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尽管主办者会提供这些钱,可是,长鹤依然想省下不菲的买纸钱。道观一个月的维持费,也还不到千贯呢。

    一直在观里当家作主的长鹤老道,最是知道,世道不易,维持艰难。

    李中易当然知道护法居士的规矩,只不过,他却故意不吱声,等长鹤先开口。

    长鹤拉着李中易东扯西拉,谈了一会子道教的经典,又扯了一些俗世的闲篇,最终,他主动暗示李中易,鄙观有上等的松烟墨,施主既是护法居士

    李中易暗暗好笑,这长鹤看起来的一副仙道的架势,说的却是铜臭之事。

    既是文会,道长又有上等的好墨,在下忝为护法,这纸的事,就包在鄙人的身上了。李中易也不想晾长鹤太久,免得节外生枝。

    这怎么好意思呢?长鹤明明很想一口答应下来,却还要装一装b。

    李中易差点笑出声,忍着笑意说:既是共襄盛会,在下略尽绵薄之力,理所应当。

    不知居士需要鄙观做些什么?长鹤也是个懂规矩的,既然李中易出了血,他也应该给这位李居士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李中易装作为难的样子,仔细的想了想,这才小声叮嘱了几件事。

    长鹤一想这几件事虽然有些出格,但也无伤大雅,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回程的路上,韩通嘟囔着说:钱多就是好啊,花都花不光。

    李中易无视于韩通的冷嘲热讽,只当没听见。韩通这个莽夫,经济头脑不行,政治头脑更差,根本不通人情世故,也难怪后来会全家死光光。(未完待续索,!




第127章 仙纸(月票的鼓励不能少啊!)
    文会这天,上清宫前冠盖云集,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远近的文人墨客,只要接到了请柬的,无一例外,都赶来参加这次盛会。

    约好的是巳时正,就连南唐第一大文豪李中,都已经赶到现场。可是,临近午时,江都府的第一才女,杨寒烟,才坐着马车,翩翩而至。

    一干原本傲气凌人的文人骚客,包括李中在内,对此却毫无疑义。原因其实很简单,杨寒烟不仅诗词双绝,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有一个厉害的爹。

    杨寒烟的父亲,乃是江都府的第一号人物,南唐的东都留守杨知秋。

    对于这么一个才华出众,身世显赫,貌若天仙的女子,男人们的包容度,自然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之外。

    杨寒烟刚一露面,就被一大帮子本地的名流,围拢在了当中。

    大家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把杨寒烟请到了最中间的位置,杨寒烟也不客套,还真就直接坐到了主位之上。

    南唐第一大文豪李中,为人狂放不羁,又和杨寒烟是忘年的文友,彼此之间的交情很深,自然早就习惯了杨寒烟的傲骨,他含笑坐到了佳人的身旁。

    众文人纷纷落座之后,杨寒烟起身,娇笑道:诸位,今日文会,每个人都必须赋诗词十首以上,共襄如此盛会。

    好极,妙极一帮文人纷纷应和,大肆吹捧杨寒烟的高见。

    这时,却有一个年轻人忽然冷哼一声,不知有何妙哉?

    众人扭头一看。敢情是一向和杨寒烟不对付的江都府尹王学中之子,王冠林。

    就知道他会出来挑事,众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块儿,也都不以为怪。

    在杨寒烟成名之前,王冠林一直都是倍受江都士林推崇的年轻诗人之中的佼佼者。

    自从。杨寒烟凭空杀出之后,王冠林在江都士林之中的地位,渐渐被杨寒烟所取代,一向心高气傲,才高八斗的王某人只得屈居人下,又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杨寒烟早就习惯了和王冠林斗法。他们俩斗诗比词,早已不是头一遭。

    李中生性随和,他笑着插话说:如此良辰美景,何不以怀古为题,赋诗词一首?来人。取笔墨纸砚来。

    在李中的打岔下,王冠林也不好继续和杨寒烟计较,只得闭上了嘴巴。

    长鹤道长使了个眼色,一直伺候在身边的道童,转身进了殿内。

    这时,上清宫忽然钟鼓齐鸣,在场的文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开始东张西望。

    在一阵庄严道号声中。一个穿着礼袍的年轻道士,手捧着一只长长的紫檀木匣,表情肃穆的从内殿出来。排队走到杨寒烟的面前。

    杨寒烟不知道这些道士要搞什么鬼名堂,却碍着身份,不好多说什么。

    这时,长鹤道长主动出列,朝着紫檀木匣,念了一阵道教经典。这才口呼道号:无量天尊,感谢上清赐福。

    由于长鹤老道的地位很高。他这么装模作样的摆了姿势,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长鹤老道接过一只紫檀木长匣。亲自捧到杨寒烟的面前,庄重的说:三清祖师知道今日之盛会,特降下仙纸。

    随着长鹤老道缓缓打开长匣,一种洁白如玉,光滑如丝绸,从没有见过的一种纸,展现在了杨寒烟的面前。

    呀,好纸,好宝贝杨寒烟探出白嫩的柔荑,拈起一张匣中的白纸,只看了一眼,就禁不住惊叫出声。

    李中的情绪异常激动,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捧起一张纸,仿佛捧着稀世之宝一般,小心翼翼。

    王冠林因为隔得远,探头看了一阵子,虽然没看清楚,却也自峙身份,并没有凑过去细看。

    这时,几个小道童捧出原来十分畅销的麻纸,摆到了书桌之上。

    有人把两种纸放到一起,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人一大跳。

    无论是色泽,还是品相,或是匀称的程度,长鹤道长亲自捧来的那种白纸,连一点瑕疵都没有,近于完美。

    王冠林这时已经看清楚,两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倒也没啥。问题是,凭什么杨寒烟就可以用上等的仙纸,他王某人只能用低等麻纸呢,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长鹤道长,为何给我等用这么差的麻纸?王冠林实在忍不住,质问出声。

    长鹤道长瞥了眼满面不忿的王冠林,微微一叹说:不瞒王公子,这仙纸太过珍贵,价值相当不菲。

    王冠林家里有的是钱,他哪里受得了这个呀,当即喝道:无论多珍贵,都先给本公子准备一万张。

    长鹤道长显得很为难的解释说:此纸乃是一位过路的居士,虔诚向道,赠与本观的极其珍贵的礼物,数量着实不多啊。

    南唐的文风远远盛于后周,而且,知名的文人基本都是大地主,生活一向豪奢无度。

    在王冠林的带头鼓噪之下,众人根本不问价钱,你要一千张,我也绝对不能少于这个数字。

    在场的数百个文人,你追我赶,经过层层加码,眨个眼的工夫,长鹤道长的手上,已经捏了二十几万张仙纸的订单。

    长鹤道长是个明白人,有些文人的家底并不十分宽裕,这么贵的纸,实际上,只可能自用一小部分。

    大多数在场的文士抢着买这种仙纸,恐怕是为了送给座师啊,老师啊,山长啊,以及有后台的同窗等。

    相对于送钱送物,送这种异常稀有的好纸,反而容易获得士林前辈们的青睐。

    李中易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暗中叮嘱长鹤老道。装模作样的摆出了经典的po色造型,目的就是要炒高大白麻纸的身价。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经过现场数百位本地著名文士的口碑宣传,李中易手上捏着的仙纸,即使想不出名。都很困难。

    纸好,墨好,杨寒烟立时诗兴大发,提笔就写了一首好词,念娇出阁难

    最爱枫林晚王冠林不甘示弱的挥毫狂书,眨个眼的工夫。也是一首好词出炉。

    李中拿过两人的词,彼此对照了一下,说句心里话,应在伯仲之间。

    吾意,不分上下。李中的持平之论。立时获得了王冠林的极大好感,他暗暗佩服大挑起大拇指,好一个大文豪李中,真丈夫也!

    一连对了好几首词,王冠林和杨寒烟始终没有分出高下,李中倒是有些为难了。

    这时,一个前来送茶水的道童忽然插话说:小道倒是听过一位大官人吟过一首词,觉得气势磅礴。令人神往

    不待众人回应,那个道童自顾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现场一片鸦雀无声,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清晰可闻。

    好。好极也!杨寒烟听小道童吟罢,仔细的回味了一番。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王冠林闭紧嘴唇,握住双拳,反复的念叨着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豪迈怀旧之词。

    在场的几百个文士,也摇头晃脑的品味着佳句的绝妙之处,如痴如醉!

    李中易其实也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幕,那日,他在上清宫的山顶上,欣赏到云涛滚滚,白云苍狗的变幻莫测,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却不想,却被伺候在侧的小道童听了个正着,并且记全了。

    这小道童其实是长鹤道长在俗家的嫡孙,一直被长鹤带在身边,悉心教养,指望他将来成为一代名道。

    王冠林的面色一阵惨白,说实话,他的词虽然不错,但是,比起人家的赤壁怀古,的确差出几十条街去。

    李中忽然重重一叹,说:和此人的文才相比,某远不如也!倒也是坦荡的君子。

    杨寒烟一把住小道童的胳膊,急忙问他:不知那位先生如今何在?

    小道童和长鹤道长对了个眼色,眨眨眼,说:小道只知道那位先生已经离开了江都北上。

    杨寒烟异常失望,幽幽一叹,说:如此高人,竟然缘悭一面,实在是可惜了啊!

    李中笑望着一脸郁闷的杨寒烟,他心想,此女一向自峙才高,死活不肯胡乱嫁人,如今恐怕是红鸾星动了吧?王冠林虽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只可惜,才华方面始终没办法高出杨寒烟一头,导致屡屡上门提婚,屡屡被拒,倒成了一对死对头。

    长鹤道长手头上自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仙纸,按照李中易事先的嘱咐,他一边广洒请柬,一边大力的做了宣传。

    众人拿了请柬,才得知,造这种仙纸的主人,五日后,将在原江都老司马的旧宅内,举办百纸小宴,广邀各路英才与会,品纸谈诗论词,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时间,在场的人,纷纷向长鹤道长表示,到时候一定去捧场。

    杨寒烟一直抓着小道童不肯放手,硬要问明做出绝妙好词的那人是谁,小道童却得了长鹤道长的眼神告诫,咬死了就是不知道。

    结果,杨寒烟趁兴而来,幽怨而归,异常之扫兴。

    等众人都走光了之后,小道童就问长鹤道长:祖师,为何不让徒孙,说出实情?

    长鹤道长拈须一笑,说:须知祸从口出,知之为不知,方为真知也。

    小道童若有所思地望着长鹤道长,忽然发问:祖师,咱们到时候去不去?

    呵呵,修道之人,就不掺合这种俗事了。长鹤道长爱怜的摸了小道童的脸蛋,牵着他的小手,回了内室。



第128章 盛会
    司马的老宅内,韩通却在当面质问李中易:你如此拖延时间,是何居心?

    李中易轻摇折扇,淡淡的一笑,说:你且莫急,等时间到了,李某没有买回粮食,再任由你处置,如何?

    韩通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憋得慌,却又发作不得,只得狠狠的一跺脚,跑到后院练武去了。

    望着韩通气急的背影,李中易直想摇头,如此莽撞之人,雄才大略的柴荣,为何会派他来就近监视呢?

    看来,除了忠心,应该还是忠心吧?

    李中易暂时管不到这些,他把李小七和李小八叫到身旁,笑着问他们:消息传得如何了?

    李小七笑嘻嘻的说:咱们刚进茶楼,还没开始说话,就听人说了前日文会的盛况,市井的小民,都没见过仙纸,却仿佛亲眼看见一般,把仙纸都快要吹到天上去了。

    李小八摸着下巴说:但凡是和文房四宝有关系的店铺,小人都派人送过去了一张用仙纸制作的请柬,并留下话,见仙纸如见贵宾。

    李中易微微一笑,鼓励说:干得漂亮,就是要见仙纸如见贵宾。

    据李中易所知道的消息,参加文会的好些权贵子弟家里,都在暗中经商。

    实际上,李中易要在江都司马老宅举办品纸诗会的小道消息,早就已经流传到了商界。

    所以,这几天接连有大商人来拜会李中易。目的只有一个,愿意出大价钱,一口吞下仙纸在南唐的销售权。

    李中易态度很热情。回绝得却也坚决,仙纸的销售权只参与竞价,价高者得。

    遍撒请柬,李中易是为了防备大商人们暗中串通一气,才故意把所有纸商都拉进来搅局。

    品纸会这一天,有些急性子的纸商早早的就来了。其实,这些人不敢不来。如果错过了今天,以李中易所提供的纸品样品,凡是没有进到上品新纸的商人。以后都没有办法卖纸了。

    道理很简单,根据李小八派人上门的说法,品质远远高出市面上各种纸的李记纸品,价位却和老纸大致相仿。

    这么一来。可就要了老纸商的命了。即使再不想来,也得来。更何况,请柬只有一张,很多人即使想来,却没有收到请柬。

    带着特制的请柬,来赴品纸论诗会,和才华横溢的杨大娘子近距离接触,不仅不丢人。反而大大的长脸,纸商们自然趋之若骛。

    杨寒烟这一次没有迟到。反而提前到了,她父亲的生日快要到了,仙纸作礼物,正好投老父之所好。

    下了马车后,杨寒烟惊讶的发觉,大宅子门前,站了一排身穿统一服饰的婢女。

    门前只要来一位客人,她们就会半蹲着万福,娇滴滴的齐声说:贵客临门,不胜荣幸,蓬门生辉。

    杨寒烟只站了一会儿,已经有三位客人进了大宅,这些婢女的欢迎词,竟然没有一句是同样的。

    连婢女都能出口成章,可想而知,此地的主人,又是何等人物?
1...8586878889...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