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天牢里的狱卒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本来不会犯错,但不知道为什么,今日会有些困,但他们揉着眼睛,始终没有闭眼,以为这样便不算是玩忽职守了。

    天牢里对于狱卒的要求,第一条便是,要是在天牢中闭眼,便是死罪。

    谁也不愿意去挑战这条律法,因此一直都没有出过有狱卒放跑犯人的事情。

    但今夜他们实在是太困了,虽然还没有闭眼,但六感都已经不再敏锐。

    伴随着雨声,天牢地下,传来了声响,有人低声交谈,“大哥,今夜应该能成吧”

    声音有些稚嫩,要是只听声音,便只会觉得是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但若是有人见过他,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他不仅不是个孩子,而且还是个长着长须的老人。

    至于被他喊大哥的那位,更是头发花白。

    他们两人不知道被关在这座天牢多久了,少说已经有数十年了,直到今天,他们第一次快要看到了自由。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现在在挖地道。

    这条地道,说起来,他们从开挖到现在,已经过了数年,每日都小心翼翼,很害怕被人发现,而每日产生的沙土都被他们变作粉尘,从牢房里吹出去,这样才没有被发现。

    他们两人当年是很出名的采花大盗,不仅喜欢采花,而且还喜欢杀人,因此入狱之前,手上便沾上了至少数十条性命,要不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被官府擒获以后,等待他们的便该是当场被格杀,反正到最后,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还活着,只是被关进了天牢。

    这地方暗无天日,普通人待上一两年都受不了,他们却是待了数十年,还没有疯便已经算是上天厚待了。

    只是这份厚待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的,就比如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数十年之后,对自由的渴望已经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在之前数年,他们便已经开始谋划离开的事情。

    天牢里不是普通人能够进来的,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离开的。

    他们好不容易找来了迷药,然后又花了很多功夫挖出这条地道,挖了这么些年,到了今夜,趁着雨夜,便应该是最后一程了。

    头发花白的老人低声道:“出去之后,不要太过惊讶,老夫给你换了一个身份,到时候很快便能过上自在的日子。”

    头先说话那人感激道:“早知道大哥有门路,要不然也不会铁了心的要跟着大哥。”

    老人低声道:“愿你出去之后依然能把我当作大哥。”

    那人连声笑道:“那是自然。”

    老人低声道:“赶快挖吧。”

    既然已经距离自由那般近的距离,谁又能放弃最后的努力。

    因此在雨里,他们很快便打通了那条地道。

    潮湿的泥土,新鲜的空气。

    无不在向他们说着快活两个字。

    只是当他们挖出一个大洞,两个人站在天牢之外的时候,看见一个人。

    那个人举着油纸伞,怀里抱了一只猫。

    腰间悬着一柄剑。

    他看了这两人一眼,确定他们是在越狱。

    猫低声叫了一声。

    于是两个人都这样倒下了。

    他们本来便是有罪的人,不死已经是幸运,怎么还想着要去拥有自由

    人死了,洞却还在。

    然后那人走了进去。

    世人都知道这天牢有三层,但谁也不知道,其实有四层。

    如果说前面三层有着周国大大小小的各种犯人,那么这第四层便除去少数几人之外,极少有人知道。

    第四层只有一个人。

    那个人锁链缠身,周围都是符箓,用于镇压他。

    一头长发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修理,因此早已经遮住脸。

    当抱着猫的那人走进这个地方的时候,最能感受到的不是什么其他东西,而是一大股腐朽味道。

    修士们能够不吃不喝的活着,只要灵府里的气机不绝,那么生机不断。

    只是如同那前面两个人所想那般,待在天牢已经是煎熬,那么待在这里便是比煎熬还要煎熬数十倍。

    李扶摇看着那些气机渐无的符箓,看着那些粗大的铁链。

    然后问道:“他是为什么被关到这里来的”

    声音在空旷的地方传得很远。

    苏谨低声道:“擅杀皇后。”

    这是一件足以被抄九族的大罪,原本犯了这个罪之后,唯有死路一条,可这个人不同,在周国最开始扩张的时候,这个人是周国很重要的一个人,他的存在便如同陈国的齐王一般,是周国最后的底蕴。

    最后的后手。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战事里,许多与周国敌对的国度里,那些军伍里,那些重要人物的死亡便都是他出了手。

    要不然周国的扩张并不会这么容易。

    只是后来他杀了皇后,那位周国皇帝很生气,竟然不顾他要做一个雄主的想法,花了大半个国库,去要来了这些东西,将他困在了此处。

    这一困,便到了现在。

    苏谨舔了舔猫爪,低声道:“他是个疯婆娘。”

    疯婆娘

    既然这样说,便只能说他是个女子。

    所以擅杀皇后这件事,李扶摇便能想透了。

    苏谨不知道李扶摇的想法,于是他开始出声解释道:“她想做皇后,只是咱们那位陛下不太愿意,所以,你懂得……”

    修士之所以高高在上,那便是他们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于是那个女子当年要做皇后,选择的方式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她走进皇宫,当着皇帝陛下的面,掐死了那位贤惠的皇后。

    这样过分的举动,或许有些君主能够因为形势而接受,但有些君主便不可能,很明显,周国这一位,便是如此,他对此很是恼怒,因此便选择了另外一个更为极端的方式去解决。

    那便是花费了半个国库,为得便是要杀掉她。

    “最后失败了”

    这是李扶摇在询问。

    苏谨舔了舔爪子,“是代价太大。”

    杀一位修士,代价本来便很大,大到那位周国天子自己都承受不了,所以最后他只能无奈的选择放弃。

    这也是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

    李扶摇点点头,“青丝境巅峰,确实不好杀。”

    苏谨没说话,心想你今日要杀她,还不简单

    李扶摇知道苏谨的想法,但他没有多说。

    沉默片刻,他往前走了几步,瞬间来到那女子身前。

    顿了片刻,李扶摇问道:“你想离开吗”

    声音缓慢,但意思很明确。

    那人缓缓抬头,露出一张美艳的脸庞,上面虽然有些泥垢,但仍旧能看出是个眉眼如画的女子。

    她看着李扶摇,感受到那股剑气,竟然笑道:“有了你,他更不要我了。”

    这句话倒是很容易便理解清楚其中的意思,因此李扶摇说道:“我不会留下,他也不会再做周国皇帝,我想你是爱他,而不是爱皇后的位子。”

    女子顿了顿,“可他不爱我。”

    李扶摇说道:“要是不爱,为什么你们会有一个女儿呢”

    这句话说出来,不仅是女子,就连苏谨都有些吃惊,心想这如何来的

    可女子转瞬之间便开始流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苏谨一直在看女子的容貌,这下子才明白过来,不由得喵了一声。

    这是表示震惊的意思。

    ……

    &nb




第四百一十四章 这是国事
    一个晚上处理了很多事情,即便是李扶摇,也会有些累,当他回到酒坊的时候,谢应已经清醒,他坐在昨日的那个位子上,看着李扶摇问道:“你去做了些什么”

    这是询问,自然就是询问。

    李扶摇没有隐瞒半点,把昨晚自己做的事情,都给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雨停了,谢应有些生气。

    李扶摇看着他,“我不是纯粹的周国人,我很多年年还在洛阳城,那个地方比少梁城还要暗上许多,但是白鱼镇的确还不错,白鱼镇不错,你也不错,我想着以后的周国也可以不错,别人如何如何好我不知道,但你是肯定好的,既然你都好了,为何不做这个皇帝”

    “谢应,做了皇帝,真的不会死。”

    这个死不是讲的的某个死,而是另外的某种表达情绪的词汇。

    谢应看着他,有些无奈,“但我没有准备好。”

    李扶摇笑道:“没事的,你会让整个周国都好起来的。”

    “原谅我有些自私。”

    李扶摇看着谢应,笑着说道。

    ……

    ……

    接下来的数日,少梁城风起云涌,一点都不平静,先是那位皇帝陛下封王谢应,之后便传出周国天子年迈,恐怕要不久离世。

    这让一众少梁城的大臣们都惊慌不已,许多平日里还没有站位的,统统都开始寻找几位皇子中的某一位。

    于是数日之后,便有大臣进言,大约是说皇帝陛下既然年迈,那就该早日立太子才是,这是现在的重中之重,朝野流言四起,在周国天子没有做出决定的时候,一众大臣把整座朝堂都弄成了一锅粥。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便有消息在少梁城传出来,说是皇帝陛下对几个儿子,一个都不满意,想要传位给安阳公主。

    安阳公主是周国的公主,身为女子,理应是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有人提出来了。

    “既然是要选安阳公主,那还不如选谢大将军。”

    ……

    ……

    谢应是大将军,也是驸马,论能力,论威望都是几个皇子无法比拟的,要是选谢应做储君,实际上是很好的选择,可是总有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谢应身上并无皇家血脉。

    基于这个问题,一众少梁城的士子吵得很凶,有的人站出来说道:“谢应将军完全能够成为储君,要知道典籍里的圣皇,都是禅让择贤,咱们大周又为何不可”

    有人赞成,自然便有人反驳,“胡闹,这些典籍里的东西,早已经成为古法,难不成古法用于今人,便适用了”

    “古法有大才,尚未过时,用于今人,为何不行”

    这是另外的人在反驳。

    两边争论不休。

    最后有人建议道:“谢应大将军即便是没有皇帝陛下的血脉,但他既然娶了安阳公主为妻,之后所生子嗣自然便有皇家血脉,大将军以摄政王之位,暂时把握国政,等到之后若有皇家血脉诞下,然后好生教导,等到成年,便将大宝还于这位小皇子,又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毕竟这句话于情于理都很对。

    坊间的消息一下子没了,还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但很多事情,本就是如此,当有人说到最关键的地方,总要让人想一想才是。

    之后数日,虽然偶有争论,但是一旦有人说出这句话,都再无人反驳,好似没有人找得出来反驳的东西。

    再之后数日,这已经是李扶摇来少梁城的大半个月之后了。

    有好几个大儒联名上书到朝廷。

    说是大将军谢应才德兼备,应当堪当大位。

    那几个大儒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有很高的地位,许多官员甚至还都是他们的学生,他们的表态,自然便有许多人跟着表态,只是都是私下的,不好摆在明面上来说。

    如此又过了一月。

    少梁城已经有了淡淡暑意。

    有些日子里都已经能够听到蝉鸣了。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了很多事情,谢应回京述职原本待不了这么久,可是不知道为何皇帝陛下迟迟不让他离开,有的人是认为皇帝陛下要快刀斩乱麻直接处死谢应。

    但聪慧的人便知道,这是皇帝陛下在考虑事情。

    天气渐热。

    &nbs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下烦心事一大把
    一国之事,从来都没有简单一说,尤其是当周国天子要传位的那人还不是皇室血脉,其实即便是皇室血脉,若不是那几个皇子都会有些波澜,甚至于若不是嫡长子也会有人心怀不满。

    更妄论现在周国天子要将皇位传给谢应。

    宰执大人李济在明显平静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很多人表示了失望,李济是大周朝里的文臣第一,谢应是武人之首,这两人现在可以含糊的说着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了,应当便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朝堂上那些大臣,再不能明面上说些什么。

    即便还还有跪晕的大臣,即便还有哭泣声,本质上却是改变不了什么。
1...171172173174175...5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