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第537章游说张献忠中
    几日后,南郑城大西国皇帝的行宫内,张献忠负手站在房间里,看着一副山川地图。
    这时刘廷举拿着一叠奏疏和宗卷进来,腰间系着的金鈒花带,金光灿灿,有些晃眼,禀报道:陛下,丞相那边送来的奏疏。
    张献忠流寇出身,同李自成的大顺一样,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政权中缺少有用的文人。
    李自成在占据关中,大势将成时,才有大批文人投靠,而张献忠不过割据四川,又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屠戮士绅文人,便使得文人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现在大西政权的文官体系因为缺少文人加入,极为的不完善。
    真正有节操,正直的文人,不愿意投靠张献忠,张献忠收拢的文人,大多都是些怕死,或者投机钻营之辈。
    听说是丞相那边送来的奏疏,张献忠并没有回过身来,目光继续盯着地图道:放在桌上,念给朕听!
    张献忠是识字的,并还能写几句打油诗,文化水平说不定还强过高义欢,不过相比于每天批阅大量奏疏,老张更喜欢带领大军征战。
    刘廷举忙将奏疏放到桌上,然后拿起一本开始念,是丞相汪兆麟上书,此前没什么人参加大西国的科举,不过陛下发令,读书人不来,直接砍头后,近百士子赶来考试,大西的科举考试终于圆满结束了。
    听到这本奏疏,张献忠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向后挥了挥手,示意刘廷举念下一本。
    第二本也是一件喜事,说的是艾能奇已经将盘踞重庆府的曾英驱赶到贵州的事情。
    连听到两个好消息,张献忠心情不禁舒畅了不少,刘廷举见此便忙拿起第三本,说道:陛下,这本是礼部禀报,说豫南高义欢,派遣使者到南郑,欲拜见陛下!
    高义欢?盯着地图看的张献忠终于回过身来,这厮派人过来干什么?
    本来大西国控制荆州,又占据四川,可以控制两大粮仓,张献忠觉得他的霸业大有可为,但是就是这个高义欢,先抢走襄阳,后偷袭荆州,便如同打断了大西国一条腿,让张献忠只能被困四川,战略上陷入被动。
    张献忠听见高义欢这个名字,心中就一团火起,这厮居然敢派人过来。
    刘廷举忙道:陛下,奏疏上说,高义欢派来的人,是来与我们修好的!
    修好?让他们滚回去!张献忠狠狠的丢下一句。操他娘的高义欢,抢老子襄阳,偷袭老子的荆州,派个人过来救想修好,把俺老张当啥了。
    陛下,他们还带来了不少东西,向陛下赔罪!刘廷举道,腰间的金钑花带,沉重的有点下垮。
    哦?张献忠有些感兴趣了,那朕到要看看他怎么给朕赔罪!
    刘廷举道:那臣转告礼部安排一下。
    张献忠点了点头,然后刘廷举又开始继续,读着剩下的奏疏。
    几日后,周荣华得到了确切的答复,而这时正好季国风也到了南郑。
    两人商议后,决定一同前去行宫,周荣华负责送礼消气,季国风则负责说服张献忠,发兵关中。
    这日张献忠正在房间里处理公务,刘廷举走过来,陛下,高义欢的使者到了。现在见不见?
    见,怎么不见,朕很想知道高义欢准备怎么和朕修好关系。张献忠道。
    刘廷举当即笑道:那臣斗胆请陛下移步去前院。
    张献忠怒了,高义欢的使者这么横,还要朕去见他?
    话虽这么说,张献忠还是站起身来,随着刘廷举走到行宫前院,隔着老远便听见人声喧哗,还有马匹的嘶鸣。
    张献忠作为大西国皇帝,并没有太多喜好,只是喜好宝马和盔甲,这些武人喜欢的东西。
    对于张献忠这样的马上皇帝而言,曾经多次在战场上遇见危险,最惨的时候也是几十骑慌忙逃窜,而在战场能保他安全逃离危险的,除了亲信拼死相护,就是依靠宝马和铠甲。
    张献忠听见声音,眉头便不禁一挑,快步走了过来,只见院子里几匹雄健的战马,正被属下侍卫围观。
    张献忠一眼就看见其中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只见那马匹身得高大,四蹄健硕,马鬃飘逸,绝对是一匹好马。
    好驹!张献忠不禁赞道。
    白马就是马中的白化病患者,万中无一,可以说极为稀有。
    高义欢前前后后缴获清军战马上万匹,中间才挑出一匹,放哪儿都是极为吸引眼球的。
    张献忠这样的人物,你送金银,太少了他看不上,太多了又不划算,所以得投其所好才行。
    陛下,这是我家大帅在汝州之战时,缴获的一匹战马,从万匹战马中挑选而出,整个魏武军中仅此一匹!周荣华当即介绍道。
    张献忠循声望去,见两人站在马匹旁,一人穿着锦袍,不像使者到像个商人,一人枯瘦,同被他砍头的许多顽固文人一个样儿。
    你们就是高义欢派来的使者吧!张献忠微笑道。
    张献忠记恨高义欢,不过他也清楚,他拿高义欢没有办法,况且张献忠对眼下的大局,也有自己的见解,并不想和高义欢兵戎相见。
    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高义欢派人来给他送礼,那他便也没板脸色。
    周荣华和季国风当即给张献忠行了一礼,都口称见过大西国皇帝。这个时候,不是迂腐的时候,唤张献忠一声皇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周荣华自是没有心理障碍,季国风也曾经从徐州跑到归德,投靠还是反贼的刘顺,也不是特别迂腐之人。
    张献忠这个皇帝,完全是大西军关起门来自己玩,外面根本没人承认,听见两人称呼他为大西皇帝,心里的怨气就消散一半了。
    周荣华行完礼又道:这些战马都是我家大帅亲自挑选,给陛下的礼物,另外我还奉命带来两万两白银,一箱火器,献给陛下,希望能够修复两家关系。
    嗯,这个高义欢,还是比较识相地。张献忠甚至想,高义欢在明朝也混的不是蛮好,要不收个义子,更俺姓张算了,俺大西的五虎上将就凑齐了。
    当然这只是张献忠一个念头,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况且高义欢夺襄阳偷袭荆州,这个恩怨就那么容易过去么?真把老子当小孩呢?
    行,礼物收到了!你们回吧!张献忠忽然一挥手,很是无情。
第538章游说张献忠下
    收了东西后,张献忠的态度立时就冷淡了,挥挥手便让侍卫把周荣华季国风带出去,根本不给他们继续说话的机会。
    这一下,东西送了,前前后后花去几万两,事却没办成,周荣华顿时傻眼了。
    在宅子里,季国风和孙房源一脸的愁容,对接下来的事情可以说一筹莫展。
    张献忠不愿意对话,他们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周荣华匆匆走进房间,看见两人后,便道:张献忠打发了我们,又同宁完我会面了。张献忠不会真想和鞑子联合吧!
    啪的一下,季国风一掌拍在桌上,把两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两人只见他阴沉着脸,却又不说话,房间里一下安静。
    季国风是肩负使命而来,是为了救归德百姓。
    二十万清军南下,让高大帅不顾一切去救援,确实有些为难。
    如果这个时候,张献忠再同东虏达成协议,那高大帅就更加不可能发兵了。
    因此他必须要完成高义欢交代的使命,唆使张献忠同清军交战。
    枯瘦的季国风脸上居然漏出一丝狠色,沉默半响后,忽然说道:看来只有学班超了!
    班超是谁?周荣华问道。
    孙房源却有些震惊的看着季国风,片刻后又变得有些激动道: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位。
    周荣华还是一脸茫然,季国风却没解释,而是看着他道:清使就在城中,现在张献忠对我们态度冷淡,不愿意和我们谈,我们只有把清使给杀了,才能改变局面!
    这么一说周荣华立时就懂了,脸上瞬间满是震惊,季先生,你想在南郑杀人。这可是张献忠的地盘啊!
    季国风被逼急了,冷声道:不是我去杀,是周将军你去杀。我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动手?这个行动必须一击必杀。
    周荣华脸上愕然了,老季看上去挺老实一人,没想到居然这么狠。
    一时间,周荣华张了张嘴,心里有一万句娘个劈,却堵在嗓子眼了。
    周将军,东西送出去了,银子也快花完了。就这么回去,你甘心吗?这件事要是干成,周将军必定威名远播,是要上史书地!你好好考虑,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做了!为了商丘百姓,为了天下,季国风一脸正气,决心豁出命拼了。
    孙房源年纪轻,早就被整得热血沸腾,季先生,我同你一起去,杀了清使,留名青史!
    周荣华看着两人,沉默半响,最后重重呼出口气,这事还是我来吧!
    上次联络刘宗敏李过的事情办砸了,这次汉中之行再失败,周荣华估计自己的仕途就到顶了。
    当初把脑袋别在裤腰上造反,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陈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么。
    想要飞黄腾达,挣个万户侯,不豁出命去,怎么可能上位。
    自从看了三国,周荣华心中就被点燃了一股豪情,不想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
    季国风看着他不禁点了点头,周将军必定青史留名。
    周荣华道:季先生,你说点吉利地!
    三人当即坐在一起,开始进行商议,三张脸上流露着不同的光芒。
    宁完我是辽阳的边民,努尔哈赤天命年间,宁完我投降了后金,隶属于汉军正红旗。
    因为宁完我精通文史,所以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而他在任职期间也为满清举荐了不少人才,是与范文程一个级别的人物。
    这次多尔衮发兵南征,担心高义欢从中使坏,也担心张献忠攻击关中,分散大清的精力,所以派出宁完我这样级别的重臣出使汉中,为的就是稳住张献忠,忽悠张献忠去进攻高义欢。
    宁完我从一个辽地边民,在投清后,一路做到大学士,又入了旗籍,混到满清的高层,对于满清自然是忠心耿耿。
    这次他为清廷出使,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已经游说了不少大西的文武。
    傍晚十分,宁完我从张献忠的行宫出来,坐上了护兵准备的马车。
    今天同张献忠的交谈并不理想,他劝说张献忠与大清联合攻击南朝,怂恿张献忠攻击荆州,不过张献忠却要求,清军先将大散关让出来,以示联合的诚意。
    宁完我不确定张献忠是真的准备攻击高义欢,还是想从大清手中骗取大散关,然后进攻关中,所以一时无法决断。
    马车里,宁完我坐着沉思,张献忠外表大老粗,其实很难缠,不过谈不拢也没关系,只要能用谈判将张献忠稳住,那也是一件功劳了。
    想到这里,宁完我不禁一阵自得,心中冷笑,张献忠想从大清这里要好处,殊不知他盯着好处,愿意同大清谈判时,他就已经输了。
    流寇就是流寇,缺少战略目标,目光只能看见眼前之利,大清怎能不得天下?
    这时马车正慢慢的往驿馆方向走去,巷子里却忽然出现十多个身影。
    宁完我被一支三十多人的鞑子骑兵,护送着来到南郑,驿馆有严密的保护措施。
    周荣华与季国风一盘算,择日不如撞日,就在宁完我从张献忠行宫中出来,返回驿馆的路上下手最为合适,得手的机会也是最大。
    因为宁完我是去见张献忠,不可能带着三十多个鞑子去行宫,身边肯定只有几个鞑子。
    周荣华一眼看见街道上,四名清兵护卫着一两马车过来,就知道宁完我到了,他当即低声道:上!
    他毕竟是个军官,真决定要干后,也就不怕了。说完就直接走了出去,身后六名属下,推着一辆大车也走了出来,手都伸到车上的布袋里,握紧了兵器。
    另一边孙房源却没了之前的壮志豪情,临事心头怦怦直跳,握着家伙的手也在抖,但还是和季国风一起领着五人出来,跟在马车之后。
    四名清军护着马车,每边两个,他们正向前走着,忽然看见前面几人推着大车,迎面而来,立刻就意识到不妙。
    果然,为首一人忽然一声大喝,几人便推着大车向马车撞来。
    四名清军大惊,当即抽出战刀,便与周荣华等人杀成一团。
    车辆撞上马车,挡住了去路,一名士卒挥刀砍向鞑子,却被鞑子兵避开,然后顺势一脚踢过去,将士卒踢飞,人砸在地上,战刀脱手,疼的在地上躬起身子。
    其他几名士卒,对上另外三名鞑子,居然也没占到便宜,一交手就反被砍死一人。
    周荣华见了心中一凛,一刀劈向身前的鞑子,同时怒吼道:你们等什么,快砍死马车里的人啊!
    同周荣华对砍的一名鞑子,闻语一惊,一刀逼退周荣华,回头望去,只见马车后面一个畏畏缩缩的年轻人和一名枯瘦的老头,领着几人正向马车扑来,他顿时大怒。
    这名鞑子应该是领催,或者更高级别的将领,嘴里发出一声夷语,便冲向季国风一群人,几名士卒疾步上前,挡在两人之前,与鞑子杀成一团。
    这时马车里的宁完我却忽然钻了出来,拔腿就跑,原来方才鞑子的夷语,就是通知他快溜。
    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宁完我吓得冷汗直流,他下了马车,就往一旁巷子里溜,却忽然被一个老头扑倒在地。
    季国风哪里是宁完我的对手,没两下就被压在下面,被掐住了脖子,忽然掐住脖子的手松开了,宁完我无力的倒在地上,孙房源惊恐万状的脸出现在季国风眼前,手里还拿着一把滴血的短刀。
    季国风有些后怕的坐在地上,孙房源拿着短刀的手颤抖着,也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周荣华赶过来,从后砍死为首鞑子,疾步走过来,看见宁完我已经被放倒,躺在地上哀嚎不止。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队的西军士卒出现在街头,周荣华见此顿时提刀在宁完我的身上连捅几刀。
    张献忠的行宫里,周荣华季国风孙房源站在大堂上,张献忠负手在他们前面走动,旁边是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