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没把握。易知足干脆的道。
林则徐一楞,若是连杭州都没把握保住,这仗还怎么打?易知足磕了磕烟灰,语气笃定的道:部堂大人尽管放心,英军最多做做样子,摆出一个进攻杭州的架势,不会也不敢大举攻打杭州,虽说慈溪距离杭州不到三百里,但英军弹药消耗大,在无法保证弹药补给的情况下,英军不敢让陆军孤军深入二三百里的内陆。
林则徐担心的道: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没有万一。易知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英军若敢孤军深入,早就攻占杭州了,部堂大人别忘了,英军中有不少熟悉浙江情况的汉奸,攻占杭州的意义和影响,英军不可能不清楚。
这话倒是不无道理,林则徐抚着长须沉吟了一阵,才道:英夷会否是因为兵力不足?
不存在兵力不足。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英军在香港只留下了八千人,在定海宁波的兵力足有二万以上,不存在兵力不足,况且,英军还一分为二,分兵沿海北上。
听他提及这茬,林则徐打断他话头道:北上英军舰队可有消息?
有消息回报。易知足道:派去的沙船在进入山东海面就跟丢了。
跟丢了?林则徐疑惑的看着,英军舰队那么大船队,居然能跟丢?
英军战舰开炮驱赶,并派快船追击。
林则徐心里一沉,如此说来,英军还真是兵分两路,一路去攻击天津了?
一晃已经半个月,英军舰队若是攻击天津,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易知足缓声道:部堂大人无须担忧,天津有重兵把守,大沽口炮台也增强了防务,即便英军舰队是前往天津,那点兵力也无济于事。
他这话纯粹是宽林则徐的心,英军二十多艘战舰其中还有三艘三级战列舰,兵力至少在七八千,若是攻打天津,绝对够天津守军好好喝一壶的,顿了顿,他将话头拉回来道:英军分兵北上,却不集中兵力攻打杭州,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英军根本没有攻打杭州的计划,窃以为,在杭州附近驻扎一二万兵力已足够应对。
这可不是小事。林则徐说着一笑,知足一路辛苦,暂且歇息一下,客院都已收拾妥当,本部堂晚上为你接风洗尘。
易知足被安置在一处甚是幽静的院子里,洗了个澡,随意吃了些点心,他便挑了一处阴凉的地方,着人搬了一张躺椅,半躺在椅子上抽着雪茄想心事,户部银库亏空案居然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确实是出乎他的意料。
国库亏空,只剩四百多万两银子,但道光的小金库总能凑个几百万两吧,去年的一千万国债也总能剩下个四五百万吧,凑凑巴巴一千二三百万总是有的,再不济,还可以勒令各省士绅商贾捐输,平定张格尔叛乱,不就是这么干的,何至于这么着急打元奇的主意?也不嫌这吃相太难看。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许不揭开户部银库的盖子,那些个官员还能拆东墙补西墙,挤出个七八百万两银子来先将江南这一仗撑过去,好在,也不是没有收获,总算是给了他一个参赞大臣,让他有机会影响甚至是左右这一场大战。
说着实在的,对于这场战争,他心里十分纠结,既希望大胜,又担心大胜之后,战争规模会再次扩大,没人有比他更清楚,以大清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是英吉利的对手,战争扩大的后果,不是大清能够承受的,尤其是大清目前的经济状况,根本无法维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倾国大战。
少爷,他们送来一盆冰镇杨梅汤。李旺从后面快步过来,殷勤的道:给少爷盛一碗来?冰化了,口感就差了。
易知足不喜欢杨梅,摆了摆手道:跟下面人分了,买几个西瓜浸在井里,晚上好消暑。
是,少爷。李旺正准备转身,易知足又叫道:等等,送杨梅汤的小厮,给了赏钱没有?
听的这话,李旺笑道:小的可不敢给。
不敢给?易知足一楞,随即赶紧坐起身来,他先就听的后面不止一个人脚步声,但听的李旺开口,他只当也是小厮,回身一看,却见林则徐的首席幕僚——魏源笑吟吟的站在身后,当即瞪了李旺一眼,不及开口,魏源已是笑道:不怨他,老夫不让他通报的。说着拱手笑道:知足不喜酸甜之物?
易知足拱手还了一礼,便吩咐道:快给魏先生盛一碗来。
不用不用。魏源连连摆手道:凉茶就好。
待的李旺离开,易知足便拱手笑道:魏先生为在下举荐几位得力的幕僚,一直想寻个机会。
老夫可不敢贪功。魏源笑道:为知足物色幕僚,是部堂大人亲自过问的老夫前面来总督府,部堂大人心里甚是过意不去。说着,他摆摆手道:这事休提。
说着话,李旺已是飞快的搬来桌椅,又送了一壶凉茶,这才远远的退开,两人落座,魏源才缓声道:前段时间,部堂大人还交代老夫,日后去上海做知足的入幕之宾。
听的这话,易知足一笑,部堂大人对于江南的战事没有信心?
知足有信心?
易知足一笑,魏先生可有信心?
缓缓摇了摇头,魏源才道:太平日久,八旗绿营早已不堪一用,英夷不论是水战陆战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战力,说实话,老夫是深感担忧,若是粮饷充足,将士用命,或许还有机会,如今这局面,难!
是难!易知足点头道:不过,再难,这一仗也得打,咱们别无选择。
魏源盯着他道:若是有台阶下呢?
有台阶下?什么意思?英军不可能给他们台阶下,朝廷?易知足转念间就反应过来,沉声道:英军北上的舰队攻打天津了?
见他反应如此之快,魏源暗自惊讶,摇了摇头,道:没有。略微一顿,他也不卖关子,缓声道:英军舰队出现在山东登州,并劫掠了往来的几支商船队,天津急报,京师震动,皇上已下旨抽调徐州兵力北上驰援天津,僧王连夜疾驰而来。
登州是什么地方?登州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端,就在渤海口,英军舰队在登州劫掠了往来的几支商船队?这是什么意思?抽调徐州兵力驰援天津,如此重大的事情,林则徐不召他前去商议,却让魏源来试探,又是什么意思?林则徐打退堂鼓了,想借这机会放弃江宁会战,转而专一的收复宁波?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徐州的兵力抽调的不多吧?
魏源道:抽调了一万精锐。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魏先生想过没有?英军舰队为什么在登州劫掠过往的商船队而不直接攻击天津?魏先生再想想,英军占据宁波,却不攻击杭州,这一南一北,为的是什么?
魏源听的一呆,不等他仔细琢磨,易知足就沉声道:这是战略欺骗!说着他站起身来,兴奋的道:英军的目标不是天津,也不是杭州,而是江宁!
知足的意思——。魏源迟疑着道:英军舰队出现在登州,是为了制造假象,是为了将徐州的兵力抽调往天津?可英夷根本不知道徐州屯集了重兵!
英夷是不知道徐州屯集了重兵。易知足一脸轻松的道:魏先生仔细想想,英军舰队在登州与在天津相比,所造成的压力,哪一个更大?不出意外,定海的英军舰队最近也会离开,造成北上的假象!
如此一来,就能让朝廷将北方的兵力都调往天津,魏先生别忘了,英夷舰队的速度不是八旗绿营能比的,一旦英军舰队掉头南下攻击江宁,天津的兵力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道:璞鼎查倒是有些手段,封锁珠江海口,将广东水师关在虎门,沿途北上,摧毁闽浙水师战船,以消除后顾之忧,完全掌握制海权,接着制造进攻天津威胁北京的假象,等他回马一枪,攻打江宁,朝廷已是鞭长莫及。
第三八五章 祸不单行
易知足一脸的兴奋和欣喜,魏源却是惊疑不定,英夷会主动攻击江宁,而且是早就计划攻击江宁,这实在是令他难以置信,毕竟一直以来英夷舰队都是沿海攻击,从未进入内河,更何况江宁距离海口三百余里,英夷怎会一早就计划攻打江宁?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若是加强吴淞炮台兵力,加强狼山镇江防御,江宁也积极备战,即便英夷早有计划,也会被逼改变计划。
听的这话,易知足仿佛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从头凉到脚,真要如此,借璞鼎查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来攻打江宁,他缓缓的坐下,沉声道:部堂大人是铁了心要放弃江宁会战?
既无兵,又无银子,这仗怎么打?魏源说着端起茶杯浅呷了一口,眼光却瞟向一旁。
徐州不是只被抽调了一万,还有二万兵马,九江还有湖广的绿营。
别看徐州九江距离江宁都不远,但要调动两地的绿营,必须的银子开路。魏源慢悠悠的道:数万大军开拔,至少需要上百万两银子,朝廷拿不出银子,两江藩库也一个劲哭穷。
听到这里,易知足不由的暗松了一口气,合着魏源前来,要银子才是正经差事,可被他吓的不轻,不过,开口就要一百万,这口张的也太大了,元奇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略微沉吟,他才道:两江富甲天下,人所周知,要募捐一百万两,想来应该不是难事。
魏源看了他一眼,含笑道:两江富裕不假,但要大额募捐,须的师出有名,如今不能以守卫江宁的名义募捐,只能以收复浙东失地的名义募捐,不关切身厉害,谁会大额捐输?
两淮盐商呢?
两淮盐商已是昨日黄花,知足难道不知?
两淮盐商已成昨日黄花?易知足大觉意外,接任上海道前来上海,他关注的重点是战事,对于盐商扎堆的扬州还真没上心过,当下连忙道:在下还真不清楚,怎么回事情?
略微沉吟,魏源才道:道光十二年,盐政革新,改‘纲商引岸’制为‘票盐法’打破了食盐运销的垄断,两淮盐商陷入困境,大量盐商一夜之间,由富变贫,一蹶不振,如今哪里还能指望盐商捐输。
说着,他微微摇了摇头,苦笑着道:以前‘纲商引岸’富了两淮盐商,但朝廷每遇大事,战争庆典赈灾工程等需要花大钱的时候,盐商们都踊跃捐输,多则数百万,少则数十万,乾嘉年间,盐商报效捐输军需一项,就高达白银三千万两之多。改行‘票盐法’,穷了盐商,朝廷也没见富。
朝廷没富,官员们却富了。易知足笑道:朝廷这笔帐可没算清楚,盐商口袋里的银子,还能通过捐输,逼迫他们吐出来,官员口袋里的银子却是没法子逼迫他们吐出来。
魏源可不想将话题扯远,林则徐还等着的,当即拉回话头道:兵不如人,器不如人,又无银子,纵使英军舰队抵达江宁城外,亦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放弃江宁会战,是最为明智之举。
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道:募捐不急,待的英夷舰队进入长江口,攻打吴淞口炮台,逆江而上的时候,再募集也不迟,兵临城下,不怕他们不积极捐输。再有,烂船还有三千钉,两淮盐商富甲天下,岂能没有一点家底?
魏源眉头一扬,兵凶战危,岂能儿戏?
军国大事,在下岂敢儿戏?易知足沉声道:朝廷没银子,地方官府没银子,元奇有银子,别说一百万,就是三百万,五百万,元奇也出得起!
魏源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道:这话当真?
易知足正色道:部堂大人是担心元奇筹措不出足够的银子吧?放心,砸锅卖铁,元奇也会支持部堂打完江南这一战!
魏源点了点头,道:看来知足对这一战很有信心?
关门打狗若是都没有信心,在下也不会蹚这趟浑水了。
知足想过没有,这一战若是大败,会是什么后果?
在下执掌元奇以来,不敢说没做过亏本的生意,但亏本的大生意还真是从未做过。易知足缓声道:这一次,元奇在江宁投下了五千团练,数百万银子,可说是元奇创建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岂容亏本?
听的这话,魏源起身拱手道:那老夫这就回覆部堂大人。
待的魏源告辞离开,易知足缓步踱了两圈又坐回躺椅,虽说魏源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法子来试探元奇的底细,但林则徐怕是也真有放弃江宁会战的想法,先前对于绿营和英军战力对比的话有可能将他吓到了,不过,说实话,那些外省来援的绿营兵马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还真是难说。
江宁这一战,不能放弃!这是唯一能够打击英军气焰的机会,就此放弃,实在是太可惜,至于银子,他倒不是吹牛,三五百万,元奇还真拿的出,而且这笔银子也不可能是白给的,怎么着也得翻倍赚回来,眼下是要先坚定林则徐的信心,若是林则徐有心放弃,随便放出风声,就能令英夷止步。
不过两刻钟,李旺就快步赶来禀报道:少爷,林部堂带人来了。
带人来了?带的僧格林沁?这两人方才一直在一起?难不成僧格林沁也有意放弃江宁会战?易知足心里想着,脚下却不慢,快步迎了出去,传过院子,一拐角,就见僧格林沁林则徐快步而来,他连忙拱手道:在下见过王爷部堂大人。
私下相见,知足无须多礼。僧格林沁满脸笑容的摆了摆手。
二位请。易知足客气的伸手礼让,三人进的厅堂,叙礼落座,林则徐便径直道:方才让魏先生来探探知足的口风,元奇真能筹措到三五百万两银子?
这两人果然是串通好的?易知足隐隐觉的不对,忍不住道:还有其他变故?
林则徐点了点头,道:黄河决口,河南祥符三十一堡堤顶漫塌,水围开封,洪水奔注洪泽湖,初步估计,安徽甚至是江苏都有一部分州县遭灾,这次水灾可能是数十年罕见的。
那么大的水灾!易知足听的一呆,这可真是雪上加霜!户部银库亏空案才出,黄河又决堤,难怪素来坚决主战的林则徐会打退堂鼓,起了放弃江宁会战的念头,难怪他会派魏源前来试探他口风,如此大面积遭灾,光是赈灾要多少银子?
祥符决堤,河道总督文冲已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僧格林沁缓声道:户部银库的那点子家底,知足想必也清楚,加上英夷舰队出现在渤海口,估摸着皇上有可能会放弃江宁会战。
河工历来最耗银子。林则徐补充道:南河东河每年支用的河工银高达七八百万两,遭遇大灾,上千万也稀松平常,这次水灾严重,遭灾面积广,除了赈灾,还要堵筑决口,朝廷可能无力支撑江南大战。
易知足看了看两人,缓声道:王爷和部堂大人应该都是不甘心放弃这一次难得的打击英夷的机会吧?
元奇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僧格林沁向北拱了拱手,道:本王马上上折子,恳祈皇上继续执行江宁会战计划。
林则徐却道:知足可要想清楚,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开战,局势就不是咱们想要掌控就能掌控得了的。
与英吉利一战,关乎大清百年国运,元奇即便是倾尽所有也在所不辞。易知足沉声道:王爷和部堂大人放心,江宁战事一日不歇,元奇就保证江宁参战绿营的粮饷一日不断。
好!僧格林沁朗声道:以后元奇的事就是本王的事,但凡是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推诿。
林则徐颌首道:江宁一战大捷,知足当是首功!
易知足连忙拱手道:谢王爷和部堂大人。
略微沉吟,林则徐才道:如今英夷分舰队尚在登州,知足估计,英夷何时才会攻击江宁?
斟酌了片刻,易知足才开口道:英夷既然做出了攻击天津的假象,就说明近段时间就会行动,十月,长江就会进入枯水期,那将不利于英军大型战舰逆江而上,在下估摸着,八月,英夷就会开始攻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