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吴三桂注视延安片刻,不由冷哼一声,英王放心,这次本王必定打破此城,屠了给大清立威!
城头上,李过看见城下清军,心头一沉,回头对高一功道:快,派快马通知长安,告知鞑子卷土重来了。
我这就去安排!高一功拱手一礼,便转身而去。
李过等他一走,立时拔刀大喝:士卒各归本位,布防!
一时间,城上一阵忙碌,而这时南城打开,数十名骑兵疾驰着奔出,卷起一道黄尘,望长安而去。
~~~~~~~
荆州城,大帅府邸,一人在厅堂内,焦急的来回走动,不时停在堂中,向镂空的隔断内张望,脸上漏出焦急和惶恐之色。
这时内堂里的帘子被掀开,一身朱色莽服的高义欢,笑着走出来。
那人脸上立时一喜,快步迎上来,高~高大帅~
高义欢打量一眼,来人是老熟人周荣华,只是人早没有在长安相见时的意气风发,整个人都焉了不少,精神像是受了摧残,有些萎靡不振。
周兄弟,你这次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交易么?高义欢微笑道。
他虽然投明,但是并没打算,彻底同顺军断绝联系,也不打算采取封锁的态度,只是单纯的不同李自成过了,不让老李再占他的便宜。
周荣华一脸苦色,高大帅,这次我过来,确实是想从大帅这里买一些东西,不过并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大顺!
高义欢听了眉头不禁一挑,精神一振,周兄弟,没想到关键时刻,你居然会挺身而出,原来你也是个忠义之人啊!
周荣华脸色却更加难看,苦笑道:高大帅误会了,我因为走私,家产已经被朝廷给抄了。这次是朝廷扣了我的家眷,逼着我来将功赎罪~
高义欢闻语,神情不禁一愣,娘个劈的李自成,够狠啊!
第366章有中间商赚差价
高义欢同周荣华闲聊几句,才知道李自成因为战事紧张急需物资,除了在关中征收重税外,还开始对自己的属下动手。
周荣华他们一伙人,最上面一人,是李自成的叔父赵候。
因为有皇亲国戚参与,所以他们近些年来,赚了不少银子,也侵占了不少土地。
李自成并非不知道他们的一些动作,只是以前顺军需要他们的渠道,来获得一些物资,便没有去动他们。
这些人等于是变相的皇商。
现在李自成快撑不下去,继续钱粮渡过难关,而这些猪也养肥了,便不管是不是亲戚,都得杀猪渡过难关。
可怜周荣华等人,辛辛苦苦几年,积攒的万贯家财,便一下全都又归了李自成。
高义欢听了一阵感叹,心道李自成心真黑,不过这种事情历史上却屡见不鲜。
中国家天下的皇权时代,一直没有演化出国债这个东西,统治者没钱,便往往将目光锁定在大户人家身上,然后找个理由弄死,抄家获取钱财。
这也是历代王朝,无法演化出一套相对完善的金融制度的原因,因为更本没这个土壤。
高义欢听完,对于周荣华的遭遇,只是表示一下同情,只能怪他自己没有觉悟。
这时他更加关心的是,大顺朝廷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些什么东西。
高义欢伸手让周荣华入座,自己则在中堂坐下,然后开口道:周兄弟这次过来,是奉谁的旨意过来,又想要些什么东西?
以前是周哥,现在是周兄弟,不过已经让周荣华受宠若惊了。
毕竟现在的高义欢,已经上岸洗白,成了明朝的国公,而他还在一艘破船上,高义欢叫他一声兄弟,便很给面子了。
大帅投靠大明后,朝廷那边担心大帅会对关中进行封锁,断绝往来,所以才选我过来。这次是陛下和牛丞相的意思,他们本来是想让我以自己的名义来同大帅交易,但我觉得没必要瞒着大帅。周荣华调整心情,讨好说道。
高义欢微微颔首,那你们这次想要些什么?
听高义欢这么问,周荣华心头一喜,忙道:要粮食,还要火药兵器!
高义欢不禁瞟了周荣华一眼,要粮食还好说,要火药和兵器,你小子就是想瞒我也瞒不了啊。
其实李自成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想要什么,只要给钱,高义欢都会愿意充当中间商人,给他去购买,只是需要付出一点差价而已。
李自成显然不了解高义欢的想法,他虽然投明,但是也并没有攻击顺军的意思。
毕竟他还想着继承一部分老李的遗产,大家只是分开过,没必要搞成死敌一样。
眼下大顺朝处于危机四伏之中,高义欢如果是李自成,即便得知被背叛,也会忍气吞声,甚至要设法挽回,而就算无法挽回,也要买卖不成仁义在。
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高义欢微微沉思,便笑道:这次你们来找本帅,算是找对了。以前顺军与明军敌对,明朝对你们进行封锁,让关中很难获得南面的物资,现在有本帅在,你们想要什么,可以直接找本帅,本帅去给你们到南面买。
这样高义欢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帮助李自成,但实际上却成了一个纽带,将李自成和明朝之间链接起来。
周荣华听了高义欢的话,脸上满是喜悦,他原本还担心,高义欢投靠明朝后,不会同他交易,但现在看来,他多心了。
高义欢还是那个高义欢。
大帅,我这次想要十万石粮食,一万斤火药,另外兵器有多少要多少!周荣华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夏收刚过,高义欢手里还又些存粮,湖广市面上因为他大肆收购,粮价已经从二两,涨到了三两,不过只要愿意花高价去收,还是能收到一些粮食。
高义欢微微沉思,便开口道:粮食没有问题,价格算十五两每石。本帅手中没有多少现银,收粮需要银子,你们要先送五十万两白银过来,本帅再给你们粮食!这点你们有没有问题?
现在李自成没有别的地方能获得物资,高义欢就是要求再高一些,关中也只能认宰。
不过这个周荣华做不了主,大帅,这个我得回去问问!
高义欢也不急,可以,如果西安同意,你下次来时,可直接带银子过来,同时我会给你准备一万石粮食放在邓州,然后在武关交易。
周荣华点了点头,大帅,火药和兵器呢?
高义欢现在扩军,兵器和火药自己的人马都不够用,他有点不想卖给李自成。
不过他想要李自成撑得久一点,便必须给关中一点支持。
高义欢微微沉吟,忽然站起身来,周兄弟,你随我去城外军营一趟!
荆州城外,一座魏军大营外,高义欢领着周荣华,骑马奔至营门出,然后翻身下马。
大帅,你咋来呢?营地中,赵住子一手扶着有些歪斜的头盔,疾步跑过来,以为高义欢来查他的岗了。
高义欢将马鞭交给亲卫,领着周荣华进营,边走边吩咐道:柱子,让人去取几个震天雷过来。
这时高义欢领着几人,站在一处空地外,几名魏军士卒,拿来几枚震天雷。
一名士卒点燃一枚,向空地上抛出,轰的一声响,惊得周荣华身体一颤,震天雷便猛然炸开,将四周插的稻草人,全部掀翻。
这~周荣华一下惊得说不出话来。
高义欢笑着道:这种震天雷,比传统的威力要大一些。你也看见了它的威力,你们买火药,买兵器,不如买它。这种是士卒投掷的小震天雷,还有一种大震天雷,专门用抛石机发射,周兄要不要了解一下。
给李自成火药,顺军利用率也不会太高,不如给他们做好的火器,高义欢还能赚个制造费用。
周荣华回过神来,大帅,这个怎么买?
高义欢笑道,自己人,我也不瞒你,这个东西制造复杂,是我的秘密武器。现在看在周兄的面子上,我就给个优惠价,小的五两一个,大的十两银子。你们买回去,保证够鞑子喝一壶。
周荣华心中一动,大帅,这个东西我们要了。
高义欢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剩下的打包,交给周将军带回关中。
周荣华心里一喜,有这几个东西,他回去后便能说服李自成购买。
这时高义欢却又道:算上刚才爆炸的一个,都记在周兄弟账上,下次来时,记得给钱!
7
:书友们,我是话凄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67章新卒成军
相比其他的守城器械,一个震天雷丢过去,不仅能破坏攻城器械,还能给清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高义欢觉得给这个东西,比直接卖火药,要好许多。
李自成拿了火药,也就是放两炮,用来烧下攻城器械,效果自然是没有震天雷好。
高义欢带着周荣华,看了两款震天雷后,周荣华颇为振奋,没有回荆州便快马往关中而去。
在高义欢的吹嘘下,这两款震天雷,成了他战胜清军的主要武器。
周荣华觉得自己掌握了魏武军,屡胜鞑子的秘密,兴奋不已的返回关中。
虽说这个震天雷,实在是太贵,但周荣华决定,一定要说服,李自成大批采购。
等送走了周荣华,高义欢回到府邸,招来高义成相见。
大帅找我?高义成进了书房,看见高义欢正坐在桌案前,提笔写信。
高义欢见他进来,示意他先座,等他把信写完,吹干了放入信封,才抬头道:义成,把这封信交给马洪山,转告他,本帅愿意高出市价两倍,收购硫磺和火硝。让他找一找浙东海商,从日本走私一批硫磺过来。
峦川县的硫磺矿,受到清军的袭扰,产量锐减,要不是因为地处山区,清军早就发兵扫灭。
火药对高义欢而言,也是急缺之物,他要卖给李自成,便必须要打开一条新的原料来源。
东南的海商爱财,走私本来就不合法,自然不会在乎谁买。
高义欢接过信,点了点头,卑职这就让人去办!
还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高义欢叫住他,然后吩咐道:本帅托何总督的关系,搞到了几张路引,你亲自去一趟广东,到澳门给本帅聘请几个葡萄牙人过来。
葡萄牙人?高义成一头雾水。
高义欢道,就是佛郎机人,这些西夷造炮有两把刷子,工坊那边需要他们的技艺。
佛郎机高义成是知道的,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大帅,广东距离咱们这么远,佛郎机人肯来么?
高义欢沉声道:不管他们提什么要求,你都答应,他们保证过来。
要是这些外夷漫天要价,也要答应么?高义成皱了皱眉头。
高义欢道:答应,先把龟孙弄过来,剩下的事以后再说。
震天雷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汝宁的作坊只是稍微改进,用薄铁片来包裹更多的火药,添加更多碎片增加威力,别人也能仿造。
高义欢等高义成一走,便让人找来梁以樟,吩咐他返回汝宁,督促工坊加紧生产震天雷,同时拨给陈汇廷三万两白银,让他铸造长管铜炮,并开始改进明朝的开花弹。
在战争中各项技术,必然会迅速的发展,连满清的铸炮技术,都能超过明朝,便可知道战争对技术的刺激。
这个震天雷既然卖给了李自成,肯定就会有人仿造,高义欢不能让别人用这个东西,再来打他,所以必须要在别人赶上来之前,造出新的武器,用来克制即将到来的威胁。
在吩咐完这些后,高义欢的精力,便又回到新卒的训练上来。
八月中旬,新卒已经训练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再过半个月,便可具备一定战力。
这日在荆州城外的新军营地,高义欢同金声桓等将,站在一处山丘上。
赵大宪扶盔按刀的从坡下走上来,笑着行礼道:启禀大帅,今日新卒训练的是攻城战!
高义欢微微颔首,从山丘往下看去,便见校场外不远处,有一段训练用的土墙,不过并不高,也不是很长,但墙前还有护城河,算是城池的一个缩小版。
一旁的金声桓解释道:大帅,新卒练出来之后,主要的任务就只有两个,一是镇守地方,二是辅助主力攻拔城寨。这两个任务,都与攻城和守城离不开,所以新卒训练中,主要的一项就是练攻城和守城。
这一点高义欢听金声桓说过,新卒野战不行,索性便少练野战,将他们派驻地方驻守,把老营兵从地方防务中解放出来,然后握成一拳,谁来打谁。
高义欢很同意这个方案,他微微颔首,这么训练可以,正好训练完后,直接拉到夷陵,把这个出川要道拿下来。
夷陵在西军之手,让高义欢心里始终有些不安,必须要尽快拿下来。
这时在校场上,攻防的两支人马已经准备就绪,五百士卒站在城上防守,一千士卒从下面进攻。
自从实行轮战比武的规定后,魏武军中便处处都是竞争,连新卒的训练也不例外。
眼下这两支人马,便攻守中的优胜者,正进行最后一轮的对决。
虽说是演练,但是士卒们握着木枪,拿着盾牌,一个个却依然站得笔直,神情肃然,杀气腾腾。
高义欢能看出来,两个多月的训练后,这些流民确实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
这时咚咚咚的鼓声响起,进攻一方的士卒,前排的士卒将盾牌提到胸前,后排的士卒则将盾牌举过头顶,然后迈动着整齐的步子,结阵向城墙推进。
城头上的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向城下射出一波箭雨。
这些箭矢都没有箭头,前面裹着棉布,沾上白灰,士卒被射中后必须后退,否则被镇抚官发现,便要吃军棍,还要连内整队人马被直接淘汰,所以士卒们都非常的遵守演练的规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