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语气亲昵而自然,并未因几年没见而有所生疏。
“是啊,顾姐姐,好久没见了,你一切可安好”叶绥笑回道,心情越发舒畅。
心思玲珑剔透如叶绥,当然明白了顾清辉这几句话的亲近之意。
有彭城之战出现,且府中日前为封伯和缇骑治丧,接下来汪府和半令还会发生什么事情,都在京兆各官员的密切关注之中。
司农卿范复自然也不例外。
顾姐姐作为范家妇,而且其祖父顾名璘已擢升卫门下侍中,就更加不能忽视朝局的影响了。
顾姐姐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意思,已经表示了不会因为朝局而影响两人的亲近,怎么不让人高兴
两个人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自然有说不尽的话,从少年时的京兆闺学说起,说到了长公主薨逝的悲伤,也说到了顾清辉成亲之后的生活,还说了穆谊在雁西卫练兵的情况。
自然避免不了说到碧山君之死。
说到这个的时候,顾清辉神情有些寥寂,叹息一声说道:“老师过世之后,我也知道了很多事情,包括老师在雁西道做的那些事情,这实在是……实在是……”
顾清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她作为碧山君的学生,老师死了,自然会伤心万分。
但是,因为顾家和范家在朝中都有不小势力,她能知道的事情比旁人多,自然就知道了许多碧山君生前所做的事情。
顾清辉极为聪慧,不然当初在京兆闺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提醒
顾清辉怎么都没有想到,会从叶绥口中听到“宋定边”这个名字。
宋定边是最近几年军中崛起的猛将,原是山东卫的果毅都尉,因为剿匪有功为军中所知,后屡次立功,现如今是山东卫副将军。
在承平之年,军中将领要立下军功着实不易,宋定边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军中极为罕见,自然引起瞩目,更重要的是,宋定边还十分年轻,尚不到而立之年。
这样的将领,朝中哪个官员之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呢
像顾清辉这样的人,娘家和夫家在朝中都有势力的人,自然听说过宋定边这个名字——她惊诧的是叶绥为何会这样问,问她是否知道宋定边。
寻常人绝不会这样问,叶妹妹这是什么意思呢还是说叶妹妹本身就知道了什么
顾清辉笑了笑,努力掩饰住心中的惊诧,开口问道:“叶妹妹,你缘何这样问呢宋定边这个名字,但凡是关心朝政的人都听过吧”
她难以猜测叶绥的意思,也难估料叶绥知道了什么,只得以不变应万变。
叶绥看向顾清辉,回以微笑,答道:“顾姐姐,你听过宋定边的名字,想必也知道……朝中许多官员都觉得很奇怪,宋定边并非显赫人家出身,为何在军中会晋升得这样快呢”
军中将领并不像朝中文臣一样,可以投行卷选择座师来寻找靠山,军中将领的擢升,除了的确有军功之外,还得朝中有人,不然这些军功都报不到皇上跟前。
朝中官员大多只是奇怪,为何宋定边的运道会那么好,正好皇上想要知道各大卫细况的时候,宋定边不久前立下的军功就报到了皇上面前,宋定边这个人就恰好为皇上所知。
军中将领无数,立下军功的也许多,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将领,都没有这样好的时机。
运气这样的缥缈无踪的东西,往往会成为寻为可寻的理由,那些关注的朝臣们查来查去都没有发现宋定边依靠了什么势力,最终只能感叹一句:“这就是宋定边的运道了,旁人艳羡不来!”
叶绥活了两辈子,知道这世上有许多不能解释的事情,譬如她自己为何会重生,到现在她都找不到原因,但是她知道,唯独“权势”这个东西,是一定会有解释的。
宋定边飞速擢升一事,就是如此。
军功是其一,才能是其一,背后的势力更是其一。
朝中官员查不到、连仪鸾卫和缇骑都查不到,并不是因为宋定边没有依靠势力,而是当中依靠实在太一米,几乎没有人可以查到。
说是“几乎”是因为叶绥刚好知道,她偏偏就知道。
她能够知道,原因当然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她重活了一辈子,曾与宋定边打过交道,这交道还颇为不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解惑
叶绥说到宋定边背后势力是顾家的时候,顾清辉纵然惊诧,还能勉力保持平静,但是在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就做不到这样了。
叶妹妹在说什么祖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如此说来,叶妹妹就是知道祖父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真正重视家风绵泽的人家,绝对不会忽视家中姑娘的培养,顾清辉便生于这样一个人家,她在闺中的时候,虽然是个姑娘家,却最得祖父顾名璘的疼爱,也得到了其悉心培养,眼界见识并不输于顾家男儿。
也是因为这样,她才知道宋定边与顾家有密切联系,但也仅仅只是知道而已,当初她偶尔得知这点的时候,就发过誓这绝不会外泄。
即便她嫁到了范家,也没有对范家说过任何有关宋定边有关的话语。
但是,现在叶妹妹不仅知道了这点,还知道了祖父接下来的打算——这是她都不知道的事情!
顾清辉脑中一片混沌,只得愕然地看着叶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
幸好,叶绥接着说话了:“顾姐姐,还劳烦你去告诉侍中大人,江南道非宋定边安身居所,请侍中大人三思。”
她前来范府之前,就曾想过已经嫁人了的顾姐姐是否知道其祖父顾名璘的打算,现在从其反应看来,显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顾姐姐将这些话转达就好了。
看着顾清辉脸上的愕然怔愣,叶绥对着她笑了笑,就没有再说话了。
她所知道的、前世所经历的那些真实,正是此刻顾姐姐心中疑惑不解的地方,而这恰恰就是她怎么都不可能说出来的。
她不能对顾姐姐说前世大安朝所经历的事情,像宋定边和孙长蕴这两个后来成为太宁朝中流砥柱的人,他们过去的人生经历也折射了国朝局势的历程。
前一世,江南道严重的洪灾爆发之后,随后出现了废太子等国朝动荡种种事情,作为江南卫大将军的沈肃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虽然没有了彭城之战,但沈肃因为与废太子之间的联系,最后还是被皇上问了重罪,死在了大理寺牢狱之中。
沈肃死后,江南卫大将军的位置便由已在军中颇有名气的宋定边接任,可惜的是,宋定边在出任大将军不久就令永昭帝忌惮猜疑,此后便一直被打压,只有大将军之位而无大将军之权。
第一千零四十章御前
紫宸殿现在如何了
永昭帝此时已经接到了斥候的禀告,知道了沈肃被杀和那一个血字。
他脸色铁青,高耸的颧骨几乎要穿破脸皮突出来,显然是震怒异常。
紫宸殿的内侍宫女都低垂着头,战战兢兢的,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永昭帝责罚。
就连裘恩都是如此,垂首静默的同时,他内心暗暗叹着气。
皇上自醒过来之后就变了很多,容貌身形剧瘦就不用说了,就连性情都大变了,变得极为暴躁易怒,动不动就下令责罚。
殿中被重新找回来伺候的内侍宫女们,有一半已经被皇上以各种理由责罚了,而且还是往重里责罚,有两个还因此没有了性命。
帝王讲究喜怒不形于色,为的就是帝心不可测,此乃御下之道,过去裘恩只能小心翼翼地揣度永昭帝的心思,现在根本不用这样做了,因为皇上的喜怒都太明显了,而且以怒最多。
周太医曾隐晦地提醒皇上要平心静气,结果被皇上罚跪了两个时辰……
看到永昭帝露出这样震怒的神色,裘恩竟有些习以为常了: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
直听到永昭帝下令召裴鼎臣、顾名璘和邵世善进宫的时候,他才知道事不寻常。
皇上震怒到召见中枢主官,必定是出了大事!
他步出紫宸殿传令之时,才接到汪印下达的指令,才知道是江南卫大将军沈肃死了。
被急召进宫的三位重臣脸上同样惊诧莫名,眼神都骤然闪过了不可置信。
沈肃死了这……这……
三位重臣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沈肃不仅是江南卫大将军,还关系着彭城之战的始末细节,竟然死了还是和赵祖淳一样的死状
“皇上,这……那个字,这是汪督主杀人泄愤”邵世善脱口道,脸上难掩震惊。
顾名璘看了邵世善一眼,开口道:“邵大人,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探清楚,本官以为不应该下结论。”
不管邵世善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句话都定性了沈肃乃汪印所杀,涵意甚深。
顾名璘才秘密去见了汪印,两人还有其他盟约,自然要为汪印说话的。
况且,他也不仅仅是为了替汪印开脱,而是沈肃被杀这事太突然、死状太怪异,设局的痕迹太重,他并不相信。
若是汪印杀的沈肃,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证据
邵世善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顾大人说的是,是本官失言了,只是本官实在震惊,先是杨善心死了,现在沈肃也死了……”
他没有将话说完,但是殿中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啊,杨善心和沈肃都是军中将领,都或多或少与彭城之战有联系,先后莫名其妙地死了,其中还有线索指向汪印……
面对此情况,谁能不多想况且,真的是多想吗
永昭帝的神色明显暗沉了几分,
法令纹越加深刻了。
他召这三位重臣是为了沈肃被杀一事,但邵世善的话语却勾起了他先前刻意忽略的事:杨善心死了。
杨善心已经被夺职,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死得实在太突然了。
在接报那一刻,永昭帝就想过这是汪印在杀人报仇,毕竟汪印曾是南库督察,缇事厂多少能查到南库的消息。
缇事厂死了那么多人,以汪印睚眦必报的性子来说,杀杨善心当然是可能的事情。
&n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重演
紫宸殿中其实没有多大秘密,这三位中枢重臣的言辞争论,没多久就被有心人知道了。
几乎是邵世善前脚出了紫宸殿,坤宁宫的韦皇后后脚就接到了消息。
邵世善颇识时务,作为十皇子妃的祖父,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韦皇后对其每次都及时送来消息表示满意。
“皇上召见了三位中枢重臣,也没得出个什么结论,不过是让人继续查而已。呵,这倒有些意思。”韦皇后漫不经心地说道,随即张开手指看了看精美的护甲。
经过了这召见讨论,韦皇后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皇上能做的实在太有限了,皇上清醒过来之后,对朝局的掌控力越来越少了。
没有忠诚得信的重臣,没有了能为他所指的将领,皇上其实就是一只被圈养起来的猛兽,看起来勇猛可怖,但是没有多少杀伤力。
君令不能被彻底执行,那皇上就比普通人还不如。
就说沈肃被杀一事好了。皇上原本是召沈肃回京审问、想知道彭城之战的真相,但从皇上下决定那一刻起,就被牵着鼻子走了。
召回沈肃,是旁人促使的;沈肃已死,皇上就算再不甘,也无可奈何了。甚至,沈肃的死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不了了之,皇上还能做什么
皇上还是皇上,却不是原来那个皇上了,有趣,实在太有趣了。
“说起来,还是多亏了皇上自己疑心重,容不下裴公度、谢玠、汪印等重臣将领,反而用了邵世善杨善心这样的人,咎由自取而已。”韦皇后又说道,晃了晃手指,对护甲越发满意。
艰难困苦玉成于汝,此时韦皇后倒是很赞同这个道理。若不是她被禁足大半年,遭受了此生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打击,那么她也不会如此清醒和淡定。
发号施令的是皇上,但是这个号令也不一定要出自皇上。
——这是韦皇后最近所悟到的道理,听到了紫宸殿的禀告后就已经作实了。
虽说现在的进展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是她也不敢掉以轻心,她收回了手,隐去了脸上的笑容,朝大宫女绿琴沉声吩咐道:“给府中送去消息,先前准备的那些东西,可以用上了。”
“是,娘娘,奴婢立刻去办。”绿琴应声道,随即退出去办事了。
皇贵妃范氏虽然指证绿琴毒害皇嗣,但绿琴如今仍然安好无恙,就可以看出韦皇后和范氏谁人手段更胜一筹了。
准确地说,皇上对太子厌弃至极,无论范氏做了什么、有多少证据,都不能取信于皇上。
杨善心死了,沈肃死了,以苦肉计意图躲过一劫的太子一系,怎么能躲得过去
这一条连环计,也是时候开始下一步了。至于结果……现在足够谨慎的她,不会空口白牙地说一定会成功了
。
能将汪印拉下水当然最好,不能……也没有关系。
她自知现在没有足够的本事与汪印对抗,这一条连环计,主要针对的,从来就不是汪印!
汪印同样收到了裘恩的信息,知道了裴鼎臣等人进宫商讨一事。
有关沈肃的死,并无突破进展,但裘恩的情报,也让汪印有了新的思路。
&nbs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有悟
“除了皇上刚昏迷那段时间,她与韦皇后有所联系,将纯妃禁足,此后便深居简出,没有见过什么人了。”齐适之补充道。
越是监视,他便越发觉得贤妃这个人不简单。
无论处于什么风暴漩涡之中,这个女人都能全身而退,而且都能得到莫大的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