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嘿,这杜夫人非常会说话,三言两语之间,就拉近了和李中易的关系,而且不带丝毫做作的烟火气。
真不愧是让老赵家没有庶子的杜夫人啊!
只要伯母不嫌弃小侄呱噪,一定经常来讨几杯水酒喝。李中易欣然接受了杜夫人的邀请,可谓是从善入流。
站在一旁的赵普,一直冷眼旁观,他发觉,李中易比初见的时候,更多了几分圆滑,少了几许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
就冲李中易刚才的回答,赵普就觉得,极富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
呵呵,只要你肯常来,老身这里的酒,不怕被你喝空。杜夫人虽是女流,说话却颇有男儿的爽朗气概,令人很难不生出好感。
多谢伯母。李中易含笑接受了杜夫人的一番好意,两家的关系是明摆着的亲近,互通来往也是应有之义。
杜夫人命人唤来赵匡胤的媳妇贺氏,以及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
妾见过叔叔。贺氏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温文尔雅的和李中易见了礼。
李中易赶紧侧身还礼,客气的说:嫂嫂不必如此客气,小弟和元朗兄相交莫逆。
这贺氏的长相很普通,难怪赵匡胤总是喜欢纳妾回家,敢情,这贺氏根本就笼不住赵老二的心。
刚刚六岁的赵德昭,引起了李中易极大的兴趣,这就是那个未来的八贤王的亲哥哥?
昭儿拜见叔父。赵德昭在贺氏的教导下,规规矩矩地向李中易的行了大礼。
一般情况下,非嫡亲的异姓长辈,在叔父的前头,都要加上姓,比如说,李叔父。
可是,不知道是赵德昭早慧,还是事先有人教过他,他居然对李中易直接以叔父相称。
:兄弟们加油砸票哈,还差区区12票,就要在凌晨之前,达到384张月票,司空一定加更!
第156章 赵雪娘
按照这个时代礼法伦理,别看仅仅少了一个姓,关系的远近却犹如天壤之别。
李中易心里明白,赵家这是没和他见外,至少在表面上,拿他当自己人看待。
所谓的世交,通家之好,也不过如此了,连不轻易见人的老婆儿子都出来相见,热乎劲就别提了。
李中易看着奶娃娃赵德昭,长得白里透红,十分可爱,忍不住将他抱到怀中,塞了一个小物件到他的手上。
使不得,使不得!赵匡胤看清楚那个小物件,不由大吃了一惊,连忙出声阻止。
赵普眼尖,一眼就看清楚,那是一块通洁白,没有一点瑕疵的玉佩。这玉佩的正中间,刻了一个醒目的十万两字。
听赵匡胤说起过这个小物件的赵普,不由倒吸了口凉气,不管是谁,只要持了这块玉佩去逍遥津的集市,就可以换得十万贯钱,或是价值十万贯的各种货物。
李中易的出手如此大方,即使是赵匡胤,也完全没有想到。
呵呵,我这个做叔父的,出门太急了,也没带啥好东西,德昭啊,平日里拿着耍子,摔坏了不要紧,叔父这里还有。李中易哄住了赵德昭,这才扭头笑望着赵匡胤,哪有长辈送出去的小物件,还要收回的道理?
唉,先生,实在是太过贵重了,当不起啊。赵匡胤也知道李中易的脾气,送出去的礼物。也确实没有再让人家收回的道理。
赵普把眼前的一幕,全都看在眼里,他暗暗点头。这个李某人倒是很讲人情的一个人。
李中易刚来开封的时候,慕容延钊送了一座大宅子,赵匡胤家大业大,手头紧,也凑了两三万贯钱,恭贺落户之喜。
如今,李中易一出手。就是十万贯的回礼,显然是记得赵家及时出手相助的情谊。
开席的时候,众人围着杜夫人坐了一圈。杜夫人硬拉着李中易坐到了她的身旁。
赵家乃是武将之家,也没有儒门士大夫那么讲究,酒过一巡之后,原本安静的饭厅。响起了杜夫人爽朗的笑声:无咎。老身这里的所谓美酒,还是廷宜从你那里弄来的,只能算是借花献佛了。
李中易拱着手,笑道:不瞒伯母,小侄一向嘴馋,又是好酒之人,平日里也就贪图这些享受之物。
钱这东西,没有可不成。太多了就更不成了。杜夫人此话一出口,立即引起了李中易的高度重视。
多谢伯母提点。逍遥津那边的买卖,其实,皇家有入股。李中易不可能泄露太多,这聪明人之间,只需要点到为止,对方就会心领神会。
果然,杜夫人含笑点头,说:如此处理甚好,老身也就放心了。
陪坐在一旁赵普,暗暗点头不已,非常佩服杜夫人的好手段,如此掏心窝子的体己话,有哪个外人会及时的提醒李中易呢?
换做一般人,应该已经入了彀中,只是李中易有些特别,赵普也吃不准,姓李的究竟吃不吃这一套呢?
酒宴散罢,杜夫人又领着李中易逛进了赵家的后花园,一边欣赏着奇花异草,一边关心着李中易的个人情况。
赵普心想,以杜夫人在赵家的老祖宗地位,对李中易如此之重视,可谓是给足了面子,姓李的应该知道感恩吧?
一行人逛进了花园深处,前方突然传来女子的笑闹声,李中易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他是外男,怎好惊扰到赵家的女眷?
杜夫人却笑着说:一定是二娘又淘气了,咱们过去看看。
既然杜夫人发了话,李中易也不好说啥,只得跟着继续往前走。
走到近处一看,却见一名粉腮雪肤的红衣少女,正在坐在秋千之上,随风起舞,飘来荡去。
雪娘,别光顾着玩儿,快来拜见你无咎哥哥。杜夫人含笑招手,叫过了那名红衣女子。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这个叫雪娘的红衣女子,果然是名副其实,只见她粉面雪白娇嫩,露在外面的肌肤,莹白如玉。
这雪娘的年纪,大约在十四五岁左右,看样子,应该是赵匡胤的妹妹。
小妹见过无咎哥哥。这雪娘倒是不认生,听了杜夫人的吩咐,大大方方的朝李中易蹲身行礼。
李中易赶紧侧身避过,拱手还礼说:娘子莫要如此多礼。
杜夫人瞥了眼有些手忙脚乱的李中易,笑道:无咎,和自家的妹妹,不必如此外道,都是一家人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李中易和赵匡胤的交情,杜夫人这么说,其实也不为过。
这个时代,风气还算是开化,对于女子的禁锢,远不是程朱理学当道之后可比。
女子死了丈夫,改嫁他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不足为奇。
远的且不说,本朝太祖郭威的皇后柴氏,就是被遣散的后唐妃嫔。
而且,刚刚崩殂不久的大符皇后,柴宗训的亲娘,以前也是别人的老婆。
无咎哥哥,可带了礼物来?赵雪娘居然把手伸到了李中易的面前,一脸的天真烂漫,仿佛没长大的孩子一般,显然是被惯坏了。
李中易显得很有些为难,他临来之前,特意在兜里装了不少小玩意,可是,这赵雪娘却是女子,不好送礼物啊!
杜夫人也许是看出了李中易的为难,就笑着解围说:这个死丫头,最喜欢作弄人,无咎你别理她。
娘亲赵雪娘一头扎进杜夫人的怀抱,扭股糖似的撒娇,咯咯,人家只是逗逗无咎哥哥嘛,嘻嘻,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谁知却是一只呆头鹅。
李中易只觉得脑袋涨成了八个大,这赵雪娘还真不是一般的精灵古怪,将来,无论谁娶了她,都得头疼得要死。
二娘,不得对先生如此无理。赵匡胤忍不住出言教训赵雪娘,她确实闹的很不象话。
嘻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看也不过如此嘛!赵雪娘显然不怕赵匡胤这个哥哥抖威风,将李中易在江南文会上的成名作,轻声吟了出来,末了,还大加鞭挞。
杜夫人瞥了眼有些尴尬的李中易,沉声喝道:雪娘声调拖得老长。
哼,不好玩儿,我去荡秋千了。无法无天的赵雪娘,竟然当着老娘和哥哥的面,把李中易撂在了当场,转身跑开了。
如果说,李中易此前还在怀疑赵家有意安排了这次相会,那么,他现在已经打消了仅存的疑虑。
如此天真烂漫,被惯坏了的赵雪娘,实在不适合充当阴谋的主角。
逛过园子之后,杜夫人回房歇息去了,赵匡胤兄弟和赵普则陪着李中易,坐到凉亭之中。
众人刚坐稳,赵普就说:先生,在下听闻符贵妃收了令妹妹做义女,此事可当真?
符贵妃收甜丫当义女的事,目前仅仅是口头的决定罢了,还没有正式举办仪式,所以知道这事的人,非常之少。
消息居然泄露得如此之快,李中易心想,赵匡胤在暗中恐怕另有准确的消息来源。
确有其事。李中易也没啥好隐瞒的,就把那日柴荣召见了薛夫人和一对双胞胎的事情,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赵普眯起两眼,想了一阵,忽然笑道:先生,从此青云直上,无忧矣!
李中易淡淡一笑,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咱们做臣子的,只需忠诚王事,可保一生富贵。
先生,谬矣。赵普摆着手说,破虏新军显然要取代朝廷旧军的地位,先生荣登都监之高位,将来为一方节度,绝不是什么难事。
赵普此话,看似没什么,实际上,是把李中易这个新军的头面人物,和赵匡胤这个旧禁军的重将,分作了两方。
李中易见赵匡胤没吭声,就笑着说:在下不过是个监军的文臣罢了,符国舅才是新军的实权大将。
嘿嘿,先生虽是文臣,却练出了精锐的河池强军,替朝廷储备了无数的粮食,造出了可供几次大战的弓箭,实乃国之干城。赵普猛夸了一阵李中易,忽然话锋一转,不过,先生身处风口浪尖,还须当心才是啊。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赵普的言外之意是,新军和旧军之间,因为物资供应体制不同,待遇也很悬殊,肯定会有很深的矛盾。
张永德和李重进这两个旧禁军的领袖人物,肯定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柴荣的嫡系势力坐大,必然会扯后腿。
咳,李中易心想,赵普的真实意图,恐怕是要他多和赵匡胤亲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吧?
按照赵普的想法,赵匡胤手握数万虎捷军,李中易如今监管着一万破虏新军,将来还可能是十万破虏新军的都都监,如果这两兄弟联起手来,咳,柴荣的天下危矣!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则平兄,你可知?这一万破虏新军练成之日,就是在下转任之时。
事情是明摆着的,以柴荣的政治智慧,怎么可能将如此重要的精锐新军,完全交到一个人的手上呢?(未完待续索,!
:现在的月票是382张,如果今晚24点前,达到402张,司空一定吐血加更!
第157章 誓死北伐
在李中易冒头之前,大周国的禁军系统,一直分为两大块,以张永德为首的殿前司系统,以及李重进为首的侍卫司系统。
柴荣在殿前司安插了都虞候王审琦副都指挥使石守信以及副都虞候慕荣延钊,目的是牵制住张永德。
而在侍卫亲军司,柴荣则利用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赵匡胤,以及步军都指挥使袁彦等人,监视住李重进。
如今,柴荣又在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之外,另立了破虏新军,并且由两个外戚掌权,作为保卫皇家的最基本武力。
可想而知,整个大周军方的势力要一分为三,互相震慑与牵制。
北宋的皇帝们所擅长的异论相搅,其实,拾的是柴荣的牙惠罢了。说穿了一点不出奇,也就是文官做坐大,军权分立,避免任何一方势力独大。
听李中易这么一说,赵普仔细的想了一会,不由暗暗叹息,还是李中易看得远,以柴荣的脾气,绝对无法容忍任何一方的军权,盖过皇权。
先生所言甚是。赵普嘴上服了,心里却不怎么服气,下次有机会再辩。
元朗,我如今身处嫌疑之地,今日之后,恐怕再难登门讨酒喝了。李中易一声叹息,说出了大家都心中有数的事实。
以破虏新军的重要性,柴荣一定会死死的盯着李中易和符昭信的一举一动,李中易和大军头赵匡胤的关系如果过密。很难逃过君王的猜疑。
这也是,赵家为何要请李中易在上任之前,过府小聚的根本性原因。
大家都是明白人。不需要点破,就已心知肚明。
先生,我倒是盼着你早点成婚啊。赵匡胤此话说得很妙,李中易听出弦外之音后,不由暗暗感叹不已,只知道仁义,却不会耍阴谋的赵匡胤。有资格篡位当上宋太祖么?
按照赵匡胤的暗示,李中易这个破虏军都监的身份敏感,李家的正室少夫人。却可以没有顾忌的来看望杜老夫人。
李中易苦笑一声,说:元朗你是知道的,小弟若要大婚,至少还须十年。
虽然李中易定下了小周后做老婆。可是。他如今已经离了蜀国,成为了南唐之敌,大周的臣子,天知道未来是个什么光景?
赵普不露声色的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有嫡长子,举家和睦。
赵则平,你这是个啥意思?李中易随意的瞥了眼赵普,却故意装起了糊涂。一声不吭。
咳,咳赵匡胤连声咳嗽。打断了的赵普的胡言乱语。
不管赵家是个啥想法,李中易都绝对不可能,放弃掉小周后那个绝代的尤物。
周嘉敏,你是老子的老婆,谁敢抢你,老子就要了他的命!
喝罢晚宴,又喝了会子茶,聊了好一会儿的闲篇,临别之际,李中易拉着赵匡胤的手,笑道:咱们永远是兄弟。
扔下这句话,李中易登车扬长而去,再不回头。
明公,这个李某太过滑溜,在下很难看透他的心思。赵普收回盯在远去马车上的目光,扭头向赵匡胤表明他的看法。
赵匡胤摸着短须,说:有啥看不透的?我倒是一下子看透了他,只要真心待他,不把他逼急了,万事都好商量。
二郎说的没错,这李无咎其实天性散漫,并无多大的野心,却又有盖世鸿才,千万不能逼急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