面,是怎么回事?祖沿心里也颇为奇怪,半是自语半是询问的说着。

    但齐直也是心里疑惑,只是摇头,没法给出答案。

    不光是这同窗二人,这院子里的其他人,一个个也是颇为疑惑的左顾右盼,时间已经不早,来的人也越来越少,他们也都知道,快到了点正题的时候了,但奇怪的是,正主却还没有露面。

    这个陈止,到底有什么计划?两家书院的人还不来,难道是他的布置?这样有什么用意?人群之中,那徐吉的弟弟徐谷,一边看着,一边说着,眼睛里闪烁着阵阵精芒。

    身边,慎独书院的荀茂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徐公子不用着急,不过就是晚来一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的,再说了,不就是晚来一会么,量陈止也玩不出什么花样。说话间,他的目光朝着另一边的人群瞟了过去,那兼善书院的朱玄,就坐在那里,正在与身边的人谈笑风生,丝毫也看不出其他心思。
1...188189190191192...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