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招募来的这些人被他称为师爷,替他分别处理各种事务,比如有专门处理钱粮的,有处理刑名的,有处理文书的,如今陆陆续续,招揽了一百多名文人到幕中做事。
这些师爷们,有的是一些致仕官员,秦琅请他们出山来帮忙,这些人自然也卖面子,他们致仕后在地方也是乡绅名望,秦琅作为岭南的封疆大吏,过来帮忙对他们和家族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而还有些人则是一些当地有名的读书人,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入仕,或是不得举荐,或是没能考中科举,秦琅邀请他们,他们当然也愿意加入。
还有一些本来是地方的吏员,或原本就是岭南的一些豪强,秦琅请过来,既是招帮手,也是给他们一个安抚。
这些人虽然入幕后并没有官阶薪俸,可却有权。而权力,任何时代都是有价值的,况且,秦琅又不是缺钱的人,他对这些师爷们其实也是给予很高的酬劳的。
这些人他尊为师爷或先生,分工合作,替他处理各项事务。
秦琅其实完全可以自家人前来办事,秦家有庞大的商业集团,有一支庞大的管事团队,但招师爷,并不仅仅是帮助处理事务,招揽来的这些师爷,大多是岭南本地读书人,而这年头能读书的,基本上也没什么穷人。
大多都是一地豪强,大户宗族出身,故此这些人招到帐下,其实也就是拉拢岭南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豪强大户们。
既要打,也要拉,这才是平衡之道。
钱师爷家族便是世居广州南海县的,他读书多年,也曾入长安赶考,没考中过,后来也给长安的勋戚世家做过宾客,老了落叶归乡,家里有几个庄子,还有条船,其实日子也过的不错的。
秦琅看中钱师爷对钱粮这块经验丰富,派人聘请前来,老钱一接聘书,那是二话不说屁颠颠就来了,一来就上手各种事务,做的很让秦琅满意。
钱师爷捋了捋他那几根山羊胡子,“我们岭南确实盛产金银,中原以往称为南金,又因岭南沿海商贸,与胡商贸易往来多,以金银交易也多,故此早年曾有铜不过岭南,岭南自用南金之语。
咱们过去跟胡人交易,也多是直接用金银交易,各种成色不同的金银,主要是以称重估值,岭南也有许多有名的金银铺子,各家也往往会铸有自家标记的银锭银铤等,不过总不如现在的金银币这么方便好用,直接以面额记值,方便,使用时不用再看成色啊,不用换算,也不用剪切称量。”
以往中原钱荒,对于本就不是税赋区的岭南地区,是禁止铜钱流入的,所以岭南人主要是用金银交易,而且也曾经长期是私铸铜钱、假冒伪劣铜钱的铸造地。
但贞观以来,朝廷对于货币的管控空前加强,从各个方面加强监管,又是打击假钱,又是禁止私铸,又是禁止铜器的私人铸造贩卖,禁止融化损毁铜钱,禁止囤积铜钱等等。
另一面钱庄、银行等出现,让商人地主百姓们不再把钱存家里了,把钱存银行钱庄中还有利息,而银行收到的钱并不会全存起来生锈,而是进一步的流通出去,扩大了流通量。
更别说,贞观以来,对矿产的开采政策放松,矿课降低了,开采的收益增加了,开采量自然也就提升了上来。而且大唐这些年,一直对外也大量进口铜料等,并通过贸易流入了许多真金白银。
金银铸币流通,也扩大了货币流通量。
再到后来钞票、庄票、银票等也开始发行,就更加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了,钱荒这个困扰着中原王朝无数君臣的难题,已经缓解了许多。
现如今,绢帛其实已经很少在交易中使用了,特别是在小额交易里,几乎已经没有谁再扛着绢交易了。
岭南的百姓更钟爱金银币,对于铜钱不太喜欢,大额用金银币,小额一般直接用钞,日常零用才用会铜钱。
不过岭南,尤其沿海几大港的商业异常繁荣,所以对钱的需求量也更大。
虽说钞票这玩意运输携带等都方便,可普通百姓,终究还是更喜欢真金白银一些的。
只是先前朝廷已经推出新政,禁止百姓商人交易时再直接以金银称重流通了,只允许使用朝廷铸造发行的金银币。
朝廷铸造的银币都是掺铜的,金币也并不是纯金的,所以这些铸币有标定面额,按面额使用,而不是按含金量来使用,总的来说,朝廷铸的币面额价值,比实际含金银量的价值要高出一些,这也是朝廷故意留的铸币利润。
所以如果百姓把朝廷的金银币剪切称量使用,其实是划不来的,会贬值,而且也违法。
“我们可以铸造一些重量更轻,面额更小的金银币,这样方便交易,或者,我们还可以发行铸造一批铜元,比普通的铜币大些,如金银币那么大,但更值钱些。”
钱师爷马上明白过来,“卫公说的这铜元,莫不就是要做宝泉,以一当十?”
“差不多是这意思。”
“这可不是小事。”钱师爷立即道,宝泉一般是指那些当十钱,甚至是当二十,当百的钱,在一些动荡的时代,朝廷为了敛财,维持开销,于是就只能铸大钱,用两三枚铜钱的料,铸出来的钱,却当十枚当百枚的用,这种钱,也叫重宝、宝泉、大泉等。
一般来说,只有财政崩溃后,才会搞这种大钱,这其实就是抢钱,收割百姓的财富。
道理其实很简单,铜钱做为货币,其实是以他本身的铜钱做为实物质押的,铜钱的含铜量,其本身就很值钱。
这本身就是实物货币,也是有价货币。
但大钱是什么?价值一文钱的大钱,现在却标值十钱,朝廷掌握着铸币权,于是大量铸造这些大钱,原本百姓手里一文钱,朝廷手里一文钱,现在朝廷的这文钱变成十文钱了,拿出来发放官员俸禄,采买粮食布匹等供养士兵、宫廷等等,这些钱最后是流入民间,把百姓手里的钱稀释了。
百姓于是被打劫了。
这就是超发货币,放水,也就打劫。
所以历史上不论是王莽的货币改革,还是三国时期蜀汉东吴曹魏打经济战,乱发行大钱的后果,就是经济秩序崩溃。
“其实也并不全是如此,你看这钞票,你说他本来值钱吗?一张纸而已,对吧?但却能换一百文一千文的换出真金白银来,你说如果我们铸造出面额十文、百文的铜钱,为什么就不行呢?”
钱师爷愣住。
好像是这么回事啊。
以前怎么不行,现在怎么行了呢?
“因为信用,各大银行钱庄发行的这些钞票,本质上并不是货币,而是一些票据凭证,拿着这些钞票随时可以兑换成相应的钱,所以才能被大家接受并流通。所以我们如果换个思路,比方说,我铸造一枚面额十文的大铜钱,并宣布,这枚当十钱,随时可以兑换成十文开元通宝呢?”
“真能兑?”
钱师爷认真的问,以前的那些什么重宝、大泉,当十当百当千的,有几个是真能兑的?拿来买你的东西是当十当百,到你手里想再当十当百用出去就难了,于是钱到了百姓手里后,就贬值了,砸手里了,百姓的钱就是被这么抢走的。
“我认为可以,不仅仅是这大铜元,甚至是金币、银币,我们也一样可以这样作啊,规定每枚金币银币或铜元的兑换铜钱的汇率,随时可以兑现,就足够了。”
这其实就是金本位或是铜本位的一点概念了。
秦琅也知道,真要做到这一步其实并不易,这涉及到很复杂的东西,可说白了,首先就是朝廷得用信用,没有信用百姓不会接受,更得财政充实,没有足够雄厚的国库家底子,怎么能保证兑现的了?
不能兑现,就会引发信用危机。
这说到底,其实也是滥不滥发的问题,假如有足够的金银铜做准备金,严格按照储备量来发行,不滥发超发,就不可能面临兑换问题,货币的信用就能得到保证。
钱师爷摇了摇头,“卫公啊,这事要办那也是转运司或是户部的事,咱们经略使衙虽管着岭南三道,但也办不了这么大事啊。”
秦琅呵呵一笑,却打算给李世民上一道奏折,拟在岭南试行一下大面额的当十当二十铜元,和小面额的值五十文、值百文银元等,岭南金银多铜钱少,市场流通确实还是钱紧,既然发现问题,就应当却解决。





贞观俗人 第917章 琢磨不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阿姹手里提着把刀,一把锋利的刀,刀身遍是好看的花纹,这应当是把杀人利器,但现在阿姹却拿着刀在切菜。
这是一把菜刀。
阿姹一边切菜,一边暗叹着是暴殄天物。
一只长毛小狗跟着儿子的脚步在追逐,九岁的儿子秦存贤被逗的哈哈大笑,“小狗子真笨,来追我啊。”
这只颜色雪白却毛极长的小狗是秦琅所赠,据说是来自泰西拂菻国的品种,俗名狮子狗,说的就是这狗的毛极长,倒像是只小狮子。
不过阿姹可没觉得这狗子哪里像只狮子,她见过狮子,那是百兽之王,能与老虎一争高下的猛兽,哪像是这只小狗,傻傻的蠢蠢的,倒是挺可爱的,不像是她们乌蒙部落里的狗,那些高大挺健的蓝舌头,他们称为獢獢,一种能够帮他们打猎看家的好帮手。
看到儿子抱着这狗子亲,阿姹忍不住道,“存贤,别亲它,脏。”
叫了几声,儿子似乎才想到是在叫他,扭过头来对他笑了下,然后把狗子放下了,“娘,我想家里的大黄了,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大黄也有一条蓝舌头,是一只体形高大的獢獢,它的血统高贵,一胎的同胞姐弟,还有送去了长安皇帝的宫里驯养。
“我们就呆在广州,这多好啊。”阿姹对儿子道,“你看这条狮子狗多可爱啊,这可是你父亲送你的。”
“那不是我父亲,我父亲在南中昆州。”
阿姹停下刀,正色对儿子道,“你记住了,你以后姓秦,叫秦存贤,是大唐卫国公秦琅之子。”
“我姓爨····”
“闭嘴,你不姓爨,姓爨的早就抛弃我们娘俩了,你从今往后姓秦,秦琅便是你父亲!”
少年怔在那,嘴唇颤抖着,似乎要哭,“阿娘你真的嫁给姓秦的了吗?”
阿姹提起刀继续切菜,“没错,所以你以后要改姓秦,你看你爹很喜欢你,特意送你这只小狗,这只小狗可是来自万里之遥泰西拂菻国的品种,还有,你爹还给你拿来许多书,以后你就好好读书,将来去长安也考个进士。”
“娘,我们真不回昆州了吗?”
“不回,永远都不回!”
“阿娘也不回乌蒙部了吗?”
阿姹停顿了下,然后继续切菜,“这里挺好的。去洗手吧,马上吃饭了,吃完饭,我带你去你爹那,他给你找了位先生,你跟着这位先生读书,明年,就正式送你以广州的州学里去读书。”
“那我的伴当阿木和木果呢?他们也跟着读书吗?”
阿木是蛮语老大的意思,木果是老五,阿木和木果其实姓吉乃,来自乌蒙部莫俄惹古家族的,他们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阿姹的家丁队长,后来战死,她便收留了这两兄弟,让兄弟俩做了第三子的伴当。
蛮族里部落头人家的孩子,一般都会选几个同龄的伴当,这些伴当就是伙伴,打小一起生活成长,会结成深厚的友谊,将来长大了,这些伴当也会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嗯,他们也跟你一起读书,以后阿木叫秦超,木果叫秦越。”
阿姹把铁锅架到炉子上,熟练的倒油,下菜,翻炒,她的适应性很强,来到广州后,秦琅安排她住进了府衙后院,但单独住一个小院子,本来也给她们母子拔了下人等。
可她却还是喜欢自己操持,洗衣做菜,她都自己做,不会就学。她早已经适应了穿汉人的衣饰,也学着说官话,甚至是开始适应炒菜等。
刚开始,她喜欢在厅里架个火塘,喜欢把新鲜的肉拿到火上熏烤后再弄,她不习惯汉人的坐榻桌椅,不喜欢碗碟筷子,但如今都在慢慢的适应。
她现在穿着一件紫色的襦裙,披一件半臂,还挽了条披帛,头上的长发也挽起梳了一个坠马髻,插着一支金钗和一把小象牙梳子。
细长的脖子上挂了一条珍珠项链,这条项链是秦琅送她的,不知道是何意思,可阿姹收下了,并马上戴上了。
这衣服没有蛮族的服装来的贴身干练,但却很舒适,尤其是这些料子都是极上乘的,裁减的也十分贴身,本就是在交州时,秦琅特意找有名的裁缝给她量身定制的。穿着这汉装,整个人似乎都变了,有时她照着镜子,若不是那半张脸上显眼的刺青,她都要认不出自己来了。
饭刚做好。
秦琅来了。
“吃了没?”
“还没呢,这不饭点吗,就打算跟你们一起吃点。”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没做你的饭菜,不知你要来。”阿姹也直接。
“没事,添双筷子的事。”秦琅更加不客气,直接就坐到了廊下桌边。阿姹便对儿子道,“存贤,去给你爹拿碗筷装饭。”
秦琅瞧着那个似乎有些畏惧他的孩子,呵呵一笑,这又是喜当爹啊。
“一直跟你身边那孩子呢?”
“你说存恩啊?他今个旬休,天天读书看他也累,便放他一天假,让他去港口码头逛街去了。”
“你挺喜欢那孩子的?左溪蛮?”
“挺懂事的一个孩子,也很勤奋努力。”秦琅道。
阿姹给秦琅添了一碗汤,“牛尾汤,炖了一上午,你尝尝。”
“看着就不错呢。”
“存贤这孩子刚来这边,总是有些不太适应,要不你让存恩带着存贤一起读书如何,也有个伴?”
秦琅瞧了眼去打饭的少年,“你真让他认我当爹?他愿意吗?”
“他才这么大,有什么愿不愿意的,既然随我出来了,那我跟了你,他自然也就得认你当爹。”
秦琅看着碗里炖的汤色浓白的牛尾汤,想了想还是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是说真正的想法?”
“我跟了你,自然是你到哪,我就去哪!”
秦琅抿了口汤,发现这汤挺鲜,甚至能喝到很浓很稠的一层胶质物,确实炖的很香浓了。
“告诉你一个消息,东爨起兵造反了,爨干福攻夺了石城,阻断了石门道。然后,爨归王在你们乌蛮部会盟曲靖九蛮部,助唐讨逆。”
“哦!”
阿姹只是轻轻的哦了一声。
“你想回去吗?”
阿姹望着秦琅,“你是一直还在怀疑我到你身边的动机吧?”
“总有些出人意料的。”
“我跟着卫公一路来到广州,还不够表明我的态度吗?乌蒙部还在跟爨归王联手是没错,我阿爷仍然与爨归王并肩作战也没错,这是他们的事情,可对我来说,不管爨归王当初怀着怎么样的目的,可在他提出送我到你身边时,我们之间就结束了。我知道对你们男人来说,女人不过如衣物,附属之物,为了你们的理想也好,野心也罢,女人不值一提,随时可以抛弃甚至送人,但对我们来说,嫁一人,便是终身托付了······一会,你就留下来休息,我侍候你!”
秦琅摇了摇头。
少年盛了一碗满满的饭回来,秦琅起身接过,笑道,“我的饭量可没这么大哦。”
“我帮你倒掉点。”
“分你一点吧!”秦琅分了半碗饭到少年碗里,“坐下一起吃吧。”
少年坐在饭桌边,十分的拘束,头也没怎么敢抬。
“让存贤跟存恩一起读书,行吗?”
秦琅笑笑,“只要他愿意,当然没问题,不过会比较辛苦哦,存恩现在是到新创的黄浦书院里读书,那是封闭式教学的书院,一旬只休一天,其余时间只能呆在书院里,吃住都在里面,早上五更起床早操训练,然后晨读,早餐,接着便是上午课,中间课间操休息半小时,接着继续上午课。中午午餐后休息半个时辰,下午继续上课,晚餐后还要上晚自习。
除了读书外,还要接受体能等操练,另外每天都还有劳动课,书院里有菜地、粮田,学生们吃的粮和菜,虽有专人管理,但学生们也要下地干活的,总之,在里面是非常累的,就跟进了军营一样,没有半分自由。而且,到了里面,可不管你是谁家孩子,什么身份的。”
阿姹却道,“存贤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他能适应的。存恩都能适应,存贤也能。”
“既然这样,那我就安排一下,先去呆一旬,若是呆不住,到时跟我说,我再接出来便是。”
“用不着。”阿姹替儿子做主。
饭后,少年慌不迭的告辞离开。
阿姹也不用仆人,自己收拾碗筷在廊下洗着,秦琅坐在那里,倒觉得很有意思的。
“你为何不用仆人呢?”
“我想更快的适应这边的生活。”
洗好碗筷,阿姹擦干净手,“走吧。”
“去哪?”
“这里虽然凉快,可总不能就在这行周公之礼吧,我从没在外面过,还是有些不适应的,第一回就还是在屋里吧。”
秦琅摆手。
“怎么,你是嫌弃我,还是怕我?”
“那倒不是,就是觉得这事弄的有些怪怪的,而且吧,我确实也还不能确定你的真正想法。”
阿姹哼了一声,“你堂堂大唐战神,也是号称手下屠过几十万人的大丈夫,还怕我一个妇人?”
“你可不是一般的妇人,乌蛮部有名的女将军,弓马娴熟,还擅使一对开山斧呢。”
“脱光了衣服,我还能从肚里掏一对斧子出来砍你不成?”
“哈哈哈,其实若真没什么,也不急于这一时,培养培养下感情不也挺好?”
“虚伪!”
“哈哈哈。”秦琅一阵大笑,这个女人总是让他有些看不透,他在通海拒绝她,她非跟着。他安排她留在交州,她又跟到武安。留她在武安,她还是跟来了广州。
这些异常举动,让秦琅很是戒备,本来,把她扔一边不管,派人监视就好了,可有时吧,有总觉得这女人特立独行,总想要让人对她一探究竟。
“这套衣物其实不太适合你,你也不适合洗衣做饭带孩子,你应当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策马扬鞭,统领千军万马,沙场显威,巾帼不让须眉才对,现在的你,明珠蒙尘了。”
阿姹摇头。
“你错了,以前我是没的选,我们居住在乌蒙山里,没什么王法可讲,也没有什么官府,靠的就是人丁数量,靠的就是血性勇气,敢打敢拼才行。有时候别人打过来了,可不分什么男啊女的老啊少,所以啊,蛮子很蛮,因为那就是一个蛮荒的世界,不蛮不行。”
“可哪个女人不喜欢漂亮的衣裙,不喜欢干净美丽呢,谁不想过安稳的日子?若有的选择,我肯定不愿意去练武去骑马,有什么好的?练射箭,拉的指头都是茧子,拉的两条胳膊跟男人一样粗壮,练骑马,两条大腿都磨的起茧子粗糙的很。还有战场上,刀枪无眼,受伤那是家常便饭,好好一个女人,也弄的满身疤痕。你看我这脸上刺青,为何非要刺了半张脸?其实不是想多张扬,只是你细看就会发现,我这脸上刺青下是疤痕。”
“为了掩盖这伤疤,我才弄了这半边脸的刺青。”
“来到汉地,才让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女人,你们汉人的女子才叫真的幸福。”
秦琅认真去打量,还真发现之前没注意到那刺青下是疤痕。
“我宁愿当个普通的女人,甚至是个饭菜做的不好打扮不起来的妇人,也并不想去做什么蛮族女将,第一次杀人后,我曾经很长时间都做恶梦睡不着觉。就算到了如今,有时我也会在睡梦中惊醒,虽然时间久了,杀人其实跟杀猪杀牛杀鸡也没多大区别了,手起刀落,干净利落一些,血都不会溅身上,可终究还是杀戮······”
“人人都称赞你为战神,听说你打了许多仗,带兵杀掉的敌人都有数十万,你晚上会做恶梦吗?”
秦琅轻笑。
“以前会,现在不会了,很久没做过战场啊杀戮的梦了,也许是麻木了吧。”
“那你现在做梦会梦到什么?”
“现在梦很少,因为日子过的充实,也不会胡思乱想,不过偶尔也会做梦,梦见妻妾儿女。”
“那说明你是个好男人!”
午后,两人在廊下,有一搭没一搭的就这样聊着天!




贞观俗人 第918章 长乐嫁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长安。
太极宫中,李世民正跟皇后长孙氏,国舅长孙无忌,还是国舅公高士廉一起在喝茶。
茶是义兴紫笋,用的茶具也是来自江南东道常州义兴的紫砂壶。义兴紫笋不同于湖州的顾诸紫笋,虽是同类茶,但顾诸紫笋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蒸薄片团茶,而义兴紫笋则是新式的散炒茶。
这是皇后喜欢的茶,名气虽不如剑南的蒙顶石花,也不如近年大热的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泉州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等,但长孙皇后却独偏爱义兴紫笋,也喜欢义兴的紫砂茶具。
“女大不中留了,今天请无忌和阿舅来,也是请你们两位五娘的长辈,一起商量下五娘嫁妆的事情。”
李世民握着小巧精致的紫砂茶杯,抿了一口,却并不太喜欢这种过于清淡的茶。
1...480481482483484...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