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有利于魏军展现实力,告诉关中百姓,魏军有能力守护关中,同时也有利于,高义欢的政权站稳阵脚。

    李过与高义攻等人对视一眼,却都有些没有底气,李过为难道:大王,以臣等军力,只能保证守住延安,要守住关墙,怕是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刚打下延安,让顺系士卒的士气有所恢复,但是对于清军的恐惧,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的。

    鞑子来的这么快,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来的是外藩兵,他们在关外游牧,打仗不需要准备军粮,敌酋一声招呼,就能赶着羊群南下,所以速度极快。第二,来的是北京的八旗,骑兵速度快,直接绕道蒙古,也不需要多长时间。这两种情况,鞑子都不会携带多少辎重,还有攻城器械,所以只要坚壁清野,仅守城池,就能让他们无攻而反。

    李过长期坚守陕北,同清军大战多次,对于清军进攻陕北的路线有一定了解。

    清军绕道蒙古过来,沿途没有补给,等杀到陕北时,携带的粮食就吃去一大半。

    如果到陕北后无法得到补给,那最后就只能退兵。李过守陕北时,清军第一次进攻半途而废,除了因为南路的多铎出了问题,也是因为清军粮草不济。

    因此只要三万顺军坚壁清野,躲在城中,防备二万鞑子,李过认为没问题,但要是把守长城防线,确实有些困难,李过不敢打这个包票。

    高义欢听了微微皱眉,不过李过这么说,没有拍胸脯立刻应下,反而让他更加放心了一些。

    魏军诸将对于陕北的地形,并不了解,也不知道长城一线,有多少堡垒,有多少墩台,该如何驻兵。

    因此除了李过高一功等人外,魏军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高义欢沉默片刻,开口道:陕北长城一线的防御,孤王并不了解,李将军守过陕北,该如何防守,要比别人熟悉。孤王给你们调拨一批火器兵甲,你们三个军,再加上黄秉忠率一万人,三个乙种营,九个丙种营,再加上榆林绥德两个丁种营,近五万人马,都由李将军节制。李将军准备怎么防守,打不打伏击,孤王不过问,但鞑子不能冲过延安一线,这个要求能不能达到?

    魏王提供火器和兵甲,又有近万精锐魏军可以调动,李过和高一功等人对视一眼,立刻抱拳,大王,臣一定不让鞑子冲过延安一线。

    十万魏军进入关中,招降绿营兵三万余人,顺军三万余人,在关中的兵力增加到十六万人,整个魏军的兵力,达到二十六万众,实力已经相当的雄厚。

    不过面对,清军的反扑,高义欢依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见李过应下,高义欢点了点头,忽然出声道:黄秉忠回来没有?




第587章放了孟乔芳
    高义欢刚出声,堂外就一阵喧哗,赵大宪走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道:大王,黄三把孟乔芳抓回来了。

    高义欢闻语,心道孟乔芳抓到了,他遍不用去找别人。

    李将军,你们先去忙,尽快将队伍进行整编,准备陕北防务!高义欢当即对李过等人道。

    众多顺将见此,纷纷一行礼,便告退而去。

    高义欢遂即对赵大宪道,让秉忠将孟乔芳带进来。

    不多时,黄秉忠便推着五花大绑的孟乔芳进堂,得意的抱拳,大王,这厮想从东门逃走,被臣给擒下了。

    高义欢看了孟乔芳一眼,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东西,光秃秃的头皮,小辫儿散开,浑身血污,还有伤口,身形十分狼狈,但是身上却有一丝倔气。

    高义欢拍了拍黄秉忠的肩膀,笑道:秉忠,干得不错。你先去李过那里一趟,同他谈一谈,守卫陕北的事情,孤王稍后在对你进行奖赏!

    黄秉忠有些疑惑,不过他对高义欢的话是言听计从,当即便一抱拳,臣,领命!

    派人同满清沟通,有损高大王的威名和形象,所以高义欢不想太多人知道。

    这件事全是口头交流,高义欢是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就算有一天败露了,那也是打死也不承认地。

    高义欢一挥手,赵大宪会意,当即安排士卒把守堂外,不让任何人靠近。

    孟总督,落在本王手里,有什么话说?高义欢看着孟乔芳,微微笑道。

    孟乔芳崇祯三年降清,棣属于汉军镶红旗,为满清效命十七年,有三个儿子,家眷都在北京。

    他是不可能投降,也不可能被判满清的,他晓得自己难逃一死,所以很是硬气。

    孟乔芳眯眼看了高义欢一眼,恨声道:要杀就杀,给我一个痛快吧!

    你娘个劈的!赵大宪上来就是两个大耳瓜子,左右开弓,打得孟乔芳头昏眼花,满嘴是血。

    老东西和大王好好说话!几巴掌扇完,赵大宪指着孟乔芳骂道。

    虽说孟乔芳怀着必死之心,但是死法有很多种,被抽了几下,老家伙嘴都肿了,立刻就老实许多。

    不过他毕竟是总督,是要脸的人,低三下四去求饶,老东西也做不出来。

    高义欢看他低头不说话,笑了笑,摆手道,大宪,不要对孟总督无礼,去搬个椅子,让猛总督坐一坐。

    赵大宪提了一把椅子,恶狠狠的瞪了眼孟乔芳,将椅子放在后面,直接将他按在上面。

    孟乔芳不明白高义欢搞什么鬼,要杀他的话,没必要这么多废话,要招降不会扇大耳瓜子。思来想去,觉得高义欢是准备从他身上套取什么情报,孟乔芳已经决定,不用刑就不说,要是用刑,撑不住就交代一些,免得受皮肉之苦。

    这时高义欢却笑道:孟总督,你放心,孤王不杀你,还会放你回去!

    孟乔芳微微一愣,他脸上满是疑惑,放了我?

    高义欢微微颔首,开门见山道:不错,孤王放你回去,你替孤王给多尔衮带一个消息,孤王愿意与他休战。

    孟乔芳一听,有些意外,没想到高义欢会说出这样的话,但随即立刻反应过来,高义欢这是怕大清反攻,所以想要求和自保,或者根本就是他的缓兵之计。

    高义欢脑子被驴踢呢?打下了关中,还幻想着大清停战,不是痴心妄想么?

    高义欢不管孟乔芳怎么想,继续说道:如今孤王占据关中,手握雄兵三十万,双方继续打下去,必然生灵涂炭。孤王自认为现在无法击败多尔衮,但多尔衮也休想击败孤王。你把这个意思传递给多尔衮,多尔衮要打,孤王奉陪,要是不想打了,咱们可以谈一谈,不如双方休养生息,暂时停战,免得让别人渔翁得利。

    孟乔芳本来以为死定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既然高义欢有这个想法,那就顺着他的意思,正好脱身。

    孟乔芳没有矜持,瞬间就调整了心态,红肿着脸,正色道:大清入关后,连连征战,我一直建议摄政王,暂停征战,先恢复北方,但是摄政王不听。事实上我主政陕西以来,一直都是与民生息地。这一点上,我同意高大王的意见,愿意把高大王的意思,转达给摄政王。毕竟现在斗下去,只能两败俱伤,黎庶受苦!

    大宪,给孟总督松绑!高义欢哈哈一笑,没想到孟总督也是个爱民之人啊!

    赵大宪有些不情愿的替孟乔芳解开绳子,孟乔芳活动了下手腕,当官就得给民做主嘛!

    高义欢没兴趣同他继续演戏,挥手道:既然孟总督愿意替孤王传达消息,那孤王也就不留你了。大宪,你派几个人,把孟总督送走。

    赵大宪不由分说,便让人把孟乔芳架走。不多时,赵大宪又回到大堂,道:大王,这厮真不要脸,就这么放走,太便宜他了。

    高义欢道:不过是满清的一条狗而已,暂且饶他一条狗命,没什么大不了。

    赵大宪见他这么说,也就不在多说了。这时高义欢却忽然又道:去把义成叫过来。

    不多时,高义成来到大堂,大王!

    高义欢看着他,直接吩咐道:义成,我有件事情让你去办,你弄得隐秘点,不要让人觉得是孤王故意走漏消息。

    高义成行礼道:大王,尽可吩咐,臣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高义欢遂即低声道:你放出消息,就说孤王在同满清谈判,想法让南京那边知道。明白吗?

    高义成点了点头,臣明白!

    好!高义欢挥手,你去办吧!不要弄得满城风雨。

    大王,要是南京那边宣传,大王投清呢?高义成问道。

    高义欢笑了笑,他们不会这么做,只会装作不知道,然后设法讨好孤王。当然不排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捕风捉影,要搞臭孤王。多尔滚那个阴人,也可能故意放出消息。这个时候,玄衣卫就要动员起来,必须坚定的否定此事,说有人诬陷孤王,诬陷抗清英雄!

    高义成微微颔首,再次行礼,臣知道怎么做了!

    高义欢点了点头,挥手让他退下。

    两日后,北面的斥候再次传回消息,河套的清军乃是满清的肃亲王豪格统领,两万人马停留在河套,依然没有动静。

    这么看来,清军的目标确实不是关中,而是想避开魏军主力,先拿下豫南,斩断关中和湖广的联系,再来对付关中。

    如果关中和湖广的联系被切断,关中得不到湖广的钱粮,魏军吃饭都成为问题,最后肯定像李自成一样败亡。

    此时豫南的急报传来,多铎大举进犯豫南,高义欢一边传令,让一部分不太可靠的绿营降兵,集结到西安,一边往西安赶去。

    关中大批绿营兵投降,除了献关的王永强部相对可靠外,其他各部绿营,高义欢都不怎么放心。

    如果他将魏军主力带离关中,他担心这些绿营兵在关中反叛,让他后院失火,所以决定带着这些绿营出征。

    一来可以充做前驱,二来能够解决许多隐患,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之计~



第588章准备决战
    西安城,高义欢本来想更名长安,后来忍了忍,听了李岩的话,便没有改过来。

    关中原本有明朝一大亲藩,西安城中有富丽堂皇的秦王宫殿,但是在李自成攻入西安后,王府被烧了一部分,等李自成撤出西安时,则被顺军放火烧为白地。

    若是秦王宫还在,高义欢便直接入住秦王宫了。现在高义欢的魏王府,则是吴三桂的府宅。

    二月初三,高义欢从延安回到西安,魏军各部将士,都已经在西安附近集结。

    这时魏军占据关中,近一个月的时间,魏国的官制在关中已经建立起来。

    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办到这一点比较困难,不过因为留用大批的降官,关中的官僚体系,并未遭受太大的破坏,所以只是将原来军政府的六曹变为六部,在增设了几个衙门,制度就建立起来,能够勉强运转。

    当然这必然会有革命不彻底的嫌疑,降官大多都不是好东西,可是军政府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多官员来统治关中,没有熟悉关中情况的人才,所以暂时只能任用这批降官。

    好在这批降官大多是重利之辈,投靠满清是为了升官发财,现在换个王,也没有关系。

    只要高义欢不被杀得大败,这些降官暂时也不会造反。

    现在只有暂时如此,等击退了清军的进攻,再来慢慢去健全官职,剔除这些降官。

    西安城北门,城门大开,高义欢在大批黑甲兵的簇拥下,马蹄哒哒的进入城内,街道两侧穿着黑甲的士卒,手持长矛,神情严肃,保卫魏王的安全。

    毕竟魏军刚占据关中,关中内部满清的势力,明朝的势力都还存在,万一放根冷箭,射中了魏王,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护卫必须森严。

    黑甲骑兵簇拥着高义欢,穿过街道,一直奔驰道魏王府邸。

    高义欢勒住马缰,王府门前值哨的侍卫,立刻跑过来帮高义欢牵住战马,高义欢则提着马鞭,疾步走进王府。

    这时高义欢的家眷,都还在南阳城内,所以王府空空荡荡,只有一些护兵。

    高义欢径直走到大堂,将头盔取下,让亲卫帮忙挂好,然后双手张开,一边让亲卫帮着卸甲,一边吩咐道: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还有几位先生,前来王府议事!

    高义欢还在延安时,就已经下令众将在西安候命,大概半个时辰后,就陆续有将领赶来王府。

    赵大宪徐黑虎白旺白文选虎大威等将,陆续被引入大堂,便见几个士卒,正在组装一个巨大的沙盘。

    今天要商议什么事情,众多将领都知道,见魏王还没来,便开始议论起来。

    这时,侍卫忽然大声道:大王驾到!

    堂中文武,立刻分立两侧,行礼道:恭迎大王!

    高义欢穿着黑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头上戴着翼善冠出来。

    别说,他身形微胖,很有福相,还真有点像画像中走出来的帝王。

    高义欢摆了摆手,不必多礼,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要事商议。

    谢大王!众人齐齐直起身子,肃立两侧。

    高义欢大马金刀的坐在王位上,先看向虎大威道:虎将军,潼关和蒲津渡方向的清军,有什么动静?

    虎大威抱拳道:大王,清军向山西增兵三万,不过蒲津方向,并未异动。这三万清兵应该是清军驻防山西,防备我们直接杀入山西,兵逼北京的。耿仲明驻军陕州,也只是袭扰潼关。清军没有将火炮运来前,应该不会大举攻关。

    看来清军准备很到位,连突袭山西,威胁北直,迫使清军回撤的这条路也给他堵死了。

    潼关是天下雄关,魏军忽然占据后,清军被打了一个错手不及,想要夺回潼关,需要打造器械,最重要的是红衣大炮要到位。

    高义欢听了,微微颔首,河套的豪格陕州的耿仲明,都没有太大的动作,清军主攻方向是豫南无疑。

    说着高义欢问道:金声桓和吴世昭,有没有送来什么消息?

    陈名夏道:兵部这边刚收到禀报,尚可喜率三万人从郑州南下,多铎六万众从商丘东进,许州临颍西华都已经相继失陷。

    这时方家玉站出来,禀报道:大王,臣有个情况需要禀报。玄衣卫探知消息,南京似乎正与江北清军谈判,要是他们达成协议,休兵罢战。阿济格麾下十万清军,二十万降军,就能从江北抽身,转攻豫南。这样一来,豫南的压力将难以估算。

    听了这话,堂上众将士立刻炸了锅,文官谋士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南京这不是坑人吗?俺们魏军为了给你们解围,才同鞑子开战。现在鞑子要打俺们,驴日的却要议和休战。这不是把几十万魏军将士,给坑惨了。
1...262263264265266...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