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郑森这个千户,是郑鸿逵走关系得来,不过他早就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水师将士们都对他服气。

    王彦站在船头,看见魏武军在炮击的同时已经冲上去,不禁眉头一挑,可随即又有些丧气。

    高成勋没有吹牛皮,魏武军确实是一支久战的精锐。

    这并不是说,士卒的战斗力比清军强,而是那股精气神,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色,蔑视清军的气势,不是别的人马能够比拟。

    想要这么做,不是谁都行,炮弹就在头顶飞,一般人没这个勇气,也没这个自信,必须是战场老卒才行。因为在他们冲出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肯定能赢。

    这不是光凭一腔热血,而是战场上的经验告诉他们,可以这么干!

    划过去!王彦放下千里镜,将手抬起。

    第二轮炮击刚刚结束,高成勋领着三百老卒,已经登上瓜州,而鞑子还在第二线躲避炮击。

    前面观察的鞑子抬起头来,抖了抖身上的泥土,忽然发现大片黑色的身影,已经上了江滩,到了眼皮底下,惊得眼睛都掉了下来。

    几名清军没来的急禀报,高成勋已经冲上第一道防线,片刻间就淹没了阵线上留守的残兵。

    躲在后面的鞑子将领,眼睛瞪大,满脸的不可思议,他将刀一拔,顿时一声怒吼,叫嚷着让清军跃出防炮的壕沟,愤怒的发起冲锋,想要将占据第一道防线的明军赶到江里去。

    近千清兵齐齐跃出壕沟,呼啸着冲锋,可没跑几步,天上忽然几声破空的尖啸,数十枚炮弹砸来,清军顿时人仰马翻。

    江岸边到处都是石子,炮弹砸在地上,碎石飞溅,近百清军被大炮砸翻。

    这让清军士气大泄,而就在这时,高成勋率着三百黑甲老卒,嘴里大喊着,干死龟孙!已经席卷过来。

    冷兵气作战,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气势,一群河南老卒,一边拿刀砍瓜切菜,一边用河南话大骂,直你老娘!生猛的不行。

    豫西愕北的悍卒们冲在前面,几百水师新卒跟在后面,士气如虹,江北的叛军和鞑子还真没遇见过这样的对手,瞬间就被打懵逼了。

    王彦看见几百人就把鞑子冲得七零八落,不禁有些痴了,等回过神来,当即就拔出腰间宝剑,领着捧日军冲了上去。

    希娘皮!浙西来的士卒,早已被点燃热情,上岸遍叫骂声一片,猛烈的冲向清军。

    郑森也一下看傻了,没想到打仗这么简单,心中盘算着得找个机会,向魏武军取点经才行。

    这时高义仠的人马,已经从侧面登陆,迂回这从后包抄。

    渡口的叛军一看,立刻就开始往北逃窜~

    南京皇宫内,朱慈烺默默的注视着沙盘,上面代表着明军的小旗,不断的减少。每一面旗帜的消失,都表示着一座城池失陷,或者是一支人马被打残。

    江北战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消耗着大明的军力,吞噬着明军将士的生命。

    现在南京朝廷几乎动用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江防还是岌岌可危,让朱慈烺心中满是焦虑。

    忽然一名兵部官员,满脸喜色的进来,激动的禀报:陛下,捷报,捧日军夺回瓜州,歼灭北虏五千人,缴获兵器物资无数!

    大殿内瞬时沸腾,朱慈烺急忙接过战报,仔细看了几遍,一连道出了三个好!

    捧日军是朝廷新募的中央禁军,没想到知耻而后勇,居然打破了江北清兵不败的神话。

    朱慈烺满脸激动,殿上众官争先传阅,不过马士英却道:陛下,诸位,你们相信这份战报?

    朱慈烺脸色立时一沉,一旁的路振飞,却道:陛下,水分是有,但瓜州肯定夺回来了。何阁部就算在胆大,也不敢谎报瓜州的情况。陛下,现在我朝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闻语朱慈烺神情缓和了些。

    次日,朝廷邸报登出何腾蛟的奏折,朝廷夺回瓜州,杀敌一万,缴获大炮,兵器无数,重创江北清军。




第554章拉锯战
    在瓜州渡斩杀的清兵首级,还有缴获的军资被运过江来,堆放在镇江府衙前,十多个鞑子俘虏,带着枷锁跪在中间,供士绅百姓和赶来增援的官军们参观。

    何腾蛟对外宣传,收复瓜州之战,官军全歼渡口清军,杀敌数千,我军仅有百余名将士伤亡,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捷。

    一瞬间,镇江沸腾了,士绅百姓们点燃爆竹欢庆,何腾蛟亲自嘉奖王彦的捧日军。

    斩获和鞑子俘虏,在镇江稍作展示,便被运去南京,一路上所过州县,尽皆沸腾,一定程度上重振了民心和士气。

    献俘的队伍来到南京当天,朱慈烺亲自前去查看,一看几大车首级,还有十多个真鞑,便晓得何腾蛟虽然虚报战功,但是杀敌至少上千,心里遂即放心了一些。

    一时间,南京城也欢腾起来。

    不久,瓜州之战的真实情况,传来南京。

    立下大功的是从湖广来的一支魏武军,捧日军只是打了个下手,斩获果然也没何腾蛟报的那么多,只有两千多人,剩下的清军成功逃走,明军这边死伤并非一百,而是八百多人。

    真实情况是王彦传来,不过只有朱慈烺何腾蛟等少数大明高层知道,百姓和其他官军,则不可能知道这些。

    瓜州渡,江滩边,寒风冷冽,高成勋领着部下将士,站在十多个柴草堆前。

    柴草上面摆放着魏武军将士的尸体,都是在收复瓜州的战斗中牺牲的魏武军将士。十多名汉子,都是身前中刀中箭,死在向前冲锋的路上,没有一个孬种。

    水师副将高成勋,将一碗酒,撒在地上,大声说道:弟兄们,一路走好!

    满大壮带人将柴草堆点燃,江滩立刻燃起十多堆雄雄大火。

    几百老卒注视着火焰,不禁开始唱道: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魏武将士驱鞑虏,舍生忘死为太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远处正在修筑防御工事的捧日军,还有高义仠的人马,不禁都纷纷站起身子,向江滩看去,王彦和高义仠脸上都十分复杂。

    大火烧尽,军官开始收集骨灰,用布条包好。

    魏武军有规定,一般情况下,都是谁的兵,谁来背,几个队正哨总身上都斜背着几个布袋,直到返回湖广,交到家眷手中。

    瓜州渡被明军夺了回来,可是战事并没有结束,新的攻防战马上又会到来。

    在夺回瓜州的战役中,魏武军将士们展现出来的实力,折服了南明这边的菜鸟。

    夺下瓜州容易,要守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防守瓜州,名义上是王彦指挥,但实际进行具体布置的人,却是魏武军将官和老卒。

    在战场上吹资历,讲出身都不顶卵用,要让人心服,还是要讲实力。

    捧日军虽说是朱慈烺招募的中央禁军,但对出身土寇的魏武军已经彻底服气。

    在瓜州前线,魏武军老卒吩咐着捧日军的弟兄们挖壕沟,筑矮墙,布置拒马,撒上铁蒺藜,能用的招数,都给他用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名魏武军老卒身边,总是会跟着那么几个捧日军的将官。

    不管是小旗总旗,甚至是百户,在老卒面前都客客气气,但老卒们却拽得很,对这些想要偷师的官军爱答不理,不过这些官军显然得到了指示,老卒摆什么脸色,他们都是一脸堆笑,绝不生气。

    清军的反击,比预计要来的更快,也更加猛烈。

    明军夺回瓜州后,江防水师立刻组织一批船队,沿着运河冲入了扬州,给城中送去了一批军资,还有上千名援兵。

    这让阿济格大怒,斩杀逃回来的叛将,当即又让许定国夺回瓜州。

    次日许定国亲自督战,指挥数千叛军,向瓜州发起一浪接着一浪的冲击。

    明军依靠修建的工事,抵挡着叛军的进攻,高成勋让人从镇江调来一船火器,一箱箱的投掷震天雷,加上壕沟矮墙拒马铁蒺藜组成的防线,让叛军撞得头破血流。

    黄昏时分,叛军丢了上千具尸体,退了回去。

    伙头军挑着米饭和热菜,来到战线给士卒们盛饭。

    一名魏武军老卒坐在矮墙后面,一名捧日军的百户官,端来一碗盖满肥肉的米饭,笑眯眯的道:老哥,吃饭了!

    说着自己就在旁边坐下,又将自己碗里的鸡腿,夹起来往老卒碗里放,堆笑道:来,老哥再吃个鸡腿!

    老卒终于淡淡一笑,两人一边吃,一边交谈,老卒开始讲起自己的光辉事迹起来,他不时给百户传授些战场的技巧,听得百户大开眼界。

    许定国被打退后,吃了阿济格的军棍,让这个叛贼不得不拼尽全力,接下来的战斗便更加激烈。

    虽说在高成勋的指导下,明军修筑了相当完备的工事,但是架不住清军不计伤亡的攻击。

    瓜州前线最终还是展开了激烈的短兵相接,双方都不停的增加兵力,进行换命搏杀。

    在经历过多日的战争磨砺后,明军顶住了叛军的攻击,与叛军进行反复的争夺。

    十天后,高义仠带来的人马,建制被打残,退过江去休整,原来的营号被取消,剩下的兵马被捧日军兼并。

    王彦又调数千兵马过来接防,但很快又被打残。

    瓜州渡上守军换了几波人,只是每当冲锋时,战场上却依然会响起一片不太标准的河南口音,龟孙,俺直你老娘!

    在多日的交战中,清军多次与魏武军交手,知道一支魏武军就在瓜州驻防,每当听见有人叫骂龟孙,必然士气一泄。

    但当一支从广西千里跋涉而来的军队,赶来战场后,每次冲锋时,便又多了一种声音。

    这些广西来的士卒,身材矮小,可却十分精悍,打起仗来一边冲锋,一边丢你老母。凶悍程度,居然不亚于魏武军将士。

    高成勋见了也是一阵惊讶,当夜遍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到豫南去。



第555章重塑信心
    当高义欢携带主力来到郾城之时,金声桓并未能夺取郾城。

    魏武军攻击几次,都被城上守军打了下来,改造后的郾城,相对而言,确实比一般城池,要难攻打。

    当初魏武军五千人马守卫郾城,要不是为了引诱满达海入套,清军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下郾城。

    这时高义欢在众将的簇拥下,向郾城走去,身边金声桓边走边解释道:大帅,卑职攻了几次,都没攻下,不过城内守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帅再给卑职一次机会,我一定拿下城池。

    高义欢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豫北和徐州的清军有动静没有?

    金声桓道:有骑兵斥候过来,看见我们大军云集后,便都撤了回去。郑州的耿仲明徐州的多铎,都按兵不动。

    高义欢笑道:虎臣,你说多铎这个傻子,想啥呢?

    金声桓道:估计见我们大军云集,判断我们打完郾城,向北虚晃一枪后,必去救徐州,所以张开口袋,在徐州等我们钻哩!

    如果高义欢不出兵救援,那清军困死商丘和徐州守军,顺带着占据两淮,甚至灭了南朝,今后高义欢在大清面前就不够看,迟早要完蛋。

    因此在多铎看来,高义欢必救明朝,既然知道这一点后,他所要判断的就只剩下,高义欢会怎么救了。

    多铎思考在三,认为高义欢能走的路子不多,要么来包抄徐州,要么就围魏救赵。

    如果高义欢包抄徐州,那他就围点打援,灭了高义欢。

    当然高义欢也可能围魏救赵,避实击虚,这正是高蛮子惯用的手法,但那也没有关系。

    豫南他留有重兵,高义欢想围让他围,大清兵占据江南,高义欢也吃不下豫北,多铎根本不急。

    况且等高义欢在豫北陷入泥潭,他还能发兵包抄,把他的退路截断。

    两条路对高义欢来说,都是死路,以高义欢的智商,应该会使出各种花招,想要改变大清军队的部署,但多铎是不会中计了。

    这次不管高义欢耍什么花招,多铎只需要记住他的根本目的,就能在关键时刻,一拳将他撂倒,所以他根本不急,坐等高义欢自投罗网。

    多铎经过多方考虑,自认为已有万全的打算。

    高义欢与金声桓说着话,人已经来到郾城南郊,于是勒马驻立,用千里镜观察了城墙,发现城池已经千疮百孔。

    这城是不太好打,不过正因为如此,郾城必须要打下来。高义欢收了千里镜,沉声说道:既然守军这么坚定,那就四面围攻,重点选择一角攻击,一定要拿下城池。本帅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去准备吧!

    末将遵命!金声桓连忙抱拳。

    多次进攻后,郾城守军虽然守住了城池,但是损失却非常巨大,城中只剩下三千多人。

    孙龙正鼓励着属下诸将,说徐州和郑州的兵马就快来援,让兄弟们顶着,不想援兵没来,却等来了高义欢。

    此时郾城已经聚集了六万魏武军,这在整个天下不算什么,也不及汉中和江北几十万人的大战,但是六万人马集中在一城之前,那就有点多了,足以让守军胆寒。

    高义欢提出要求后,便回到大帐,怎么攻城则由手下将领去操作。

    此次攻城的主力,是顺系人马,高义欢这么安排,是为了给顺系一个重振信心的机会。

    清军入关后,顺军在与清军的交战中,败多胜少,对于清军普遍有些恐惧心理。

    在上次与多铎的对战中,高义欢有意将顺系将领带在身边,让他们进行了观摩,减少他们对清军的恐惧,不过看别人打,同自己打,总归是有些区别的,所以高义欢决定将郾城交给整编后的顺系来打,让他们逐渐摆脱过去的阴影。

    高义欢本来以为,他赶来郾城时,城池已经攻下,现在看来他的决定,确实是很有必要地。

    次日,金声桓指挥人马,再次准备攻城。

    在高义欢的麾下,各个将领都有特色,徐黑虎虎大威勇猛,上来就要砍人,适合冲锋陷阵,金声桓是官军出身,打起仗来,就是正规人马作战的那一套,讲究军器粮草军队面面俱到。
1...247248249250251...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