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清军的壕桥队,立时在盾牌的护卫下,从盾车的间隙中冲出,将壕桥横在壕沟上。
架桥的清军没有盾车的保护,不断被铳丸射中,栽入壕沟中,但最终还是架设好了几座壕桥。
冲进去,生擒高义欢,赏百金!唐通猫着腰,指刀大吼。
躲在盾车后面的刀盾长矛等近战搏杀的兵种,在奖赏的激励下,顿时呼啸着涌过壕桥。
魏军营垒内,王得仁一拔战刀,向前一指,怒声喝道:杀!
站在火铳和弓手后面的杀手队,立时就抄着长矛和战刀,涌到被清军砲石砸垮的寨墙处,同涌过来的清军进行厮杀。
这时唐通刚刚准备直起身子,要领兵冲过壕沟,对面寨墙却忽然扔出一枚震天雷,他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他身前的一座壕桥上便瞬间爆炸,上面的士卒立时就被掀飞。
那壕桥也上面的木板也被炸烂,一副随时会塌的模样,估计已经承载不了什么人。
这一下,把唐通惊出一声冷汗,人又缩了回去。
不只是他,原本脑壳发热的清军,见了爆炸,也不敢上桥,纷纷犹豫起来。
战场后方的多铎,终于反应过来,高义欢用的是什么东西,原来就是大号的震天雷。
这时他见寨墙边上,爆炸声不时响起,清军已经损失了不少人,而他又不知道,高义欢到底还有多少震天雷,脸色瞬间阴沉到了极点。
这个高蛮子有这样的东西,却不早用,摆明了是想坑自己。
一时间,多铎气得手抖,忽然怒声下令,让唐通撤下来!
第321章进入对持阶段
清军中一声金声响起,进攻的清军纷纷松了一口气,丢下大量的尸体和器械退了回去。
魏军营垒中,士卒们见清军退去,顿时发出一声欢呼。
高义欢一拳砸在木桩上,好,让医官救助伤员,加紧修补营寨。
这次清军主动撤退,主要是因为遇见了震天雷,多铎没想到高义欢一个流寇,居然有这么多火器。
要不是震天雷,清军抛石机便能砸倒寨墙,盾车冲到营垒边上,然后便能近前短兵相接,魏军必定会陷入一场苦战。
在清军退去后,营中的魏军士卒,开始抬走同袍的尸体,扶走伤员,并收拾射入营中的箭矢,清理壕沟外的清军尸体,重新撒上铁蒺藜,构筑养马墙,准备应对清军的再次攻击。
不过,当魏军清理完战场,重新做了准备之后,清军却并没有再次进攻。
这一战后,多铎意识到高义欢确实是个硬茬子,已经没有足够的信心来吃掉高义欢。
从兵力上来看,多铎带来三万人,高义欢有近四万众。
虽说清军的战力要强于高义欢,但是高义欢人马较多,且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清军强攻必然会损失巨大,讨不到什么便宜。
在意识到高义欢想要消耗他,故意引他进攻后,多铎停止了攻击,而这一停就是近半个月的时间。
一时间,清军和魏军陷入了战又不战,退又不退的局面,都在等待对方露出破绽。
对于多铎而言,消灭高义欢才能全力攻拔洛阳城,否则这个搅屎棍,肯定要给他捣乱。
虽然多铎心里不想打,但是不解决高义欢,他就没法子安心打洛阳,所以依旧没有退兵。
对于高义欢而言,他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清军攻下洛阳,为李自成站站台。
如果清军拿下洛阳,那整个洛阳盆地,就都归清军所有,清军的兵力就解放出来,只需要一部分精兵驻守洛阳周围的关隘,大军就可从容西进潼关。
现在只要洛阳不下,洛阳外围还有个高义欢,便随时可能打个中心开花的战例出来。
这样一来,清军的精力便被牵制在河南,能给李自成争取一点准备的时间。
虽说高义欢也不想和清军继续纠缠,但未了不让多铎全力打洛阳,他便也不能退,否则洛阳必定会近期陷落。
唇亡齿寒的道理,高义欢还是懂的。
虽说他没有实力一直将清军拖在河南,但此时还是必须再拖一段时期,让关中做好充足的准备,他再退回豫南。
一时间,清军和魏军在汝州,便形成了对持的局面。
清军打魏军,多铎消耗不起,而高义欢主动进攻又打不过清军,对持的局面便逐渐形成下来。
战争之中,形势千变万化,正面没得进展,自然便想着迂回突破。
在对持的局面形成之后,清军和魏军在正面都无法取得突破,无法让对方屈服,双方便又打起了互断粮道的注意。
真满洲在与明军交战的过程中,最擅长的就是这一手,洪承畴十余万明军,就是栽到这招上面。
多铎这个阴人,便想着抄了高义欢的粮道,谁知道高义欢也是个阴逼,两人不谋而合,居然想到了一块去。
三月初,两支人同时出营,结果半路相会,双方都为之一愣,然后愤怒的大战一场,多铎死了四百多藩兵,高义欢也折了六七百人。
这一战后,两军都加强了粮道的防守,而多铎心头实在有点怕了高义欢,觉得这厮诡计多端,十分狡诈,离太近没有安全感。
多铎见自己粮道太长,汝州的地形又不太适合骑兵作战,于是将大军又后退到了汝州城,两家相隔五六十里继续对持。
这样一来,战事就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高义欢只有三府之地,真比起消耗,未必能耗得过占据关外山西北直豫州北部,还控制东蒙古和朝鲜的清军。
双方从人口到地域,都不是一个量级。
这日在魏军中军大帐内,高义欢正听着他新设的玄衣卫给他禀报。
此前高义欢的情报收集工作,一直是高义成在做,不过他毕竟半道出家,完全没有经验,全靠自己摸索,所以情报收集的效率,始终有些差强人意,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北京被清军攻占后,加上南京文武排斥锦衣卫这些皇帝的爪牙,所以大批锦衣卫特务,得不到任用,高义欢便借机收拢了一批特务,充实麾下。
有这批人加入,高义欢便直接照抄锦衣卫,设立了玄衣卫,开始有了正儿八经的情报机构。
大帅,据卑职探查,满清已经在郑州中牟师堰等地设官,豫北各地都有恢复耕种的迹象!方家玉低头抱拳道。
高义欢听后微微皱眉,如果清廷在占领的区域设官,恢复了豫北秩序,那用不了多长时间,清军就能在豫北站稳脚跟。
李自成在北京的糟糕表现,帮了清军一个大忙,再加上南京朝廷的错误举动,使得北方的官绅地主,大多投靠了清廷。
这么一来,有清军的武力肃清地方,有士绅地主帮清军背书,再加上这些被清军占领的区域,一下少了抵御悍夷和流贼这个使命,清军对臣服脚下的绅民不再肆意杀戮,让他们交粮纳税,便使得清军逐渐站稳了脚跟。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甘愿臣服的百姓来说,能够活下去,而且不用担心鞑子入关劫掠,我老实给清军交粮就能保命,未必是一件坏事,但对高义欢来说,这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他必须要想法破坏清军控制州县的耕作,特别是豫北地区。
这一场大战,不仅是军事上,各个方面都将成为斗争的手段。
只是这时,高义欢暂时并没有手段,去干扰清军控制的州县。
高义欢微微沉默一阵,然后问道:多铎这次攻入河南,携带的粮食不会超过三万石,剩下都是从孟津过河后,劫掠洛阳周边的县城所得。现在清军既然在豫北设官,便有经略河南之意,那些清军设官的县,多铎便不会再抢。八旗在北直隶圈了大批的旗田,但是现在未到收获的时候,并不能给多铎提供粮食。你可探知,多铎现在的粮草,主要怎么来?他还能撑多久?
大帅,据卑职探查,清军的粮草,主要来自两个方向来,一是现在南京联虏平顺,有意讨好满清,满清便委托晋商,从南方高价够买,另一个方向,则是从朝鲜运了一些过来。方家玉躬身禀报。
第322章看门狗还要自己买骨头吃?
清军从朝鲜和南京获得粮草,这便让高义欢有些被动了。
本来高义欢的粮食,勉强支撑到冬小麦成熟,并没有问题,不过这战争一打,军队和民夫消耗粮食巨大,粮草便有些不足了。
眼下魏军的粮草,只能撑到五月左右,也就是说距离冬小麦收获的一个月时间内,他便只能喝西北风了。
高义欢原本以为,清军入关才一年,官僚体制刚刚建立,至少要道今岁六月,才能给清军提供一定数目的粮食和赋税。
眼下清军主要还是靠劫掠来补给,多铎有一顿,没一顿,自是耗不过他,但是听了玄衣卫的禀报,清军能从朝鲜和南方弄来粮食,高义欢想耗过多铎,就不现实了。
他就三府之地,打消耗本就处于劣势,清军还能从藩国和明朝获得补给,那高义欢根本耗不起。
如果是这样,高义欢必须尽快结束这一战,否则等自己粮食耗完,必然会被多铎杀个打败。
高义欢眉头紧锁,问道:朝鲜是个穷地方,能给满清的粮食,应该不多吧?
方家玉摇了摇头,回禀大帅,朝鲜那边我们没有细作,具体数目我们也不清楚,不过晋商确实在湖广和江西频繁活动,他们高价收粮,然后买舟南下,几乎每隔几日,便有船沿着运河去北方。
明朝的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普遍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水稻的种植,则向西移动到江西和湖广。
晋商居然跑到湖广和江西去给清军买粮,满清又不缺银子,以明末士绅爱财重私利的秉性,在加上明朝又不加以限制的话,清军获得大批的粮食,应该不成问题。
如果是这样,那这仗就真没法打,高义欢都有种撂挑子不干的冲动。
高义欢脸上一阵阴沉,气愤一阵后,最终还是憋屈的思考应对之策。
首先,必须要想法,干扰清军继续够粮才行。
这时高义欢沉吟片刻,忽然吩咐道:家玉,你派人去归德通知刘黑子,让他注意大运河上的船只,凡是向北的粮船,都给本帅劫了!
晋商原本是跑口外的贸易,应该不会走海运,那运输成本最低的选择,便只能是走大运河。
现在高义欢鞭长莫及,距离山东太远,只有希望刘黑子能拦下一些粮船。
卑职这就派人去通知刘将军!方家玉抱拳。
高义欢忽然又伸手让他不慌,补充道,告诉刘黑子,扮成土寇去劫,不要太张扬!
现在南京对满清的态度,让高义欢十分被动,他好心提醒南京,说满清弄完我,就要弄你,但南京偏不信,反而准备帮着满清来弄他。
此时高义欢的主力被多铎牵制,他担心刘黑子太高调,引起明军的进攻,那情况就不妙了。
方家玉闻令抱拳,卑职知晓了。
高义欢微微颔首,好,你速度去办!出帐后顺便帮我把高兴豪叫来。
方家玉抱拳躬身,行礼退出大帐。
不多时,帐帘被人掀起,高兴豪进帐施礼,大帅叫我!
高义欢点了点头,咱们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高兴豪愣了下,反应过来,忙道:现银还有六十八万两左右!
高义欢听了一惊,怎么只剩下这么点?
大帅,除去军饷不算,之前北上荥阳,大军并没有缴获到银钱,而将士的奖赏,还有士卒的抚恤,便花了近二十万两,另外安置百姓,购买粮食和农具,的花销也是大头。这次作战,两万新附营,也按丙种营给饷,银子消耗自然会快很多。
有汝宁崇王府的缴获,还有打寿州,坑范永斗的银子,高义欢一直以为自己富得流油,不想这么快就花掉七七八八了。
如果不算缴获的战马,这打清兵,还真是件赔钱的买卖。
高义欢一阵沉吟,半响后接受了他将要破产的事实,然后沉声道:兴豪,你回一趟汝宁,让户曹拨银三十万两,你带着这笔银子,去联络马洪山,让他组织一些商号,去湖广和江西购粮。
高兴豪却微微皱眉,大帅,现在明朝对边境封锁很严,就算卑职能将银子送过去,买的粮食势必也难以运出来啊!
高义欢自然是知道这一点,我让马洪山去购粮,是因为满清通过晋商,正在湖广和江西买粮。现在我没有法子阻止晋商买粮,那就让马洪山也去购买,把粮价抬起来,不能便宜了鞑子。
大帅,粮价炒起来,我们能收到的粮食也少,而且还运不出来,损失是不是太大了!高兴豪没想到高义欢是这个想法,这完全是损人不利己啊!
高义欢冷笑道,运不出来,本帅自己率兵去取嘛!
大帅要打明朝?高兴豪心里一惊。
在去年议事时,魏军的策略还是要通好明朝,以免腹背受敌。
现在高义欢说要自己率兵取粮,那就必然要杀入明境。
这岂不是让本来就不顺利的招抚,又蒙上一层阴霾,彻底没戏?
高义欢摇了摇头,我不是要打明朝,是要带兵讨饷,强迫明朝招抚。说道这里,高义欢脸上有些愤怒,本帅给明朝做看门狗,难道还要自己花钱买骨头吃?明朝该给本帅提供钱粮!
现在高义欢在河南,即是帮李自成,也是帮南京朝廷。
如果没有高某人,现在李自成已经败出关中,杀入湖广,南京朝廷即便不像历史上一样崩盘,怕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高义欢在河南,确实是像一条看门狗,给南明挡住了巨大的风险。
他做了这么多,可南京朝廷不仅没给啥好处,反而暗助北京,高义欢便只能自己去拿他该得的东西了。
本来高义欢是想从良洗白,可现在看来,他还得重操旧业,必须要抢一波,否则这一仗打完,他不仅粮草不济,财政也要打崩了。
没奈何,正规渠道来钱慢,还是抢来的快些。
当然,他不是现在就要抢,得先摆脱多铎的威胁。
对于南京,他现在也算是看清楚了,故意讨好,热脸贴上去没用,做忠犬太他娘的憋屈,还是要像左良玉一样,把盘子做大,大到南京不敢看,不敢惹的地步,南京才能投鼠忌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