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再说了,义勇岂是轻易好招募的?上海之前招募的义勇,一遇英夷攻城,便由勇变成了匪,要组建一支纪律严明,可堪一用的义勇,须的有雄厚的财力,上海这二千义勇,一年开销二十万两银子,奉贤能养得起?
说到这里,他心里一动,这家伙不会是想借招募之名捐输吧?他当即放缓了语气道:义勇不好招募,让士绅商贾捐输也非易事,上海之所以能募的如此巨额捐款,是元奇以利益交换,如今这些个士绅商贾,有几个不是铁公鸡?
还有,林部堂对于地方以组建团练,招募义勇为名的捐输所得督查甚严,上海捐输所得银两概由士绅商贾组建的商会进行监督审核,县衙和道衙一文都没敢擅动。说着,他悠悠的道:刘大人何苦没事找事。
听他说的如此直接,刘烺脸上登时有些讪讪的,连忙道:既是不会遭受英夷攻击,下官也就安心了。
尽管安心。易知足笑道,略微一顿,他接着道:奉贤盛产棉花,还烦劳刘大人将奉贤近五年来的棉花种植亩数,产量,价格等情况详细调查一番报上来。
下官遵命。刘烺微微欠身道,一眼瞥见对方端起茶杯喝茶,他连忙起身客套着行礼告退。
瞥了他背影一眼,易知足取过一支雪茄缓缓点上,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担心遭受英夷攻击,还是想乘机捞个募捐的机会,不过,胆子还是不小的,正自想着,李旺一脸笑容的进来禀报道:少爷,萧明亮来了。
听的萧明亮来了,易知足心里一喜,吩咐道:带他去书房。说着,他站起身出门之后,他想了想,又折往后院换了身便服才前往书房。
肖明亮已在书房恭候,见他进来,连忙起身敬礼,道:学生肖明亮见过校长。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颌首含笑道:一路可还顺利?
回校长,相当顺利。
坐。易知足说着缓步踱过去坐下,待的对方落座,他才接着问道:人员辎重可有折损?
没有。肖明亮朗声道:标下等一路都是雇请的大船,所有人员,一应辎重全部安全抵达太平府。说着,他问道:一团可有消息了?
一团是走陆路,经由福建浙江前往江宁,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前日接报,大部已经进入浙江抵达金华府。说着,他又问道:带了多少人来?
两个连。肖明亮道:过两日还有两个连押运辎重过来。
抽调一个营来上海是易知足吩咐的,他这个元奇大掌柜就任上海道,若是没有元奇团练随行,那反倒是容易令人起疑,略微沉吟,他才道:上海招募的这二千义勇,虽然暂时不属于元奇团练序列,但迟早是要并入元奇团练的,兵员挑选和训练,都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学生明白。肖明亮响亮的应了一声,才道:校长可是看中上海这码头了?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可是有人对前来上海训练这些义勇心有不满?
回校长,确实有议论。肖明亮毫不应的道:江宁大战在即,却被抽调来上海训练新兵,不少人都有牢骚。
生怕捞不到仗打,这是好事。易知足笑道:告诉他们,可着劲的给我训练那些个新兵,上海极有可能是第一战场,即便上海没有战事,也不会让他们闲着,有的是仗打,留给你们训练新兵的时间不过,眼下已是二月,五月就是海贸旺季。
听的这话,肖明亮登时喜上眉梢,连忙道:校长放心,学生定不辜负校长厚望。
还有件事,得给你交代一下。易知足道:上海义勇是六两银子的月薪,比元奇团练高,但他们眼下不在元奇之列,不享受元奇的福利待遇,这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不要宣扬。
学生明白。
为什么不以元奇的名义招募这批新兵,你应该明白吧?
肖明亮点头道:学生明白。
好,那我就不赘言。易知足颌首道:去县衙找知县刘大人,接管招募训练义勇的一应事宜,需要什么,尽管找他。
是。学生告退。肖明亮连忙起身敬礼,随即转身大步离开。
有肖明亮接手招募训练上海二千义勇,易知足也算是了了一桩事,剩下的就是等陈化成从江宁回来,给吴淞口炮台布置挖修防御工事,这事一了,他该的离开上海回一趟广州,元奇团练纯粹是热兵器部队,打仗对于弹药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他的回一趟广州安排好后勤补给,顺带也的跑一趟昌化,船队舰队都需要妥善布置。
至于上海道的政务,他眼下还真没心思打理,一股脑的都扔给了包世臣,打完这一仗再说,陈化成说的不错,眼下江南第一要务是军务。
少爷。李旺走了进来,递上一份小册子道:抄录的邸报来了。
接过邸报快速的翻看了一遍,却没看到一条与军事有关的消息,易知足不由的大为失望,放下邸报,缓步踱了出去,眼下已是二月,朝廷却依然没有一点动静,这是怎么回事?按理说,闻知英吉利增兵,道光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气,毕竟天津与江宁,是一明一暗,没必要都暗中布置吧?
两日后,江南提督陈化成从金陵微服返回上海,一进城就屛退随行人员,独自前往道台衙门,易知足依旧是在书房院子门前恭迎,陈化成板着个脸,一声不吭的直接进了院子,见这情形,易知足苦笑着跟了进去,随手将院门关上。
进了房间,陈化成大马金刀的落座,见的易知足进来,他才道:好小子,非得让老夫跑一趟金陵,你就不怕耽搁时间?
易知足讪笑着在下首落座,这才道:林部堂都给陈军门说了些什么?
还要打探虚实?陈化成说着冷笑一声,道:林部堂让老夫转告你,皇上正从口外调集重兵囤聚天津,而且已经密令河南山西以及两湖八旗绿营向徐州和九江集结。
徐州是战略要地也是交通要道,可以利用运河输送兵力,陆路相距江宁也不过**百里,九江就更不要说了,顺江而下,数日就能抵达江宁,看来,道光是终于下决心在江宁打一场大仗了!易知足心里一松,这一番心思总算是没白费。
看了一眼似乎怒气未消的陈化成,他笑道:陈军门何须介怀,如此大事,小子岂敢妄言,况且,圣心难测,小子亦不敢妄加揣测。
少废话。陈化成道:老夫且问你,元奇团练呢?
易知足不由的一楞,他还真拿不准林则徐会不会将元奇团练的事情告诉对方,当即含混的道:陈军门何以如此关注元奇团练?
引诱英军攻击江宁,在江宁会战是你小子建言的吧?陈化成翻了他一眼,道:始作俑者,元奇团练会置身事外?
看来林则徐嘴够严的,易知足放下心来,道:英夷未必就会上当,广州也是防御重点之一,元奇的家业都在广州,元奇团练如何能离开广州?
陈化成哪肯相信他这鬼话,江宁会战是易知足建言的,元奇团练哪有不参战的道理,见他不肯说,也懒的逼问,转而道:朝廷已下决心在江宁伏击英夷,知足对于这一战的计划总该说一说了罢。
陈军门这话可是折杀小子了。易知足笑道:四省,不,加上两江是七省兵马,数万甚至是十数万大军围聚江宁,如此大战,要么是林部堂居中部署,要么是朝廷派遣大将主持军务,哪轮得上小子说三道四。
听的这话,陈化成暗叹了一声,林则徐虽是两江总督,在广州抗击英夷也确是打了些胜仗,但数省八旗绿营汇聚,岂是林则徐指挥得动的,肯定是要派遣钦差大臣主持军务,但问题是,朝廷将才凋零,根本无将可派。
第三七五章 江宁主帅
对于江宁一战的主帅,易知足也费了些心思收集资料并详加琢磨,他最希望的当然是林则徐,若是林则徐为主帅,以两人在广州的愉快合作经历,他至少有机会进言影响整个战局,不过,他估摸着林则徐的机会不太大。
虽说朝廷武将人才凋落,青黄不接,但却不是无人可用,还有个深得道光器重的武将——果勇侯杨芳。
道光初新疆张格尔叛乱,西北大举用兵,脱颖而出的武将就是杨芳,一晃十多年,当年参与平定西北的老将诸如嘉道名将杨遇春以及一批满蒙将领长龄玉麟等都先后亡故,如今硕果仅存的老将就是杨芳。
杨芳,字诚村,贵州松桃人。少时因屡试不中,投身行伍,早年从杨遇春镇压湘黔苗民暴动,升守备。嘉庆年间,随额勒登镇压川楚陕三省白莲教叛乱,又从那彦成镇压河南李文成叛乱,升甘肃提督,道光初年,历任直隶湖南固原提督。
新疆张格尔叛乱时,杨芳时任固原提督,奉命参与平叛,一路连战连捷,攻无不克,并生擒张格尔于喀尔铁盖山,因功封三等果勇侯,绘像紫光阁,排名还在杨遇春前面,堪称朝中久历戎行的一员宿将。
不过,易知足认为,杨芳虽然功勋累累,但挂帅的可能并不大,估摸着道光极有可能会借这一战培养满蒙将领,以杨芳为主将。
见陈化成不吭声,他试探着道:湖南提督杨芳,久历戎行,功勋卓著,素有威望,朝廷会否调侯前来协助林部堂?
陈化成缓缓摇了摇头,道:此次英夷大举进犯,意味着东南海疆从此多事,如今朝中几无能战之将,朝廷焉能不乘机历练人才?说着他看了易知足一眼,道:江南繁华富庶,又系朝廷赋税重地,若是一败涂地,后果不堪设想知足身为上海道,又是江宁会战的始作俑者,不会没有具体的计划吧?
对于江宁一战,易知足可说是毫无把握,实在是对八旗绿营没有信心,他也不敢奢求大胜,能够重挫英军气焰,他就烧高香了,听的陈化成这话,他略微沉吟才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此大战,岂是在下区区一个苏松太兵备道能指手画脚的,况且,具体的战术,实非在下所长。
不过,在下窃以为,双方战力太过悬殊,即便能够引诱英夷舰队攻击江宁,怕是也难以围困,预防英夷突围乃是这一战重点和关键。
陈化成沉声道:知足就不虑英夷攻陷金陵?
这问题,林则徐也问过,不过林则徐是文官,陈化成却是武将,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掏出一支雪茄点燃,这才道:英夷若真是攻陷金陵,那是求之不得之事,城内巷战,不利于英夷的火炮发挥威力,而我军却占尽地利,兵力也占优,只要敢战,一座金陵城足以埋葬上万英军。
听的这话,陈化成露出一丝苦笑,与英夷巷战?这可真是高看了八旗绿营的战力,戎马一生,身为江南提督,他清楚不过,如今的八旗绿营打顺风仗那是没问题的,苦战血战肉搏战,根本就甭指望。
他也懒的说破,站起身道:准备一下吧,明日随老夫去视察吴淞炮台,再顺江而上,仔细勘察沿途情形,林部堂着咱们草拟一份方案出来,最好是能保住金陵不失。说着,他又叮嘱一句,着便服。
易知足不由的一楞,连忙起身道:陈军门,下官这才刚上任,事情繁杂。
眼下第一要务是军务。陈化成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端坐在炕上,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军机大臣穆章阿王鼎,兵部尚书裕诚三人,道:朕已下密旨,抽调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四省兵马分别进驻徐州九江,主持江南军务者,你们可有适合的人选举荐?
听的这话,王鼎心里一沉,主持江南军务,最适宜者莫过于坐镇江宁的两江总督林则徐,道光如此问,显然是并不中意林则徐,朝中难道还有适合人选?
穆章阿心里却是一喜,他最担心的就是林则徐主持江南军务,英夷舰队战力再强,进入大江内河航道,那也是龙困浅谈,虎落平阳,林则徐若是再取得江宁大捷,声望之高,在朝中怕是不做第二人想,极有可能出将入相,朝中汉员也必然是声势大涨。
道光为什么不中意林则徐?他心念一转,他便试探着道: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奕山,曾随长龄远征新疆喀什噶尔,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
他略微顿了顿,见道光没吭声,心知猜对了,道光这是有意要培养宗室人才,当即顺畅的道:奕山既是宗室勋贵,又不乏统兵经验,在伊犁将军任上,治军甚严,颇有好评,奴才举荐奕山督师江宁。
听他举荐奕山,王鼎便意识到不妙,却不得不据理力争,微臣举荐林则徐主持江南军务,林则徐在广东任上,与英夷多方交手,屡屡获胜,此战以江宁为战场,林则徐身为两江总督,节制两江三省兵马,且原任湖广总督,熟知湖南湖北兵将,实乃最佳人选。
道光看着两人默然不语,半晌才轻叹一声,道:朕缺人呐,文臣武将皆缺。
听的这话,作为首席军机大臣的穆章阿连忙叩首道:天下之大,人才代出,朝廷缺人,乃是辅臣失职,请皇上责罚。
道光瞥了他一眼,道:这本帐算不到你头上,不过,你却是引以为鉴。
奴才明白。穆章阿连忙道:奴才窃以为,朝中不乏人才,只是缺乏历练,缺乏机会。
微微点了点头,道光才道:朕御极之初,西北便大举用兵,先是张格尔之乱,后是浩罕军作乱,历时十年之久,这才过了几年?随着一众老将凋零,朝廷竟无可用之将。喟叹了一声,他才接着道:西北不靖,东南不宁,朝廷得历练一批年轻的将才,以免日后再出现人才断层之局面。
奕山又比林则徐年轻得了几岁?王鼎心里腹诽,却不好多言,毕竟历练宗室勋贵这等大事,不是他能插言的,只得叩首道:皇上睿虑深远,非微臣等所能及。
林则徐节制两江,熟知英夷,着其参赞军务。道光缓声说道:一等果勇侯,湖南提督杨芳,久经沙场,老成持重,亦着其参赞军务。
皇上圣虑周详。穆章阿奉承了一句,才道:既是培养年轻将才,奴才恳祈在宗室子弟中挑选几人随征。
这等卖人情的好机会,兵部尚书裕诚自然不愿意错过,当即躬身道:奴才举荐扎萨克郡王,镶白旗满洲都统,僧格林沁。
此事不急。道光缓声道:当务之急是引诱英夷舰队进入内河,须的严防走漏消息,宗室子弟,稍后再说。跪安吧。
待的三人退下,道光抬腿下炕,在暖阁里来回的踱着,奕山奕经都是他属意的督师江宁的人选,不仅是为了历练培养宗室将才,还有一点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元奇团练,这次前来江宁的五千元奇团练皆是精锐,他想借这次机会将元奇团练消耗殆尽,如此,日后裁撤广州那五千就轻松的多。
僧格林沁?他沉吟了半晌,才对外吩咐道:来人,召奕山僧格林沁觐见。
刚刚三十岁,身形魁梧,留着络腮胡的僧格林沁快步走进了乾清宫,他出身于一个普通台吉家庭,幼年家境贫寒,曾随父亲为人放牧,但在道光五年却极其幸运的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
道光六年,赏用朱缰。道光九年,赏穿黄马褂。同年二月,管上虞备用处事。九月,管火器营事。
道光十四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道光十五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二月,督管虎枪营事。七月,总理行营。十二月,为阅兵大臣。道光十六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
短短十年间,他整个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正可谓是春风得意,他不知道道光突然召见他是为什么事,但总不会是什么坏事,他如今虽然算不上圣眷深隆,但却颇的道光器重和信任。
脚步轻快的走进西暖阁,僧格林沁利索的行礼道:奴才恭请圣安。随即起身走至道光跟前的白毡毯上跪下,看着他进来见礼,道光嘴角带出一抹笑容,道:这些年你一直在统兵,可愿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厮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奴才随时准备着为皇上效命。僧格林沁沉稳的道:皇上但有驱使,奴才万死不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