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但铁锁子甲披在身上,其柔韧性完全不影响肢体活动,就算单论防护能力,依然远比札甲强,甚至比后来的板甲都强。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波斯人的铁锁子甲大唐也仿制过,但是造来造出,其防御性能都远不及波斯产的,综合其根本,还是在于那一个环的锻造之法。
别看不起眼的一个小环,却也包含了顶级的锻造工艺。
波斯人打造出来的铁环,其环本身和封口的强度极高,尤其是封口技术高,根本不惧细长的利器,不用担心被撑开。
而其硬度也高,不惧劈砍。
大唐自己研究仿照出来的铁锁甲,锁环大小也一样,甚至编织之法也相同,环大小,环密度等都一样,可性能就是不够。
特别是那个环封口,技术始终不过关,如果是细长一点的利器刺入,环口容易崩开,让锁甲出现漏洞缺口,甚至有时直接把铁环撑变形开裂,这对一件锁子甲来说,是致命的缺陷。
东西摆在那,通过粟特商人,从波斯萨珊王朝走私过来的制式锁甲,甚至有将领级使用的珍品,可就是照猫画虎不得其神。
后来被打脸的兵器监铠坊的人只好故意挑锁甲的毛病,说这种锁甲对抗钝器的能力,远不及札甲,而且其防箭弩的能力,也不及明光甲为代表的唐甲,还说这甲的成本太高,一件锁甲得耗费无数铁环,而编环也相当耗费人工等等。
其实不论是秦琅还是李世民,都拥有精良的波斯锁甲,也很清楚波斯锁甲的优胜之处,你硬要拿人家的缺点比优点,当然比不过,可如果综合论,波斯锁甲,仍胜过明光甲的。
泱泱大唐,居然仿制不出锁子甲,造出来的性能相差太多。只能是披在外面,增强一点防御能力。
乌兹刀和波斯锁甲,都让秦琅想到了拜占庭人的海战利器希腊火,在后来波斯灭亡后,拜占庭人全靠这玩意,才挡住了强势崛起无可阻拦的阿拉伯帝国的一次次进攻。
这种在海战时安在舰船上能喷火的神器,其喷出来的希腊火,就算落在海上也一样能够燃烧。
其本身是一种石油提炼出来的产物,秦琅先前研发的猛火油柜有些类似,但效果相差甚远。
据说拜占庭人把制作希腊火的工匠们,直接安置在一座守卫森严的岛上,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藏的跟个宝一样。
波斯重骑兵曾经威震两河,数次大败罗马军团,只不过如今的波斯萨珊骑兵,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据秦琅收集了解到的情报,波斯皇帝把土地授封给贵族们,然后让他们自行解决装备问题,这类似于法兰克人的分封骑士采邑制度,也有些像大唐的府兵制。
只是萨珊王朝几百年,到如今国内土地兼并问题也十分严重,而波斯与罗马的战争打了几百年,国内又经常发生内乱,使的那些重骑兵大量破产,根本无力再置办起那些价格昂贵的铁锁甲、铁札甲等。
本来波斯重骑兵,就是那些富裕的中小贵族们,当大量小贵族破产后,波斯人的战争利器王牌重装铁骑,也就难以维持,一天不如一天。
而大量平民轻骑兵就更惨了,他们只有轻甲,甚至轻甲都置办不起了,但不仅要承担原本轻骑的任务,甚至随着重骑的没落,还得把重骑的任务也接过来,要补上重骑们的格斗、冲锋的任务。
当初强大的波斯萨珊重装骑兵和轻骑兵集群,再不复往昔,连年的战争和国内的土地兼并等问题,让波斯的骑兵们难以为继。
在这方面来说,波斯后来亡于南面半岛上游牧的阿位伯诸游牧部族,也就显得并不意外了。
而他们的老对手罗马人虽然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内乱后,由希拉克略建立起了新的王朝,并打回了小亚细亚甚至是亚美尼亚,但最终却并没有灭掉波斯,反让阿拉伯人捡了便宜的根本原因,其实也是东罗马本身在与波斯的连年战争中,实力损耗严重。
而其国内的动荡叛乱,也让东罗马人元气大伤,两国其实处境都差不多,都是外强中干,气喘虚虚的,谁也灭不掉谁,这让后来阿拉伯人捡了大便宜。





贞观俗人 第931章 上兵伐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东罗马也曾有强大的骑兵集团,而其重步兵也十分了得,罗马军团天下无敌,但东罗马当年与西罗马分治,导致后来罗马实力大降,西罗马更是直接被蛮族灭亡。
残存下来的东罗马也一直没能恢复鼎盛之时的实力,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失去了西罗马那一半后,这半个罗马的体量太小,人口数量不足,拜占庭长期的总兵力,都不过十万左右。
最多的时候也才十二万九千人,十五万都不到,而大唐府兵数量就有六七十万,在天宝开元的鼎盛时期,十大藩镇节度使手下,在藩镇守的常备士兵就有四十九万。
拜占庭人既要跟西面北面的蛮子打,又得跟东方的波斯打,南边的帝国粮仓埃及还经常出问题,在这种局面下,拜占庭人的军队始终扩大不起来,长期处于恢复都不足的情况下。
尤其是与波斯的死磕,让他们持续的处于失血状态。
波斯和拜占庭打了几百年,损失个几万人,就可能处于亡国危亡之中,就算勉强挡住外敌,也必然爆发内乱,不是皇家内讧,就是地方总督、大将篡位谋反,两国都经历过许多次这种事情。
相比之下,大唐在高宗武后时起,在面对吐蕃、契丹等时,打过好多次覆没十万人以上的大败仗,但仍然很快又组织起更大规格的反击之战。
甚至灭高句丽灭百济灭东突厥灭西突厥等,打的是威风凛凛,国威大盛。
所以说有的时候,装备好也没用。
波斯人的重骑兵,拜占庭的海军舰队,都十分强大,可波斯连年战争,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骑兵破产,骑兵们无法置办好的装备,而朝廷却又无力给将士们提供优良装备。
相比之下,大唐的府兵,虽也是自备装备,但在前期均田制的推行到位下,富农地主阶层出身的府兵,仍然能够保证装备的精良,他们出钱,而朝廷拥有强大的军器铸造能力,可以保证制式的军械装备供应给府兵。
甚至在战马、驮马等机动运输的牲口上,也能保证。
就算到了中唐时,府兵制已经崩坏,但朝廷改用募兵制,采用藩镇制度,依然能够供应的起庞大的军队数量。
钱,不仅对于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就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来说,也更是重要。
一个国家灭亡,首先便是财政崩溃。
“三郎!”
门外传来张超的声音。
“进来。”
“三郎,你要的人带来了。”
秦琅点了点头,张超退出去。
“好刀!”
在秦琅面前,一个中年男人盯着秦琅手里的刀,赞美道。
秦琅将刀递给他,“赏你了!”
男人小心接过,“太贵重了,小的不敢收。”
“只要你这次的任务完成了,一把乌兹刀不算什么。”
男子细细的观赏了一会手中的宝刀,然后小心翼翼的将之还刀入鞘,重新放回秦琅的案上。
“小的有幸得三郎赏识,就算下刀山下火海也愿意。”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我只是让你再重操旧业,再干干老本行罢了。”
“不敢,小的早起过誓,再不敢走私了。”
“这是一项绝密任务,你重操旧业不过是做个掩护,并不是真让你干回老本行。”
“三郎有吩咐,尽管交待。”
中年男子以前是一个海上走私贩,当然也经常客串一下海贼,偶尔也做起海商中介什么的,反正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甚至也不介意偶尔客串个捕奴队首领。
在南海上,也曾经十分有名。
只是后来终究还是栽在了秦琅手里,不过秦琅听说这人虽然路子很野,但也还算盗亦有道,就算兼职海盗劫船,也从不劫唐人的船,劫的都是胡商的船,而且只劫货不伤人。
不仅如此,他在岭南甚至还很有善名,经常铺路修桥,救济孤寡,赢得大善人之名。
因为这些,秦琅饶了他一命,将他交给了李君羡,也就成了一名大唐的暗桩。
“我知道你也曾是官宦之后,后来干这行当也是无奈之举,你只要替我做成这个任务,我保举你一个七品官阶。”
男子脸激动的胀红,脸上的刀疤都紫胀了,更加明显。
“需要小的做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明天你到码头接人,接上人后你把他们悄悄送到辽东的安市城去,你把人安全送到,并要保证他安全进入安市。”
男子有些意外。
送人去辽东安市城,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任务。
“事情也没那么简单,那人是被广府通缉的要犯,海上的三大水师都会追他,所以你得想办法躲过追捕,并把人安全送到安市城。”
秦琅笑笑,“你得凭自己的本事躲过追捕,把人送到安市,若是你失手落到水师手里,我可不会保你。你的镇抚司暗桩身份,镇抚司也不会承认,明白吗?”
这话让男子一愣,心中不免胡乱猜测起来。
难道卫国公暗中与高句丽人私通,但想想又不可能,一时也想不明白。
“怎么,犹豫了?”
男子一咬牙,“但凭卫公差遣!”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惑,但有时候,知道的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路上,你也别乱打听,记住你的任务是送人,其它的不要瞎打听。等任务完成,保你七品官身,到时你也不用再做暗桩了。”
男子离开之后,张超进来。
“三郎真要把这乌兹宝刀的锻造之法传给高句丽人?”
秦琅笑笑,“不止是乌兹刀锻造之法,还有波斯铁锁子甲的锻造之法。”
“为什么?”
两国开战之际,这岂不是通敌资敌?
“我知道你担忧什么,不过你放心,我用不着通敌,这事已经密奏过圣人,圣人也准许,只是要秘密执行。”
“我不明白。”张超皱眉,这搞的是哪一出。
秦琅拿出一把乌兹刀,“这是好刀吧?”
“当然。”
“那波斯铁锁甲呢?”
“自然也是护身宝物。”
秦琅微微一笑,“没错,两样都是宝物。”
“那你为什么还要把懂得打造这两样宝物的匠师送去辽东?”
“我不仅要把那几个匠师送去辽东,我甚至还准备让那疤脸以后重开走私航线,向高句丽人走私乌兹钢锭、锁甲钢丝呢。”
“三郎这是玩什么把戏?”
“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罢了,高句丽人要修千里长城,我觉得还不够,所以给他们添加点乐趣。先送他们几个乌兹钢刀和波斯锁甲的匠师,然后再让那位走私犯给他们走私乌兹钢锭和锁甲钢丝,有匠师没材料,也是打造不出乌兹钢刀和波斯锁甲的嘛。”
这下让张超更疑惑不解了。
“为什么?”
“其实用心一想,就能明白了,你却还一头雾水,这说明你小子不用心,或者说天生不够聪明啊。”
“你直说好了,玩什么猫腻?”
秦琅却悠悠的道,“不是让你多读书吗,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战争是门艺术,可不是打打杀杀而已。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争,越发讲究。”
“早在千年之前,孙武就告诉过我们,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是最后一步。战争,首重谋略,我们得部署高超的战略,或及时的挫败对方的战略意图,再者,通过外交手段来拉拢盟友,分化打击敌人,再次也要以野战决定胜负,非不得已,不要攻城,到了这一步,其实就是把士兵送上绞肉场,每时每刻,都会有无数的将士牺牲城下,更别说攻城战,往往旷日持久,耗费的钱粮物资更是无数,这是成本最大的战争方式。”
张超不解,“可你现在给敌人送神兵宝甲的铸造匠师,又给他们走私钢锭钢丝,这难道还是什么顶级的战略战术?我怎么看不懂?”
“那说明你层次还不够,你顶多也就是当一个百夫长,听从号角旗令,率部冲锋陷阵,因为你还不会思考。”
被说无脑的张超有些恼,但确实想不明白。
怎么看,秦琅都是下的臭棋。
乌兹宝刀和波斯锁甲可是顶级好东西啊,怎么人送给敌人呢?
“乌兹钢刀和波斯锁甲当然是战争利器,但是这等利器却有材料限制,高句丽人根本无法自己制造出这些材料,你明白吗?”
张超愣愣的点头,“没错,然后呢?”
“然后,你说高句丽人得了这等宝贝好东西,能不想办法铸造吗?能不想办法给军队装备吗?可他们自己又生产不出这些乌兹钢、锁甲丝,怎么办?”
“怎么办?”
“我们向他们走私啊!”
张超怒了,“你知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说明白点?”
秦琅摇头,“你真的没的救了,我说的这么明白你还不懂?这就是钓鱼,我们给了他们无法拒绝的好东西,他们自然就会想办法来制造这些装备军队,他们都要修辽东千里长城了,难道还能拒绝乌兹钢刀和波斯锁子甲这样的好东西?”
“可是他们有了匠师后,却又没材料,这个时候如果那位疤脸走私犯,愿意重操旧业,向高句丽人走私乌兹钢等材料后,高句丽人能拒绝吗?”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高句丽人定会欣喜万分,然后全力走私······”
可是这一切,其实都是秦琅设的一个局,再好的宝刀、宝甲,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还在于人。
说点简单的,波斯萨珊王朝拥有的乌兹刀、铁锁甲还少了?但为什么总被罗马人吊打?还不是因为那些战士们穷,装备不起这些好东西。
波斯朝廷也无法给将士们提供这些好装备。
高句丽人装备的起吗?
对于战争来说,并不是武器装备越精良越好,更关键的还是数量,如果无法大规模装备,少数精良武器其实没什么用处,甚至起反作用。
打造一千把乌兹刀的钱,也许可以用来打造十万把普通铁刀,或是更多的长枪头、箭头。
给一百人装备精良的铁锁甲,远不如给一千人装备上皮甲。
“高句丽人花重金去打造乌兹刀、铁锁甲,等他们耗费无数钱财和工匠材料时间,最后却反而会实力大降,这就叫上兵伐谋,甚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高句丽人的走私活动,渗透进去,把我们的人悄悄的渗透过去······”
秦琅拍了拍张超的肩膀,“建议你平时多吃点核桃。”
“吃核桃?”
“补补脑子吧!”




贞观俗人 第932章 一时糊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早春,来自塞外的北风吹过五岭,让岭南的春花迟迟不得绽放。广州港,一条条糖船陆续开来,又是一年的霜糖上市开始。
从入冬开始,流求、福建、岭南等各地的甘蔗种植园,都开始砍伐甘蔗,一捆捆的甘蔗砍下来后,送往附近的糖厂,先进行粗糖加工,然后再往广州、武安、福州等几个大港里的秦家制糖坊再次加工,最后还有部份将从海上运往太平港,在那里进行最后的精细再加工,生产成各式各样的糖产品。
到了二月开始,太平港秦家糖坊便开始陆续出货,一条条糖船南下北上,满载着霜糖、冰糖,白砂糖、赤砂糖、红糖、黑糖、花糖、奶糖等各式糖,这些是当今大唐最受欢迎的商货之一。
顶级的霜糖、冰糖只是高级贵族们才享受的起的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的中小贵族官员们,都只能用白砂糖,而一般的饭店酒楼则多是用黑糖红糖等。
糖更成了大唐重要的外销特产,每年都能从胡商那里赚取大量的黄金白银,朝廷甚至特意将糖与茶、盐等并列为特种商货,设立糖引,实行榷卖制度,征收糖税。
转运司更是设立有专门的糖仓,和买和卖,每年都要从秦家拿到不少份额的糖,然后转手售卖,狠赚一笔。
“去年岭南天气不错,甘蔗收成好,而且除岭南外,流求、福建和云南三道也新增了许多甘蔗种植园,这让我们今年的糖产量能大涨不少,但是要货的商家依然太多。”
一名秦家大管事跟秦琅汇报道。
秦琅却并没怎么在意,他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启程返回长安了。秦家的管事们赶在他离开前,排着队来汇报请示。
糖是秦家最赚钱的产业之一,这天下的糖分为三种,秦家的白糖,天竺的霜糖,还有大唐的石蜜。
在过去,天竺霜糖拥有着压倒性的竞争优势,每年都大量贩售到大唐,赚的盆满钵满,还一糖难求。而大唐本土的糖也称石蜜,相比之下不论是品相还是甜度都远远不如,只能占据中低端的市场。
可自从秦家白糖横空出世之后,唐人就都爱上了,也将天竺人的霜糖弃之如破鞋,那玩意黄黄的也好意思称为霜糖?
人家秦家的白糖才配叫霜糖,而人家那冰糖,更是跟宝石一个晶莹璀璨。从此,天竺人的霜糖在大唐再无市场,原本那些眼高于底的天竺糖商,地位也一落千丈。
到现如今,这些天竺糖商,已经完全变成了秦家糖的原料供应商,他们费心千辛万苦的把天竺粗糖运来大唐,拿来跟秦家换真正的白糖,再带回天竺售卖,甚至是贩卖到波斯等地,很快又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反正是买东卖西,并没有影响多大,只是浪费了几年时间,损失了一些现成的渠道而已,天竺霜糖品牌倒下,真正损失受害的,其实是天竺以及扶南、林邑、真腊、狮子国等那些东南诸国的制糖者。
他们的糖从过去供不应求,利润高昂,到沦为了大唐秦糖的原材料,这其中的利润只剩下了很少很少。
风光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凭着跨时代的技术碾压,秦糖成为了糖界的新龙头,绝对霸主。不过秦琅也知道不能吃独食,所以虽然秦琅对于核心的制糖工艺一直严格保密,防范极严,但却不介意与别人共享利益。
整个秦糖有如今的地位,也与当初他的这个策略是分不开的,秦家掌握核心工艺配方,然后拉了不少个战略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都是精挑细选的,既有朝中的顶级权贵,如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等,甚至还给皇帝、皇后和太子干股分红。
另一方面,也还选了秦家最可靠的盟友老程家老牛家等,同时也给秦琼续弦崔氏家族等一些山东五姓亲戚机会,一起合伙。
这是最强的资源整合,各个方面都打通了,有长孙无忌等的朝堂背景做靠山,更别说皇帝都是收了保护费的,而山东士族的加入,也是共享了他们强大的商业渠道和人手。
正因此,当初秦家糖业才能迅速的扩张,短短几年后就完全把天竺霜糖给打下去,畅销海内外。
甚至后来,秦琅还在利润分配这块,做了极高明的创举,他特意搞出来一套经销商制度,给他的合伙人们分块划区,让他们分销白糖,秦家负责生产,然后将糖分销给各家,各家再每家一块糖区,再分销零售下去。
这个模式后世烂大街,但在此时很了得,既给各家分享了足够的利润,同时也最大的调用了各家的渠道、人手等,让秦家的糖能够铺遍大唐每个角落,甚至销往海外。
这也是一个让利的过程,好处秦琅并没有独得。
更别说,后来他又积极劝说合作伙伴们在南方建立甘蔗种植园,购买奴隶种植甘蔗,为秦糖再添一份力,同时也多得一份利润。
这过程里,秦琅也拉了更多的新伙伴进来,让围绕着秦糖的这个利益团体更加强大。
秦糖的产量,取决于如今各家合作伙伴们的甘蔗种植园,他们的甘蔗种植数量,决定着产量。而秦家高超的工艺,又保证了这项买卖的高附加值,保证了这买卖的长期稳定性。
下游各经销商伙伴们,则负责把秦糖畅通的销往各地,且控制着整个糖市场的稳定,不让出现窜货甚至是互相拼价格的恶性竞争,以维持秦糖的品牌。
各家在整个框架下,每年都能赚取很满意的利润。
今年糖产量大增,对于秦琅来说,并没太值得高兴的,糖现在已经只是一项买卖了,糖产量增加了,但按照早前约定的各家合作协议,新增的糖产量,也是要按比例划分给各家合伙的经销商的。
利润共享,多出来的产量,也并不是秦家自己再吞下,秦家控制着核心的一环,其实赚的本来已经是大头了。
“按以前的约定,召开白糖商会会议吧。”
白糖商会是以秦家牵头,各大合作伙伴们联合组成的商会,这个商会控制着整个大唐糖业的方方面面,完全把持了市场,为了协调行业的各个环节,维持好市场,保护大家共同的利益,所以建立了这个商会。
这个组织有商会理事会,拥有名誉会长,以及商会执行会长,商会秘书长,另外还有监事会,拥有监事长。
整个商会拥有十七名执行理事,一百多名理事,另有九人监事。
这些人共同组成了控制整个大唐甚至全天下白糖产业的白糖商会,最重要的十七名执行理事,代表的便是整个糖业里最重要的十七家。
1...487488489490491...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