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穆太澄两鬓已经斑白,额头上已经多了几道横纹,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他好像老了好几岁。
自古良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这是让人见之可惜的事情。
然而,穆太澄此刻的老迈,并不是源自岁月风霜的侵蚀,而是来自于大雍的侵略。
因为上一次的国产暗探暴露的事情,令德国朝对大雍军中朝中的消失有了迟缓,就算穆太臣拜托了很多赤猴所能得到的也只是表面上的消息。
虽然从那些暗探暴露的那一刻开始,莫泰城已经知道这是极为糟糕的事情,但是知道了真正这一刻的话,他说带来的危害却是才真正被暴露出来。
消息的不灵通,对于宴席未来说来说是致命的。
当穆太澄知道,大雍士兵集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五十万大雍士兵,这个数目与他所料的差太多了,那么多的士兵,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将近三十年前那一仗,也只是这个数目的一半,就算是在国朝的历史上,遇上这么多士兵入侵的战争,也不过五指之数。
这也就意味着,大雍来势汹汹,他们不会给国朝任何活路,雁西卫所面临的战斗会前所未有地酷烈。
得知大雍士兵集结之后,穆太澄已经第一时间往京兆发去了紧急军报。同时,也令雁西卫士兵作好迎战的准备。
作为雁西卫大将军,他十分清楚雁西卫士兵的战斗能力。
他手头上可以动用的士兵不足十万,这些士兵经历过艰苦的训练,再加上《春庭阵图》的助力,就算雁西卫士兵能够以一敌二,但比之大雍士兵,还远远不够。
在战场上,兵力不足以说明一切,但是悬殊的兵力,的确能够确实能够影响了定局。
一个个应对的指令从驻扎地的议事厅中发出,派遣斥候、调动兵力、加固设施……一系列应战的举措,在有条不紊进行着。
但穆太澄知道,做了这些还远远不够。
穆谊也在议事厅内,她一身戎装,脸上有肃杀之气,眼中却有着深深的担忧,心情无比沉重。
她同样是军中的将领,父亲又是雁西卫大将军,自然知道面临的局势有多严峻。——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上至大将军,下至普通士兵,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到轻松。
穆太澄合了合眼,沉声道:“传本将之令,死守雁州!违者……斩!”
“是!属下听令!”议事厅内的将领立刻异口同声答道,脸上都是坚毅凛然。
他们没有任何退缩的念头,也相信所领的士兵同样如此,他们都会遵照军令而行,定会死守雁州。
雁州是国朝的边境,也是国朝的屏障。若是大雍士兵越过了雁州,那么大雍士兵就可以通过雁西道长驱而入,然后直取剑南道,会一步步逼近京兆。
雁州是国朝抵挡大雍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大一道防线,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哪怕情况再危急,哪怕大雍士兵人数再多,雁西卫要做的便是应战死守。
退缩,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十万雁西卫士兵的身后,还有数百万的国朝百姓!
穆太澄自然知道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但他没有露出半点胆怯,这多少也让在场将领心中稳定了些。
既然从军入伍,他们自然要保家卫国,他们日夜不停地训练,为的便是挡在国朝百百姓面前,守护着国朝和百姓。
大雍的入侵,在他们的意料之外,但局势到了这一步,他们只能安慰自己:多年来的苦练,终于可以用在战场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谁无子女
穆家乃武将世家,正是代代抛头颅洒热血,才成就了今天的穆家。
穆太澄在军中几十年,不说已经见惯了生死,但在面对生死的时候,的确比一般人多了许多淡定从容。
他不畏死,倘若是为了国朝而战死,那就更加无畏了。
但是此刻,穆太澄在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之时,心却一阵阵灼痛。
过去他以为的那些幸运,现在却成了刺在他心头的利锥,动一下都痛到不行。
当初穆谊从军之时,他内心的犹豫和彷徨,再一次出现了。
穆谊提出设立巾帼营的时候,他最开始是不赞成的,怕的便是出现如今这种情况。
世事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从来没有如此犹豫彷徨过,仿佛自己被劈成了两半,一边是烈火灼烧,一边是冰水冷浸。
作为雁西卫大将军,不管穆谊性别如何,都是他手下的都尉,在这种危难的时刻,都尉更要负起将领的职责,只有死战到底,绝不能后退。
但除了是雁西卫大将军,他还是穆谊的父亲。作为一个父亲,他只希望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像任何一个寻常闺阁姑娘安稳老去。
岂能两全世上万没有承平时在军中、干戈起时缩在闺阁的道理。
情感上,穆太澄想送女儿回京兆,想女儿避开这场死战,但理智上道义上,他都会下死战的军令。
那些返回京兆、离开的话语,他根本就说不出口。
穆谊抬头看着父亲,眼睛依然红红的,撒娇道:“父亲,我想母亲了。待这场战事结束,孩儿就返回京兆看望母亲,好不好”
她也好些年没有回京兆,没有在母亲膝下承欢了。待这场站事一了,她就立刻回去见母亲。
但现在,她万万不能离开。
父亲不能宣之于口的话语,她都明白,但是她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要负的责任。
会遇到危险,乃至会有殒命之祸,这些早在她设立巾帼营时就想清楚的了,当时她没有退缩,现在就更不可能会退缩了。
她不是为了要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差,而是国朝在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她想的就是迎战,挡住大雍士兵的入侵。
&nbs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援兵至
宋定边和关寒松能够这么快速到来,绝对出乎穆太澄的预料。
他们的到来,虽然不能扭转雁西卫劣势,却极大地鼓舞雁西卫兵将的信心。
尤其是他们还带来了将近10万的士兵,这个士兵的数量,比雁西卫现在所能动用的兵力还多,绝对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上至大将军穆太澄,下至斥候士兵,都对他们都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在激动欣喜过后,穆太澄想到了一些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两位将军,你们……怎么赶过来了”
穆太澄很清楚,以关寒松和宋定边两位将军到来的速度以及他们所带的士兵人数来看,这绝非朝廷所下的命令。
换言之,他们的出现,其实是私自行动。
这……
意识到这一点,穆太澄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因为这些援兵的到来而欣喜若狂,另外一方面又担心国朝若是问罪下来,这些将领士兵都难逃罪名……
“穆将军,您不必多虑,本将心中有数。”关寒松这样说道。
在接到大雍士兵入侵的消息之后,关寒松第一时间便想着赶了过来,随后接到了汪印的信息,就立刻定了下来。
率领士兵出发的时候,他其实来不及多想的別的,一心只想着快速驰援雁西卫,现在来到了这里,他就更不会想这些了。
既然已经来了,就无需应瞻前顾后,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入侵的大雍士兵抵挡在雁西道之外。
一旁的宋定边也点点头,道:“是的,穆将军,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击退大雍士兵,您无需担心我们。”
他的想法,和关寒松一样,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击退大雍士兵、守住雁西道。
至于其他的,都只能往后挪。——他等不及朝廷下令了,必须争分夺秒来到雁西道这里。
这个时候,宋定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册封为阵前行营大将军,的确是要率领兵马快速前来雁西卫的。
听到关、宋两个人这么说,穆太澄定了定心神,遂答道:“两位将军说的是,是本将多虑了。现在且让本将为两位将军介绍当前的情况……”
穆太澄知道情势紧急,也不想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担忧上,便立刻详细地为关寒松和宋定边两个人介绍目前的情况。
“据上一次斥候所报,大雍士兵的速度很快,会在明天早上或下午就能够越过边境。”穆太澄这样说道,眉头紧皱。
就算增加了关寒松和宋定边,对上这五十万大雍士兵还是远远不够,他已能料到接下来雁西卫士兵乃至雁西道百姓会遭遇多大的损伤。
“那么,穆将军应对大雍士兵做了什么样的安排呢”宋定边直接问道。
安排自然是有的,穆太澄对此并不隐瞒,将先前所做的安排一一说了出来。
关寒松和宋定边听罢之后,脸色越发凝重了,他们作为大将军,自然能听得出来,穆太澄这些安排是要死守雁州,根本就没有留下半点后路退路。
即便穆太澄的安排已经是最大限度地调动雁西卫兵力,也能将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但问题是雁西卫兵力实在太少了,这些安排都显得很薄弱,对上五十万士兵其实毫无胜算。
说句不客气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们都没有说话,事发突然、兵力少、时间紧急,这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换作任何一个人是雁西卫主将,便是他们自己在其位,也只能作和穆太澄一样的选择,不会做得比他好。
&nb
第一千四百章 穆谊打算
穆太澄强自压下心中骤然升的不安,沉声说道:“进来!”
关寒松和宋定边都不由自主地看向挺步走进来的穆谊。
他们都知道穆太澄最小的女儿从军,还是雁西卫巾帼营都尉,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穆谊。
如今一看,心中不由得大为赞赏。
眼前这个人英姿飒爽,脸容目光满是坚毅,的确就是他们所想象中的穆谊。
只见穆谊朝三人拱手行礼,然后说道:“禀大将军,属下有要事奏禀,是有关雁西卫布防之事……”
她语气顿了顿,目光在穆太澄斑白的两鬓上凝了凝,随即说道:“禀大将军,属下意率领巾帼营士兵前往云州,以刺探大雍消息、拖住大雍脚步,恳请大将军批准!”
听到她这么说,穆太澄脸色顿时变了变,根本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道:“不行!”
话说出口了,他才想到关寒松和宋定边还在一旁,随即和缓了语气,挤出了一句话:“穆……穆都尉,雁西卫布防已经完成,云州……你无需前往。”
刚才他出言反对,下意识以一个父亲身份在表态,因为不管穆谊神容再坚毅,看起来与其他都尉没有什么两样,在他看来,穆谊都是她的女儿。
这一点,先于穆谊都尉这个身份。
待他转念一想,还是觉得自己刚才所说的这句话,并不仅仅是因为穆谊是自己的女儿才反对。
诚如他所说,雁西卫的布防的确已经完成了,以目前雁西卫的兵力,没有办法守住云州五城,在这个时候前去云州五城,不管是谁,都一定会出事。
便是其他将领来请愿,他也是反对的。——他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出事,也不愿意其他将领出事。
穆太澄的反对,在穆谊的意料之中,因此她也没有过多着急,仍是不疾不徐地说道:“大将军,属下想去云州,是有原因的,属下也一定能确保自己的安全。请大将军且听属下一一道来……”
穆谊是一直打算留在雁西卫与父亲共同进退的,从来没有想过任何退路,先前穆太澄召集雁西卫将领商量对策,她就在想着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她是巾帼营的都尉,能够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够抵挡大雍的脚步
虽然雁西卫没有兵将会说出口,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这一场战役对国朝来说没有任何胜算。
穆谊心中也这样觉得,以雁西卫目前的兵力,无法抵挡大雍的脚步,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拖慢大雍,然后等待国朝援兵的到来。
她脑中一刻不停,想了无数的方法,都觉得的自己能做的实在有限。
直到,关寒松和宋定边带着十万兵力前来,令她茅塞顿开,想到了一个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她想做的事情,便是与云州有关。
其实只要是对军中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可能绕过云州五城,穆谊当然知道云州无比重要,也觉得云州会在这一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大将军,我们巾帼营的士兵都是女兵,可以乔装进入云州,扮作普通百姓家眷。如此一来,只要我们筹谋得当,大雍士兵就不会发现端倪,我们在暗处可以歼击大雍的士兵……”穆谊这样说道,将自己的打算仔细说出来。
巾帼营成立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云州计定
穆谊既然提出要去云州潜伏,自然想过无数可能,也想过最坏的情况。
“大将军,云州五城无比重要,这一点,不管是大雍还是国朝都清楚。云州五城在大雍手上几十年,被国朝夺回来的时间太短,大雍必不舍得将云州屠城,也必舍不得云州百姓……”
云州在大雍手中已经几十年了,在三四代人的时间里,云州的一切都打上了大雍的印记,包括云州城的位置风貌,也包括云州的百姓。
要消除这种印记,并不是没有办法。
在国朝士兵接管了云州之后,将国朝的风俗习惯等等重新在云州立起来,对云州潜移默化,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多。
当然,也有一个很快速的办法,那就是将云州百姓全部迁出,打散分布在国朝十大道之间,然后从国朝十大道迁移足够的百姓迁往云州五城,这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变云州。
事实上,在夺取云州之前,穆太澄就这样建议过,认为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汪印拒绝了。
当时穆谊知道后还十分不理解,觉得为何要舍易就难,花那么长的时间去改变云州,若是中间发生什么事,该如何处理
现在,穆谊却十分能明白汪印当时的做法,并为此深感庆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