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冠绝新汉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战袍染血

    现在,随着诸多书院的消息传开,京城中倒是有不少人再次议论起来。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百家茶肆。

    这座茶肆,位于闹市之中,却显得幽静深远,说是茶肆,其实更像是酒阁,共有三层,占地不小,来往皆是文人墨客,而且背景深厚,内里有诸多说书人这个还是起源自陈侯,有这一番故事这说书人说的,却也不是传奇话本,就是真人真事,而且多为当朝之事,被誉为是天下间消息最为灵通之处。

    每日都有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士人名士来此品茶,然后听那说书人讲述最近的消息。

    毫无疑问,眼下这说书人提及的,多数都是军国大事,其中就有北疆大败匈奴各部族要来使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消息眼看是拦不住了,朝廷方面索性也不封锁了,而是开始引导舆论,将刘渊身死和匈奴来使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明说,但那背后的含义却十分清楚

    虽然战场失利,但靠着谋略,领刘渊殒命,匈奴各部畏惧,于是遣使而来,以求安宁。

    这样的戏码,虽然牵强,但在特殊的舆论渲染,以及民众心理的配合下,竟是渐渐成了主流,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个故事的角色之一,占据了很大篇幅的陈止,最近也时常被百家茶肆的说书人提起。

    今日,随着三日之约被定下来,这说书人,又说起了陈止和书院的恩怨来,也让不少人期待起来。

    不知道这个陈止,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真有底气,不过也就是三天,三天之后,就可以见分晓了。

    等会出了茶肆,就得有人开盘口,下赌注了。

    有点意思,我那书院虽然不在其中,但正好借着名义过去观望,凑凑热闹。

    熙熙攘攘间,消息顺顺利利的传到了徐吉的耳中。

    这位徐家公子顿时大喜,他这个时候,已经带着自家兄弟,从杨府出来,还在疑惑,怎么陈止那边还没有什么大动静,结果一下子就传来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我只是略施小计,不过是放出风声,那王布等人就闻风而来,如今事情的展,更是顺利的出乎意料,陈止自掘坟墓而不自知,实乃蠢人,后面只需静观其变即可!哈哈哈!

    想到开心处,这徐吉竟是在牛车上哈哈大笑起来,全然不顾来往行人的诧异目光,一派放浪名士的做派。

    只是,他的好心情在抵达自家府宅的时候,却是瞬间跌落谷底,因为他在家中见到了一名吏胥,带来了吏部的文书。

    他还真敢如此!好大的胆子!我看你还能嚣张多久!

    看着那文书上,将自己革职的决定,徐吉彻底陷入了癫狂,暴怒喝骂的时候,随手就将手边的几个杯盏花瓶砸在地上,然后猛烈的喘了几口,又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在我这一番计谋过后,陈止你还能撑到什么时候,等你不得不被调离,再看你是什么脸色!

    啪!

    话音落下,他又拿起一个杯子,摔在地上。

    同一时间,在那宫中,皇帝刘岱亦听闻了陈止的消息,不由高兴起来,跟着又询问道:陈止既然已经正式上任了,那也就是朝中官吏了,为何之前朝会,没有见到他?

    那中常侍莫安节无奈的说道:陈止不过是太常从属之官,虽然也在京城,但官品为七品,只有大朝会的时候,方能上殿,平日里的朝会,是无须相从的。

    新汉的这个规矩,刘岱也是知道的,只是过去并不怎么在意,现在被莫安节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点点头,又道:你说的也是,不过他现在已经上任,那朕也就能召他觐见了,大伴,这件事你安排一下吧。

    莫安节迟疑了一下,才道:皇上,奴婢这边正有个关于称职的事,要禀报给您,你听完之后再做决定吧,奴婢觉得,这几日若是召见陈止,并不是合适的时候。

    怎么回事,怎么做什么都不成,刘岱登时就不高兴了,那朝中之事,朕要顾虑这个,要考虑那个,都不好直接做决定,也就罢了,怎么召见个人,也都不行?你说说,到底又是什么事?

    莫安节一见皇帝的表情,这心里就咯噔一声,知道这位主又要任性了,但话又不能不说,就把太乐署生的事,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这朝廷的探子,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莫安节的描述有如亲眼所见一样,同时也把这背后的意思,跟皇帝说了通透。

    但是,刘岱却没有半点觉悟,反倒是眉头一皱,抱怨起来:不就是几个书院的争端么?何必闹得这么大?居然还逼得朝廷命官,给他们调解,简直荒唐。

    莫安节一听这口气不对,别等会这皇帝对书院说出什么话来,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于是赶紧就道:皇上,这太乐署本就有协调书院之责,他们去找陈止理论,也是应有之意,总不能让他们书院之间越过朝廷,自己处置吧?

    大伴说的也有道理。刘岱点点头,沉思了片刻,就道:这样吧,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三天后,书院来个品评么,陈止连刘渊都能气死,何况是几个书院,那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他说三天后可以解决,朕就信他,也没理由因此就不召见,你还是去安排一下,朕这两天就要见陈止一面。

    莫安节眉头紧皱,他很清楚,若是皇帝挑在这个时候见陈止,说不定会给外界传出去错误信号,影响朝中势力的倾向,所以他想了想,就道:皇上,你也得为陈止考虑一下,他既然放话三天之后,说明要做成此事,还需三天时间,这三天之中若是在召见一次,光是沐浴准备,就得耗费不少时间,说不定要耽误了他的正事。

    刘岱一听,也觉得有理,只是他想见陈止已经很久,生生忍耐到现在,前后几次,都因故未能如愿,此时难以按捺,于是想了想,就道:那这样吧,你派个人过去,问问陈止,有没有时间见朕,若是有,朕在传他。

    莫安节自是知道这个要求何等荒唐,堂堂皇帝,金口玉言,居然先去征求陈止的?,然后再做决定,哪怕新汉皇帝受世家制约,但这样的事,也不多见。

    但他也知道,这位人皇已经退让很多,几次被自己劝阻,快要到极限了,所以莫安节点头表示明白,就下去安排了。

    不过,在他看来,陈止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又恰逢三日之约,乃是关键时刻,必然不会应邀,也就是去走个过场。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派过去的人,见到了陈止,传达了皇帝的意愿过后,陈止只是思考了片刻,就点头道:好,皇上召见,乃是陈某之荣幸,岂能拒绝。言落,让人拿了点银钱,交给了一脸懵逼的传话护卫。

    看着那人表情,陈止心中盘算:本来只是想请几位大家,但若是有皇帝相助,设立一二奖项,无疑更为有用。

    等那护卫离去,正好让刘纲等人见到了,他们也是听说了三日之约,心中焦急,过来询问,但见那护卫穿着不凡,就顺口多问了一句。

    哦,那是过来通知我,让我做好准备,即将入宫面圣。

    陈止随意的回答了一句,却让刘纲等人目瞪口呆。




第三百二十七章 请贤与面圣
    这入宫面圣,对刘纲这些人而言,都是非常庄重重要的事,就算是被人过来通知,也要准备一阵子才行,结果陈止这倒好,轻轻松松随随便便的就决定了。

    注意到几个人的表情,陈止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不由笑道:你们不用担心,规矩我都懂,第一次逢召,这沐浴更衣等等的步骤,都不会省去的。

    听得此言,众人才稍微镇定了一些,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忧,随后就又问道:不知皇上召陈兄入宫,所为何事?

    自我在彭城定品开始,皇上就多有看重,这次过去,大概是勉励我的吧,陈止先是说了一句客套话,随后话锋一转,况且,眼下我亦有事,要给皇上禀报,若有可能,希望能得皇上助力。

    这就是说,正好我有事详情皇帝帮忙。

    虽然委婉,但其中含义,众人皆能听得出来,不由就有些无语,觉得这一位,对皇上还真不见外。

    但他们也都回忆起自己过来时的目的,不由就问起了那书院之事。

    末了,陶涯更是忍不住说道:陈兄,我知道你一向都有主张,不会无的放矢,但书院牵扯甚广,你也听那知敏阁主说过背后的利害关系,怎么这次就这般冲动?

    让诸位担忧了,此乃止之过也,陈止看着面前几人忧虑的表情,知道这些友人,都是真心为自己考虑的,就打算稍微透点底,其实,我这么放出话去,也只是试探罢了,同样也是在麻痹和迷惑一些人,我想有些人,是打算看我的热闹的。

    你心里明白这些就好。陶涯点点头,欲言又止,正好这时候,陈举过来,说是赵兴来访,这赵兴自从抵达了京城,就回了自家,说是处理一些家中琐事,一直未能露面。

    等见到陈止,赵兴立刻说明了来意:陈兄,我也听说了你的事,可有用得上我家的地方?我父说了,若是需要,他可以帮你出面,邀请几位大家。

    陆映面带忧色,点头道:对啊,那些大家,可不是好请的,而且这种人多数和书院和各个势力和几个世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听说徐家和张家在背后有小动作,似乎是要对你不利,万一他们上下串联,让你难以邀请到什么人,这情况可就不妙了。

    然后,他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有需要,我会去家中寻求帮助,我陆家在京城,也有不小的势力,会有人卖一二面子的。

    怎么好麻烦你去请家中?陈止摇摇头,此事,我亦有所预料,之所以还敢提出,就是这几日整理太乐署的卷宗,看到了过去的不少纪录,里面就有不少大家,他们的子弟若是出了问题,也会找来太乐署帮忙,所以我自有说辞,无须担心,加上现在皇上召见,外界摸不清形势,也有可供操作的地方。

    说着,几个人简单的交流了片刻,就有太乐署的差役过来,说是和几位文章大家都说好了,请陈止前往。

    随后的一天,那百家茶肆中,不少人都在关注陈止的动向,就听说他在一天之内,先后拜访了五位文章大家。

    他这是要去邀请这些文章大家,去帮他品评文章啊,是给那约定中守拙书院南山书院的比拼做准备吧。

    这些大家,岂是那么容易就请出来的?估计他是要白跑一趟了。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左家的左廉,还有写出《新洛阳赋的古优以及王家的王衍都先后答应了邀请。

    左家的人,本来就和陈止交情不浅,答应了陈止的邀请,并不让人意外,那古优是怎么回事?这位和那陈止可没有什么交情,为什么要会答应,我还记着,一个多月前,有慕名者求见古大师,结果连门都没得进,还有哪位王衍,那可是王戎的弟弟,前任三公,琅琊王氏之人,德高望重都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居然会接受陈止的邀请?

    接受陈止邀请的这三个人,除了第一个左廉之外,余下两人论名望威望地位和资,都远远在陈止之上,尤其是那王衍,已经不是单纯资的问题了,其人与其兄,都曾经担任过三公,乃是人臣巅峰,相当于后世的国家领导人,虽然退休了,但在这个名望和资的时代,其权势不会因此衰减多少,反而因为三公之职,给家族打下了深厚根基。

    人虽然致仕,但家族权势更增。

    和这样的前任国家领导人相比,陈止过去的名声,根本算不上什么,偏偏就是这样的人,居然接受了陈止的邀请,甚至连表面的拒绝都没有,一次邀请,直接答应!

    这样的结果,当然让人意外。

    随着这个消息在百家茶肆传开,茶肆之中的众人,都是震惊不已,更是感到难以理解,与此同时,很多人原本对陈止看热闹的心态,也逐步转变过来了,开始惊疑不定。

    这个陈止,该不会真能做成什么事吧?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徐吉的耳中,他这刚刚有所好转的心情,顿时又急转直下。

    这到底是怎么搞的?为什么陈止能请到这几位?这完全不合情理啊!有古优和王公,他陈止是没有什么事了,就算给两个书院分了一个高低,但也没人敢表现不满啊!气煞我也!

    本来,这徐吉就想着,在约定到期的当天,就给陈止找点麻烦,当场就给他难堪,但现在的情况,却非常不妙,因为谁也不敢拆王衍的台。

    我本来都和王布计划好了,也找好了人手,也联络好了两个书院内的人,就等着一鼓作气,让他陈止知道厉害,结果现在所有准备都拿不出来了,难道还真的眼睁睁的看着他,给两个书院排高低?

    徐吉越想越难受,胸口仿佛憋着一块石头,让他唿吸困难。

    边上,那心腹管事徐皮只好安慰道:老爷,其实也没这么糟,陈止这次拜访了多人,结果只有三人答应,可见他这影响力有限

    徐吉根本不等徐皮说完,就一巴掌拍在桌上,怒气冲冲的道:这只是三人答应了他,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了,如果都答应了,那还得了?若是如此,那估计家族都不会任由我对付陈止,反而要逼着我去给陈止道歉了!

    徐皮讪讪一笑,赶紧就道: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老爷放心。

    我当然知道不可能,但眼下局势,也不容乐观!徐吉说着,吩咐起来,去,找个人把王布叫过来,我得和他商量一下。

    是夜,陈止府邸,刘纲等人也是惊讶感慨,对陈止能邀请到这三位,很是震惊。

    面对众人的震惊,陈止却笑道:左家之人,果是信人,而能请到古先生,却是多亏了赵兄,若非赵兄家族出面,恐怕古先生不会那么容易答应。

    陈兄,你这个人啊,太过谦虚的话,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过了,赵兴听了陈止的一番话,不由摇摇头,跟着就道:固然是我父亲给古先生说了几句,但换成其他人,就算有我父亲打点,古先生也不会答应的,他本就欣赏陈兄,所以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道:再者说来,王公这等人物都应了陈兄之约,可见一斑,这可不是哪勋贵递话,就能请到的人物。

    陈止摇头道:这还是多亏了王导先生,他知道了我在太乐署的事之后,主动派人过来,然后帮忙联系了王衍公,否则安能如此?

    陈兄啊,你就别谦虚了,不然我等都听不下去了,边上,陶涯也忍不住开口了,王导先生也好,左家也罢,本就是你背后人脉的体现,其他人可是没有这般待遇的,再者说来,赵兄之父那是何等人物,也不是随便什么人,他就愿意递话相助的,赵兄好友也有不少,但值得赵侯爷出声的,恐怕没有几个。

    他这话说完,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几句话过后,陆映又提起一事:虽然情况不错,有了王公出面,至少守拙与南山之事,已无太大异数,不过对陈兄而言,最重要乃是这件事之后,其他书院的反应,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即便,守拙南山不敢当场发作,事后还是要有诸多隐患的。

    陈止点点头,承认这一点。

    那边,刘纲则担心的说道:那你说,那些没有答应陈兄你的大家,又怎么办?当下这三位,是否足够?

    且勿担忧,自有说法,古来请贤,有二请三顾,如今只有一次,未能请得几位出山,并非坏事。陈止笑了笑,然后就道:不过,要等到我面圣之后,再做打算。

    面圣的日子已经定下,就是明天。

    次日,随着陈止被宣入宫,整个洛阳不由哗然,如果说过去,关于陈止的讨论,只是局限在一部分人中,可随着皇帝召唤,整个范围终于扩张到了百姓之中。

    就在诸多纷扰中,陈止随着一名小黄门,到了宫中,见到了那位满脸兴奋的人皇。
1...186187188189190...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