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碉堡高大威武,高达十丈,四角形状。每隔几层的东南西北墙上各开有一竖长方形的了望孔,孔下还留有射击孔。
碉堡筑在石坪城外的不远,处于湖与山之间。
这样的碉楼其实在如今的通海都督府遍地可见,这也是秦琅所亲自设计的碉楼防御,最早是在陇右边地建造,是为了防范来去如风的党项等羌人。
碉楼高大坚固,既是烽火台,也是堡垒。
因为碉楼极高,且都建立在一些高地上,视野好,所以能够早早发现敌人踪影,及时的通过狼烟、号角、旗帜等传递警讯,也可通过碉楼调动兵马,还可以做为兵堡,屯驻士兵。
若是羌骑来犯,士兵可立即退入碉堡中,羌骑面对这些石头垒筑的碉楼一般也是无可奈何,狗咬刺猬。
这种碉楼用大石砌墙,结构稳定,大石砌内外墙,小石填墙心,泥浆胶结。整个碉楼上小下大,在底下几层,只留有一门出入,而这门打造的异常结实坚固,从内部可以直接顶死,根本进不去。
而在底下几层,则根本没有留下孔洞门窗,在起码也是四五丈高的碉楼面前,想通过攀爬等手段也进去也是相当艰难的。
这样的碉楼不需要多少兵驻守,但能起到的作用却非常大。而秦琅当年在陇右搞碉堡群,这里一碉,那里一堡,这些碉楼单独一个确实不足为惧,打不下我绕着走就是。
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碉楼多了,那就不一样了。
一个碉楼小的能藏兵十几人,大的能藏百人,里面储藏的干粮和水,往往能够坚持一月以上。
当十个百个碉楼里的兵聚一起时,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如果敌骑绕过,就得面临着这一个个碉楼居高临下放箭射击的威胁不说,更得面临着后顾之忧,得担心碉楼里的兵杀出来。
秦琅当初在陇右提出来,不筑大城,不修长城,而多筑碉楼。
碉楼不大,修起来简单,既是烽火台,又是堡垒,还是藏兵所,士兵们在外若遇敌人来袭,可就近退入碉楼。
碉楼通过烽火等联系,还可以调动集结,偷袭、阻击敌军等等。
这个碉堡战术,在陇右还没怎么来的及全面推行,党项和吐谷浑就先后被秦琅的主动进攻给干趴下投降了。
后来秦琅世封安南武安州,到了那边后发现这里蛮族众多,民风彪悍,所以也就让自己的封臣骑士们也在领地上建碉楼。
一个骑士修一座大的城堡不现实,但修一座几丈高甚至十几丈高的碉楼其实却要相对容易些。
在秦琅的积极推动下,武安州这些年修起了上千座大小碉楼,号称千碉之领。
而他一路打到云南,建立了通海都督府后,给程处默的规划里,很重要的一个军事防御计划,也就是在建水、步头等几处交通要地,建立起几个中心要塞,然后在几条交通线上,多建碉楼。
这些碉楼既是烽火台,又能当驿站,还能当兵堡、巡逻站点等等,易修好建却又十分坚固。
石坪的碉楼算是比较小的碉楼,同样也是石头砌成,外面粗糙坚固,内壁平整光滑。
碉楼修建成本不高,修建的速度也快,但却易守难攻,可谓是通海唐军防御上最节约成本的一个好玩意了。
段彝面对着这么一座高塔似的碉楼也是无从下嘴,所以计划先不动他,而是直接偷袭石坪城,他认为只要能够突袭进入石坪城,那么碉楼里的那一队唐兵根本不用理会。
段平带着一百多青壮摸到城下,竖起一架架长梯。
蛙鸣声中,他们的动静完全被掩盖。
城上,有几名蛮族土团在打着磕睡。
通海府有通海军,通海军下又有军城、守捉、镇戍,如步头、建水等皆为军城,这些都是驻有几百上千唐军主力的,而镇戍一般只有几十到一二百人。
石坪虽说也处于一个交通要道之上,但因为居于通海府的西边,所以并不是最关键的几个驻军之所。
这里总共只驻有通海军的一个团二百人,这二百人又分驻在龙湖一带的十个碉楼里,二百人一团,一旅百人负责巡逻,一百人负责驻防十个碉楼。
兵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可整个通海军也不过编额三千,秦琅还在的时候,到还不觉得兵力不足,等秦琅一走,许多兵也跟着走了,只留了三千通海军,要分守偌大的通海府各处,摊煎饼一样的一下子就摊的稀薄了。
为此,驻石坪的这位团校尉,也只能更多的靠地方上的土团乡勇们来协防,比如校尉自己平时就驻防在石坪牙城里面,一百巡逻队就是一队驻防,一队出城巡逻,轮流交换。
另外他在石坪县组建了石坪保安团,团结营,以及壮班、巡检大队、联防队等,其中保安团是协助驻防城内的唐军,协助城防。团结营则负责协助各碉楼的协防驻守。
壮班是负责各衙的看守、随从,看守监牢等。
巡检大队则是协助巡逻队巡逻道路,缉贼捕盗。
联防队则是下沉到乡里,负责维持乡村治安的,协助征粮征役等事。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石坪城里平时只有一队五十名唐军,却有五百个县保安团的协防。同样的,一座碉楼里,只有一火十名唐军,可却有一百名团结营的土兵。
唐军一般是呆在碉楼里,而团结营在碉楼外。
甚至这些保安团、团结营、巡检大队、壮班、联防大队等,其实都是征召的蛮丁轮流当值的,并不是固定的,一般是两月为期,所以这些蛮丁普遍都很一般。
就如此时。
石坪的外城,也就是仓城的城防,就是由保安团负责值守,牙城则是唐军那队人自己守卫。
虽然晚上派了整整一个队五十人守城,但是天黑后门一关,这些蛮丁们就放松警惕了。
尤其是等到半夜以后,多数就已经哈欠连天,甚至有的更是直接就睡了。
仓城虽然不算大,但五十人分守,其实防卫的也并不紧密。
乌么部的人架起梯子,悄悄的攀上了并不太高的城墙,他们都没半点反应。
段平口中衔刀,手脚并用,很快就爬上了城头。
城头上静悄悄的,远处有几点灯火,有几个蛮丁靠着城垛呼呼大睡。
段平取下刀在手,与同伴们悄然摸了过去,无声无息。
那些蛮丁丝毫没有发现杀机。
一个手势。
几个人同时动手。
捂口鼻,卡脖子,短刀狠刺。
几个蛮丁挣扎着,却连示警之声都无法传递,直接就被杀死。
风吹来。
血腥味弥漫。
段彝也跳上了城头,他看了眼那几个睁大着眼睛,死不瞑目的蛮子,“唐狗,呸!”
他不屑的朝几具尸体吐了口口水,然后手一挥,于是他们继续保持沉默,摸着城墙,冲向上城的马道,一路摸下城。
事情比预料的都还要轻松。
城门洞处并没有蛮丁守卫,蛮子嫌有蚊子,于是都跑到了城头上,城头上有风没蚊子还凉快。
段彝一手提刀冲到城门前,一只手便把粗重的城门栓给取了下来,门被推开,早就摸到门外的乌么蛮们于是蜂拥而入。
“阿平你留在这里守好这城门,我带人杀进牙城去。”
“我随阿爷去。”
“你前些天刚受了伤还没完全恢复,守在这里就是,咱们守好城门,便是关门打狗,等天亮,我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一个也不放过!”
段彝对儿子道,“若是那些给唐人做狗的蛮子愿意投降,就先不杀他们,缴械绑起来便是,若是他们肯杀唐人,那么就是自己人。”
暗夜里。
段彝告别儿子,提着滴血的刀光着赤脚向城中心的牙城急冲而去,后面跟着上千提着鱼叉的乌么部蛮丁。
还有许多蛮丁,从洞开的城门冲进城,然后在几个头领的带领下,沿街道散开。
杀戮开始了。
······
城外不远处的碉楼上,两名唐军正在当值,年轻的郑恩养手执一杆步槊很认真的站在碉楼顶上。
下半夜时,高高的碉楼上寒气逼人,夜露温重。
郑恩养披着一件斗篷很认真的站岗,而长的很魁梧,甚至有点壮肥的严石柱却靠坐在碉墙上打盹。
碉中常驻十名唐军,另配有百名土团协防。唐军驻碉楼内,团结兵在碉楼外的营房,十名唐军每天晚上会抽调两人值班守夜。
一般两人是轮流守夜的,一人守夜一人休息,一个守上半夜一个守下半夜。
“大叔,醒醒!”
年轻的郑恩养才十几岁,他自己也搞不太清楚自己是十六还是十七,原本他是上次平蛮乱时武安州的征召屯丁,后来因为立功杀了两个蛮子,他自己想留下当兵,于是通海军设立招兵时,便把他点选为通海军了。
年轻人精神比较好,搭档三十多岁的严石柱,每次严石柱都能睡差不多一夜,可郑恩养却从没怨言,甚至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多守会。严石柱也挺喜欢这个年轻人,也经常会把自己的一些宝贵的战场经验传授给他,两人虽为同伍,但却更像是师徒。
正常情况下,老严一般都能眯上一夜的。
“怎么,你困了,那换我来,你睡会。”老严睁开眼睛,掀开身上的毯子,打着哈欠。
“大叔,好像不太对劲,石砰城好像有动静,你仔细听!”
老严立即站起身来,走到墙垛边往城池方向看去,却见黑夜里隐隐绰绰看不真切。
但屏息静听,风声里又好像真有若有若无的声音。
老严听了一会,没法确定,“点起信号灯笼,向牙城碉楼上发信号!”
“会不会是我听错了?”
“听错了也没关系,小心无大错,等他们回信号吧!”他拍了拍硌的有些痛的屁股,“你在这里盯紧了,我先下去叫醒火长。”
“要不先确认了再去叫?要是没事,就打扰火长休息了。”
“没事,火长又不是小心眼的人。”
贞观俗人 第900章 警钟长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黑夜里。
郑恩养在十丈高的碉楼上点燃了鲸油灯,三盏红色鲸油灯被高高挑起,于黑夜里格外的显眼。
做完这一切,郑恩养便如同一只捕猎的豹子一样,全神贯注的盯着几里外的石坪牙城方向。
没有反应。
继续盯着,他在心里焦急的喊着,快回应,快升一盏绿色的鲸油灯笼起来,告诉我一切正常,平安无事,刚才只是我听错了。
可信号迟迟不至。
难道他们睡着了,不可能,通海军的军规可是极严格的,校尉或参军都随时可能会巡查,若是被发现值夜睡觉,这可是非常严重的,若是战时,直接砍头,就算是平时,那也是重罪。
最轻的处置那都是要革除军名,赶出军府的,郑恩养很珍惜现在的通海军身份,哪怕还只是最低级的枪兵,但那也是金饭碗,他隶属于通海军石坪戍,已经给他在龙湖岸边分了整整一百亩军田。
一亩也没少,一百亩地,分成了五个地块,每块二十亩,全都登记到他名下,他还亲自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界桩一块块的埋进地埂。这是通海正军最好的一项福利,百亩军田,本人两税课役全免,还给他分了两亩的宅园地,比中原的府兵待遇都好太多了。
起码在中原,军田百亩也只是个田额,实际上也都要视当地军府的田地情况的,有地就多分,没地少分些,以后有地再补,但多数情况下,都很难再补齐,尤其是近年。
龙湖岸边的那百亩地很肥沃,相隔也不远,他已经计划开始攒钱。通海军现在相对特殊,郑恩养算是点选入了府兵,但又被征募进了镇戍军,属于常备战兵,固此这一百亩军田外,他也照样还有军饷俸粮可拿。
通海军的军俸也是有高有低,分为三等,上等士兵一千钱一月,即一贯。而中等的是七百钱,下等是五百钱。军官待遇自然更好。
郑恩养就是个下等兵,所以现在月钱是五百文。五百文钱若是在此时的长安洛阳等地,其实很少,长安里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钱,起码也是七八十钱甚至百钱,有技术的工匠就更高。
但这里是云南,是通海,是蛮地,所以这里的消费其实很低,钱很值钱。那些蛮子们一天能挣个一二十钱都算不错了,故此一月五百钱,也还是不错的。
而这只是月钱。
还有月粮,月粮是每月还能领两石粮食,郑恩养现在光棍一人,也没家眷随军,平时都是吃住军中,所以这两石月粮也基本上都是能攒下来的,是收入大头。
此外,还有春冬的军衣替换,除了集体订制发放,还会额外给些绢布绵丝等。
更别说刚选入通海军时,还额外给了五千钱的安家费。
逢年过年的,还会有额外的赏赐。
总的来说,对于郑恩养这个底层草根小年轻,因缘际会以壮丁身份协助平蛮而立功,破例点选入军,这确实是祖坟冒青烟了。
铁饭碗在手,小日子越过越好。
认真攒些钱粮,严大叔都已经说过他家里有个兄弟侄女不错,到时要介绍给他,已经去信给他兄弟商量这事了。
这事若是定下来,郑恩养便打算再借点钱然后在自己分的园宅地上起几间屋子先,然后成婚生子,一个家就起来了。
若是能把武艺练好点,到时考核通过升上中等兵或是上等兵,一月待遇可又能提升不少。
想着想着,有些走神。
忽然远处终于有了一点光明。
郑恩养擦亮眼睛,红色?
是红色,一二三四····七,七盏红灯。
天,最高警讯。
“大叔!”
“严大叔,石坪牙城碉楼升起七盏红灯,敌袭!”
激动的郑恩养大声的吼起来,太过激动,声音都带着颤音,还破了音。
严石柱刚唤醒了火长安和德,两人抬级而上。
突然听到头顶那尖厉的吼声,都是神色大变。
安和德快步奔上碉楼顶,果然一眼就看到了那红色的一排灯笼,他仔细的数,数了三遍,都是七盏。
“还愣着做什么,快敲响警钟,吹起号角。”
“准备作战!”
就在此时,远处石坪城中终于传来了凄厉的号角声,战斗开始了。
郑恩养赶紧捡起地上的铁钎在铜钟上猛敲击起来,铛铛的声音在夜色中极为清脆。
碉楼里其余的通海军都被唤醒了。
准备战斗,披甲执锐。
火长重又奔下了碉楼底的厅中,“情况不明,先把碉楼大门压门石落下,堵住门守好碉堡,老严,你跟小郑在碉楼顶继续观察情况,随时汇报,其余人,一半随我在这,一半到射击位就续。”
火长沉着下令。
两名伍长都大声应声。
老严问,“哪个蛮部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来夜袭?不怕破寨灭族吗?”
“愚蠢的蛮子总不会少的。”火长道。
“火长,外面还有一百土团,要不要放进来?”
碉楼虽小,但硬要挤一挤,也还是能容的下百人的,毕竟这是一座十丈高的碉楼,拥有多层。
“情况不明,暂时不要放他们进来,谁知道这些家伙到时会不会跟蛮子一伙。我上楼跟他们喊话,让他们留一半人就在碉楼下戒备,另派一队去城里增援。”
“火长,要不要我出去?”
“算了,咱们总共才十人,先不要分散。”
······
石坪牙城。
段彝想要翻城潜入的计划被打破,城上值守的是通海唐军,他们很认真的在值夜,除了固定哨位,还有移动的巡逻哨。
虽然驻在牙城的兵总共五十,每晚也只有一火十人当值,但他们却还是及时的发觉了蛮子的偷袭。
值夜火长黑夜里一箭射去,将段彝差点射下城,段彝听风急避,肩窝中了一箭,他硬着牙忍着痛跃上城,提刀砍杀过去。
火长吹响了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值夜哨。
尖厉的哨声急促的响起。
战斗突然而起。
牙城当值的保安团蛮子也开始闻讯增援,牙城中碉楼也敲响了战斗警钟,吹响了迎战的号角,并向城外碉楼发出了讯号。
校尉于睡梦中被摇醒。
“敌袭!已经攻破了外城,蛮子已经上了牙城城墙,弟兄们正在拼死血战。”
校尉愣了下,揉搓了一把脸,有些不敢相信。但很快反应过来,伸手就抄起了床边的大刀。
“召集所有能动弹的人都拿起武器上城杀敌协防!”
还不知道是哪个部落的蛮子来袭,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先守住牙城,仓城已失,先管不上了。
连甲都来不及披了,提刀就冲上牙城城墙,此时城上正在激战,许多唐军闻讯赶来增援,而蛮子也在源源不断的攀上城墙。
好在唐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尤其是弓强弩劲,杀伤了得。
在黑夜里,蛮子其实也很乱,双方一时倒是僵持住了。
校尉董珍一刀砍翻一个提渔叉的蛮子,火光里也认不出是哪个部落的。
“校尉,是否召城外各碉弟兄带土团前来增援?”
石坪城外有十座碉楼,分散在几十里内,总共有一百个驻碉的唐军,另外城外还有五十名巡逻的府兵,晚上也是就近宿于各碉楼里。
一百个驻堡唐军,配有一千名协防土团蛮丁,而五十名巡逻唐军,也带着五百个巡逻土团蛮丁。
若是聚拢起来,其实人还是不少的。
董珍避过一支渔叉,反手就是一刀将蛮子砍倒,那蛮子身上的皮衣挡着,一刀没死,董珍提刀往他头上又砍了几刀,将他了结。
“好,发讯号!”
“他娘的,让老子弄清楚了是哪个敢来攻我,老子回头一定要将他的寨子连根拔起,男女老少全都掳卖为奴!”
石坪县令也披了件皮甲提着把弓上城来,他趁个蛮子正交战时将他射翻,然后上前仔细检查。
“这些人多提着渔叉,看装束,倒好像是乌么部的,你看这里有个纹身,是条鱼,这是乌么部的标志。”
“他娘的,龙湖三岛上的乌么部?他们哪来的胆子,居然敢来攻城?”
校尉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也想不到这乌么蛮头上去,主要还是乌么蛮在石坪也只能算是支小势力,全族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人。
······
城外碉楼上,郑恩养一直在盯着城中碉楼。
“大叔,发信号了,校尉召我们前去增援!”
“确定吗?”
“没错,我看的很清楚,而且对面发了三遍。”
“好,回复收到,我去报告火长。”
火长安和德接到命令,没有丝毫的犹豫。
“立即吊起定门石,准备增援。”老安让郑恩养和老严继续留在堡楼上,这座碉楼不仅是碉堡,本身也是个烽火台,他不仅接受城中碉楼的信号,同时也还要负责把城中讯号往外传递出去。
相隔数里的碉楼也一样能够看到这边的信号。
“大叔,我也想去!”
“小子,急着立功换赏钱好娶媳妇对吧,别急,机会有的上,咱们在碉楼上留守,也一样是有功劳的。”
“我还是想去。”
老严拍了郑恩养的脑袋一下,“你小子傻啊,打仗刀枪无眼,还真以为不死人啊?这黑灯瞎火的最危险,有任务咱们不能退缩,但没任务你小子也别争抢,明白吗?路还长着呢!”
贞观俗人 第901章 武运昌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血盾金狮旗帜飘扬。
卫公堡里,气氛并不是那种庄重严肃的,恰相反有种乱糟糟的喧嚣嘈杂,跟个市场赶集一样。
可秦琅偏喜欢这种气氛,若真跟长安朝会一样,搞出严格的等级分明来,反而不自在了。
大事开小会,大会谈小事。
人越多,越不可能真去研究什么事情,所以今天就当是武安州家主与封臣们的一个茶话会,喝喝茶聊聊天,不用顾忌,随便聊。
由于武安州这几年总的来说都还是发展迅速,一众封臣们其实日子也都还过的不错,本来武安州也算是蛮荒之地,偏远蛮荒,但因近年海贸大兴,武安州又有自己的贸易大港太平港,再有许多热销特产,故此其实一众封臣们,谁也不是什么偏远乡下的地主。
大家都是新兴的贵族,各地分封采邑,拓荒殖民的同时,更在忙着开矿烧窑办工坊,或是组织船队商行跑买卖,要么就出海捕鲸捕鱼,总之有个太平港,还背靠着交州港,大家不愁生意不兴隆。
工商贸易赚钱了,买奴隶置办装备,然后又练兵征蛮,抢掳蛮丁奴隶,回头又扩建种植园,增加了农奴矿工工坊奴隶等,产业规模又扩大了。
修城堡,建庄园,办学校,采邑屯堡修的好了,招募移民也都强了许多。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越来越兴旺。
这次来太平城拜见领主卫公,各家可都是特意准备了一番,每家都带了一支队伍来,高举着各自纹章的旗帜,家家一支马队,没有个几十上百号人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