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柳永推开了身边的莺莺燕燕,凑到寇季身边,躬身施礼。
“学生柳永,见过寇工部”
那些女子们见到了柳永以学生的身份向寇季施礼,也听到了柳永称呼寇季的官职,顿时知道了寇季的身份。
一个个赶忙让开了寇季马车前行的道路。
唯有一女,站在柳永身侧,对寇季欠身一礼,不卑不亢的道“贱妾虫娘,见过寇工部”
寇季略微一愣,在虫娘身上打量了几眼。
虫娘模样很靓丽,年纪在一众女子中,属于偏大的那一列。
约有二十五岁上下。
身上没有一点儿风尘气息。
像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也难怪柳永会在万花丛中,取其为情人。
寇季对虫娘微不可查的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柳永身上,淡淡的道“你连考三次不中,不是没有道理的”
柳永浑身一震,宛若遭受了雷击,一脸愕然的盯着寇季。
虫娘脸色一白。
其余的女子则用愤怒的目光盯着寇季。
寇季不再多言,放下了车窗上的窗帘,淡然的吩咐了一声,“走”
车夫架着马车,在众女子们愤怒的目光中飘然而去。
柳永嘴皮子有些哆嗦的回过身,低声问虫娘,“寇工部这般说,莫非是不打算取中我”
虫娘脸色苍白的上前,握住了柳永的手,哀声道“若是连他都不肯取你,你此生”
后面的话,虫娘没有说下去。
但她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若是寇季这般非常人,都不取中柳永的话,那么柳永此生,就别想中进士了。
第0395章 为天下百姓说项?
柳永浑身一颤,一脸惨白。
虫娘紧握着他的手,担忧的盯着他。
周遭的那些女子们,一面怜惜的看着柳永,一面小声的嘀咕着,却不好上前安慰。
柳永握着虫娘的手微微一紧,惨白的脸色上多了一丝潮红。
虫娘吃痛,却没有松开柳永的手,反而往柳永身边靠了靠,略微有些紧张的道:“兴许寇工部只是提点你,你可千万别在说出什么悲愤之言。若是你再惹怒了寇工部,此生就无缘仕途了……”
柳永张了张嘴,看着虫娘关切的眼神,强压下了心头的悲愤,悲悲戚戚的道:“我……我听你一次……”
虫娘眼眶里浮现出了一抹热泪,重重点头。
柳永瞥见了虫娘的玉手,被自己抓出了两个红印,赶忙松开了手,饱含歉意的道:“抓疼你了?”
虫娘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不流出,摇摇头,脸上挤出了一个笑意。
“不碍事……”
柳永重新握住了虫娘的手。
寇季下了马车以后,回望身后,刚好看到了这一幕,撇了撇嘴,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
柳永有才不假,但是他作死的能力,比他的才华更胜。
大宋的文人墨客,皆喜欢风流。
也喜欢在风月场上扬名。
可真正凭借着风月场去扬名天下的,又有几人?
唯柳永一人尔。
全天下的美人都喜欢你,你让全天下的男人情何以堪?
真当男人就不会小心眼了?
男人若是不会小心眼,先帝赵恒为何会在你殿试的时候,一言断了你的仕途?
你柳永固然有才,但是你那点身份地位,在先帝赵恒眼里,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蚂蚁而已。
一头酣睡在九天之上的真龙,真的会在乎一只大一点的蚂蚁吗?
几乎不会……
除非蚂蚁身上有真龙看了也眼热的东西……
先帝赵恒贵为九五至尊,社稷之主,尚且没有得到全天下美人的钟爱。
你柳永一个小小的蚂蚁,却被全天下美人钟爱。
你柳永若是含蓄一点,谦逊一点的话,先帝赵恒或许会捏着鼻子,放你一马。
可你柳永得了全天下美人的钟爱以后,还四处作诗得瑟,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多厉害似的。
先帝赵恒不搞你搞谁?
不仅先帝赵恒会搞你。
那些个有身份、有官职、有地位的花魁娘子们的入幕之宾,也会搞你。
你尚未未入仕,就得罪了几乎满朝的文臣,你还想中进士?
想得美。
寇季刚才提醒柳永的话,饱含深意,只是柳永似乎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深意。
寇季也懒得再次开口。
寇季下了马车,到了贡院一旁的侧门处。
李迪、马元方二人,早已到了。
马元方已经年迈,脸上的老人斑难以掩饰,白花花的胡须,从下巴垂到了胸前,套着一身宽大的官服,撑着拐杖,笔直的站在那儿。
明明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身上却透着一股子锐气。
寇季见到他二人以后,主动迎上了前。
“李公,马公……”
寇季拱手施礼。
马元方提着拐杖,微微抱拳还礼,“寇工部……”
没有什么拜见、参见一类的词。
马上要一起公事了,太客套反而会显得生分。
李迪没有还礼,而是似笑非笑的道:“寇小子,你那个学生,风头不小啊。”
寇季淡然笑道:“尚有春闱、殿试没有过,他还没有取中,算不上是我的学生。”
李迪抚摸着胡须,有些意外的看着寇季道:“你小子最近长进了不少啊……”
在李迪眼里,柳永就是一个麻烦。
当初开封府秋闱的时候,寇季力排众议,取了柳永。
李迪就担心春闱的时候,寇季还会取中柳永,惹上这个麻烦。
如今听到了寇季似乎没有取中柳永的意思,他也放心了不少。
寇季听到了李迪的夸赞,淡然笑道:“整日里有您在小子身边耳提面命,小子自然得长进。不然岂不是辜负了您的教诲。”
李迪一愣,咧嘴笑了,一边笑,一边点头,“果然长进了……平日里老夫最讨厌那些阿谀奉承之语,偏偏从你嘴里说出来,老夫听着十分舒坦。”
“回头也让老夫跟着一起舒坦舒坦……”
一直没开口的马元方,突然开口插了一句嘴。
李迪、寇季齐齐一愣。
三人对视了几眼,放声大笑。
守在侧门口的军卒们打开了侧门。
寇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迪请马元方先行,马元方质疑推辞,直言李迪才是主考,当先行。
李迪摇了摇头,迈步入了侧门。
马元方紧随其后。
寇季最后才进入到了侧门中。
三人进了侧门,军卒们重新关上了侧门。
为了防止有人串联作弊,贡院的考场,皆是由礼部派遣的小吏们布置的,在开科取士的前三日,交给禁军将士们看管。
礼部的小吏们,尚能贿赂。
可禁军将士们,却没办法贿赂。
每次科考,会抽调那一支禁军将士们过来,谁也不知道。
都是在开科取士的前三日,由官家亲笔随手划出来的。
没有定数,也没有规则。
李迪、马元方、寇季三人入了贡院内。
先是会同禁军将士们,仔细的查验了一番贡院内的每一个角落,确认没有任何夹带内隐藏在内后,三人一起动笔,签了开启贡院的文书。
又拿着开启贡院的文书,到了贡院正门口。
出示了文书以后,由禁军将士们打开贡院的正门。
当李迪三人的身影们出现在贡院门口的时候。
贡院外赶考的学子们,早已在禁军将士们约束下,整整齐齐的排了三列。
此次春闱的学子,远比之前开封府举行的秋闱科考的学子要多近百倍。
秋闱,只是一府、一州的学子们在科考。
春闱,却是举国上下取中了秋闱的学子们在科考。
虽说每年秋闱取中的学子们不多,可是日积月累下,参加春闱的学子们,就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目。
查验夹带,自然不是一两个时辰,就能解决完的。
也不是一两个军卒就能完成的。
所以,负责查验夹带的官员、军卒数目,十分庞大。
足足有四百多人。
在李迪三人注视下,军卒、官员们开始查验夹带。
从早上一直查到中午,才完成了所有科考的前期准备。
大体的过程,跟秋闱无异。
只是比秋闱更严谨,更庄重。
万人齐拜孔夫子的场面,十分壮观。
学子们入了考场以后,李迪派人去宫中传话。
宫里传出了圣旨。
李迪宣读了圣旨以后,宣布了壬戌年春闱,正式开考。
有了之前开封府秋闱的闹剧,此次春闱科考的试题,朝廷再也没有允许寇季经手。
试题是由赵祯、寇准、李迪、王曾四人一起出的。
出好了以后,为了防止泄题,一直放在寇准在宫里办公的案几上。
有寇准时时刻刻盯着,当真是无人敢动。
壬戌一科,应当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公平的一科。
至于壬戌一科是否会在公平之后,加上公正二字,那就要看某个黑心肠的寇姓副考,会不会下狠手。
试题发放到了学子们手里。
学子们开始答题以后。
李迪三人分别巡视了一番考场,然后回到了贡院内的厅堂内坐下。
李迪、马元方二人,皆没有睡意。
寇季有些困乏,不过看到人家两个年过半百的人,依然精神抖擞的坐在那儿,他也不好开口。
三个人一边品着茶,一边说着一些闲话。
闲话说了一会儿后。
马元方突然开口询问李迪,“李相,汴京城里最近似乎不太平啊?”
李迪放下了茶杯,含笑道:“马公说的可是关于废除坐轿的事情,还有化禁令为国法的事情?”
马元方抚摸着胡须,点点头,“这两件事如今在汴京城里闹的沸沸扬扬的,老夫想不知道都难。”
顿了顿,马元方看着李迪,笑呵呵的道:“还有人跑到老夫府上,让老夫出面,为其张目。”
李迪眉头一挑,沉吟道:“马公是打算顺应他们的心思,劝解我?”
马元方的年龄,远比李迪要大,资历也比李迪高,虽说身上的正职不高,但李迪并没有在他面前拿大。
马元方摇摇头,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拱手,道:“老夫多此乞骸骨不成,皇恩浩荡,准许老夫补了一个兵部侍郎的闲差,在家养老。
若不是内庭的公文,送到了老夫府上,老夫恐怕都不会出来。
又怎么会为那些人张目?”
李迪疑问道:“那马公提到这两件事,欲意为何?”
马元方摆手道:“李相不必多虑,老夫提起这两件事,并不是想参与到这两件事中。老夫只是觉得,这两件事在汴京城里已经闹腾了三个多月,是不是该停一停?”
李迪闻言,皱起了眉头。
马元方前脚才说,不会干预此事,后脚就让李迪平息此事。
前后矛盾,李迪怎能高兴。
马元方见李迪皱起了眉头,苦笑着道:“老夫真的没有其他心思……老夫只是被那些人烦的头疼,只想清静清静。
那些人皆是假托着老夫昔日一些好友的名头到老夫府上拜访的,老夫也不好将他们挡在府门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