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他的儿女也多,生了十几个儿女,有的已经成家娶妻,有的则出嫁了。
孩子们多还年幼未成家,所以成家的老大老二也还没有分家出去,因此这是一个极大的家族,人丁从多,牲畜也多。
骨咄禄跟他的六个兄弟们便组成了一个约一百六七十人的部落,他们在几十里的草场上放牧,这块草场便是他们家族部落的草场,兄弟七个,都相隔着十余里居住,偶尔聚聚。
骨咄禄有七个妻妾十几个儿女,还有十三个奴隶,这些奴隶中,和欲谷一样的汉奴有七个。
欲谷在突厥语里,意为珍贵的之意。
他本名元珍,曾是隋朝丰州的一名书吏,遥想当年鱼俱罗镇守丰州的时候,曾经让突厥人不敢靠近,连边都不敢沾。
可是后来隋皇杨广无道,天下大乱,丰州这块美丽的塞上珍珠,也就再次沦为了突厥人的牧场,元珍也在突厥人的袭击中被俘,然后辗转被卖给多个突厥主人,最后在骨咄禄家安定下来。
骨咄禄待他还不错,给他改名欲谷,因为他能读会写,所以让他当起了管家一样的工作。不过管家也是一样要挤牛奶挤羊奶的。
阿苏走过来,“听主人说,有商队要来了,让你赶紧回去接待。”
她也是一名汉家奴,家是马邑人。
来到了骨咄禄这里后,主人让两人配对,一对可怜人在这里还生养了五个孩子,骨咄禄一家的七个汉奴,正是他们一家子。
不过这并是说明骨咄禄就有多好,让奴隶配对生育,这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如同管理牛马,让牛马配对产崽一样,是一种增值的方式而已。
生下的孩子打小就是他们的奴隶,替他们做事,将来长大了还可以卖掉。
如今的欲谷和阿苏,完全就是副突厥人的模样,脏兮兮的羊皮袍子,甚至连发式都改变了。
曾经儒雅的边疆文吏,如今早被风刀霜剑刻画的不成模样,皮肤粗糙黝黑,身上总是有股子腥膻味。
扛着一桶牛奶,欲谷先把奶送回了奶房,那里有女奴在打酥油,一桶奶得上下翻打上千次,才能打出一小陀酥油,这些酥油是主人们享受的好东西,也是牧民们留着交易盐茶的好东西。
十岁的女儿玉儿在一边用干牛粪烧水,脸蛋红扑扑的,头发上还挂着一片干牛粪。
欲谷过去摸了摸她的脸蛋,然后替她把头发上的干牛粪摘掉。
“阿耶,我刚听说有商队来了,主人要把我们卖掉,是真的吗?”玉儿很是惊恐,她知道奴隶经常会被买卖,若是干活不听话,或是有人出高价,则主人都是随时会把她们卖掉的。
她不想离开阿爷阿娘,她害怕外面的世界。
欲谷揉揉女儿的脑袋,心里一痛,多么可爱的女儿啊,他心中的宝,可却只是别人的草,打小就开始干活,没少挨过鞭子,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时常被罚跟羊睡在一起。
十岁了,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凝视着女儿的眼睛,“玉儿,爹不会让主人把你卖掉的,爹会求主人把你留下来,你是干活的好手。”
玉儿点了点头,垂下眼帘。
欲谷心思重重的出了奶房,来到了主人的帐篷。
骨咄禄一家子都坐在帐中,火塘里烧着牛粪,上面的架了个铁锅,这是骨咄禄的妻子相当珍视的宝贝,一般的牧民家里可没有这样的铁锅。
这样的铁锅煮奶茶或是炖羊肉,都十分不错。
“欲谷,有件事情要告诉你!”
骨咄禄手捧着瓷器奶茶杯,这套瓷器也是骨咄禄妻子的宝贝之一。
“尊敬的主人,欲谷听从你的吩咐!”
欲谷低下头道。
“刚刚接到了郁射设的传令,让整个部落把汉人奴送到丰州去。”
欲谷心中一动,但忍住没露声色。
“请问让我们去做什么?”
“郁射设投了唐,被唐天子封为怀化郡王,赐名秦国忠,他还拜了大唐使相秦琼为义父,如今郁射设留在长安准备迎娶皇帝的妹妹成亲,所以现在丰州是秦琼的儿子,郁射设的义弟翼国公秦琅过来检校都督·······”
欲谷其实知道这些,之前有商队过来时,他就向他们打听了不少外面的情况,知道了这些变化。
骨咄禄继续说道,“现在我们也都是唐民了,翼国公要赎回所有的汉奴,郡王长子已经下令,让所有部众把手下的汉奴隶送去丰州。欲谷,你将要自由了,你碰到了一个好皇帝,碰到了一个好官员,他们要将你们赎回去了!”
欲谷,不,元珍心里涌起酸楚。
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了。
十余年了,他被掳为奴十余年了,在骨咄禄手下也十一年了,他的长女都十岁了。其实骨咄禄对他还算不错的,相比他之前遇到的几个主人确实好的多。
但再不错,也只是主人对奴隶的不错,他从始至终都没被真正视为人。
元珍低下头,不让自己的泪水被人看见,“真的吗?”
“嗯,你跟你的妻子阿苏,还有你的三个儿女都可以去丰州了,归化郡王会给我们补尝的。”
命令送来后,骨咄禄家族的人也是争议了许久。
如骨咄禄父亲就坚决不肯同意,秦大臣说会给他们补偿,但补偿多少?而且他们也用习惯了欲谷一家子,觉得这一家子十分温驯听话,而且欲谷还会写汉字,能发挥很大用处。
骨咄禄最终决定把人送回,因为如今的局势变了,连郁射设都跑到长安去迎娶大唐长公主了,接受怀化郡王的册封了。
况且他们现在与汉商交易,卖羊毛卖羊皮甚至是卖牲畜也得了许多好处,这都是变化。
时代变了。
第二天一早。
骨咄禄备好马,背上了牛肉干和马奶、水,然后骑上马向丰州出发,他的马后面,昨夜一夜未眠,但此时依然极为兴奋的元珍一家子七口,都裹的严实,紧紧跟随在骨咄禄的马后。
积雪很厚,风雪很大,天气很冷。
但元珍和一家人的心都是火热的,终于踏上返回故土家园的路,就算天上下刀子,他们也不会犹豫退缩的。
路再远,路远难,可回家的路都是让人心情激动的。
玉儿牵着弟弟们的手,紧跟着父亲。
“阿爷,丰州远吗?那里冷吗?”
“女儿,丰州很远,但那里不冷,那是我们的家乡,到了那里,我们就再也不用做别人的奴隶了!”





贞观俗人 第340章 重生
丰州城外,搭起了一座又一座牛皮帐篷。
反正现在丰州其它的玩意不多,但皮毛是最多的。秦琅与李大亮等一行巡视着这个赶工搭建起来的营地。
“准备了多少帐篷,有多少毯子?”
负责的是丰州商会的,他们按秦琅的要求承接了这座临时营地的建设,帐篷、毯子、被子等一应东西全都由他们负责,一顶帐篷将是一个临时的安置房,里面有标准化的生活所需用品,能保证回来的汉家儿女们能够有个温暖的家。
秦琅走进一个帐篷。
牛皮帐里约有十个平方左右,还算宽敞,中间有个火塘,可以生火,上面还配备了一口吊锅,能够烧水煮饭,围着火塘边,还有牛毛毡铺地,另备有羊皮羊毛毯子,东西比较粗糙,但都还比较干净。
“燃料呢?”秦琅问。
“燃烧用石炭,现在都在丰州仓库里,等人来了后,定量供给,保证取暖做饭之用。”商会的管事回答道,丰州商会接下的这个买卖,开价不高,但很认真在按要求做。毕竟商会是在秦琅的领导下,所以这单买卖不求赚钱,商会从其它地方赚的钱够多了,这单只是在做些有益的事,做些该做的事情,只要不贴钱进去就行。
“马上就会有同胞们到来了,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不能等人来了,才发现这里没有那个缺少的。”
“我们一定做好!”
······
秦琅与秦大臣达成约定后,丰州城内的突厥贵人,也就是秦大臣家最先开始清点自家的汉人奴隶,然后向丰州都督府移交。
第一批三千汉家奴只带着身上简陋的衣物离开原主人。
秦琅站在都督府前,看着这些人,心情很复杂。
他们衣衫破烂,面容枯槁,经历过太多痛苦的事情。
“澡堂准备好了吗,水烧好没?澡豆准备好没,药粉准备好没?”秦琅一连询问许多。
管事连连点头。
为了今天这个接收,他们早就全力以赴准备了,修建了澡堂,男女各一座,还建了食堂,又准备了许多衣物等。
秦琅坐到一张桌子前,拿起笔,对排到桌前的那个老人问道,“名字,年龄,原籍何处,哪年被掳为奴········”
“阿勒,不,是赵贵,今年,今年二十七岁,原籍,原籍并州太原,我是在隋大业十一年八月被掳的,当时我是朝廷征召的民夫,为北巡的皇帝运送粮草,八月初八,始毕可汗突然率数十万骑谋劫圣驾,时雁门郡属城四十一,被陷三十九,我就是在雁门城下被俘的,算来,十三年了!”
赵贵永远也忘不掉那一天,忘不掉那让他坠落地狱的一天。
当时的他才十四岁,不过是个中男,却也被官府征发为北狩的皇帝运粮,本以为只要把粮运到雁门,便可返回家中,谁也想不到,告别家中年迈的母亲后,却再也没能回去。
转眼十三年了,他受尽了磨难。
秦琅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个老人,看着起码五十多了,背佗起,一张脸全是皱纹,甚至大半头发都是花白的。
“还记得家中详细地址吗,当初家里还有什么人?”
······
赵贵不知眼前这位年轻人是检校丰州都督兼胜州都督、刺史,他还以为这个和善的年轻人只是丰州的一位大唐官员。
看着他身上的汉家衣冠,只觉得份外亲切。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现在你回家了。”秦琅对着赵贵行了一礼。
一句你回家了,让赵贵忍不住突然失声痛哭起来。
十三年的委屈,十三年的惶恐,十三年受过的鞭子棍棒,十三年来挨冻受饥,十三年来再无家乡父母音信,甚至十三年来他的家乡话都已经有些生疏了。
秦琅拍了拍赵贵,“兄弟,回家了。”
一枚写着并州赵贵的牌子系到了赵贵的脖子上,一位吏员过来领着他到一边去。
登记过后,便有人领他们去洗澡更衣。
一座很大的澡堂,里面有好多个大澡池子,里面都是热水。
吏员让他把身上的烂衣全都脱下来,然后到那池子里去泡。
“这池子里都是热水,且加了杀虫的药粉,你可在里面多泡会。”
赵贵有些机械的脱衣,打散头发,然后赤条条的走入那个热水池,水很暖和,暖和的让他想呻吟,多久没有享受过这种舒适的感觉了。
渐渐有更多人加入到热水池子里泡澡,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询问着来自哪里。
泡了许久,身上的干结的灰尘死皮也终于开始松动,于是吏员让他们两两一组,相互搓洗干净。
干净的池水很快就黑如墨水。
赵贵身上被搓起一条条的泥,甚至搓成了泥球一个又一个。
等差不多将皮都搓下一层后,浑身通红的赵贵终于感觉轻松了许多,也舒服了许多,他感觉自己如同脱去了那层枷锁束缚,又重获自由了。
去下一个池子继续泡。
泡完后,这次则是有人给他们修剪头发剪胡子刮脸等。
打结干枯的头发,全都被剪成了板寸,如同是个和尚一样。
“这是为了去除你们头发里的虱子,你们也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头发还能再重新长出来,没有了这些虫子,你们也不用担心瘙痒难受,更不用担心会染上传染疾病,就当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吧!”
吏员们的这些话,让赵贵等人接受了剪发,沦为奴隶的日子,什么没经历过呢,索头辫发左衽也多年了,如今剪掉重长也没什么不好的。
剪头发修胡子刮脸,最后连手脚指甲也全都剪了一遍。
最后去接了一桶干净的温水,重新擦拭了一遍身上,他觉得自己真的重生了。
全身干净,如同换了一个人,走出水气氤氲的洗澡区,来到了更衣区。
一名吏员拿尺子给他量了一遍后,然后给他挑选了一套干净的衣物。
白色麻布裁制的中衣一套,灰色葛布外衫一套,最后是一套外皮内毛的羊皮袍一件,还有羊毛帽子,羊毛手套,羊毛靴子,还有一件羊皮带毛毯子。
吏员又拿来一个木桶,又往里面放了一块毛巾。
“在这里按个手印!”
赵贵愣愣的站在那里。
“这些是给我的?”
“对,是朝廷发给你们的。”
赵贵几乎不敢相信,想他以前在老家并州时,小时候还是大隋朝,号称是最兴奋的王朝鼎盛之时,可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啊。
当他有些激动的手脚发抖的换上了全套新衣服,那么的舒服暖和,干净整洁。
提上桶,走出澡堂,经过一个水缸时,他往里看了眼,他看到水里倒映出一个体面人,几乎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那人太体面了。
北风吹在脸上,突然有些刮脸的疼,他摸摸脸,脸是那么的干净整洁。
门口一名吏员过来。
“洗漱干净了?我带你去你的帐篷!”
赵贵没有妻儿,他是一个单身奴隶,所以在登记后,被与其它单身奴隶分到一个帐篷。
五个单身奴隶分到一个帐篷,当然,他们现在已经恢复了自由身份了。
赵贵被吏员授为五个人的伍长,负有管带之职。
提着桶的五个人,互相打量着,感觉陌生,又似乎很亲切。
吏员把帐篷内的所有物品清点一遍后,让赵贵在接收单子上按手印。
“吃饭暂时在食堂排队打饭,住就在这里,你们一会还可以去仓库领取石炭和引火之物。”
一个老头问,“我们能回家吗?”
“官府要我们在这里做什么?”
吏员告诉他们,“现在天寒地冻,路上也难走,所以秦都督之意,先把你们在丰州临时安置下来,丰州衙门会登记好你们的信息,然后上报朝廷,并与你们原来的家乡官府联系,看能不能与你们的家人联系上,等那边联系好了,可以接收了,我们会送你们回去,在此之前,你们可以暂时留在这里。”
好多人都想回家,但不少人离开家乡多年,甚至有些人当初被掳走前就已经家破人亡了,也不知道能去哪里。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呢?我们什么都没有,身上这衣服都是官府发的。”赵贵问。
“先休养几天,等过几天你们若是觉得身体恢复了,可以报名参加劳作,洗羊毛、鞣皮子等等,都是按劳给酬,有工钱的,等你们家乡那边联系好了,到时你们可以带着这钱回家。”
赵贵赶紧道,“我会洗羊毛也会弹羊毛,还会鞣皮子。”
牧民的奴隶,几乎都会洗羊毛鞣皮子,不管是牛羊皮还是猎到的野兽皮,都要及时的鞣制,否则皮子就会坏掉。一张皮子,首先要及时的脱毛脱脂,把毛刮掉,把里层多余的脂肪等刮干净,然后用竹条或木片将皮子撑开通风晾干。
到这也只是初步加工,但这样加工过的皮子其实已经可以保存出售了。
如秦琅在丰州的工场,其实就是要完成粗加工便可。
至于后面浸灰脱灰浸酸鞣制复鞣染色加脂干燥拉软涂饰等等,就已经是深加工了。
吏员听赵贵说了许多鞣皮子的行话,于是便在本子上记下来,“我会向上面报告,你安心休养几天,过几天皮场那边会通知你去试工,到时凭技术开工钱,技术越好,工钱越高。”
“那我们现在吃饭要钱吗,还有这些衣服等要钱吗,这帐篷?”
“大家放心,你们新来的这半个月都可以在食堂免费吃饭,住宿也是免费的,等你们开始做工后,自然会包餐。”
“你们身上这套衣服,也都是由丰州都督府免费发放的。”
:。:




贞观俗人 第341章 北国
每天都有几百上千的奴隶来到丰州。
他们脱却了奴隶的镣铐枷锁,扔掉了破衣烂袄,沐浴更衣脱胎换骨。
再没有了皮鞭,也没有了棍棒,晚上睡觉也不用跟羊挤在一起取暖了,他们有了温暖而干净的帐篷,晚上可以围着炭火炉子取暖聊天。
虽然黑色的石炭烧起来味道有些不太好闻,可终究这橘色的火焰带给了他们温暖。
许多来到丰州的奴隶们,仅休息了一两天,就都去面试做工去了,虽然秦琅巡视营地时,亲自跟他们说过,可以多休养些时间,也告诉过他们,在为他们联系家乡的官府,寻找他们的亲戚族人等。
但大家还是想早点做事,自己做工换取食物和工钱,让他们觉得更有安全感,也觉得这样能减轻些丰州都督府的负担。
丰州的工坊又热闹起来了。
屠宰场、羊毛场、皮子场,大量原先的奴隶,如今都涌入进来,许多人还都是个中好手。
一头头牛羊被宰杀,分割。
剪毛、剥皮,拆骨、分肉。
另外在丰州南面,已经探明了数个露天煤炭,直接露天开采就行,挖出来的煤直接运来丰州。
既供给军民取暖,也为工坊提供了燃料。
秦琅让人把屠宰的牛羊肉,进行炖煮,煮熟后再烘干,然后打包运往南边。这样的熟肉能更好的保存,也减少了运输量。
除了粗加工的方式,秦琅也有工坊进行一些精细加工,比如把牛羊肉加工成肉干,或者用陶罐把肉做成肉罐头。高温煮熟的肉装入陶罐头,再密封起来,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秦琅也还在生产肉松。把肉煮熟再做成肉松,更易保存也更好携带。
肉松也成为现在丰州边军的标配干粮,配上炒面,易携易食。
秦琅并没有去压榨这些可怜的南归人,给出的工钱挺合理,忙碌一天,能得百钱工钱,还包食宿,提供工衣。
他们太可怜了,所以不会有谁去压榨他们。
秦琅甚至给他们安排了不少业余活动,如组织大家篝火晚会,唱唱歌跳跳舞,烤个肉什么的,又或者忆苦思甜,讲讲为奴的悲惨遭遇,又或者跟大家说说各自家乡的一些趣闻人文什么的。
还组织吏员给他们勉强写家书等。
秦琅甚至还给搞了几场集体相亲会。
因为南归的许多人里,也有不少可怜的妇人等,有些人在那边被主人与其它奴隶婚配,运气好点的,配个汉人,也算有些共同慰籍,运气不好的,配个其它奴隶,说不定不但要遭受主人欺压,还要被这奴隶丈夫欺负。
这次汉家儿女被赎回来,有些女子因为嫁的是其它族奴隶,所以只能自己回来,甚至她们的子女都没能回来。
也有一些没嫁过人的。
或者有些一直被主人欺负的。
这些人沦落为奴的日子里,没有几个还能保持着干净的。
她们现在来到丰州,却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家人,也不知道家人肯不肯再接受她们,或者有些人早就家破人亡,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家了。
她们现在也在工坊里做工,用忙碌来让自己暂时躲开这些问题。
可是午夜梦回,又有多少人在暗夜里哭泣。
秦琅也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便干脆办起了集体相亲会。
大家自愿报名。
若是两个看对眼了,便可由丰州都督府做媒证婚,秦琅甚至宣布,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若是在这里成婚后,可以选择就地落户。
等明年,秦琅还可以给他们授田分地。
还别说,真有不少人愿意参加这个相亲会。
大家都有相同的悲惨经历,也更能理解对方,大家也不会介意对方的这段经历,年纪差不多,人看的对眼,便能组成一个新家庭。
“到目前为止,南归丰州的汉家儿女一共有两万三千七百四十七人了。”李大亮拿着报表对秦琅惊叹着说道。
“怎么这么多,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啊。”秦琅道。
“自从前几批南归人到了丰州后,他们享受的这待遇啊,传扬开去后,那些汉家儿都动心了。”
之前有些突厥人并不愿意放人回来。
现在这消息到处传,而朝廷又是如此妥善安置,哪个还不动心,于是各地的汉家儿女纷纷想办法南下。
甚至现在不仅是丰州郁射设部里的汉人奴隶,就连朔方梁师都、漠南颉利可汗处,还有狼山口外的突厥部,许多汉家奴都掀起了跑路狂潮。
而秦琅跟秦国盛秦大臣又达成了协议,要赎回所以汉家儿女,所以现在只要是在后套境内,汉家儿要来丰州,唐军士兵都会积极支持的,那些突厥牧民们也不敢阻拦追击。
其它部落的汉家儿,一逃进丰州边军的防区,那么唐军就会接应他们。
“真想不到,有这么多汉家儿女沦落北地!”李大亮感叹着道。
秦琅则丝毫不惊讶,要知道,自大业十一年杨广雁门被围起,北方突厥就年年寇边,每次都要掳掠走无数百姓。
更别说,隋末时,多少中原反王向突厥称臣纳贡。
就连当年李渊父子也一样向突厥称臣借兵,突厥人可以轻松的跑到太原、幽州,甚至是兵马直抵长安或洛阳附近。
1...217218219220221...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