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招降郑芝龙是如此,招降孙可望也是如此。

    郑芝龙不用多说,被清廷的谎言骗得丢了几十年的积累不说,还连累隆武皇帝,自己也被清廷弄死。

    孙可望降清被封为义王,清廷派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赐宴就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另外赐给府第解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可等孙可望将西南军情虚实出卖之后,西南抗清武装逐渐失利,孙可望便也兔死狗烹,别说什么义王,最后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清廷这两副面孔,许多人都只看见伪善的一面,不晓得他们是个没信誉的流氓强盗政权,明末清初,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骗。

    这次吴三桂获得的爵位,比原来要大得多,主要则是因为他有五万雄兵在手,几乎占了清军兵力的四分之一。

    如果能得到关宁军相助,坐了天下,一字王算个什么呢?

    为了将吴三桂绑在满清的战车上,多尔滚动了点小聪明,给了一个燕王。

    清军与关宁军,在蓟州简短的磨合之后,便开始散布谣言,声称是吴三桂借兵为崇祯报酬,欺骗北直士绅百姓,降低北直的反清意愿。

    清军前几次入关,对百姓屠杀,早与北直的士绅百姓结下血海深仇。

    如果清军直接打起争天下的旗号,必然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和官绅的不合作,这样清军便很难站稳脚跟。

    打着为崇祯复仇,帮明朝平定流贼的旗号,那情况就不一样,士绅百姓的心情就复杂了。

    北京城内的官绅大多被李自成折磨不轻,对他们而言,清军固然可恨,但是李自成拿他们下狱,抢他们银子,显然更让人生气。

    他们听到吴三桂借兵平贼的消息,不禁纷纷大喜,自发前往城外迎接,却不想来的却是满清摄政王多尔滚,并且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北京。

    一部分人感觉情况不太对劲,悄悄溜走,而另一部分人,则将错就错,把多尔滚迎进武英殿,拜倒在多尔滚的脚下。

    满族毕竟是小族,以小临大,心中十分惶恐。

    多尔滚进入北京之后,起初还是比较谨慎,十分老实,凡事都听洪承畴和范文程的意见。

    为了获得汉族官绅的投靠,他也不敢声张来夺天下,而是标榜为明帝复仇,并假惺惺的下令,让北京绅民,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

    同时,下令不追究投顺官员,亦不分党派之别,官员一律原职录用。

    顺治初年,清吏部曾报道,有官员周伯达,在明朝时只任职陕西关西道,在大顺政权中,却担任甘肃节度使,还有官员刘达原,在明朝只是临汾知县,大顺朝却任巡按,究竟是按着明朝的官位录用,还是按大顺的官位录用?

    多尔滚下令,一律按照所授最高官位录用。

    不得不承认,同南明朝廷将大批北方官员据之门外相比,多尔衮和清廷下了一步妙棋,为清廷招揽了大批的人才。

    清军进入北京后,也一改清军入寇关内,只知道屠杀掳掠的野蛮形象,成功欺骗和迷惑大批汉族文武,使得满清逐渐在京畿站稳脚跟。

    清廷在内政取得突破的同时,军事上开始发动收取山东和山西的战役。

    这两个地方,顺军刚占据不到三个月,大顺在此毫无根基。

    对于山东,清军还是以吴三桂的名义传檄各地,山东各地士绅听说李自成战败,便纷纷发动叛乱,颠覆大顺政权。

    清军乘势收取了临清济南太安青州等地,与历史不同的是,退到济宁州的山东明军,也在高名衡的要求下,收取了兖州沂州曹州等地。

    山东的顺军,在主力西撤后,本就孤立无援,再加上在山东没有根基,所以迅速崩溃。

    此时,因为兵力不足,清军并不敢同南明开战,在山东遇见明军后,立刻就将矛头收回来,全力对付李自成,欲图迅速鼎定北方,然后再攻灭南明。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兵分三路,中路是叶臣石廷柱阿山等部,追着李自成从固关攻入山西,夺取太原,收取河东之地。

    北路则是阿济格和吴三桂,他们负责攻打大同,然后绕到河套,从陕北杀入关中。

    南路便是由多铎率领,先收取卫辉怀庆彰德三府,然后渡过黄河,夺取洛阳,进而进抵潼关,攻入关中。




第258章失去天命的大顺朝
    大顺军的问题,就是根基不稳,地盘得到的快,失去的更快。

    李自成用三个月的时间打下北京,结果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重新败回关中。

    北直隶和山东各地收到李自成战败的消息,闻风而叛,李自成委任的官吏,还未完全上任,就被推翻。

    山西一地也是叛军四处蜂起,就连已经统治近两年的河南,也多处发生的反顺叛乱。

    一时间,流寇出身的大顺朝廷,控制的版图内,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林登万。

    六月三日,一队骑兵匆匆从东奔来,进入汝宁城,然后沿着街道,直接奔驰到防御使府邸。

    高成威急忙上前,替来人拉住战马,惊讶的问道:刘将军,怎么今日就到呢?

    刘黑子翻身下马,将马鞭递给属下,脸上有些焦急,都这个时候了,我怎么可能坐得住,自然是马不停蹄的过来。

    他边说,边不客气的往府内走,我高兄弟在府内没有?

    大帅以为刘将军明日到,没在府内,而是去城外调兵,安排人马去许州打韩甲第的叛军了。高成威回了一句,忙又道:我先带刘将军去客堂歇息,然后立刻派人去通知大帅。

    李自成战败的消息传到河南,同样引起了多处叛乱,特别是李自成曾水灌汴州,又劫掠豫东,百姓士绅并不喜欢李自成。

    历史上高义欢占据的汝州刘黑子占据的归德,曾都率先叛乱,不过因为高义欢治理有方,刘黑子也还不错,所以叛乱主要出现在开封府和洛阳东面的区域。

    刘黑子挥挥手,你现在就去通知高兄弟,我自己去客堂等候。

    不多时,高义欢就从城外奔回府邸,手里提着一根马鞭,来到客堂外,便见刘黑子急得在堂上来回踱步,地面都快被他踩出一道深槽出来。

    由不得刘黑子不急,归德府平时是个好地方,位于三省交界,又沃野千里,可一旦打仗,南来北往都得从他的归德过兵,刘黑子的地盘便危险了。

    现在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忽然从天上落到地上,大半个山东省,不到一两个月,就全部失守。

    刘黑子靠近山东,接纳了不少从山东逃入河南的顺官,听了他们的话,已经吓得有点肝颤,怀疑自己跟错了老板。

    另外河南境内,主要是被李自成祸害过的豫东地区,也发生叛乱,再加上明朝方面蠢蠢欲动,明军若是与叛军配合,欲收复河南,必走归德,刘黑子自然心急,所以来问高义欢该怎么办?

    刘哥!高义欢拱了拱手,便径直走进来。

    刘黑子回过头来,脸上一喜,高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高义欢先将鞭子放在桌上,刘黑子便迫不及待的问道:高兄弟,眼下这个局势,你怎么看啊?

    刘哥,你先别慌。高义欢坐下来,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说。

    娘个劈的,咋能不慌?刘黑子眼睛一瞪,急道:驻守宿州的明朝河南总兵许定国,已经打到永城!

    刘黑子忧心道:龟孙虽被我赶了回去,但是河南四处叛乱,徐州还有明军好几万,山东那边鞑子又打了过来,我怎么能不慌。哥哥我嘴都起泡,尿都黄了!

    刘黑子根本坐不住,手指着嘴唇上的水泡,诉说着,却发现高义欢很镇定,心里不惊一动,忽然目光一转,神秘的问道:高兄弟,你是不是有啥门路呢?怎么一点不慌?

    时下,大顺朝一副要完蛋的气息,加上各地叛乱,很容易让人恐慌。

    慌?慌又有什么用。高义欢看了刘黑子一眼,咱们兄弟在山东抢了鞑子的马匹,连什么鸟公主的男人,都被我们弄死。清军来了,肯定没咱们兄弟好果子吃。以鞑子的凶残,咱们落在他们手里,多半会死的很惨。我们慌也解决不了问题。

    刘黑子心头一颤,当初实在没想到鞑子会占据北京,能杀到河南来,要是知道,他怕是要考虑考虑,不会杀那么多鞑子。

    高义欢接着道:大顺军逼死了崇祯皇帝,崇祯太子在南京登基,在他眼中,咱们就是逼死他爹的仇人。如果皇太子能看清大势,或许能够勉强接纳咱们,但如果南京朝廷,鼠目寸光,那咱们就两面受敌了。

    咱们也没去北京啊!皇帝老儿上吊还能怪到咱们头上?刘黑子心里有些冤枉,皱眉道:那可怎么办?

    怎么办?高义欢道:当然是靠自己。时下,咱们兄弟正当同心协力,只要自身够硬,还怕谁不成?

    高义欢撇了刘黑子一眼,刘哥,咱们现在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反而会让人轻视咱们。鞑子我们不是没打过,明朝那群草包,也没什么好怕的。眼下咱们要做的事情,不是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而是要全力稳定地盘,到时候才有筹码和别人谈。

    高义欢说的豪气,其实他心里还真是没底。

    毕竟历史已经很不一样,南明有了个大家都认可的皇帝,比历史上要强,而皇太子经历北京城破,肯定恨透了顺军。

    其实自从寿州一战后,高义欢与马士英就有一些联系,而当李自成撤出北京的消息传来,高义欢立刻就向马士英示好,表示希望明朝能招抚他,不过他信送出去一个多月,马士英却没给他回信。

    二哥心里也是发虚的,他现在自己不硬不行,明朝那边根本不鸟他。

    刘黑子听了高义欢的话,一阵沉吟,最后点了点头,高兄弟说的不错,这个局面,最重要的是有兵有地盘,只要自身够硬,那里都能吃饭。

    说着,刘黑子忽然一软,不过高兄弟,万一鞑子或者明军要打我,你可得拉哥哥一把!

    高义欢走下来,拉住他的手道:刘哥,咱们的交情,你还信不过我么?

    信得过,信得过。刘黑子点了点头,他水平有限,看不清今后的局势,心里依然有些不安,不过他比较信任高义欢的眼光,于是问道:高兄弟,那你说,咱们要如何保存地盘。

    高义欢也不满他,刘哥,实话告诉你,我已经与明朝进行了联系,不过南京方面可能不太瞧得起咱们。眼下咱们要做的是,对于明朝,咱们不主动挑起事端,但也不能太软,另外,要尽快扫平河南的叛乱,扩张地盘的同时,也叫明朝看一看,咱们的实力,才好谈判。



第259章联络南京
    高义欢同刘黑子在汝宁,进行一次简短的会晤,约定共同进退。

    刘黑子负责牵制徐州的明军,而高义欢则迅速扫平叛乱,向北打出一定的缓冲空间。

    李自成败回关中,表示着顺军在政治和军事上遭受双重的失利,对于河南的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高义欢刘黑子这些顺军将官,都被李自成的失败牵连。

    眼下,外有强敌环伺,内部又人心动荡,反叛不断,刘黑子同高义欢商议完,便又火急火燎的返回归德,去布置防务。

    此时对高义欢而言,最危险的情况,不是清军南下攻入河南,而是清军南下攻入河南时,南明朝廷背后捅他一刀。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上南明朝廷就在这段时间内,搞出了一个联虏平贼的策略。

    明朝让高杰出兵河南,只是高杰刚入河南,就被许定国弄死,才使得史可法的计划失败。

    现在明朝并未遭受清军的攻击,高义欢已经主动示好,但是明朝对他招降的意愿不强,反而想着趁着李自成与清军交战之际,先灭大顺军,让高义欢的后背很不安全。

    不过好在,南京朝廷正忙于新皇登基后的权利分配,以及同北面清廷的沟通,并没有大举用兵,所以边境虽然摩擦不断,但是还未爆发出大战。

    高义欢一人,既要注意河南境内的叛乱,又要警惕鞑子南下,最后还要防备明军背后捅刀子,显然有些应付不过来。

    现在有刘黑子牵制住徐州方向的明军,作为他东面的屏障,那高义欢需要注意的便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压力无疑会轻一点。

    这时高义欢把他送到府外,看着刘黑子的背影飞驰而去,正准备转身回去着急部署议事,一队后背插着旗子的骑兵,却从另一条街道奔驰过来。

    高义欢老远看见,是顺军塘马,不禁微微皱眉,怕是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不一会儿,塘马疾驰到府门前,翻身下马,急匆匆的窜上台阶,看见门口站着的高义欢,挡住他的去路,便急声开口道:奉节度使之命,有紧急军情,禀报高将军。还请通报。

    高义欢心头一凛,我就是高义欢!

    塘马脸上一惊,单膝跪地,启禀将军,鞑子南下,攻下卫辉彰德怀庆三府,数万大军屯兵原阳延津,欲渡河攻打洛阳。节度使令大军在白马渡荣泽一带防御鞑子过河。洛阳兵马都布置于黄河一线,无力镇压叛乱。节度使请将军立刻发兵,剿灭登封李际遇,裕州李好,襄城刘铉,许州韩甲第等人的叛乱,然后发兵北上御鞑!

    说完,塘马忙解下身后一个竹筒,呈给高义欢。

    中州还真是一个四战之地啊!

    高义欢接过竹筒,不急着看,而是对塘马道:回复节度使,让他安心防御鞑子,几处叛匪,我会尽快剿灭,然后北上与节度使汇合。

    塘马忙抱了抱拳,便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清军已经打到黄河边上,现在是六月或许还能挡一段时间,一旦黄河结冰,清军铁骑过河,河南便要受灭顶之灾。

    河南四战之地,想要在此立足很难,面临各方的威胁。

    高义欢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要连横合纵,在外交上做出努力才行。

    想到这里,高义欢心情沉重,去通知众将,速来汝州,本帅有要事相商。

    说完,高义欢便拿着竹筒回到衙内,去书房里观看。

    李面是鞑子进攻河南,屠卫辉府的详细过程,以及李岩对时下局势的担忧。

    高义欢看完书信,便起身来到软禁王世琮和虎大威的院子。

    自从上次他通告北京被李自成攻占,崇祯自缢的消息后,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过来。

    这次他进了院子,两人都没有说话,而是很沉默的将高义欢,引进一间厅堂内坐定。

    王世琮破天荒的先开口问道:东虏入关呢?

    高义欢点了点头,东虏占据北京,人马已经打到黄河边上。这一次东虏入关,并非抱着劫掠之心,而是要夺咱们汉人的江山!
1...115116117118119...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