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萨亚胡点点头,明白了荆建的说法。他就问道:老板,如果你的想法是这样,那为什么要在游戏机和手机方向努力呢?不能集中资源在计算机方面吗?而且我们的易凯系列性能实在是太普通,完全可以进行领先技术的研发。当然,之前王安实验室那种全面开花的研究没有必要,但总是需要保证几项关键技术吧?
荆建微微一笑:你们都在计算机行业浸润多年,发现没有?就算再先进的技术,也会在一年后被追赶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太快了。而且我们现在可以分析一下王安电脑失败的原因。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pc市场的迅猛发展?就算发现了以后,又为什么推出的几款pc全部失败?而这一次,易凯系列索性不追求性能,仅仅是价格战,反而成功了呢?
萨亚胡等几个技术主管都若有所思,对于王安电脑的失败,他们也很想听听荆建的见解。荆建微笑道:这里你们有个误区,计算机是种工具是种机器,这说法对!计算机要被客户使用,这也没问题。但是你们想尽量为用户考虑,甚至细致的考虑到用户该怎么去使用,给他使用些什么?恰恰是这点,才让当时的公司战略变得大错特错。
嗯?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他们立刻明白了荆建的意思。而萨亚胡不很肯定的问道,老板,那您的意思?我们管的太多了吗?
荆建点点头:当时的王安电脑一直有个误区,我们是高科技公司,所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要教你们用户使用。我们认为重要的,你们用户就必须用。而我们认为不重要的,用户使用的时候很麻烦,甚至根本无法使用。尤其是兼容性做的相当的差,最后造成用户大量的流失。
然而市场上的用户丧失了对我们技术的信任吗?根本没有。这次易凯系列这么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便宜,但另一方面,就没有相信原王安电脑技术的原因吗?我一直在说,以后一定要把计算机手机,甚至网站等东西看成消费品,一定要转变这个心态。高高在上的说教是行不通的。要让用户自己去玩,而且什么都能玩,更要玩的高兴。其中关键的关键——操作简单可靠兼容!而追求技术?一定要给前面那几点让路。
萨亚胡琢磨着荆建的话,不仅有启发,而且他是技术部的经理,未来科研上的方向肯定要遵循刚才所说的原则,所以一定要领会吃透精神。
此时,一旁就有位技术主管问道:老板,易凯系列那边肯定没问题。可是游戏机和手机呢?
其实这也是易凯许多技术人员的疑惑,怎么说,也应该凭借着王安电脑的底蕴,在计算机行业做大做强吧?怎么突然踏入了游戏机和手机这两大新领域?说实话,许多人心中都没什么底。
荆建摆摆手,露出惊讶的笑容:那就是特殊的计算机呀?游戏机你们应该很容易理解,凸显出游戏功能。而手机更加重要,其实你们可以把它看出一台便携式的处理器。要不然,未来用户人人携带又怎么实现呢?就是因为未来的每个人都有手机。
啊?萨亚胡等人都感觉有些难以置信,现在的手机还是高档商务电子产品,价格很昂贵,通话费用又高,普通用户很少会购买使用。
荆建对萨亚胡他们微微一笑:你们回忆一下,计算机从大型商用机器演变成为pc时代,用了多少年?手机也将如此,甚至比计算机发展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毕竟每户人家一般只需要一台pc,而手机人人都需要。
事实上,在座的有些人已经被荆建的乐观给震惊住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pc能够普及到每家每户,更不敢想象手机成为人人的必需品。当然,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易凯的前景肯定是相当的乐观。
然而萨亚胡还有最后一个疑问:老板,刚才您所说的我们肯定会努力。可是如此一来,我们要新增许多新的研究项目,无论如何,总是需要核心技术和技术储备吧?
荆建一听,觉得这依然是原先王安电脑的老一套,有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研究解决,弄到最后就像是撒胡椒面,什么都行,却什么都不精。他就立刻微笑提醒:我们可以买啊?只要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需要什么可以买什么。可以收购对方公司,也可以买专利,甚至可以买半成品自己完成。
那我们技术部又该做什么呢?萨亚胡更是糊涂。
整合技术,提供需要技术的目录,该做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
此时荆建很怀念已经跳槽到思科的钱伯斯。钱伯斯后来执掌思科的时候,就是靠这样的买买买迅速发展的,眼光和手段都是超一流,并且还能长期保证技术上的领先。
第782章机会
等萨亚胡他们离开,荆建与米勒单独留在房间。米勒微笑着为萨亚胡他们解释说情:布兰布尔,那些研究人员确实有点保守。其实刚听了你的想法,我同样吓了一跳。不过更有种兴奋吧!仿佛回到了我的新婚之夜。
这话多少带着一丝恭维。荆建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理解:并不是萨亚胡博士他们保守,而是他们依然低估了计算机的地位。蓝星网pc直销手机和游戏机,其实在这四大领域中,易凯完全可以拆分成为四家伟大的公司。实在可惜,起码短期内不可能这样了。
与未来国内的上市公司可以一次次的拆分,一次次的到股市圈钱不同,美国的拆分上市就很麻烦,要面临股东和法律上的层层障碍。虽然由于种种机缘巧合,这四大项目都集中到了易凯,但想想也应该明白,如果都是单独上市的话,荆建的股权估值肯定会极大的提高。
米勒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笑着凑趣道:未来倒不是没这样的可能。美国政府强行让易凯拆分。
屋里响起一阵大笑。
米勒的话描绘了一幅很美好的画卷。只有触及到《反垄断法,才会面临强行拆分。然而到那个时候,易凯已经在四大领域处于垄断地位?那样的痛苦肯定是求之不得吧?
不过,荆建并不怎么担心易凯这边,毕竟在前世的历史上,这四大领域全都有着强劲的对手,达到垄断的程度都是相当相当的难。反而是标准?倒是有那么一点隐忧。
反正现在谈论什么隐忧问题还太早,一想起像美国在线任天堂诺基亚苹果和戴尔等赫赫有名的对手,荆建就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米勒,我认为公司内部应该成立四大独立部门,各负责一块战略项目。除了你兼任pc直销以外,蓝星网暂时还是用冰山网络的团队。但游戏机和手机项目就需要俩位专职副总裁。
本身就是准备虎口夺食,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预期。如果还不能做到专注,那肯定就会前景不妙。虽然目前易凯不可能拆分,但内部却可以成立四大独立核算部门。
米勒一下子就懂了荆建的意思,虽然可能分去他的一部分权力,但实际上影响真的不是太大。
蓝星网那边本身就有成熟团队,而且是上市公司合并进入易凯的,连部门架构都相当完整,米勒本来就是插不了什么手。而游戏机和手机部门?八字都还没一撇呢。目前易凯的核心部门只剩下了pc直销,其实也等同于米勒管理者公司的绝大部分。而且手机项目和游戏机项目万一成功,作为董事长的米勒就算挂个名,不照样是首功吗?
于是在沉吟了几秒后,米勒点头答应:没问题,我立刻安排猎头公司去找人。
说完了公司架构问题,话题就转移到了经营:美国的工厂维持住现有规模,不再做扩产的投资,并且未来将逐渐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欧洲的新生产基地放在东欧,具体哪个国家由你们综合考察。亚洲的生产基地全部转移到中国。尤其未来中国将成为重点,那里有相当廉价的人工成本和优良的投资环境。
中国?不是台湾?米勒感觉有些奇怪。目前易凯亚洲的生产基地设在台湾,那里有很成熟的配套工业,并且人工照样相当廉价(在美国人的眼中),尤其是原先就有的关系网,如果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中国,这相当的冒险。
对这样的疑问,荆建并不需要多加解释,只要自己独断专行就行了。百闻不如一见,当投资中国后,米勒会发现那世界工厂的妙处的。而且pc直销本身就是在拼成本,台湾人工成本就算再便宜,拼得过当时的中国大陆吗?
解决了内部问题,现在就需要快刀斩乱麻般解决与飞利浦的合作。荆建本人没那么多时间,易凯同样也耗不起时间,而手机和游戏机产业出现的机会更是转瞬即逝。
飞利浦,作为成立于荷兰的百年老牌公司,主要生产照明家庭电器医疗系统方面的产品,并且飞利浦早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
就不详细介绍这家公司曾经的辉煌历史了,就说说飞利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发展。
在七八十年代,飞利浦精彩的新产品和新概念不断涌现。那个节能灯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尤其飞利浦研究实验室在影像声音及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方面,也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发明了镭射影碟,激光唱盘和光学电讯系统。
后来飞利浦索性创建了 polygra(宝丽金)公司,在音乐录制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成为世界五大唱片业巨无霸之一。如果有那些喜欢音乐的70后,应该都会记得,当年香港宝丽金是多么的群星荟萃吧?
进入到八十年代,飞利浦更是迎来了新的技术里程碑:推出压缩光盘。并且在九十年代中期与索尼公司合作,推出了另一项创新产品dvd,而该产品成了飞利浦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家电产品。
然而此时的飞利浦和索尼不约而同的陷入到一个误区——在dvd上过于追求完美的技术。
由于dvd采用的是peg2的技术标准,清晰度已达到500线。其次,从音频效果看,dvd可提供2个立体声声道和1个5+1杜比ac3环绕立体声声道,可提供高质量的环绕立体声。也就是说,全面超越了录像带。因此在录音带录像带市场有着巨大盈利的飞利浦和索尼公司,他们不约而同的要等到dvd技术完全成熟,再逐步的推向市场。
然而此时的飞利浦和索尼即没预见到光盘市场的广阔前景,又不知道中国东欧等新兴市场拥有的巨大需求。
反而荆建知道那个——vcd。仅仅采用的是peg1解码技术标准,清晰度在250线左右,仅相当于普通录像机的水平。然而在盗版光碟的推动下,迅速的横扫了当年整片神州大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第783章自助游
这次亲自来到飞利浦的总部,荆建其实想要的更多。包含vcd技术在内的一系列dvd相关专利。关于现在的dvd技术,其实还很不成熟,可能推向实用还需要好几年时间。
然而dvd技术不成熟,基于peg1解码技术标准的vcd技术却已经成熟。本来王安实验室就有光盘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储备,加上当时委托平田财团的联合研究,如果现在再加上从飞利浦这里购买相关专利,也许都不需要一个月,就能研究出成熟的vcd机器。
而且此时的人还有个误区,欧美国家早已经普及录像机,而录像带市场的租售也相当成熟,并且还有很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那么需要清晰度并没有显著提高的vcd干嘛?家庭里根本没必要增添这台家电,完全就是一种浪费。其实这到今天依然如此,虽然数字影像技术早已经普及,但在欧美家庭中,依然有一群顽固分子坚持使用录像机,并且录像带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vcd在欧美根本就没有市场。这结论对吗?可以说很对。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像中国东欧原苏联地区却出现了一片空白。本来就没有普及什么录像机,而且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盗版容易的vcd将会风靡整个市场,并且还会带来销售上的奇迹。
当然,除了dvd相关技术以外,基于光碟储存技术的cdro游戏主机同样很重要。与红白机为代表的原游戏机相比,cdro将会在画面和内容上展现出惊人的魅力。
此外还有手机。也许有人不知道,飞利浦也曾经是世界排名前五的手机销售商,其某些技术和专利同样是易凯所急需。
当荆建见到飞利浦的胡顿董事长的时候,首先就抛出一个绣球:胡顿先生,我们是带着诚意而来,易凯未来将寻找有实力的商业伙伴。在我们的计划中,pc的许多部件将会外包,而我们对优质的飞利浦显示器很感兴趣。
这倒不是荆建在撒谎。当时发现王安实验室中竟然有显示器的研究项目,这让荆建都吃了一惊。实际上,像显示器这样的pc部件,自己研究毫无必要,还不如全部外包。
果然,胡顿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对于是否凭借着自己在显示器上的优势地位,踏入到pc的生产销售领域,飞利浦的管理委员会中其实是有争议的。主要是飞利浦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如果想购买全部的专利又是代价太大。
不过现在易凯超市开张,胡顿并不想放过眼前的这位中国凯子:布兰布尔先生,我们飞利浦同样期待与易凯的合作。对于你们看中的那二十七项专利,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个人也希望你们能满足我们的条件:首先我们只提供专利的使用权;其次
谈判进行的很快很顺利,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作为两大企业的实际掌权者,荆建与胡顿即能够一言而决的拍板,又没必要虚情假意的客套。
最终,易凯用手中的七十三项专利的使用权免费交换了飞利浦的二十七项专利。并且飞利浦成为了易凯显示器光盘磁头等元器件的优先供货商,获得了最低订货量保证和九成以上采购量保证(不可能100,因为要保证供货渠道安全)。此外最重要的是,易凯承诺,未来当飞利浦的dvd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易凯生产的产品将另外支付飞利浦每件12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也就是说,放弃在dvd领域与飞利浦的直接竞争。
俩人握手告别的时候,胡顿已经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对飞利浦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付出什么,居然就能免费获得易凯那七十几项的专利。要知道,易凯获得的专利虽然表面上是免费,但从那一大笔的订单来看,实际上是属于付费购买的。
而且飞利浦很看重的dvd技术,易凯同样放弃了直接竞争。那给了他们一些不成熟的专利又有什么呢?飞利浦方面根本就没什么损失。
实际上,荆建同样是心花怒放。甚至都顾不得米勒萨亚胡他们的脸色难看,因为他们认为荆建实际上已经是无条件投降,如果再坚持一下,完全能够给易凯争取更加优惠的条件。
对于米勒他们的抱怨,荆建并不怎么在意,时间会证明一切,到时候他们自然知道最终谁占了便宜。
而这次的荷兰之行,荆建的工作算是结束了,反而米勒他们才刚刚开始。确定了原则后,还有很复杂的合同谈判和法律条款,够他们忙碌好几天。荆建也不想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于是就独自一人开始了阿姆斯特丹的自助游。
说是自助游,其实荆建感兴趣的景点只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性都红灯区。
前世中,荆建早已经从各种媒体和文学影视作品中得知,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不仅是合法的,而且还有各具风情的橱窗女郎。就是前世根本没机会去,于是这一次就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
千万别想歪了,荆建没有一丝那个的想法,就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没想到来到红灯区以后,倒是有种不虚此行的感叹。这里的风景很不错,阿姆斯特的老城区就好像水城威尼斯一样,河道比公路还要多,而红灯区就建在河道之间。居然让荆建有种秦淮人家的感觉。
而且除了橱窗女郎以外,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到处是餐馆,还有时装店和各类纪念品商店。就是那种纪念品?尤其是图案外形?不提也罢。荆建根本就不敢把它们买回去,虽然这些纪念品全都相当有趣,主要是怕被赵霞她们直接打死。
哎!保守的中国女人啊!
正当荆建拿着个纪念品依依不舍的时候,他突然听到身后一声惊喜的叫喊:诶?小建,是你吗?你也到荷兰啦?
第784章老同学
听到有人叫自己,而且这口音有点熟悉,荆建疑惑的转过头,接着就吓了一跳,就见一只毛茸茸的熊大站在自己的身后。
好吧,实际上就是那种在商店门口卖萌招揽生意的大玩偶,当里面的人脱下熊大的大脑袋,荆建露出笑容:小泉子,你这小样投入到了卡通事业?怎么?怕你这副尊荣吓坏小孩子?没想到在这里能遇上在欧洲留学的同宿舍好友邱泉。
哈哈哈。邱泉放声大笑,你小子还是那么嘴贫。先等我一会儿,工作时间也快到了。我换件衣服和老板说一声,咱们一起走。
当年同宿舍的那六人,孙汲材与他的高中女同学双宿双飞回了金陵,吴衡穆光中和俞海都进了京城的各大部委。荆建留学去了美国,而邱泉毕业后留学去了欧洲。没想到这次能在阿姆斯特丹的茫茫人海中俩人巧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