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孙可望实在没想到,两边这么没有原则。
特别是明军,高义欢虎口夺食,抢了荆州不说,还灭了近万明军,你们就这么同他好呢?不羞愧么,还要不要脸呢?
这让孙可望大跌眼镜,可不管怎么说,明军同高义欢狼狈为奸,已经成为事实,大败而回的孙可望,面对这两股黑恶势力,只能窝在夷陵城内瑟瑟发抖。
武昌左良玉见高义欢杀入湖广后,心中惊恐之余,旧恨却涌上心头,他儿子左梦庚就是被高义欢玩成了一个废人,这让他对高义欢恨之入骨。
这时左良玉见高义欢南下,心里又恨又惧。
恨的是高义欢夺襄阳,讹他钱粮,还伤了左梦庚,惧的则是高义欢兴兵三十万,又屡败建奴的威名。
在襄阳之败后,左良玉在湖广流浪大半年,最后趁着张献忠入川的机会,看准时机夺下了武昌,并在此盘踞近两年时间,人马实力已经得到一定恢复。
这时左良玉正在武昌备战,却忽然收到何腾蛟的命令,告知他高义欢身份已变,以后就是一家人,顿时让他一阵愕然。
一开始,左良玉对这个消息是拒绝的,不过最后还是接受现实,暗自松了口气。
既然是一家人,高义欢便不好打到武昌来了。
在高义欢与何腾蛟达成协议之后,何腾蛟坐着他那艘破船,回到了岳州,便按着约定,以大明朝湖广总督的名义,宣布招抚高义欢,让湖广各州县,各营人马不要挑起事端。
在宣布招抚的同时,何腾蛟上书南京,参北抚杨文岳指挥不利,丧师辱国,同时言明自己的功绩,然后便搜刮府库,给高义欢和夷陵的人马运送钱粮。
虽说南京朝廷的旨意还没下来,但湖广却已经率先结束了对高义欢的封锁状态。
在军事上,高义欢对于明朝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作战时别背后捅刀子就行,他看重的是明朝的经济实力,希望能从明朝获取丰厚的物资。
相比于作战,经济实力强大,物资丰厚,才是南京朝廷的优势。
这时在荆州附近的长江边上,一艘艘满载粮食布帛铁器等物资的大船,在纤夫的拖拽下,来到荆州城外的码头附近,然后被民夫搬下船。
这些船有的是何腾蛟发来的粮船,有的则是马洪山等人的商船,为高义欢提供着各种军需物资。
在码头上,成群结队的苦力,正抗着一袋袋的米粮下船,然后堆放在码头旁的临时仓库内。
高义欢则骑马与几人驻立在码头旁,看着忙碌的民夫搬运物资。
这时高义欢看了一阵,忽然开口道:鲁先生,何腾蛟运来的钱粮都到了吗?
鲁义方道:大帅,五十万两白银已经送到,不过粮食只送来十万石,剩下的说是要等夏粮收了,再送来。
高义欢眉头一皱,那安顿郧阳百姓的粮食,还有军粮够不够用?
大帅可以放心,马员外藏在洞庭小岛上的粮食,已经运来十五万石,况且马上就要夏收,安置百姓的粮食和军粮都还够用。鲁义方笑道:即便是不够,现在封锁解除,我们也能拿银子去收粮!
高义欢微微颔首,如此就好!不过粮食不要等不够了再去收,必须要建仓储备一批粮食,以免出现突发的事故。
大帅,现在马员外他们,在湖广大批收粮,粮价已经回升。如果要大规模储备的话,花掉的白银,恐怕会是平时的一倍!鲁义方忙说道。
这次高义欢抄了不少白银,又讹诈了一批,看起来富裕,但其实除去花销,特别是要将人马扩充到十万人,剩下的便没几个钱了。
高义欢微微沉吟,夏收后湖广粮多,粮价应该会有所回落,到时再收一批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大帅放心,卑职记下了!鲁义方点头应下。
现在湖广结束对高义欢的封锁,整个明朝对他的封锁,其实便已经失效,只要高义欢有银子,就能从各地买来想要的东西,先运到湖广,再转入自己的手中。
从理论上讲,只要明朝不加以控制,高义欢银钱又足够多,便能源源不断的购买到物资,只是这种情况,却不可能存在,就算明朝有物资,高义欢也没有使不完的银子。
这时,高义欢心头一动,是不是该考虑,铸点钱呢?
虽说南方物产丰厚,但要拿到物资,还是需要有银子才行。
高义欢控制的区域,主要就是种粮食,连种植经济作物的田地都很少,手工业和商业都不怎么发达,每年能够获得的赋税自然有限。
这让高义欢想到了印钱,不过这招现在显然没用,因为没人认你印的钱。
高义欢便考虑是不是开始铸钱,这可是一个相当高效,而且无形的敛财手段。
另外他还可以去市面上,收满清的铜钱,然后熔了,铸成劣质铜钱,一枚变两枚,去北方收购物资,然后走私回来,对满清进行经济战。另外铸造银元,其实也是一个剥削民间财富的手段。
这么做似乎有些不正派,可为了战争,高义欢便也不在乎用什么手段。
想到此处,高义欢忽然看向鲁义方道:鲁先生,你对铸钱了不了解?
鲁义方先是一愣,遂即道:卑职知道一些。
高义欢听后立时一喜,那有劳先生找一批工匠过来,本帅准备铸些银钱。
第370章训练新卒
孙传庭是个人才,能在残破的关中,拉出十多万秦军。
现在高义欢占据豫州南部,湖北大部,也有一省之地,想拉出十万人马,怎么就那么难呢?
虽说高义欢用给予军田的方式,来抵消了大部分募兵奖赏和抚恤所需要的银钱,但是军饷和物资却还是需要用银子来解决。
十万大军一年军饷,就近二百万两白银,让高义欢很难承担。
虽说现在高义欢的地盘大了不少,但是地盘主要以农耕为主,商业不够发呆,所以赋税自然有限。
此时,他是靠着抄孙可望府邸,获得一百多万,再加上讹诈何腾蛟五十万两,才能实现对人马整编,但以后怎么维持,就得他多想些法子了。
现在高义欢能够想到,最能敛财的方式,就是铸钱,甚至建立一套货币和金融体系。
这种剥削的方式,便比直接征税,要隐秘的多,也高名的多。
直接征税,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是一次拿出一大笔钱,自然反感,自然有怨言。铸钱和发钞,则是不知不觉间,在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一点点的剥削,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难以察觉。
市场上本来只有这么多钱,高义欢收一些好钱,还有成色好的银子,给他掺点东西,两文钱溶了铸成三文,二两银子铸成三两银币,然后投放的市场,买卖物资,继续收市场上的银子和铜钱,来维持战争。
如果可以,还能用杠杆发银票,不过这样一来,市场上货币增多,对于百姓便是一个剥削。
只是这种剥削,比较无形,不像直接征税那么直观,大部分百姓通常意识不到,自己被剥削了。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光铸钱这么简单,对内要稍微节制,铸造一批成色较好的钱,建立信誉,并禁止满清的钱和明朝的钱在境内流通,购买境内的物资。
境外的钱要进来,必须先换成高义欢的钱,对外则铸造大量劣质的满清的钱,还有明朝的钱,去他们的区域购买物资,而大量劣质钱的出现,必然会打击两方的经济,摧毁百姓对满清铜钱和明朝铜钱的信心。
当然这件事情要做成,需要一套金融思想,还有完整的体系,高义欢现在也只是想了个大概。
鲁义方点了点头,卑职回汝宁后,立时便找几个工匠,送给大帅。
高义欢微微颔首,这件事要尽量快一些。另外,现在本帅控制荆州,汝宁一地未免鞭长莫及。本帅准备将节帅府,设在南阳或是襄阳,汝宁的一些工坊,要迁一些过来。
卑职回去后便安排!鲁义方拱了拱手。
高义欢笑了笑,那鲁先生继续在码头清点,本帅去军营看一看!
说完,高义欢便拔马离开码头,鲁义方等人拱手相送,看着他领着一群人离开。
在同何腾蛟达成协议后,高义欢便开始对郧阳之众和降卒,进行整编,精选青壮五万人,编为新军。
此前高义欢有十营精兵,共计三万三千余人。
虽然多场大战下来,损失不小,但每次战后有丁种的补充营和新附营士卒,补充进入,所以一直维持这个数。
在汝州之战中,损失最多的还是新附营,现在只剩一万五千余人。
现在这些人马加起来,总计便接近十万大军。
此时高义欢要去看的,便是精选的五万新兵。现在高义欢的地盘扩大,防御的压力便也增大。
因此高义欢为了能够让新兵,能尽快担起重任,便亲自与众将一起上,对新卒进行三个月的训练,形成一定战力后,再发往各处驻防,一边承担防务,一边接着训练。
五万新兵并非全在荆州,而是分布在长江两岸。高义欢为了避免混乱,编制也没打乱,而是先进行基础的训练后,等三个月局势稳定后,再进行一次整编。
高义欢去的新军营地在荆州城西,靠近长江边,是一座占地千亩的大营,有数百顶军帐,驻扎着五千新卒。
高义欢打马来到营地外,金声桓领着几人连忙出来相迎,大帅!
高义欢在马上点了点头,然后翻身下马,将马鞭交给亲卫,在众人的簇拥下往营地内走。
刚入营地,就见有不少新卒,排成长队,领了衣袍鞋子兵器和一卷席子,便在队正的带领下进入营帐。
三年前,高义华便同鹿邑等地商贾,合办了不少手工作坊,用来生产各种军资。
这些作坊中,除了兵器火药铸炮等几个重要的作坊,是由官府管理,剩下鞋子军毯帐篷等军资,大多交给这些商贾在做。
去岁高义欢说要扩充人马,这些工坊便开始加快生产,便给高义欢存了一批物资。
高义欢看了看营中情况,边走边问道:士卒的装备都发下去没?
大帅,运来的东西,基本都已经下发完!
高义欢点点头,那缺口大不大!
金声桓道:其他物资还好说,就是衣甲少了点,士卒都只能发件黑袍子和头巾,没有甲胄防身。
衣甲制造比较麻烦。现在老营兵也才刚刚一人一甲。新造的衣甲,本帅还是准备交给老营,弄一个双甲营或者三甲营,新卒除了军官外,士卒便先不发甲了。高义欢想了想说道。
在交战中,高义欢发现一支精兵,要比数千普通人马更加管用,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清军中批双甲的鞑子,便十分难缠,而这次高义欢南下,作战时也有一小部分士卒,批了双甲。他们刀剑难伤,又悍不畏死,便给了明军极大的震撼,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金声桓听后点了点头,不提衣甲的事情,却问道:大帅,如果南京招抚我们,那我们的军制是否要改过来?
高义欢摇摇头:改来改去,士卒容易混乱,对内咱们还是保留自己的编制,没必要更改。
高义欢并不想融入明军的系统,而南京也不会给他十万人的兵额,他站住沉思片刻,忽然接着道:虎臣,现在咱们人马扩充到十万,必须在营上再加一级,本帅准备设前后左右中五军。虎臣你尽快给本帅一个方案!
设五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同李自成的五营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是一个道理。金声桓听了这话,心头一喜,忙抱拳道:大帅放心,卑职三日内就给大帅一个方案!
高义欢重新在营中迈动步子,问道:这批新卒,虎臣准备怎么训练?
还是大帅的老方法,就是老带新。从老营中抽调一批,再用些讲武堂的学生,充做军官,先把新卒带起来。
说道这里,金声桓不禁赞叹一句,现在想来,大帅真是有远见,不仅设立讲武堂,还规定各级军官,必须培养一个接替自己的副手,副手合格便给军官提一级。现在只要将副手调出来,就能拉出几万大军!
高义欢脸上露出一丝自得,本帅的智慧,岂是别人能比?本帅能告诉你,这种搞法是~~~~
他正要说几句话,这时高成勋却疾步过来,大帅,何督宪送来的消息。
第371章
七月初,荆州城外的官道两旁,黄灿灿的一片,戴着草帽的农夫,正弯腰低头,拿着镰刀在田间劳作。
因为魏军夺下荆州非常迅速,所以荆州并没有被大规模破坏。
孙可望在荆州的内政,做的还是不错,田地几乎都被耕种,不过这些种下去的秧苗,现在长成庄稼,但孙可望却享受不到丰收的喜悦,全都便宜高义欢了。
现在人走在城外,四下望去,到处都是金黄黄得一片,微风吹来,空气中满是稻子的芳香,令人心情舒畅,满怀丰收的喜悦。
看着田野里成熟的稻子,这不禁让高义欢对孙可望生出了一丝感激之情,下次老孙经营好了四川,俺老高还得再来一次。
湖广被称为粮仓,不是没有道理,只要年景稍好,立时天下丰足。
高义欢在南阳汝宁的田地也不少,耕地的面积不比荆州少,可就粮食的产量而言,却根本没法子比。
南方降水充足,一年两熟,稻子的产量也远高过麦子,一府的粮食产粮,可以相当于北方几府。
在南方开发之前,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南方开发后,经济和文化中心便开始南移,很大的原因便是南方的生存条件更优厚。
这不是北方变弱,也不全是因为关中变得贫瘠,关中等地耕地面积,比之前代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主要是南方变强,人家一年两熟,产量又高,自然不是北方能比。
此时夏粮成熟,荆州城外的稻田里,全都是金灿灿的稻子。
稻田里弯着腰劳作的百姓,用镰刀割了稻子,放在一起,妇女老人们一起上阵,一人抱着一点稻子,围在四方形的打谷捅旁,将手里的稻子重重摔在木桶壁上,让稻子从稻穗上脱落。
这时在通往荆州的官道上,一队骑兵疾驰过来,为首一穿着锦袍的汉子,背后被汉水浸透,不时的朝两侧张望,心中很是惊讶。
刘黑子骑在马上,真没想到一不留神,他高兄弟居然连湖广都拿下了一半,一跃成为了不得的大诸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