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自从搬来长公主府这座幽静的偏院,她的心也渐渐安静了下来,仿佛洗去了很多尘嚣,内心已经很久没有轻松过了。

    平日里,她除了翻看医书、研究医术外,便是听着王白汇报外面的情况,也不用劳什么神费什么心。

    这里真的一切都好,只除了……半令不在身边。

    想到早已来京兆的汪印,挂念着汪印的情况,叶绥的笑容微滞了滞。

    “夫人,可是又什么不妥”赵奉见状,立刻问道。

    叶绥也没想着这有什么好掩饰的,这样回道:“没有什么,只是……想到了大人。”

    赵奉顿时不知该说什么了,默然片刻,他才回道:“夫人不用担心,督主大人吉人天相,此行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汪印被用来交换云州五城,这个事情赵奉当然知道,但他不知道汪印为何会答应这样做。

    不管如何,这并不妨碍他相信督主最后能够顺利回来。

    不然,督主夫人也不会搬来府中不是他相信,督主大人一定是有什么安排,他们这些奴才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赵奉想了想,继续说道:“夫人,奴才听说护国公已经向皇上请旨,将城西汪府收为别院……但皇上还没有应允。”

    长公主府虽然门前冷落,但赵奉也并非两耳不闻府外事,尤其与汪印有关的一切消息,是他重点关注的。

    他不清楚汪府被护国公收为别院,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但好歹也是有关汪府的消息,想必夫人是愿意知道的。

    “劳长史大人挂心了,府中我们已经作好了安排,就算成为护国公别院,也无碍。”叶绥这样说道。

    这个结果,还是半令苦心安排的。

    赵奉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老奴便放心了。”

    很快,赵奉告辞离开了。他一离开这座偏院,就有一个仆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按捺不动
    紫宸殿内,永昭帝时不时翻看着兵部呈上来的谍报。

    士兵与缇骑不和,发生数次冲突;

    邵世善汪印一行即将抵达雁西道;

    士兵突然染病,邵世善带着士兵留下,汪印领着缇骑继续前行;

    汪印一行直往望渊,没有与雁西卫接触;

    一个个消息,邵汪此行的一举一动全被呈到了御前,事无巨细。

    最新的谍报,便是汪印领着缇骑即将抵达望渊,此外便没有更新的了。

    一是因为汪印与邵世善已经分开,所送来的消息自然没有那么多了;二是因为斥候也不跟得太紧,怕被汪印发现。

    没有了最新的进展,永昭帝自然心情不豫,但也知道这个事情不能着急。

    永昭帝知道邵世善和士兵们染病,倒也并不在意,甚至汪印一行在望渊城会发生什么,他也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认为最关键的,只有云州五城的情况。

    这个时候,宋定边想必带着仪鸾卫已经快要到云州了吧

    至于邵世善,不管那些士兵是真染病还是假染病,也是时候赶去云州了。

    “来人!传朕旨意,令接城使不能再耽搁,立刻起行前往望渊!”永昭帝这样道,令门下官员拟旨,将旨意发到了兵部。

    所剩下的,就只有等待而已。

    正在焦急等待的,也不独是永昭帝一个人,可以说朝廷内外都在等待着汪印的消息。

    当中,自然也包括了韦皇后。

    随着汪印离开京兆,纯妃便失去了庞大的势力支持,可以说是左臂右膀同时失去也不为过。

    朝堂的局势对韦皇后来说,当然是极为有利的,但是韦皇后却没有做什么,反而令所有的人按捺不动。

    她在等待,等待交换的结果。

    从邵世善的口中,她得知了永昭帝对汪印另有计划,而这个计划,就是绝不能允许汪印继续活着。

    得知这一点后,韦皇后几乎克制不住要笑出声音来。

    汪印对皇上而言,不仅是个弃子,还是必须要置诸死地的人!

    她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做,但是她知道该怎么做——精心等待便是。

    皇上就是对付汪印最好的利刃,汪印必定会被其所伤!

    “皇子所的情况,如何了”韦皇后问起了最为关心的事情。

    绿琴的心提了起来,谨慎地回道:“回娘娘,皇子所没有什么大动静。只是纯妃以二十一殿下身体不适为由,将其接去了延禧宫居住。”

    绿琴故意避开了二十一皇子在课业上的表现,因为不管是在皇子所的教习看来,还是在皇上看来,二十一皇子都比十八皇子优秀太多了。

    每一次,娘娘听到了都会不高兴。

    主子不高兴,所遭殃当然是她们这些奴才们。

    但是这一次,出乎绿琴的意料,韦皇后并没有动怒,甚至可以说是心情很好。

    她微扬着唇角,连眼眸中都满是笑意,这样道:“身子不适既然如此,那可真的是要找太医好好调养调养了。”

    最好,就是一直这样不适下去,说不定,本宫会给她们一条生路!

    虽则这样想着,韦皇后还是问道:“那么皇上那里呢可有经常前去延禧宫”

    “那倒没有,但是皇上派令不少左翊卫士兵前去延禧宫,想来是为了保护二十一殿下。”绿琴这样回道。

    韦皇后又再笑了笑,眼中闪过了一丝嘲讽。

    皇上和纯妃的举动,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护郑云回而已。他们就那么担心有人会对其不利

    韦皇后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就算做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一旦确认汪印死了或者再也无法返回国朝,就凭纯妃和左翊卫能护着郑云回那个小贱种

    呵呵。

    “吩咐下去,令人去敲打敲十九皇子,令其少生事端!此外,让登儿来见本宫。”

    韦皇后当然知道自己



第一千两百八十章功高震主
    汪印领着缇骑为国朝夺回了云州五城!

    云州五城在时隔几十年之后,重新回到了国朝手中!

    并且,不用大兴干戈!

    国朝几十年想尽办法都做不到的事情,汪印领着缇骑做到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每一个官员都心头震荡,怎么都平静不下来。

    汪印、云州五城,云州五城,汪印……

    这两者在他们脑海中反复出现,一时之间,他们竟然有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在大雍提出以汪印来交换云州五城之前,大安官员还从来没有想过汪印与云州五城之间可以相等。

    是,汪印是很厉害很有本事,大安官员几乎都承认这一点,但这和云州五城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是大雍提出了这个交换条件,他们还不知道,原来汪印这样重要,重要到可与云州五城相提并论。

    一个宦官而已……

    不管官员们有什么样的想法,汪印都把云州五城夺回来了,已经立下了赫赫功劳。

    如此大的功劳,近几十年来国朝无人能及!

    自然,这样的功劳,也没有人可以抹杀忽视!

    这个消息,已经通过雁西卫传到了兵部,即便兵部没有发文昭告,这样大的实情也传遍军中了。

    与朝中官员复杂心思不同,军中将兵为此感到激动鼓舞。

    云州五城回到国朝了,大安朝的疆域完整了,这是军中几代人的执着和渴求。

    军中之人太清楚云州五城的重要地位了,当然也更清楚要夺回云州五城,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现在……云州五城得到了,国朝却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汪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是了,汪印是怎么做到的——永昭帝同样在想着这个问题。

    在他面前摆放着的,就是千里加急从云州送来的情报。有汪印的,有宋定边的。

    当然,也有他暗中派出去的斥候送回来的。

    这些人所送来的情报大同小异,却各有侧重详略。

    通过这些情报,永昭帝已能很清楚云州那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汪印和缇骑乔装成大雍士兵,带着大雍的礼部尚书韦霁,顺利进入了云州。在经过激烈的交战后,缇骑战胜了云州守卫士兵、掌管了云州。

    与此同时,另外有一批士兵直扑其他四州,同样战胜了这四州的士兵,将这四州夺了回来。

    这便是在遥远的云州所发生的事情。

    汪印所送来的情报,详细禀告了大雍率先动手,他利用望渊地利之便,将大雍士兵击败,然后穿上了大雍的衣裳,带上了大雍的兵器,趁机夺回了云州;

    宋定边所禀的,便是他带着仪鸾卫收复其余四州的经过。宋定边带着仪鸾卫前去,自然是奉了皇令的,但是局势严峻,故而宋定边在权衡之下,先取了四州;

    宋定边还禀告,皇令正在执行中,定不会辱命,云云。

    看着这些情报,永昭帝神色阴沉,心中布满了阴霾。

    汪印夺回了云州五城,做到了国朝几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天的功劳。

    他绝不能允许汪印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可是,汪印为国朝夺回云州五城,已经传遍朝中军中了。

    对国朝来说,不管汪印用什么办法夺回来的,云州五城就是回来了!

    对官员士兵来说,不管汪印此前在国朝做了什么,他的确为国朝夺回了云州五城。

    这样的功劳,已经传遍天下了,还怎么能抹掉呢

    永昭帝当然希望云州五城能够回来,却一点儿也不希望,是由汪印夺回来。——这和他所预料的完全不同。

    他本就不能容忍汪印,所以才会允许交换的,不曾想,汪印竟然立下了这样的功劳!



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良心
    永昭帝没有想到,当他令中书官员拟旨的时候,裴鼎臣竟然会那么强烈反对。

    裴鼎臣直接来到了紫宸殿求见,这样说道:“皇上,如今云州五城已经回到了国朝。之所以会有这个结果,汪督主功不可没!既然汪督主立下了赫赫战功,那就不能随意抹杀。”

    永昭帝神色震怒,冷冷盯着裴鼎臣问道:“爱卿此言何解”

    “皇上,老臣恳请皇上收回旨意。汪督主此举大振人心,当是大功劳,怎么会是过错呢”裴鼎臣这样说道。

    虽然他语气十分恭敬,但是态度却并没有丝毫的退让。

    永昭帝脸上满是怒火,只是盯着裴鼎臣,一时并没有说话。

    裴鼎臣之所以能够成为中书令,当然是因为永昭帝对其信任提携。永昭帝之所以将其安插在中书省,就是为了将中书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过去裴鼎臣的表现,一直让他十分满意。不曾想,却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其竟然敢出言反驳!

    他用裴鼎臣是为了顺心遂意,并不是为了来反对他的!

    裴鼎臣明知朕容不下汪印,作为朕的心腹重臣,竟然违背朕的意思,那么朕用裴鼎臣是为何

    裴鼎臣实在是有负朕一片厚望!

    然而,面对着永昭帝的怒火,裴鼎臣却丝毫没有退让。

    他弯了弯腰,继续说道:“皇上,臣恳请皇上收回圣命,免得……寒了大安将士的心。”

    裴鼎臣这句话一出,彻底点燃了永昭帝心中的怒火。

    “寒了大安将士的心裴鼎臣,汪印一个宦官而已,就能够影响天下他会这么重要”永昭帝咬着牙说道。

    正是因为大安将士对汪印敬佩信服,认为汪印立下了天大的功劳,那么汪印就更不能留!

    裴裴鼎臣迎上永昭帝冰冷的目光,混浊的眼珠飞快的闪过了一丝光芒,仍旧说出了帝王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语:

    “皇上,的确如此。臣以及众多军中将领士兵都认为汪督主为国朝夺回了云州五城,那自然就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一功,当赏,而不当罚!”

    永昭帝猛的一拍御案,“腾”地站了起来,震怒道:“裴鼎臣,你好大的胆子!你此番说话,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忠心你与汪印是否有什么勾当”

    这一句话,本是永昭帝盛怒之下脱口而出的话语,但是一说出来之后,帝王心中竟然却觉得这或许就是实情。

    不然,裴鼎臣为何会这么着急的为汪印出言呢

    裴鼎臣听到这句话之后,神色有了一丝错愕,随即便陷入了异常的沉默,眼中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

    皇上竟然会如此看他……也对,他既然出言为汪印说话,也难怪皇上会有这样的想法。

    裴鼎臣却问心无愧,他从来没有与汪印有过任何往来,他之所以反对皇上这么做,只是……尚有一丝良心。

    永昭帝或许想不到,在每一个官员心中,其实都有一杆秤。

    不管是居于高位还是处于低位,不管其是奸佞还是忠厚,在某些场合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这杆秤就会进行着衡准。

    像汪印领着两千缇骑就把云州五城夺回来了,这种事情,他们是绝对做不到,但汪印却做到了。
1...317318319320321...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