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李中易当即意识到,他犯了主观性的错误,于是私下里吩咐引路的闲汉,尽量把同行业的商人。领到同一个包厢附近。
同时,李中易安排手下的皂役,故意去盘问茶楼内的商人身份,包括行商所需的过所,以及货物过津卡纳税时盖的官府大印。并记录在册。
平时,商人们最怕的就是公差查过所和纳税证明,如今,官府帮着商人们确认了彼此的身份,他们反而更容易彼此交流市场的情况。
黄景胜按照李中易的吩咐,也在暗中做着一件事情,凡是靠岸吃饭的客商,他都会主动上前搭讪。从商人的手上,把不同品类的商品,各买几样。
样品渐渐增多之后。黄景胜就在茶楼的对面搭了个硕大的棚子,把这些样品全都陈列进去,任由过的客商进来观察询价。
当黄景胜问李中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李中易摇了摇折扣扇,轻声笑道:一斤羊肉都要几百文钱,咱们家一天半只羊。开销太大啊!如果只赚几个茶钱和饭钱,我这不是白忙活了一场么?老黄。咱们要做就做开封附近最大的牙行,甚至直接买断一些畅销的货物。自己送货上门。
见黄景胜还没太明白,李中易敲了敲手里的折扇,笑着说:老黄,你见过蜘蛛怎么捕食的么?
先织好网,自等虫子落网。黄景胜摸了摸脑袋,公子又要传授经商的宝贵知识了。
李中易的嘴角微微一翘,说:你说的一点没错,我现在就是想织起一张商业贸易的大网,在掌握了各地商品需求情况之后。或以牙人的身份,把需求卖给外地的商人,或自己直接去赚那个利润。
总而言之,近的地方,咱们就直接供货,远的地方,可以卖消息捞点零花钱。李中易笑嘻嘻的把他的计划说了一遍。
实际上,除了保税区的批发交易之外,李中易更想承担类似于淘宝网的职能,不仅是商人们的交易平台,更成为商人付款的公证中心。
如果,顺利的延伸下去,李中易的理想状态,肯定是控制周国金融血脉的银行雏形——李氏钱庄。
有了钱庄的资金调度功能,李中易就完全可以运用金融杠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把一文钱当作五文钱来使用。
嘿嘿,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官员真正懂得金融业的重要性,属于李中易的独门绝技。
虽然飞钱已经出现,但是,功能却非常之单一,而且使用起来面很窄。
一旦让李中易搞出,按照现代金融机制建立起来的,覆盖整个大周疆域的李氏钱庄。
那么,李中易身为大周国第一财神的地位,必将牢不可破。
柴荣不是打仗缺钱么?找李中易的钱庄借呀。
柴荣不是缺少粮食,难以维持长期作战么,李中易可以通过钱网和物流网,对粮草进行最有效率的调度。
要想获得一代雄主柴荣的赏识,李中易就必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否则,将来还是个弃子的命运。
李中易在外面上班的时间一长,在家的时间自然就要短得多。
瓶儿担心李中易会养外室,就把芍药硬塞到了李中易的身旁,暗中监视着李中易,不让这位爷偷吃外面的野花。
李中易当然知道瓶儿的小心思,不过,有芍药在身边陪着晚上解解闷,倒也不错。
芍药一个人在官舍里闲不住,闹着要找点事干,李中易也不想把自家的女人,拘束得太厉害,索性把她放到茶楼里边,当个管帐娘子。
李中易在茶楼的二楼办公,芍药就在隔壁的帐房室内,帮着数钱算帐,妥妥的夫妾组合。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芍药想献殷勤,就去那边,主动去帮李中易端饭菜来吃。
李中易双手抱胸,就站在二楼,看着芍药摇摆着婀娜的身姿,提着一只红漆的食盒,款款而去。
嗯,不错哈。芍药也开始知道疼人了,渐渐的长大了啊!
李中易的心情很不错,一向好吃懒做的芍药,到了逍遥津之后,乖得和猫似的。
反正这里也没有瓶儿和她争宠。芍药心里的不安全感,已经降到了最低。
李中易眯起两眼,望着湛蓝的天空,心思渐渐的飘远,不知道远方的校花老婆和儿子现在怎样了?
听见刺耳的马嘶声,李中易愕然低头。看见一辆马车几乎以极限速度奔驰而来。
哈哈哈,小娘子别跑呀伴随着马车里传出的狂笑声,车厢几乎紧贴着芍药的身上,疾驰而过。
李中易亲眼看见,芍药仿佛风中落叶一般。摔倒在地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心慌,瞬间布满心头。
三步并作两步,李中易象一阵风似的,狂奔着下了楼,冲到芍药的跟前,一把将她抱在怀中,异常紧张的问她:有没有事。有没有事?
芍药给吓傻了,眼泪汪汪的望着李中易,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哈哈。小娘子,本公子的车技如何?虽然有些唐突了佳人,不过,谁叫你不搭理本公子呢?马车已经掉头驶了回来,一个年轻人手摇折扇,从车上下来。脸上挂着玩世不恭的表情。
爷,他是故意调戏奴家。他一直追在后边问奴家的名字,奴家没搭理他。还以为他已经走了芍药终于哭出了声,大声倾诉着心里的委屈,菜汤溅得满身都是。
李中易脸色一片铁青,他的女人,却被眼前的狗东西所戏弄,还险些出了大事。
从来没有感觉到的愤怒,把李中易变成了一头暴走的喷火龙,当场宰了眼前这小子的心都有。
那个年轻人摇了摇折扇,居然还在拽文,这是你家的奴婢吧?本公子愿意拿五个青?楼的女子,换她一个,你觉得怎么样?
李中易二话不说,走过去揪住年轻人的发髻,冷酷无情的说:你的提议令老子印象异常深刻啊将他的脑袋,猛地砸在车厢之上。
哎哟,疼啊,你敢打本衙内?年轻人万没料到,李中易居然毫无预兆的动了手。
李中易挥舞着拳头,仿佛铁匠打铁一般,一记勾拳正好砸在年轻人的肚子上,疼得这小子当即倒在了地面上。
老子的女人你也敢惹?李中易抬腿就是一脚,踢在这个所谓鸟衙内的屁股上。
干你娘,你就算是条猛龙,在这逍遥津的地面上,也得给老子盘着当草蛇!李中易从黄景胜的手上接过一把钢刀,走到车边,照着马肚子就是狠狠的一刀。
唏溜溜那马长长的哀鸣一声,抽搐着,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中易挥舞着钢刀,咔一刀斩进了车窗内,却用力过猛,居然没有拔出来。
有个随从很机灵,从茶楼里提着一把大斧子,递到了李中易的手上。
李中易二话不说,挥斧就砍,三五下就把马车的车厢,砍垮成渣。
你知道这匹马值多少钱么?那年轻人居然还很嚣张,大放厥词。
嘿嘿,老子就告诉你值多少钱吧。李中易扔下手里的斧子,走过去,再次揪住年轻人的发髻,抬起右手左右开弓,扇得这小子鼻青脸肿,嘴角渗血。
哎呀,疼啊,你知道我是谁么?那年轻人被打得狠了,依然还很嚣张。
李中易才不管他是谁呢,打到手酸的时候,才接过随从递来的茶水,一口喝干后,冷冷的说:你公然袭击本官的内眷,打死都活该。
我爹是延津县令,你等着瞧好吧。这小子,鸭子死了嘴巴还硬。
李中易也懒得和他废话,嘱咐黄景胜:问明口供,让他签字画押,留下一份亲供状存底,再找几个靠得住的闲汉做证人’,枷送去开封府衙。
逍遥津和延津县都隶属于开封府管辖,却互不统属,李中易连开封府的oss昝居润都不鸟,还会担心小小的一个县令衙内么?
:今晚的第三更推迟到23:00点左右,肯定会更,仅仅是推迟一下!
第120章 私访
嘿嘿,公子请放心,小人最擅长干这种活计。黄景胜阴阴的一笑。
那个衙内被黄景胜带人押走了,李中易拦腰抱起芍药,回到二楼的房中,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身体,除了摔倒时手掌蹭破了皮之外,倒没有大碍。
爷,奴家真的没有招惹那人。芍药窝在李中易的怀中,委屈的直掉金豆子。
看见自家女人白嫩手掌上那块破坏美感的伤口,李中易又有一种要抽人的冲动。
经常无数次的浇灌,芍药越来越有女人味,也越来越像对岸的那位大明星,名模特。
李中易替芍药清洗过手掌之后,撒上药粉,又缠上了消过毒的麻制绷带。
这一幕后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茶楼内重利的商人,该谈生意就谈生意,该砍价比谁都狠。
这时,李中易的简易仓库早已修好,根据商人们的需要,可以整租,也可以零租,灵活机动。
商人们谈好生意之后,就可以领着客户去仓库提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
商业的气氛,最怕扎堆,一旦人气起来了,逍遥津的名声就越唱越响。
忽然有一天,开封府所有涉及到贸易的牙行,以及稍微具有一点规模的货栈东主都收到了一份请柬,上面写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事由,落款是逍遥津集市。
最重要的是,附在请柬一起的是一份货物清单,清单上标明了各地的各类商品的种类,以及已经入驻集市的各地客商的名头。
做生意的人,最担心的是。上找不到货源,下没有销售的渠道。
李中易不仅仅解决了上游供货商的问题,而且,品种异常齐全,完全可以做到按需进货。按销备货。
更因背靠着逍遥津卡,拥有着货物进入集市内不纳税的大好处,商人们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以前,不管你的商品卖不卖得出去,只要进城过卡,就必须纳税。
如今。按照李中易的土政策,货物进入逍遥津是免税的,只有出货过津卡的时候,才需要缴纳5的国定税款。
仅此一项,就对于有商业头脑的人。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九号这天一大早,逍遥津集市内,就已经挤满了人。集市内,有卖时鲜蔬菜的菜商果商,也有购买绫罗绸锻的胡商,以及瓷器商,甚至还有后蜀来的粮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李中易身穿一袭便服,陪着芍药在集市内玩耍,女人嘛。就是爱个热闹。反正就在自家的地盘上,到处都是李中易请来维持治安的丁役,怕个球?
说实话,李中易也没有想到,天刚大亮不久,集市里边已经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不过,李中易仔细的一想。也不觉得奇怪。
虽然现在的开封城内外,还不象后来的北宋时期。有接近二百万人口的庞大规模,也至少超过了三十万人,依然是中原第一大城市。
再加上开封城郊各县的人口,怎么计算都不可能少于六十万人。
开门几件事,柴米盐醋茶菜,虽然没有油,但是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就给商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生意空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尤其是商人,最看重的就是利益。
集市内热闹非凡,问价的,砍价的,打货的,卖货的,纯粹只是观望看风色的,比比皆是。
李中易心想,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二期工程恐怕很快就要上马了啊。
镇上的小商贩,也很有生意头闹,他们提着篮子,推着车,拿来自己做的吃食,在人群里兜售。
等李中易陪着芍药回到茶楼的时候,黄景胜已经笑眯眯的等在二楼。
回公子,开门大吉呀,一个时辰内,咱们的集市已经做成了六百笔交易,要租赁仓库的商人,更是抢得要打架。黄景胜乐滋滋的汇报了交易的情况。
呵呵,慢慢来吧,不出一年,这逍遥津就会变成税款过十万贯的大税卡。李中易心里已经非常有底。
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小报宣传广告,也就是附在请柬一起的商品清单,其实起了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
虽然纸价很贵,仅仅几百份厚厚的货物清单,就已经花了近千贯钱。
不过,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反正,养毛出在羊身上。只要交易量不断扩大,李中易还需要发愁么?
李中易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就往津卡那边逛了过去,见了王有德后,他笑着问道:今天出货的税收情况如何?
王有德乐得合不拢嘴,喜滋滋的说:不瞒李公,小人很想多多的申请人手了。
李中易知道王有德已经喜晕了,也由着他胡说八道,等王有德乐过了劲头后,他这才笑嘻嘻的禀报说:由于都是集市内的交易,连半文钱的税款,都跑不掉。刚才短短的一个时辰内,咱们已经收足了六百多贯的税款。
李中易也不禁倒吸了口凉气,从税率倒推回去,一个时辰的成交金额,恐怕已经超过了一万二千贯文。
李中易琢磨着,这么大的成交量,应该不仅仅是开封一地的商人进货,肯定还有外地的客商,从本地打货回去。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饭棚的跟前,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龙。
幸好李中易提前做好了准备,早早的聘来了五十几个女厨师,不然的话,超过两千人的饭菜,怎么可能一下子做得出来呢?
只不过,可苦了负责洗碗烫筷子的闲汉们,一个个满头大汗,两手不停的忙了整整一个时辰。
李中易走到江边。看见几十条小渔船上,都挂着逍遥津集市开张大吉,万商聚会的白底红字的布条。
江上不断有货船靠岸,原本就停在渡口的货船,又要离岸远行。一时间江面上混乱极了。
早知道这么热闹,在扩大码头的时候,就应该胆子放得更大一些啊!
事已至此,李中易只得先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再做打算。
李中易换上一身青色官服,头上戴了乌纱帽。亲自走到码头附近,不断的吩咐手下的皂役们,指挥进出的货船,有序的出港。
其实,码头的秩序。就和马路上的交通一样,只要大家都不抢,都不乱,按照左进右出的规矩行事,现有可以同时停靠二十条中型货船的码头,其实是够用的。
李中易之所以要换上显眼的官服,其实就和穿便服的交警没人理会,是一个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