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她该怎么做她不知怎么做。
元康公主浑浑噩噩出了宫,也不愿意回自己府中,不知不觉便去到了长公主府。
她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的时候,长公主府的门房已迎了上来,恭敬地行礼请安了。
即便长公主郑薇薨逝之后,元康公主也会时不时来到长公主府这里,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讨论(1更)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元康公主做了什么决定,汪印和叶绥都不知道。
在那座隐秘的宅院里,叶绥和郑云回最近几乎都不理会院外的事。——因为叶绥有用,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新生命的出现,极大的冲淡了永昭帝驾崩所带来的动荡不安。
虽然他们都知道,在宅院之中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却不妨碍他们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待。
对于郑云回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来到姨母跟前,询问着姨母腹中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情况。
他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却也知道新生命意味着什么,这个新生命给他带来了希望,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做到的。
叶绥同样如此,她虽然不为永昭帝驾崩感到悲伤,却担心着接下来的局势,同时,因为先前叶绪的过世,她已经有过太多的消沉以及悲伤,可以说身心情况都不好,因为有孕,这些正在慢慢的恢复之中。
汪印回到宅院的时候,看到这样安稳和乐的场景,心中也感到异常的愉悦和平静,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越来越笃定。
叶绥虽然没有关注朝中的动静,但是汪印几乎都不在宅院之中,每每都是夜深才回到房间,令她也知道朝中必定是剑拔弩张。
国有大哀,这绝不是轻易能够处理妥当的事情。
永昭帝的驾崩,必定会带来个巨大的动荡,接下来怎么样的应对及推进,在叶绥看来,就只有将韦皇后一系的人歼灭殆尽。
她相信,永昭帝必定是韦皇后所杀,像韦皇后这样,为了得到皇位,可以弑君杀夫的人,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出来的呢
十八皇子年纪还小,最后一定是韦皇后垂帘听政。换言之,大安朝就会落到韦皇后手中。
这一点,叶绥绝无法接受,她相信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变故生(1更)
笔趣阁 ,最快更新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最新章节!
当初彭城之战清算后,本来深得永昭帝信任的兵部尚书秦均安忤逆帝心,被永昭帝下令在家养“病”。
这一“病”,便直到现在。
这些年来,兵部虽然有尚书这个主官,但是这个主官从来不曾上过朝,也不过是占了一个虚位而已。
兵部真正主事的人,是简在帝心的侍郎窦大用。
将近十年来,窦大用都在兵部没有挪过位置。
在邵世善是兵部尚书的时候,他是兵部侍郎;在秦均安是兵部尚书的时候,他还是兵部侍郎,在兵部实际没有主官时候,他仍旧是兵部侍郎。
当初和他一起就任兵部侍郎的徐偃师,因为受了熙平公主之累,日渐被永昭帝所厌弃,现在已经致仕了。
只有窦大用,唯有窦大用,还屹立不倒,可见其人本事。
但这都是旁人看来的,但事实上,窦大用苦不堪言。——他不是不想挪位置,而是甩不掉“兵部侍郎”这个位置了。
邵世善还是兵部尚书的时候,皇上用他来平衡当时尚了熙平公主的徐家的势力;邵世善擢升后,皇上又用他来掣肘秦均安的势力……
可以说,窦大用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兵部的势力,一旦他离开,兵部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兵部是何等重要的存在,统领着天下十大卫,永昭帝怎么可能让它出现紊乱
是以,窦大用这个兵部侍郎一做就是这么多年,就是永昭帝仍旧活着,也从不曾考虑过将其调职。
时至今日,窦大用这个兵部侍郎所起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平衡了,而是执掌。
或许,早在秦均安养病的时候,兵部就已经渐渐归窦大用执掌了。
虽无兵部尚书之名,却有兵部尚书之实,天下兵事,都与窦大用有关。
得知皇上驾崩之后,窦大用几夜之间就白了半头,知道最大的危机将到来,不管是对他来说还是对国朝来说。
国君驾崩之后,最重要的便是新君人选,而影响到新君人选的,军中势力必定是最大大的因素。
最为重要的是,皇上是突然驾崩的,没有留下任何旨意和遗诏,就为国朝带来无数的动荡。
在得知皇上驾崩之后,窦大用一方面传令十大卫戒严,另一方面也令靠近京兆的京畿卫等做好随时平乱的准备。
至于新君是谁,窦大用其实没有去想,也轮不到他想。
他只知道,他必须竭尽所能去维持军中的稳定,一颗心是十二个时辰都悬着的。
但让窦大用稍稍放心的是,京兆现在的局势还可控,他所预料的最坏情况并没有出现。
&nb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震动(1更)
窦大用双手都是颤抖的,几乎握不住这封密信。
他眼皮跳来跳去,他的确是猜到了会有事情发生,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大的事情啊!
五十万兵马入侵,庞大到难以置信的数量,并且根本无法预料,怎么会这样
哪怕雁西卫在边境筑起了铜墙铁壁,但是穷尽雁西卫士兵人数,也是十万人。大雍士兵人数五倍于雁西卫士兵,这……雁西卫怎么可能抵挡得了
不,不仅仅是雁西卫,就是国朝也难以抵挡!——现在已经失去了先机!
窦大用想跑起来,结果却发现自己双脚沉重得几乎迈不开,最后是跌跌撞撞地冲去中枢待漏阁。
如今,裴鼎臣那些中枢重臣还没有离宫,还可以争取哪怕那么一点点时间!
裴鼎臣和顾名璘得知这个消息后,哪怕浸淫朝局多年,城府修炼得极深,也忍不住脸色大变。
五十万大雍士兵入侵!
据送信的斥候所禀,当他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大雍士兵已经集结完毕、粮草辎重等都已经出现在边境了!
而在这之前,国朝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顾名璘胸口剧烈起伏,还是忍不住骂出一句:“干他娘的,鸿胪寺那一群都是死人吗”
五十万兵马入侵,从集结到出现在边境,中间必定会经历不短的时间,也势必不能隐秘,但是负责外事的鸿胪寺,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这……这没有了情报,国朝就处于极为被动的位置!
裴鼎臣的脸色也难看得吓人,却还是立刻说了一句:“以中枢的命令,召集兵部所有官员、召集京畿卫、仪鸾卫正副将军,请两位国公立刻进宫!”
皇上驾崩,国朝正是最为动荡起伏之时,大雍偏偏入侵……这是大雍朝所选定的千载难逢的时机,却是国朝最为危难的时刻!
五十万的大雍士兵,任凭穆太澄本事滔天,也难以抵挡这个攻势。当务之急,就是给雁西卫增兵!
用最快的速度,将雁西卫附近的几大卫士兵调至雁州,以为国朝抵挡大雍的入侵。
调兵遣将,并且还是几十万的士兵,这对国朝来说,是一件难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办到。
然而,大雍士兵都已经出现在边境了,哪里还有时间留给大安朝
裴鼎臣和顾名璘现在只希望,穆太澄和雁西卫士兵能够坚持得久一点,越久越好,最好是能坚持到援兵至。
这个时候,邵世善开口了:“两位大人,此事重大,得立刻禀告皇后娘娘和太子才是。”
裴鼎臣点了点头,回道:“是,得马上禀告皇后娘娘、请出虎符,尽快制定调动兵力,刻不容缓!”
虽则还没有到郑登灵前即位的时候,但邵世善他们已经称呼其为太子了,裴鼎臣等人自然觉得不合适的,但是皇上都驾崩了,皇子登位也不到一个月了,他们也懒得计较那么多了。
随着皇上驾崩,皇宫之中权力最大的便是皇后娘娘了。虽则军政大事一应处决于中枢主官,但这样的紧急军情也必须第一时间禀告皇后娘娘。
毕竟,在紧急局势前面,国朝明面上也需要一个主心骨。
这个主心骨,现在只能是皇后娘娘担任,哪怕皇后娘娘现在还受着伤不能下床!
韦皇后近几日一切都舒心惬意,只想极力养好身子,等待皇上出殡的日子到来,是以这个紧急军报禀至她面前的时候,她还不能反应过来。
五十万大雍士兵入侵,这是什么东西
待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脸色霎时就白了。她就算再深居宫中,也知道五十万大雍士兵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她是经历过一次战事的人!
&n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仍毒(2更)
邵世善却没有说话,只是直起身子朝左右看了看。
韦皇后意会,遂摆了摆手让绿琴等宫女内侍都退了下去,随即说道:“到底怎么样做”
邵世善说这些话,显然是有所应对了。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驱走大雍士兵又不碍登儿登基呢
邵世善压着声音说道:“娘娘,国朝的确问危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娘娘和殿下的机会,只要……娘娘将所有军政大权都握在手中!”
他解释,自己是从兵部尚书擢升而至的,对兵部的情况仍旧十分熟悉,道国朝有大战事的时候,也是各大卫换人的时候,是最容易得到军中权力的。
“娘娘,国朝承平,十大卫大将军都是皇上亲信,没有人能够安插在其中位置。最大的变动,也只是换防而已。您想想看,当初江南卫若不是出现了哗变,江南卫也不会换人。”
邵世善声音虚徐缓而低沉,话语听起来十分有说服力,似能说到人心里面去。
韦皇后知道邵世善想说的是什么,但心中还是犹豫不决,迟疑道:“现在皇上驾崩,大雍又入侵,国朝本来就生变,若是十大卫再出什么问题……”
韦皇后不敢想,当初江南卫大将军出事,最终导致了郑重这个太子被废。军中任何一点动静,都有可能会酿成国朝的大事,她想夺权……
她还真是不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她真不敢冒险。
邵世善笑了笑,道:“娘娘,您多虑了。臣所说的夺权,并非夺十大卫大将军之权,而是防止汪印等人夺权。”
见韦皇后还是不明白,他便这样道:“娘娘,臣说得更直白一点,因大雍入侵,国朝定然会成立阵前行营,必会甚至阵前大将军、阵前监军,这两个人就会统领三十万乃至更多的兵马。这两个人,就是娘娘夺军权的关键了。”
韦皇后眼神亮了亮,邵世善所说的,她已经全部明白了,并且,还十分容易操作。
阵前大将军、阵前监军,这两个人必须得是她的人。换句话来说,这两个人是她的亲信,那就等于她掌握了军中三十万兵马。
也就等于,她掌握了三大卫的兵马!
在正常的情况下,她怎么可能掌握得了这么多兵马如此说来,邵世善所说的没有错,这的确是难遇的机会。
“娘娘,只要您掌握了这三十万兵马,何惧汪印汪印的势力,也都是在军中而已。其所曾待过的雁西卫,正受到大雍的入侵,能保住多少还难说……”
听邵世善所说,只要掌握了这三十万兵马,那就进可立军功,退可防汪印,对韦皇后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他越是说,韦皇后越是心动。三十万兵马,谁能不心动
见到韦皇后神色动容,邵世善再加了一句:“娘娘,您请放心。臣一定会促成阵前行营的设立,也一定就会全力支持娘娘所指定的人。”
韦皇后旋即想起了一件事,眉头略皱了皱,道:“话虽如此,但是本宫身边却没有合适的阵前大将军、监军的人选。此事颇为难办……”
不用邵世善细说,韦皇后都知道这阵前大将军、阵前监军,必不能是普通人,是必须要有能力打败大雍士兵的人。
她所信赖的人,只要还是承恩公府一系,靠的是她成为皇后的荫封,连有本事的子弟都没有几个,更别说是能够成为大将军的人选了。
&n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何时去?(1更)
汪应收到大雍入侵的消息,要比兵部还早一些。
都是从雁西卫得到的消息,穆太澄将此消息通过千里急骑传递至兵部,汪印则是通过缇骑得知。
缇骑的速度,到底要比国朝士兵快一些。
尽管他比窦大用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内心所受到的冲击一点也不比窦大用少,心中的忧虑反而越甚。
五十万兵马,这是一个绝对庞大的数目,汪印相信这已经是目前整个大雍所能最大程度集结的兵力。
换言之,大雍这一次入侵,已经把整个国朝赌上了,没有留下任何退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雍必定会用尽所有的办法来入侵大雍,也就是说,国朝,特别是雁西卫所遭受的冲击将会是史无前例的惨烈。
尽管汪印已经预料到大雍会有所行动,也在进行积极安排,但是他没有想到,大雍竟然会如此孤注一掷。
大雍已经丢失了云州五城,还在望渊损失了那么多士兵,现在最重要的便是休养生息。
不曾想,陆太后和正景帝竟然会这么做!以战养国他们莫不是疯了!
汪印完全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不管他是否理解,事实都是大雍已经集结了五十万兵马,正在逼近国朝边境。
穷雁西卫所有兵力,也只有十万人。而且这十万人之中还包括了不善作战的斥候、军士等等,况且还分散在雁西道各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