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简直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每次来都有多少无辜的百姓遭殃啊。
也就是杨坚在位的时候,真正建立起了北方边境,开皇盛世,也是少有的北方胡虏不敢越过长城的时代。
杨坚当年对付突厥人,一靠权谋,大搞离强合弱之术,分化拉拢突厥人,搞的突厥人内斗四起,诸汗争霸,使的突厥人陷入内斗之中,而隋朝扶持起代理人相争,也为大隋守北方门户。
可惜杨广这方面水平不行,这才使的当年杨坚养的看门犬,后继者却统一草原诸部,反过来威胁攻打隋朝。
“李公,中原统一,大唐兴起,我北方边境上的汉家儿悲惨的苦难终于要过去了。如今我们强大起来了,所以河套我们要收复,朔方我们要收复,甚至将来还要重新打通西域,草原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有两万多汉家儿南归丰州,他日,便还会有更多沦落在突厥人手里,沦落在吐谷浑人手里,沦落在高句丽人手里的汉家儿们南归家乡!”
······
天一天比一天的冷。
雪一场下的比一场大。
颉利可汗想要出兵灭掉叛祖投唐的阿史那摸末,可终究是被这雪所阻。
东部的突利小可汗,北方的欲谷设,还有他的叔父那几个老家伙们,没有人肯出兵。而郁射设的弟弟拓设阿史那社尔,更是直接声称若不是颉利要对郁射设不利,也不会把郁射设逼的投唐。
这让颉利很恼怒。
但是各个称雄一方的设们都不肯支持出兵,那颉利也不敢轻举妄动,不仅因为大家不出兵的话,他能出动的兵不多,更重要的是他担心他出兵的时候,会被其它人算计。
加之这雪灾太过严重,牧民们哪有心思这个时候听令集结打仗呢。
连汗庭的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等许多贵族都劝他暂时不要出兵。
可敦义成公主则认为,不能打无准备的仗。
颉利只能恨恨打消了出兵的计划,转而向秦琅派去的使者数落了唐人的许多不应之处。
程处默早就抵达了金河口,也在那里顺利的建起了一个小寨子。
附近颉利的部众果然还是跑来这个新开的边市交易了,今年的日子太难过,唐人愿意收走他们的皮毛牲畜,换取所需要的盐酒甚至是一些粮食,他们很高兴。
至于颉利的禁令,大家也都阴奉阳违,因为颉利又不会为他们的雪灾给予补偿,才不会管他们的死活。
河南岸的胜州榆林城,也进驻了五百边军,残破的城池经过了简单的维修,虽然没有百姓,但起码有了军队。
那城墙上,又升起了大唐的红旗。
一些原本藏在山里的百姓,看到唐军,看到唐骑,又偷偷的跑下来了。
等确认真是大唐军队回来了后,还看到了河北岸升起的振武军军旗后,他们相信大唐这次不会再放弃胜州了。
于是开始有百姓回到了胜州城。
程处默原本想过很多种未来的场景,其中有许多都是颉利会来拔他这根钉子,他会带着战士们如何反击抵抗,血战沙场,斩将夺旗·······
可惜没有,只有茫茫白雪,只有北风呜咽,只有那黄河冻结的冰面。
只有偷偷跑来交易的突厥人。
那些冒险过来的商队,倒是大赚了一笔。
商队们来来往往好几趟了,每次都奉秦琅的命令,用商队二成的驼马为程处默他们运来军粮补给。
其实程处默不缺粮,毕竟这边市一开,牛羊大群大群的赶来,便宜的很。
许多突厥人把冻死的牛羊肉也拿来卖,就更便宜了。
事实上,程处默他们天天吃肉,都吃的腻味了,振武军现在最想吃的,其实就是一口青菜。
寂寞的让人发疯,要不是秦琅隔几天来封信,每次都叮嘱他不得乱来,程处默早就要按捺不住跑到颉利汗庭去骂两嗓子了。
你不是能吗,你怎么当缩头乌龟了,你倒是来啊。
咱们点齐兵马,兵对兵,将对将,咱们好好干一场啊。
摸了摸隆起的肚皮,程处默悲哀的发现,这都快要过年了,他居然还长胖了,长出了肚腩来了。
“不行,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程处默从暖炕上一跃而起,“我要去巡逻,亲自带队。”
贞观俗人 第342章 巡狩
程处默坐不下去了。
东受降城的雪景很好看,寨子里的牛羊也很好吃,但他怕自己这样下去就废了,他是来建功立业千里觅封侯的,不是来涮火锅睡暖炕的。
冬季黄河结冰,到处深过膝盖的积雪,背倚着南岸胜州城的东受降城寨,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程处默就是坐不住了。
掀开暖和的帘子,离开温暖的房间,脱去衣服,跳进雪地里,抓起大团的雪就往赤着的身上擦。
寒风刺骨,雪擦在身上更是冰冷无比。
程处默发疯一样,一边在那里嚎叫着一边在那继续拿雪擦身。
身体很快如煮熟的虾一样泛红,程处默却感觉自己不再是昏昏欲睡,终于有了精神。
全身冒着白气,身子通红,程处默却觉得无比的痛快。
取来一条毛巾擦干净水份,程处默大叫一声,“取我铠甲来,备马!”
振武军的将士们早就过来围观了半天,听到老程的话,有些愣住。
“他娘的愣什么,还真当自己是来这里享福来了?都给我滚去披甲上马!”
挑选了五百人马,程处默一行离开了简陋的东受降寨子,向着茫茫雪地进发。
去哪里?
当然不可能去颉利的汗庭做客。
离开了温暖的营寨,跋涉在寒风中,走出了二十里地,程处默感觉那股子让他发燥的东西终于平息了。
“军使,咱们去哪?”
四面白茫茫一片。
“去拜访下这附近的部落吧!”
其实在河套地区,并不是只有汉人和突厥人,除了汉突之外,其实这里还有许多胡族。
胡人之名,在最早的时候专指匈奴,后来便泛指北方异族了。
魏晋时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北魏时,北方则是柔然人控制着草原,再后来突厥人取代柔然人,曾经的锻奴反客为主。
柔然人本是东胡的一支,而在鲜卑和东胡之外的许多胡人,被统称为杂胡。
汾胡、契胡、山胡等等都属于杂胡,居住在河套、河东等地区,汾胡是居住在河东汾州地界的,山胡也即稽胡,是源于汉代时归附的南匈奴。
原由河套地区属于边境地区,常期动乱战争,所以这里各种胡族就特别多,蕃汉杂居,势力复杂。
稽胡、汾胡、契胡等杂胡有之,鲜卑、突厥人有之,羌人、氐人也有之,甚至从西域过来的粟特胡也有之。
这些胡人现在大抵都是臣服于突厥的,都听从颉利可汗的号令,但是平时也是各自聚居。
突厥人平时也是以家庭为单位放牧或游猎,再以多个家庭组成一个一百五六十人左右的小部落,一旦人口超过这个数量,他们往往就会再分出去组成新的部落。
一百多人,是部落的基本规模,超过这个人口数量,会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影响,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数量是既能较好维持联系,又不会过份挤占空间的一个规模,草原胡人还是比较落后的,而游牧这种生活方式,又要求他们占有很大的草场。
这不像是中原农耕文明,人员集中。
百多人的小部落,分成数个家庭,往往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子侄们,分散居住,又相隔不远,能够相互照应,又不会影响各自的牛羊放牧。
小部落上,还有大部落,大部落上面还有联盟。
实际上这些胡人的组织还是以血缘为纽带联系的,大宗小宗这样不断的开枝散叶,分家出去。
五百人马,拜访任何一个小部落,都是拥有很大威胁的。
好在自移驻于此,是以边市为名来的,所以互市以来后,关系倒也不算紧张。
午后时分。
远方出现了数顶帐篷,那是一个牧民家庭,一家数口加上几个奴隶,然后是百余牲畜,在一个稍背风的地方过冬。
雪线上突然出现的这一支人马,让牧民们十分惊慌。
强壮的家长赶紧披上皮甲,背起弓刀,给马备上鞍。
牧人让年少的儿子赶紧骑上马去向附近的兄弟报信。
程处默带着人马,如大雁展翅,分散包抄。
很快就围住了牧民家。
程处默跳下马。
牧民手持着直刀,面色惊惶。
“你是突厥人还是?”
“我们是高车人!”
程处默点了点头,“可以到你帐篷烤下火,喝杯热茶吗?”
牧民不安,“你们是谁?”
“我是大唐丰州都督府东受降城振武军使、左千牛卫千牛备身程处默。”
听着这一长串的头衔,牧民们更发敬畏。
“不知道尊贵的唐国将军来这里做什么?”
“巡视边境!”
牧民帐篷前停着两辆大车,车轮极高,这也正是高车人的标志性特征。
程处默是知道这些高车人的,他们也被称为敕勒或是铁勒又或是丁零人,是铁勒人的一支,他们的历史很久远,据说是古代赤狄的后裔,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称为敕勒,因为他们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又称之为高车。
他们最早游牧在贝尔加河以东、南地区,后来扩至叶尼塞河上游,与古坚昆杂居。再到后来,高车人迁徙南下,在北魏时,敕勒人大量参与北魏的战争,后来和许多鲜卑人一样融入汉族。
敕勒人到如今,也是迁移分化最广的一支胡族,从漠北到西域,从阴山下到中原,遍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敕勒人甚至早就已经分出了许多不一样的新族群了。
比如高车六姓,袁纥、回纥、纥骨等,事实上,又称为铁勒的敕勒人,数量众多,族群也众多,号称几十姓,真论部族数量,当远在突厥之上。
在阴山南的敕勒人,其实已经有很多相对汉化了。
事实上,颉利可汗现在居住的前套汗庭一带,在北魏时被称为敕勒川,便是因为当时是南下的敕勒人游牧草场。
帐篷里,牧人的妻妾子女们害怕的挤在一起。
程处默摘下头盔,去掉手套,坐在火炉边。
他拿出钱袋,抓出一把钱。
“买你家十头羊,给我的弟兄们吃。”
高鼻梁深眼窝,还是绿眼睛黄头发的敕勒牧民看着那把钱,有些犹豫,“能不能拿其它的交易,比如盐和布?”
铜钱在草原上并不是什么受欢迎的东西,牧民们更喜欢以物易物,因为交易不便,拿着钱在手里,还得再去交易一次。
程处默从身上解下一个盐袋。
这里面装的都是上好的细青盐,一粒粒干爽澄净,透着青色。
牧民一下子眼睛放亮,这是好东西。
“换换换!”
换了盐,牧民又看上程处默的武器,这些器械十分精良,那横刀马槊,那明光铠甲,那披风······
“这个不能换,这是军械,国之利器,镇边神器。”
“我愿意拿皮毛换,还有羊。”
程处默摇头。
“我还有奴隶,我拿奴隶换。”
“什么奴隶,哪族的,可有汉家儿女?”
牧民犹豫,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有两个。”
两个饥寒的汉家奴被唤来。
程处默问了他们几句话,确认他们正是汉人。
“作战的武器不能换给你,但这吃肉的刀子可以换给你,另外我再拿口铁锅给你,换这两人!”
牧民高兴的同意了这个交易。
铁锅可是好东西啊,易携带又不易坏,比陶锅好用多了。
敲定了交易,东西易手。
牧民马上开始让妻子用这新锅烧水炖肉。
“军使,何必跟这胡人如此客气?”
牧民在帐外帮忙宰杀,程处默买了十头羊,牧人亲自挑出羊,还跟每头羊念叨几句。
牧人的妻子则在整理交易的皮毛等。
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
牧人的兄弟们来了。
同一个部落的兄弟子侄三十几骑奔来。
牧民上前介绍。
程处默拿出了茶叶、酒和糖来,牧民则又牵了头牛出来杀。
巡边的振武军也搭起了几个大帐篷。
干牛粪燃起温暖的火堆,振武军的士兵们架起了吊锅,烧火、炖肉。
这个小部落的牧民还以为程处默是来交易的,于是都高兴的过来谈交易,他们愿意拿自家皮毛、草药、牲畜甚至是奴隶换程处默手里的刀子、铁锅、茶叶、盐、糖、酒等。
程处默笑着答应了。
接下来便是载歌载舞,吃酒喝肉了。
“军使,咱们怎么还跟他们喝上了?”
“要不着,你想怎么着,打砸抢烧?”程处默呵呵一笑道,“咱们是来巡边的,又不是来打劫的。”
“可·······”
“别急,转一转,看一看,聊一聊先。”
酒喝到兴处。
程处默也向这个小部落的男人,也就是这个部落里的战士们敬酒。
“以后,不仅河南岸是我大唐管辖,就是北岸尔等这里,以后也是我大唐振武军的防区,是我东受降城的辖地,尔等要尊奉大唐皇帝旨意,尔等若是安份忠心,那今后大家一起喝酒一起吃肉,有好东西也不不会少你们一份,可若是谁敢与我大唐为敌,向我振武军亮刀子,可休怪我程处默不客气。”
“还有一事,你们替我向其它部落的人带个话,我程处默欢迎大家到东受降城去互市交易,价格公道,商品优质,欢迎前往,但是,各家若是家里有我汉家儿女做奴隶的,请立即放他们来东受降城,让他们回家!”
“现在把人送到东受降城,本军使会用盐茶布匹等给以赏赐。”
“若是不放人,后果自负!”
“任何胡人,都不得奴役我大唐子民!”
帐中的高车胡们怔住。
之前他们跟程处默达成的交易里,便有购买汉家奴一项,程处默条件还是开的很高的,比正常市价还高些。
没想到,这并不是正常的奴隶买卖。
“来,继续喝酒!”程处默举起酒杯,这些高车胡们,脸上已经有了几分不太自在。
:。:
贞观俗人 第343章 雪中行
风雪连天。
敕勒川中,一处山谷里,居中的一顶大帐里,烧着大块的木柴,火势正旺,巨大的帐篷内温暖如春。
地毯上。
一群胡人正坐在地上拿刀吃把子肉。
“想不到这冰糖放在铁锅里一炒,再炖肉,这肉是既好看又好吃啊,尤其是再加了点这个茶叶和酒,真是绝了。”
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左耳吊着个大金环,左手一根带骨肉,右手一把锋利刀子,吃的满嘴流油。
“那些汉人还真是会吃,老子吃了这么多年的牛羊肉,还不知道能这样吃。”
上首一个粗壮汉子手里端着个黄金酒碗,细细品尝着碗中美酒。
这酒碗有些特殊,细看之下能发现这居然是用一个人的头盖骨做成的,镶上黄金做成了一个酒器。
帐中的人都知道这个酒碗的来历,那是用这个男人父亲的头骨做成的,亲生父亲。男子是一个部落首领,他父亲当年是老首领,后来渐老,打算把首领之位传给幼子,按他们部族的传统,长子分家立业,幼子则继承家业守业。
男人不服,于是带着部下杀了父亲和兄弟们,最后把父亲的妾侍收继做了自己女人,把父亲的头骨都拿来镶金做了酒器。
凭着这一手,整个部落无人敢以传统说事,没人敢反对他。
“高车人带来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吧?”男子放下酒器,目光扫过众人。
那个肥头大耳朵戴金环的家伙道,“他算老几?他说让我们把汉家奴儿送过去,我们就送?凭什么?”
一个络腮胡的首领也道,“我不管阿副罗首领你是何打算,但我不可能把我部落中的汉奴放走的,这些是我的财产。”
“穷奇首领说的对,我也不可能放的。那唐将说几句话,就还能吓着我们了?”
另一个人则干脆道,“要我说,这个姓程的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居然跑到金河口来筑寨,还派兵又进驻了榆林城,这些地盘,可都是颉利可汗划给咱们放牧的草场,他们凭什么来占了?”
“要我说,咱们就得联手把他们灭了,要不然,他们以后就不走了,咱们明年还怎么过去放牧?”
喝着从唐人那里换来的美酒奶茶,吃着用冰糖炒糖色加茶叶炖煮的牛肉,连手里吃肉的刀子都是唐人那换来的。
但是这些人却并不会因此对唐人如何尊重。
“不能让唐人再呆在那里了!”
“必须将他们赶走!”
还有人则干脆提出说金河口唐人的寨子里有许多商货。
·······
程处默回头,身后旌旗招展,红旗如血染。
五百骑,其实并不算多,但出巡在外,人皆双马,所以看上去倒是很多了,再加上程处默这段时间巡视在外,走访了不少部落,一些杂胡小部落对于程处默的大方豪爽,以及兵甲锐利很是印象深刻。
于是对程处默提出要召他们子弟历练历练的要求,也都没怎么拒绝。
所以现在程处默的五百巡骑后面,还跟了一千杂胡诸部的协从子弟。
一千五百骑,其实已经是一支不错的力量了。
在他们前面,一座山谷里,是一支突厥人的部落,也就百余人的部落。
他们在几天前,袭击了来此的一支商队,把商队掳掠为奴,将货物哄抢一空。
有一个护卫侥幸逃脱报信。
“真要动手吗?是否先上报秦都督?”
程处默冷着脸。
他能跟杂胡牧民们喝酒说笑,能跟他们交易做买卖,但前提是这些人识趣懂事。
现在有人却在他的地盘上劫货杀人。
他眯起眼睛,眼睛里尽是杀意。
“我振武军难道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还上报都督?”
“军使,咱们这毕竟是突厥人的地盘啊。”
前面确实只有一个小部落,但据收到的情报,这次的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已经有许多突厥人拒绝把汉家奴隶交还,甚至抢劫事件也陆续发生。
现在振武军已经通知商队暂不要再往东前往胡部交易了。
“杀人偿命!”
程处默只吐出四个字,然后端起了马槊,“杀!”
百余人的小部落,根本不知道触犯大唐后的恐怖结果。
一千五百骑直接突入营地。
不到片刻。
整个营地便四处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营帐拖倒,突厥人扑了一地。
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白雪。
牛羊在惊惶乱叫。
还有些妇人藏在牛圈羊栏里,此时也被拖了出来。
程处默提着滴血的横刀走过营地,目光冷漠的看着那些倒地的突厥尸体。
“找到商队的人了没有?”
“没找到,我们找到几个汉家奴,他们说商队被袭后,商队的人只在这里关押了一晚上,然后就被送走了。”
“送哪去了?”
“说是送到首领那去了。”
“把这些该死的突厥贼子都砍了。”
校尉劝说,“重伤的可以砍了,但轻伤的可以留着,没受伤的更不能砍了,这些送到丰州去可是很值钱的。”
程处默看了眼惊慌无措的突厥人。
“不杀可以,但每人砍掉两根大拇指,脸上再给我烙个奴隶印记,绑起来带走。”
汉家身份的奴隶,则被程处默亲自接待,给了他们温暖的衣袍。
“我会送你们回东受降城,到了那里,你们就回家了,以后不再是奴隶,恢复自由之身,我也会上报朝廷,与你们家乡联系,为你们寻找亲人。找到亲人就可以送你们回家,若是联系不上也没关系,可以在东受降城安置,分田授地,重新开始生活。”
十几个汉家奴隶不敢相信,刚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听到这话,激动的跪下磕头。
振武军士兵提着横刀,把突厥俘虏一个个的砍掉双脚大拇指,惨叫声此起彼伏。
妇人和孩子逃过一劫,但也被在脸上用烧红的烙铁烙上了奴隶印记。
其它胡族的奴隶,并没有得到汉人那样的待遇,他们的主人没了,但却马上变成了振武军的战利品,成为了振武军的财产,也将被与那些缴获的骆驼牛羊马匹等一起被送回东受降城。
程处默宣布给杂胡协从们记一功,还称这次缴获中的战利品,将一有部份赏赐给他们,暂且记在账上。
杂胡们很高兴。
杀牛宰羊,直接在山谷里炖起了肉来。
饱餐一顿之后,程处默便带兵杀向下一个部落。
·······
转战七天。
程处默挑了七个小部落,杀死突厥贼百余,俘虏千余,解救汉家儿女百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