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没办法了,拓拔燕山只得催动胯下的战马,领着一万多名鲜卑族的猛士,奋力向李家军的左翼发起了进攻。
鲜卑人动了,耶律恒昌只是默默等待着,却没有马上命令契丹人也跟着行动。
直到,鲜卑人的后队也都出动了,耶律恒昌这才高高的举起手里的钢刀,厉声喝道:“举盾,跟我来!”
上一次,耶律井也率军举了盾,但是,最终被李家军放的火给烧得灰飞烟灭。
这一次,耶律恒昌决定吸取耶律井的教训,让鲜卑人去吸引李家军的注意力。
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就是把鲜卑人送去当炮灰,然后契丹人在后边捡现成的便宜。
拓拔燕山一边催马前进,一边在心里犯嘀咕,这一仗下来,天知道鲜卑族的勇士,还能够剩下多少
这一次,拓拔燕山应耶律休哥之命,几乎将全族的精锐勇士都带了出来。
留在燕山以北的部众,全是鲜卑族的老弱妇孺,这些人其实是留下来的人质。
只要拓拔燕山敢行不轨之事,可想而知的是,留在
第1294章 保密行动
白天,视线很好的时候,能够集结千军万马,其实不算真本事!
晚上,李家军马光达部的五万人,被动员了起来,却没有丝毫的喧哗和杂音,这才是李家军崛起的硬功夫。
五万人,追随于各自军官的身后,悄悄的从大营内的各个出口摸出去,随即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夜色之中,李中易扭头看向身后,只听见沙沙的脚步声,连喘气的动静都微乎其微。
嗯哼,辛苦练兵十余载,时至今日,终于算是带出了一支强军。
李中易满意的点点头,从马鞍上摸到水囊,凑到嘴边喝了一口,润过喉咙后,再轻手轻脚的把水囊放回原处。
原本,李家军的将士们,以为半夜出营是去偷袭契丹人。然而,走出去两个多时辰后,有些聪明人猛然间发现,整个大军竟然走上了回范阳的路。
又走了一段路后,前边的将士们发现,他们竟然来到了桑干河边。
“迅速登船!”已经提前赶到河岸边的李中易,随即下达了登船的命令。
几千艘刚从高丽国返回的大船,静静的停靠在河岸边,各船之间都已经搭好了跳板,就等着大家上船。
总参议司的参议们,一向是随着李中易这个统帅行动,他们悄悄的登船之后,赫然发现,船舱口竟然挂了三道门帘,窗子也都罩着厚厚的油毡布。
哪怕舱里灯火通明,从舱外也看不出丝毫的灯光,保密工作可谓是做到了家。
“我说,咱们这应该是幽州了吧”有参议小声炫耀他的见多识广。
“嘿嘿,连夜登船,又是在桑干河上,不是去幽州,会去哪里”
“我说,这好象不是事先的预案之一吧”有人发现了疑点。
“保密工作做得到了家,显然是大行动了。”
参议司的参议们都知道保密的重要性,李中易既然事先没有挑明了说,这也就意味着是最高等级的秘密。
李中易坐在帅舱内,身前站着马光达和水师都指挥使赵老幺,他见两人站得笔直,便笑着摆手道:“都坐下吧,坐下说话。来人,上茶!”
马光达和赵老幺得了吩咐,这才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李中易的下首,视线却不敢离开李中易的身上。
李中易心里明白,随着他掌军的时间日长,在军中的积威也跟着日深。
别看马光达和赵老幺都是一军之主将了,可是,在李中易的面前,却越来越拘束。
早前,马光达嘴贫的时候,还敢和李中易开几句荤笑话。如今,借他八百个胆子,也再不敢胡言乱语了。
至于赵老幺,他是李中易一手提拔起来的水师重将,知遇之恩,恩同再造,视李中易如父一直是他的信念。
“老幺,几万大军登船,绝非小事,你且自去安置。”李中易留赵老幺喝了半盏茶,随即解放了他,让他去协调安排登船的事宜。
赵老幺站起身子,拱着手说:“主上,按照您事先的吩咐,船棚之上都镶嵌了铁皮,以方便契丹人的火攻。船头也都垒了沙包,可以随时随地扑灭火势。”
李中易点头赞道:“你这差事办得很不错了,我非常满意。”
作为大军的统帅,李中易已经有段日子,没有这么夸人了,赵老幺兴奋的两眼直放光。
赵老幺出去后,马光达小声说:“主上,咱们今日之举,很有些冒险了。”
李中易端起茶盏,小饮一口,这才笑道:“一点险都不冒,契丹人会乖乖的离开幽云十六州的风水宝地么”
第1295章 袭幽州
战船之后,紧贴着桑干河的右岸航行,以避免来自左岸的契丹人的骚扰或进攻。
黑暗之中,李中易也看不清楚桑干河有多宽。不过,据赵老幺的介绍,桑干河宽约两百余步。
契丹人所用的弓,几乎都是骑弓,而不是更加笨重,射程更长的步弓。
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李中易估摸着,契丹人的骑弓很可能勉强够得到战船。不过,战船上都镶嵌了铁片,船头和船尾也都有扑火的沙包,威胁应该不大!
就在李家军五万兵马出营的当口,休哥也带着十万人精锐的皮室军和宫分军,悄悄的离开了营寨,躲进了黑暗中。
据耶律休哥的估计,如果事先不做防备夜袭的话,在黑暗中突然遭到火炮的轰击,几十万大军很可能不战自乱。
不过,耶律休哥确实没有料到,李中易居然会从水上绕过去,直扑幽州城。
要知道,绕过去的人马不多,一旦有个闪失,很容易被契丹人合围,包了饺子。
如果,绕过去的兵马不少,又很容易惊动岸上的契丹哨探,同样面临极大的风险,智者所不为也!
更主要的是,李中易从不冒险的用兵习惯,迷惑住了耶律休哥。
白天的两军对垒,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契丹人吃了大亏!
另外,不缺少粮草和饮水的李家军,只要拖上两个月,来年的幽云十六州将会大面积粮食绝收。
在最不可能冒险的时刻,李中易选择了冒险,而且还是走水路去进攻幽州,实在是令人万万没有料到。
由于桅杆上不能挂上指示性的灯笼,赵老幺选择了让船与船之间以绳索相连,以避免出现自己撞船的船毁人亡的悲剧**件。
李中易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的反应,居然是火烧赤壁!
尼玛,数千艘船只首尾相连,最怕的就是火攻!
赵老幺再三解释之后,李中易这才放下了疑问,安稳的待在船舱里,和马光达一起磕着瓜子品茶。
人在船上,李中易和马光达都无用武之地,不如索性都交给赵老幺去打理。
马光达叹息道:“臣下最佩服主上的地方,便是知人善任。”
李中易微微一笑,只当没有听见马光达的马屁话。刘备当年能建立蜀国,他最大的本事,也的确是知人善任!
和廖山河、刘贺扬类似,马光达也是出身于开封的土著武将。基于同样的机缘巧合,马光达进入了李中易任兵马都监的破虏军,从此踏上了追随于李中易麾下的征途。
在廖山河、马光达和刘贺扬这人之中,李中易最信任的是廖山河,其次是总和刘贺扬唱对台戏的马光达,最后才是刘贺扬。
为人君上者,信任某人,和敢用某人,其实并不矛盾。
李中易的个性,向来是用人要疑,疑人亦要用,核心是分权制衡!
“耀明,天上无月,四下里漆黑一团,固然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同样也让契丹人注意不到河上的动静吧”李中易昨晚早早的就睡了,如今精神格外的旺盛,谈兴可谓正浓。
马光达有些日子没和李中易单独聊天,他赶忙起身拱手道:“回主上……”
李中易故意摆手打断了马光达的话,瞪了他一眼,斥道:“你我单独相处,毋须如此多礼,坐下说话。”
在李中易的积威之下,马光达乖乖的重新坐下,依旧拱着手说:“若是就此骗过了契丹人,绕了过去,臣下敢肯定,幽州的老百姓必定是重见光明。”
李中易微微翘起嘴角,马光达的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不愧是聪明人呐!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一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越聪明越好!
“
第1296章 破幽州
在苏家成的指引之下,战船驶入预定的水域,李中易负手立于船头,望着微明的天空远处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李中易没有要进一步指令,登岸的总指挥赵老幺,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下达了登岸的命令。
桑干河的幽州岸边,原本就有修建完善的码头,比较适合大军登岸。不过,李家军的水师载着五万多人要上岸,仅仅靠码头下船,行动肯定迟缓了许多。
于是,在赵老幺的指挥下,来不及进港靠岸的各条大船,几艘为一组的并列停靠于河中央,跳板从岸边搭在小船上一路延伸到大船的下边。
船上的战士们,沿着跳板快速的登岸,由于没有举火,黎明之中的河岸,不时听见有人落水的声响。
这个时候,早有准备的水手们,纷纷跳进水里,搭救自家的袍泽兄弟们。
按照事先的作战计划,登岸的总指挥是赵老幺,岸上指挥作战的总指挥则是马光达。
马光达已经跟随第一拨登岸的将士们,早早的上了岸,并已经开始行使总指挥的职权。
在马光达的指挥下,已经上了岸的将士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背对着河岸承担警戒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岸的人马也越来越多,马光达望着已经基本成形的防御阵型,他不由暗暗松了口气,最危险的时候终于过去了。
说句心里话,如果方才有几万契丹骑兵突然冲杀出来,已经登岸的官兵,以及还没有登岸的将士们,肯定会出现较大的伤亡。
就在将士们按部就班的登岸之时,幽州方向突然传来沉闷的炮声,“轰……轰……轰……”
这时,李中易已经登了岸,他当即下令已经上岸的人,赶紧集结起来,准备上马赶赴幽州的西门。
马光达大吃了一惊,急忙问李中易:“不是说去增援北门么”
李中易笑道:“北门就交给杨烈了,咱们去西门,岂不是正好帮助杨烈牵制敌军么”
“传我的命令,把帅船上的十几门6磅炮都带上。”李中易很有些惋惜,12磅炮太重了,就算是搬上了岸,行动也太过迟缓。
这个时候,五万大军只上岸了不到两万人,李中易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一马当先率领已经集结好的成建制兵马,骑马杀向幽州的西门。
幽州的北门外,杨烈站在土坡上,看着鱼贯冲进北门的将士们,心绪多少有些波动。
在过去的日子里,杨烈一直给契丹制造了一个假相,那就是他带的人并不少,仅有万余人而已,只适合打一打游击战术,并无法真正的威胁到幽州的安危。
耶律休哥并没有忽视杨烈的危害,派出的兵马也是五万精骑,只可惜,契丹人不仅没船,也不擅长水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烈率军在幽蓟大平原上纵横驰骋,大肆劫掠。
等把追兵吸引着向东去之后,杨烈率部突然登船,绕道从延芳淀,直下高梁河。
从高梁河登岸之后,行军四十余里,便是幽州的北门。
杨烈所部兵马仅有三万,单靠他的这点兵力,即使拿下了幽州城,也很难守得住,这就需要李中易的紧密配合了。
按照杨烈制定的作战计划,他负责进攻幽州的北门,李中易从桑干河绕过契丹人的防线之后,直接进攻幽州的西门。
两造配合起来,又有火炮的巷战优势,契丹人多半守不住幽州城。
只要幽州落入了李中易的手掌心,就等于是彻底的切断了契丹人的粮道,耶律休哥就算是再厉害,大军总要吃饭吧
到那个时候,哪怕耶律休哥再不乐意,也只得率领
第1297章 黄袍加身
幽州城内,除了北门和西门已经被攻破之外,其余的诸门暂时还在契丹人之手。
城里的兵马都总管耶律素,已经连续派出了几拨求援的信使,希望耶律休哥尽快带大军赶回来。
然而,等到幽州的城墙上,已经没有契丹人的时候,耶律素一直没有得到援军的半点消息。
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本来就不擅长防守战,尤其是城市里的巷战。
偏偏,李家军最强悍的就是久经战阵的步军,他们对于如何在城市里打巷战,算得上是学有专精的厉害非凡。
如今的李家军,打巷战的套路已经极其娴熟,总之就是大队步军保护着炮军的6磅炮,大家一起朝前冲。
凡是遇有敌军的阻截,李家军的将士们一律采用给大炮上刺刀的战术,推着火炮抵近猛轰,收效异常之显著,把契丹人炸得鬼哭狼嚎,哭爹喊妈。
为了争夺城墙,炮军的官兵们架起火炮,发射的炮弹全是威力惊人霰弹。
近距离轰击之下,契丹人的身体即使钢铁制成的身躯,亦会被霰弹扫得魂飞魄散,丢盔卸甲。
刚开始,霰弹轰一次,便会清理出近百丈的城墙空间。到后来,契丹人看见火炮那黄幽幽的炮口,不等炮军点火开轰,便已经抱头鼠窜,逃得不见了踪影。
掌握了城墙之后,杨烈不由松了口气。通俗的说,以李家军的步战能力,只要控制了幽州的城墙,就等于是说,整个幽州城已是囊中之物矣!
控制了城墙之后,紧接着,已经掌握了李家军所有攻城部队指挥权的杨烈,随即下令,务必在半个时辰内,攻占幽州的各个城门。
只要幽州的城门,全部拿下了,不管是城里的契丹人也好,还是充当走狗的汉军,都将变成瓮中之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