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真正的战争,自是比这种演练要复杂,器械也多得多,但是经过这样的反复演练后,士卒再攻城时,总归是比没准备的要强太多。
这是高义欢看着攻守双方,都颇有章法,心中还是比较满意,于是笑着对一旁的金声桓道:在过半个月新卒的训练,便战事告一段落。之前让虎臣写编练五军的计划,本帅已经看了,准备近期便选出五军主将,完成对大军的重新编制。
说着高义欢盯着金声桓,虎臣为此事破费心力,新卒的训练也抓的不错,到时候必是五军主将之一。
卑职,谢大帅栽培!金声桓瞬间大喜抱拳。
一旁的赵大宪等人竖起耳朵听着,瞬间眼睛冒星,他满脸期待的看着高义欢的侧脸,似乎是在说,我呢?我呢?快说我啊!
高义欢回过头来,见他一脸期待,不禁微微一愣,不过目光遂即却投向远处,忽然笑道:快看,攻上去了!
5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68章五军主将
九月初,荆州城外,近万魏武军士卒,列成整齐的队列,站立在旷野上。
经历了三个月的训练后,新卒们的精气神,比之以往,已经完全不同。
这时穿着黑色战衣,头上裹着黑巾的士卒,手持长枪或者按刀而立,旷野上旌旗猎猎,枪如林,旗如云,士卒们整齐肃然的立在一座高坛之下。
高义欢身披坚甲,背系黑色披风,腰挂战刀,头带凤翅盔,站在高坛上,准备主持拜将议事。
赵大宪见他登上高台,便带头振臂,高声呼道:魏武军,天下无双!
高坛下,近万人马,纷纷举起兵器,齐声大呼,大帅英明神武!魏武军,天下无双!声音直冲霄汉。
高义欢回头看了一眼,插在高台上的一面大纛旗,上面写着魏武军三个大字。
那是何腾蛟所书,字迹苍劲有力,不过那厮只肯写这三个字,死活不愿意多写下天下无双四个字。
何腾蛟在明廷混,又是个文臣,好面子,不可能那么没脸没皮。
不过他不写,并没有关系,天下无双也不是写再旗子上就真的无敌了,高义欢通过战争,向天下证明也是一样。
这时,高义欢站在高坛上,扫视众军,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从一个不到千人的小角色,到现在拥众十万的大诸侯,高义欢也是一阵感慨,同时内心也燃起一股豪情,大丈夫在世,就是要建立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
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就出现衰败之势,汉唐时代被中原控制的西域也被绿化,整个汉文化,被压缩回关内,文明从开拓进取,转为保守。
高义欢的志向很大,现在就缺实力,来实现他心中的想法了。
他站在高台上,并未马上让士卒停下欢呼,而是享受着士卒的欢呼,待他心里爽了够,把他听舒坦了,才抬手下压,示意大军安静下来。
这时高义欢翻开手掌,看了看陈名夏给他写的纸条,遂即朗声呼道:众将士,自东虏叛逆,中国兵帑不解三十年,明朝征三饷,虚耗中国,却外不能御虏,内不能平贼,丧师失地,辱没先人。今天下动荡,东虏南侵,流寇四起,百姓倒悬,然朝廷偏安江左,无力庇护黎庶,百姓几无生路。至此危难之际,百姓无以为靠,凡豪杰之士,当挺身而出,敢为中国之柱。我魏武军将士起自黎庶,当知百姓之苦,群凶之恶。今本帅汇集众将,欲扫清天下,剿戮群凶,还天下太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人力孤,多人力众,古今成大事者,必有豪杰相随。本帅应特设五军,选五军主将,共践此志!
高义欢一口说完,话语也不是很晦涩,士卒们大都听得懂。
简易来说,就是如今天下,鞑子打过来,四地还有盗匪,但是朝廷没用,保护不了黎民百姓,有能力的人,该主动出来,匡扶正义,而高大帅就有这样的志向,不过他一个人不行,所以需要魏武军将士同他一起,扫清天下,保护百姓。
以前都是当兵吃粮,给钱了就卖命,不过魏武军中却多多少少的进行了一些思想宣传。
听了高义欢的话,将士们心中都有了一丝使命,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无阻轻重的丘八,而是一个有用的人。让将士们觉得,当兵不只是吃粮,还有一丝责任,是在做一件正义的事情。
当然他们现在也都是似懂非懂,说不定撒泡尿便又忘了,但此时将士们却都激动起来,纷纷高举兵器,齐声高喊,剿戮群凶,扫平天下。
高义欢再次抬手压了压,然后大声喝道:赵大宪何在?
高台下,一种将领站成一排,心情激动的看着高义欢。
赵大宪听道,立时一抱拳,末将在!
高义欢看了他一眼,你跟随本帅有攻,本帅命你为中军主将,上来接旗!
末将领命!赵大宪脸上大喜,行了一礼,便蹭蹭的上了高台,然后从高义欢手里接过一面大旗,退到高义欢身后,风骚的一下展开。
金声桓何在?高义欢朗声呼道。
金声桓早就知道自己要升,不过依然激动的声音都有些变了,末将在!
高义欢盯着他,沉声道:本帅命你为左军主将,勿负本帅期望!
末将肝脑涂地,以报大帅!金声桓一脸正色的抱拳。
高义欢点了点头,希望这是他的真心话,于是沉声道,上来接旗!
金声桓也蹭蹭的跑上来,接过旗后,在高义欢身后,将旗帜展开。
这时高义欢继续喊道:吴世昭徐黑虎王得仁何在?
高台下三将,相互看了一眼,连忙上前,齐声喝道:末将在!
高义欢微微颔首,吴世昭,本帅命你为后军主将,王得仁,本帅命你为右军主将,徐黑虎,本帅命你为前军主将。你等上前领命!
三人立刻大喜上前,俱都面露得色,行礼之后,急匆匆的上台,接了大旗后,腰杆挺得笔直,挺起胸膛站在高义欢身后。
高台下,没被选中的赵柱子等人则一脸失落,虎大威更是面露不快。
这五人中,基本是按着资历来选,赵大宪吴世昭是最早的几人之一,是高义欢的心腹。
金声桓和徐黑虎归顺也比较早,立功也比较多,所以两人也要入选。
剩下就是王得仁有点问题,功劳有点儿拿不出手,但是白文选虎大威毕竟投靠时间尚短,功劳也没有绝对的优势,金献刚和赵柱子也是没有足够的功劳,加上赵大宪和吴世昭上了,他们便不可能上了。
高义欢其实很想提虎大威,不过他心里还有顾忌,怕提拔太高后,南京会挖他墙角,所以不打算让他掌握一军,怕万一与明朝闹矛盾时,出现问题。
选完五军主将,高义欢目光又扫视众军,大声呼道:五军以定,我魏武军将士都要听从号令,从今以后,当齐心戮力,外御强虏,内平群贼,振我魏武军的威名!
高台下,近万士卒,立时又齐声大呼,魏武军,外御强虏,内平群贼,天下无敌!
高义欢见士气如虹,声音直上霄汉,不禁微微颔首,心中十分满意~
第369章延安失守
九月间趁着新军训练结束的契机,高义欢对魏武军的人马,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编,以便能够更好的指挥调动十万大军。
此前,魏武军只有十个营,最大的编制是一营兵三千三百余人,现在变成十万人马,那就是三十个营。
这么多营,要高义欢直接指挥,便有些困难了。
这一次,魏武军设前后左右中五军,其中前后左右四军,都是每军大概两个营,再加一个亲卫司,共计七千人左右,四军合计两万八千余人。
中军主将虽是赵大宪,但人马其实由高义欢亲领,规模则要庞大的多,有六营兵,再加一部炮队,一部斥候,约有两万两千余人。
中军的实力,几乎与前后左右四军的人马加起来相当,便保证了高义欢对魏武军的绝对控制。
这样一来,原来的十个老营兵,加上参加过汝州之战的新附营,便全部整编进入了五军之中,共计马步人马五万余人。
这五万精兵,便算是高义欢的中央禁军,而新练五万人马,则发往地方,承担地方上的防御任务。
到时候,五万新军驻防各地,承担主要的防守,前后左右四军驻防府城和省城,统筹一片防区,中军则跟随高义欢坐镇中央,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驻防体系。
九月间,魏武军开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大军进行调动,完成了重新布防。
其中汝宁府包括鹿邑等地,驻军新卒一万五千余人,金声桓再领左军七千人,驻守府城,统筹防务。
吴世昭领后军七千人,新卒一万五千余人,驻守南阳。
王得仁领右军三千人,新卒五千,驻防郧阳府,王光泰领右军三千,新卒五千,驻守承天府。
剩下的人马,除了襄阳发去一部镇守外,大约三万五千余人,则暂时集结于荆州,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攻城演练,为攻打夷陵州做准备。
在忙了一个多月后,魏武军的整编和驻防基本完成,不过这并非魏武军最后的编制,今后肯定会根据需要,再进行变化。
月,湖广大熟,不说湖广鱼米之乡,便是豫南地区,得益于番薯和玉米的种植,也收获了不少的粮食。
秋粮征收上来,除去大军一年所需要的粮食外,府库中结余的粮食,也还有三十万石。
眼下高义欢控制的地区,除了郧阳一府,还要让高义欢倒贴外,汝宁南阳襄阳三府,早已能够实现粮食自給,并且还能有些结余。
新得承天府和荆州府的粮食产量,则彻底让高义欢的粮库充盈起来,一下变成了阔佬。
总的来说,在高义欢南下湖广之后,原来困扰他的粮食问题,便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
在军饷方面,得益于同李自成的交易,使得高义欢给士卒们发放奖赏后,府库中还有白银二百万两。
有这笔银子在,只要不打仗,高义欢至少是一年不用担心兵饷了。
此时秋收已过,高义欢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且大军士气正旺。
虽说大的战役打不了,但动一动,却也没有问题。
魏武军上下一合计,便觉得该打夷陵州了,否则等关中战事打完,再想打夷陵,怕就没机会了。
在与李自成的交易中,高义欢对于关中的战事,可以说非常的了解。
关中的战事,从七月间开始,到现在十月,断断续续的已经打了四个月的时间。
这次大战,可以说是清军入关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局面。
对于李自成而言,遇见情况不对便跑的顺军,也从没打过这样的大战,他们仅仅在延安一城,就同清军反复争夺了八十多天。
此次攻打关中,多尔衮几乎是倾国之力,如果在拖下去,清军的锐气变枯竭,再想打关中,便不太可能了。
对李自成而言,关中已经是他最后的基业,如果丢了关中,便又成丧家之犬。
有了高义欢提供粮食和火器,李自成也终于硬了一回,居然一下坚持了四个月。
这时,为了赶在关中战事结束之前,解决西面的威胁,高义欢便领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到夷陵州,准备解决孙可望,将西军出川之路堵死。
这样一来,高义欢只需要守住夷陵,便可减少荆州的驻军,将主力用来对付清军。
这时一队骑兵护卫着一人,从官道急速向夷陵附近的魏军大营奔来。
不多时,骑兵来到营外翻身下马,然后直奔中军大帐,却见高义欢一身锦袍站在帐外。
他看见来人,立时笑道:周兄弟,有什么事情,你派人过来就行,何必辛苦一趟,自己亲来?
高义欢见周荣华家财被抄,原来的走私渠道全断,便以为他没了什么价值,态度本来有些冷淡。不过再与李自成交易后,高义欢从中赚取了大批的白银,便又察觉到了他的价值,自然便又热情起来。
面对财神爷,高义欢变脸可以说相当之快。
周荣华却脸带犹豫,高大帅,关中情势紧张,我不得不亲自过来。
高义欢见此,眉头一挑,神情严肃起来,来,里面说!
两人进了大帐坐定,高义欢没有寒暄,直奔主题,周兄弟,关中什么情况!
周荣华叹了口气,高大帅,本来九月初时,局势已经稳定住,清军暂时停止了攻击,不过现在清军又卷土重来,并且他们也造出了震天雷,延安已经失守,现在大军与清军在富平对持,我受陛下之托,希望高大帅能加大火器的供给。
延安丢了!高义欢心头一惊,神情立时严肃起来。
这时他眉头紧皱,微微思索,便起身提笔,一边写一边开口道:周兄弟,我给你写个条子,你现在就可以去汝宁提一千枚震天雷回关中。另外,本帅会让南阳和汝宁的人马向北袭扰豫北,对河南清军进行一定牵制,给你们一定帮助。本帅打下夷陵州,也会立刻北上,给鞑子施压,不过大军开拔,需要银钱,你回去问下你们皇帝,看他能给多少吧!。
第380章高义欢脑壳有坑
延安是西安北面的门户,延安一丢,西安也就危险了。
现在李自成同金军在富平对持,便让高义欢有种不好的预感。
宋金之战时,在富平也发生过一次决定性的大战,结果大宋西军惨败,人马损失十余万,让金军几乎夺取了全陕。
现在清军攻下了延安,整个陕北便几乎沦陷,清军以高攻下,马军从高原往下一冲,李自成还能坚持多久,高义欢真不敢说。
送走了周荣华,赵大宪不禁追问道:大帅,咱们现在名义上归属于明,而明朝恨死了李自成,同鞑子却保持休战求和之态,咱们北上是不是有些不妥?
高义欢现在心绪有点乱,他微微摇头,这个本帅也还没想清楚,不过本帅不能让李自成的钱财落在清军之手,得让他把银子给本帅送来。至于北上的问题,得看情况而定!
赵大宪听后,反应过来,高义欢是惦记着李自成抢藩王打土豪得到银子,大帅咱们毕竟和李自成分道扬镳,他会相信咱们,把银子送来么?
高义欢看了他一眼,所以本帅才下令,让南阳和汝宁的弟兄北上袭扰,以示诚意啊!我要是李自成,看见有这么一根救命稻草,还不大力的把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