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他们当然会震惊会愕然,甚至还有一丝说不出口的嫉妒羡慕。
但到了最后,这些震惊愕然嫉妒羡慕都会消失,所剩下都便是深深的敬佩。
失去已久的云州五城,正是因为汪印才能回来。就凭这个结果,就已经值得他们敬佩。
有些事情虽然他们做不到,但是看到有人做到了,同样也会心生敬佩。
此时此刻,裴鼎臣为汪印出言,便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
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僵持
下一刻,齐瞻竹继续开口道:“皇上,二十年前,大雍从我们国朝手中夺走云州五城,可曾向我们有什么交代”
“时移世易。如今我们既然凭借自己的本事把云州五城夺回来,那么大雍又能说些什么”
齐瞻竹说话的时候,整个人更发出一种难以撼动的气势,尽管他已经老迈,却依然铁骨铮铮。
在云州五城这个问题上,齐瞻竹认为绝不能对大雍有任何退让。
汪印是凭本事将云州五城夺回来的,不然,大雍再凭本事将云州五城夺回去
汪印做了那么多事情,将云州五城夺了回来,这乃彰显了国朝的本事和底气,这些都是功劳,皇上怎么能将其治罪
同样在紫宸殿中的护国公汤源,赞同地点了点头。
齐瞻竹这些话语,说到他心里面去了。
于是,他开口道:“皇上,臣赞同定国公的说法。云州五城,本就不可能通过交换得来,如今汪印凭借本事夺了回来,为国朝解除了一大威胁。此乃大功!”汤源这样说道。
永昭帝越是听,心头的怒火便越盛。
但是他极力将这些怒火压下了下来,朝两位国公爷摆了摆手,冷冷道:“此事,朕已经知道了。你们的说法,朕也会酌情考虑,且退下吧。”
这样的话,自然是为了搪塞两位国公爷的。
事实上,永昭帝压根就没有打算听从两位国公爷的话,当然,更不会接纳裴鼎臣的话语。
他已经决定了事情,怎么可能因为这些人而更改
于是,在宣政殿的早朝之上,他就直接下了这么一道旨意。
旨意称“汪印擅自行动,意在挑起国朝与大雍的战争,其心可诛!其肆意妄为,将为国朝招致大祸,故而……大罪当诛!”
这个旨意一出,宣政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朝官们的沉默持续时间很短,很快,殿中便似沸腾了。
第一个出列的,御史大夫魏酣中。
他这样说道:“皇上,汪督主为国朝夺回了云州无城,立下了赫赫功劳。纵其举动有失,但也是功大于过。臣恳皇上收回旨意!”
谁都知道,魏酣中性子耿直嫉恶如仇,所以才能够成为御史大夫,并且一任就是十多年。
因为当初章华录的事情,魏酣中总认为汪印仗势欺人,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与汪印不怎么对付。
宣政殿上,魏酣中对汪印已不知道弹劾过多少次。
这样一个与汪印不对付的人、时常弹劾汪印的人,竟然第一个出列为汪印说话、反对皇上的旨意。
这实在让朝官们感到意外,也出乎永昭帝的意料。
更没有想到的是,在魏酣中出列之后,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官员出列,都是为汪印求情。
裴鼎臣和顾名璘都出列了,中枢三省主官之中,已经占了其二,便代表了朝中绝大部分官员的想法。
此时此刻,宣政殿中间站着许多士兵,他们躬身请求,却是违背了永昭帝的意思。
可以说,殿中这些官员与高高在上的永昭帝,形成了相互对峙之势,双方都不能让步。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像这样君臣对峙的状态,在永昭年间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因为一个汪印,出现了……
“夫人,皇上与朝臣正在僵持着,谁都不肯退让。皇上在紫宸殿大发脾气,但朝官们还是反对。”赵奉恭敬地向叶绥禀道。
这些朝中的消息,当然是定国公授意其说给叶绥听的,不然像紫宸殿里的事情,他这种久不在朝中活动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想了想,赵奉还补上了这么一句,语气带着安慰:“夫人,这么多官员出言反对。所谓众怒难
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三人
望渊之战结束之后,汪印、穆太澄和宋定边没有过多逗留,而是立刻按照计划离开了望渊前去云州。
他们把在望渊城中去那些大雍士兵的铠甲、兵器都用上了,并且带着韦霁,装作是大雍士兵,因此能够顺利的进入了云州。
云州易守难攻,多年以来之所以被大雍占据着,就是因为本身卓绝的地理位置。
大雍占据了云州,那就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只要守着云州,就能够以多胜少、若弱制强。
大安倘若要攻打,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在过去,大安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永昭帝也不打算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现在,他们借助大雍士兵的铠甲兵器,再利用了韦霁的存在,才能够顺利进入云州城。
这就意味着,夺回云州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汪印领着缇骑和雁西卫士兵进入云州城后,与穆太澄、宋定边等人里应外合,经过了激烈的厮杀之后,最终击败了大雍的云州守卫,成功夺回了云州。
为了夺回云州所付出的代价,当中所费的云精力算计,自然不用一一细说。
在望渊城中一场激烈的厮杀之后,再一次经历了云州这一场战斗,不管是对汪印缇骑还是穆太澄雁西卫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耗。
云州这么重要的地方,被占走和被夺回来都意义重大,这么意义重大的事情也就意外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宋定边从距离云州最近的州赶了回来,向汪印禀告其余四州的情况。
因此,三人重聚在云州城中,站立在云州城墙上。这是大安将士百姓几十年都没能站着的地方。
此刻他们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冉冉升起的朝阳,心中只有这样的一个感叹:云州终于回到国朝了!
为了夺回云州,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那些死去的士兵,性命和鲜血都留在了云州这里,最后使得云州回到了国朝。
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那么多将领士兵牺牲,这始终是让人难过的事情。
既豪迈又悲伤,这或许就是战争之后所有将士的心情。
穆太澄和宋定边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满脸都是疲惫,唯有眼眸中仍有熠熠亮光。
在经历了长久的沉默之后,他们都看向了汪印,目光充满了敬佩,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在他们看来,这一次成功将云州五城夺回来,汪印居功至伟。
倘若没有汪印,这个计划绝对不会成功,云州五城绝对不会回来,可以说,如今有这样好的结果,都是因为有了汪印才能存在。
这对国朝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汪印立下了赫赫战功。换作立下这功劳的是旁人,那么一定会加官进爵、载入史册。
但立下这个战功的人,是汪印……
穆太澄虽然在雁西卫,但对京兆的情况也颇为了解。他知道皇上对汪印有多么忌惮,不然不会数次将汪印夺职。这一次皇上还同意用汪印去换取云州五城,可见是把汪印当弃子了。
如今弃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对汪印必定会更为鸡蛋、更不能容忍了。
虽然穆太澄还不知道京兆的情况,但想必京兆朝堂已经炸开来了。最后皇上又会如何对待汪印呢
功高震主,这实在是太要命的事情。
穆太澄心中其实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又对汪印实在是很担心,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督主,夺回云州五城之后,您打算怎么办呢”
本来督主是用来交换的,是要前往大雍的,在陈屠尽发兵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两国之间的约定早就作废。如今,自然不能按照约定计划来了。
&
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瞒天过海
邵世善当然会知道望渊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才会故意拖延了三天。
三天之后,他才和李韶云带着士兵慢悠悠地去到望渊。
然而,去到望渊之后,他们却傻了眼。
望渊,空无一人!
只有望渊城外茫茫的风沙,只有城中那一些凌乱的痕迹。
他们在城中搜索了一圈,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汪印和缇骑呢大雍士兵呢为何一个人都没有,他们都去哪里了
邵世善又惊又怕,惊的是当然是没有人在这里,怕的当然就是事情会失去控制。
不,很显然,事情已经失去了控制!
“大人,现在……现在该怎么办”李韶云这样问道,脸色发白。
虽然他们都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心中都认为必定是大雍士兵如愿的。
毕竟,大雍准备得那么充分,不仅士兵人数众多,并且还来了一个战神孙子陈屠尽。
据说,此人同样武功高强、精于练兵,是大雍极为厉害的人物。
而汪印只有两千缇骑,因为所有的士兵都留了下来。
现在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邵世善脸色阴沉,他当然派出斥候前去盯着汪印和缇骑,但是斥候什么消息都没有送回来。
他还以为大雍会等到第三天才会出手,所以斥候没有什么消息送出来,但现在看来……
斥候想必早就被汪印发现、并且已经被解决了!
可恨!可恨!
邵世善正想说什么,忽然赵止戈的一个都尉慌忙地跑了过来,急声禀道:“大人,将军……有仪鸾卫士兵来了……”
仪鸾卫士兵本来就是他带来的,早就来到望渊城中,这就有什么好禀告的
“不,不是……”都尉结结巴巴地说道,硬着头皮将剩下的话语说了出来:“是宋将军所带来的仪鸾卫。”
宋将军所带来的仪鸾
邵世善微微色变,脱口道:“宋定边所带着的仪鸾卫”
见到都尉点了点头,邵世善的脸色刹那大变,脸上可以说是阴云密布。
宋定边不是在京兆吗怎么会带着仪鸾卫来了
然而,让邵世善神色惊变的还不止宋定边带着仪鸾卫来了事情。
仪鸾卫士兵接下来的每一个禀告,都如重锤一样敲在他心中。
汪印领着缇骑夺回了云州五城!
缇骑哗变、死伤无数,汪印重伤不知所踪!
如今宋定边就在云州,已经带着仪鸾卫接管了云州!
这三个禀告,一个比一个重大,每一个都超出了邵世善的预料。
他听完之后,几乎站都站不住了,几乎用尽全力才将心中的震荡压下来,咬牙吩咐道:“传本官命令,立刻前往云州!”
邵世善抵达云州的时候,宋定边亲率仪鸾卫来到城外相迎。
见此架势,邵世善本已经调整如常的神色又再暗了几分。
他看到了宋定边身后威风凛凛的仪鸾卫——这些才是真正的仪鸾卫精锐,也是宋定边的心腹亲信。
之前他向皇上建议赵止戈领兵的时候,也向皇上请求了要动用这些精锐,不过皇上拒绝了,道这些精锐另有要务。
当时他还以为这是皇上推搪之言,又想着是不是宋定边从中作梗,现在看来……
这些精锐的确是要要务,就是秘密来到云州这里,然后接管云州!
邵世善心中有太多太多疑问,一见到宋定边,也不管平时和宋定边并不相熟,便直接开口问道:“宋将军,汪印和缇骑……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邵世善最想知道的事情,放在了所有事情的前面,甚至比询问云州的情况还要前得多。
他不相信缇骑会哗变,云州城中只有缇骑,他们怎么哗变也不曾听说他们向皇上提了什么样的条件。
&nb
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奸佞
这些尸体真的是缇骑吗
这个问题,邵世善眼下已经无法求证,那些尸体淬了毒、又遭焚烧,只能勉强辨认出个人形来,又怎么能判断是否为缇骑
宋定边说他们是缇骑……他们就是缇骑了吗
邵世善当然存疑,但现在也没能提出什么证据来反驳。
事实上,他心中满是疑问,每一个都没有解答。
譬如,宋定边为何会带着缇骑来到这里怎么就那么巧遇到了缇骑哗变
他自然是问了出来:“宋将军,你怎么会来到云州这里本官还以为宋将军在京兆练兵,不曾想却来了这里,当真是意外至极了。”
宋定边仿佛经历了一场鏖战,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不堪,哑着声音说道:“本将乃奉皇上密令而来,正巧来到附近办事,得知云州哗变,就赶来平息了。”
邵世善眸光变了变,沉默了下来。
宋定边既然说是皇上密令,那么就算他是接城使,就算他是尚书左仆射,也不能开口问了。
宋定边肯定不会说出来。
这个密令,他是不可能知道的了,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宋定边为何而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