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荆建微笑着摇摇头,难道这个时候还需要互相责怪吗?尤其是面对一位漂亮小姐的时候:诺娜,洛杉矶有几处不错的地方,有兴趣去玩玩吗?
我不是来玩的,真的是想尽快解决目前的麻烦。诺娜慢慢的变得认真,布兰布尔,我个人,还有我们苏联都很想这个项目成功。如果你个人有什么要求,尽可以对我提出。
中国方面还能保持矜持,硬忍着不与荆建联络,可是苏联方面实在无法忍耐了。所以这次诺娜是带着任务而来,务必一定要有个结果,最好是一个好结果。
诺娜,我认为可以谈谈,注意,仅仅是谈谈。拖延的时间实在太长,我个人可以有耐心,但外界的变化实在太大。比如说,上一次我从你们外贸银行拿到的贷款,已经合资了一家船队,早已经用在了别的地方。所以我这次的要求相当明确,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我不想再陷入到无尽的扯皮之中。
听完荆建的话,诺娜身后一位中年人微微一笑:布兰布尔先生,这也是我们苏联方面的意思。
在介绍的时候,荆建知道此人名叫潘采夫,现在又看到他主动表态,明白这位潘采夫就是今天谈判实际的决策者。于是荆建对他微微点点头:原先的条款基本没什么变化,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钱,简单说,我需要至少十亿卢布的贷款。
那位潘采夫也不躲在幕后了,他直接回答道:十亿卢布,甚至更多的贷款都没问题,但从我们获得的资料中,您已经在世界各大银行贷款超过了二十八亿美元。这还没算上你之前在我们外贸银行贷款的那十六亿多卢布,还有你在中国的人民币贷款。抱歉,我这里并不是质疑你的偿还能力,但我们苏联绝不能承担过大的风险,所以想请问一下,您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吗?
我在东德商业银行里的十七八亿东德马克可以算吗?荆建半开玩笑的问道。实际上,目前在两德合并的前夜,反而东德马克贬值的相当厉害,官价基本与西德马克在1:4左右,黑市价早已经高达1:7还要多。因此荆建账户中的东德马克增长速度相当惊人,估计到两德统一的时候,基本会超过二十亿。
潘采夫当然不愿意接受东德马克,就像他绝不愿意接受人民币一样。他笑着摇摇头:我们还是希望您能拿出优质资产,最好是拿出上市公司的股份作为抵押。
呵呵。荆建同样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倒不是不想,而是实在无法做到。之前的四处筹资,他早已经把德尔塔动力的股票抵押给平田银行了。
谈判似乎一下子陷入到僵局,而一旁的诺娜神情紧张。反而潘采夫笑眯眯的摸出烟盒,俩人都点上烟。荆建微笑道:潘采夫先生,其实你有一个误区,我能借到二十八亿美元,那就证明了我已经拥有了二十八亿美元的资产。实际拥有的可能更多,并且我的几个大项目全都在建设阶段,只要等到投产,我的资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值。
这我相信。潘采夫点点头,布兰布尔,事先声明,我今天不是为难你而来,而是想尽量解决问题。
嗯嗯。
潘采夫露出微笑:你有没有想过,投资我们苏联的美元债券呢?
美元债券?
荆建相当意外:您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计划?
我想让您包销五亿美元的三年期债券,当然,没有包销的折扣优惠,不过我们同意再为你提供十亿卢布的贷款。而这笔贷款是有先决条件的,专款专用在汽车厂项目上,我们可以在抵押上放宽限制。
您的意思?如果汽车厂项目不成功,我就拿不到这笔贷款,但那些债券照样需要购买?
对,您的理解相当正确。
那马上就要购买吗?
当然不,我们可以先签订协议,会留给你筹款的时间,只要您在今年之内购买。注意,违约金可能比较高,10。抱歉,我想这样的条件已经够优惠了。毕竟你获得的那些美元债券是会支付利息的。
潘采夫提出的其实是某种换币协议,苏联政府借给荆建卢布,而荆建购买苏联的美元债券。一般来说,这倒谈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可是现在的情况很不一般啊?苏联在一年之后就要解体了呀?
荆建曾经听说过,当年苏联大举借债,到继承苏联遗产的时候,俄罗斯根本就无力偿还那笔巨额外债,而且不断的违约,一直到后来石油价格暴涨,才慢慢的偿还干净。也就是说,如果荆建购买了那些债券后,肯定按期拿不到,唯一庆幸的是最终能够得到偿还。
这一来,荆建一下子就陷入到沉思之中。那些债券肯定要吃亏,可是卢布贷款实在是太诱惑人,那该不该答应呢?或者说,能否争取到更有利的条件呢?其实这时候在考虑有利条件,荆建已经是倾向于达成协议了。
第676章规模小了
别看潘采夫显得表情轻松,其实他内心里是相当紧张。
如果刚才荆建一口拒绝,那反而好办了,其实这也是某种试探,荆建到底有没有钱?如果拒绝的话,那就证明已经用完,也就没什么好谈了。
毕竟荆建连苏联人都不是,没扒杆子跪求着借钱给他的道理,如果你想要贷款,那多少要给我们苏联一些好处吧?
欣喜而又紧张的是,荆建居然开始陷入沉思,不管怎么样,这起码证明应该拿的出这笔钱,无非是在考虑合不合算。而潘采夫心理底线是三亿美元,如果能获得这笔外汇,那么这次就不虚此行了。
短短几分钟,潘采夫心中在忐忑,而诺娜就毫不掩饰脸上的紧张。她紧盯着荆建的表情,为他的每一个皱眉每一个动作揪心不已。
终于荆建舒眉一展:我觉得这条件可以谈,但有些不公平,尤其对你我双方都不怎么公平。
潘采夫和诺娜齐齐一愣,接着大惑不解,某方吃亏某方占便宜,这相当正常,可是怎么会双方都不公平呢?
荆建娓娓道来:如果是你们这套方案,我几乎等于拿五亿美元购买了你们这些设备,实际上你们的设备技术折价为七亿多美元,事实上你们已经吃亏了。我说的对不对?
潘采夫露出笑容:布兰布尔先生,您说的确实没错,这也是我们对您这位老朋友的一种感谢。
呵呵。荆建微微一笑,但对我来说,等于五亿美元被锁定三年,或者说是用五亿美元交换了十亿卢布。明人不说暗话,卢布的黑市价应该远超了1:2吧?
听到这里,诺娜就有些着急:你不能这么算,美元债券是支付利息的,并且能在债券市场交易。这谈不上锁定吧?
哈哈哈。荆建笑着摇摇头,对潘采夫摊开手,可爱的诺娜小姐似乎很性急啊?
在诺娜的白眼中,荆建继续笑道:我这里再重复一遍我的生意原则,喜欢公平,更喜欢细水长流,杀鸡取卵的事我不怎么喜欢。而你们方案基本没什么问题,但细节上需要完善。
哦,什么细节?潘采夫眼一亮。
荆建微笑道:我认为1:2很难令人接受,1:3应该差不多。
潘采夫立刻心算出,这已经在底线三亿美元以上,荆建的要求并不怎么过分。不过他不动声色:您继续。
我感觉规模过小,交换额度需要加大。
宛如石破天惊般,潘采夫和诺娜全都被吓了一跳。之前他们也曾经考虑过变数,基本都在考虑荆建不愿意拿出那么多美元,要缩小规模云云,还从未考虑过荆建嫌弃规模太小。
荆建没有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立刻就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我答应在年底之前购买你们苏联十亿美元的债券,你们再提供给我三十亿卢布的贷款。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我现在有几项投资,占用的资金规模不小,如果你们有兴趣去查一查,应该能够调查到。因此那十亿美元应该到年度之前才能到账。
那有什么保证吗?潘采夫关心道。
潘采夫先生。荆建微微一笑,你们刚才都说过,我在各家银行的贷款总额已经超过了二十亿美元,对于我自己的信誉,我比你们还要担心。另外,我在你们手里还有一亿美元,如果我违约,这笔钱就是我的违约金。
嗯嗯。潘采夫点点头,认可了荆建的说法。
荆建继续道:那三十亿卢布的贷款同样要分成两部分。一笔十亿的购买设备技术,当然,按照您刚才的说法,如果汽车厂项目最终流产,这笔贷款将按约定取消。领一笔二十亿的贷款,我想要购买你们苏联的物资,就是那些中国紧俏的那些。
物资?什么物资?
第一笔我准备全部采购钢材,螺纹钢等建筑用钢。我不会让朋友为难,你们苏联不禁止钢材出口吧?
潘采夫立刻就心动不已。由于苏联的经济困境,钢铁产业变得相当萧条,用钢大户的建筑业和军工业全都需求大减,而世界钢铁市场又相当饱和,基本就没什么大宗出口的机会。
而荆建那二十亿卢布如果全部购买钢材,一下子就能解决七八十万吨的产能,而且出口的并不是什么原材料,怎么说钢铁也是工业制品。更不是什么敏感的特种钢,不见得用这螺纹钢去大造碉堡?
这条件实在够吸引人,不仅原先的底线三亿美元,变成了现在的十亿,而且能促成出口大笔的钢材,这反而让潘采夫有点疑惑:布兰布尔先生,十分抱歉,能否请教,您这样做的原因吗?
原因很简单,这对我有好处啊?荆建笑道:潘采夫先生,诺娜,你们想过没有,汽车厂该怎么发展?
见他们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荆建继续道:对我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目前的卡车项目确实能填补中国货运车市场的缺口,投资前景看好,但从长远角度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离国际先进水平有一段差距。也就是说,目前的一切是为了救急,而发展需要不断投入。难道你们不想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吗?难道你们以后就不想开发轿车项目吗?然而这更需要大量投资,否则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梦想。
说到这里,荆建做了个数钱的动作:对,以后还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一部分可以通过企业经营积累资本,但其他部分呢?难道到时候再向你们要求贷款吗?
潘采夫和诺娜越听越感兴趣,他们很想听听荆建的经营理念:那您的意思?一步到位多贷些款吗?
有这方面的原因。荆建笑道,通过这些物资的转卖,可以积累一些资本,尤其是以半年为一周期吧,三年就能周转六次,总数量加起来绝对不少。
第677章美梦
对于选择采购钢材,荆建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像上次化肥有色金属等算是福利,可一可二不可再三,这些原材料都是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商品,卖给谁都能获得美元,凭什么就要一直给你荆建呀?难道苏联自己不会换美元?
可是苏联的好东西实在太少,机床算一个,重工业设备也算一个,然而只要一等到苏联解体,这些东西都像大街上的白菜一般,可以随便去捡,如果现在就去买,那就浪费了。
对于苏联的卢布贷款,荆建当然是多多益善,至于那些美元债券,那属于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毕竟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拖欠还款,但最终还是连本带息还清了,这些风险还是可以承受的。
不得不说,战斗民族还是要脸的。不像某些民主国家,来个全民公决,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赖账。
诺娜和潘采夫并未停留多长时间,谈完的第二天,他们就带着草签协议回了国。没几天,苏联方面代表又赶到洛杉矶,与荆建签署了正式合同。
而在羊城招商局,王华琼正无精打采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已经快要十天了,荆建那里依然没有消息,她正犹豫呢,该不该再去一个电话?
诶呦,小王,你在忙呢?
王华琼抬头一看,原来是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江桃。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说话的语气阴阳怪气,也许是王华琼比她年轻漂亮,又比她学历高,因此一直对王华琼有些隐隐的敌视。
王华琼当然明白这是江桃在嘲讽,整间办公室也就是她无所事事。不过没有成绩,说话就没底气,王华琼勉强一笑:桃姐,我没什么事。
没事也挺好呀?不像我,天天跑东跑西的劳碌命。江桃眉飞色舞,不断的在王华琼面前炫耀,啊呀,今天晚上又要招待一位港商,一个小项目,准备投资250万港币,要不是对每位客户都要热情,我可不耐烦天天招待。这一个月来,我准时回家的时候就没几天呢
王华琼越听越感到心烦,可是又抹不下脸,只能僵笑听着江桃在叽叽喳喳。突然,王华琼听到老李在门外喊:小王,有人找你!
王华琼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能摆脱眼前这个八婆了。
几位西装革履的人跟随着老李进了办公室,一看就是有实力的投资商。在王华琼疑惑的目光中,领头那位笑着点点头:是王华琼王小姐吗?
我我就是。不知为何,王华琼感觉有点紧张,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
那就好,我们是香港骷髅海集团的,准备在羊城投资。我们的田sir说找您来具体办理投资事务。不知道方不方便?
啊?啊?惊喜来的太突然,王华琼目瞪口呆,一时脑中一片茫然。
哦,欢迎欢迎。小王,发什么愣,快点接待,我为你们泡茶。还是老李在一旁圆场。
一旁的江桃却感觉相当刺耳,尤其看不惯王华琼那副欣喜若狂的模样,鬼使神差般,她插话说:骷髅海?香港有那家公司吗?你们那个田sir是谁啊?
那位骷髅海的人神色骄傲:我们骷髅海去年就在你们羊城召开过百亿订货会,你们不会忘了吧?田sir日理万机,当然不会关心这样的小项目。
江桃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可能普通老百姓不怎么清楚,可招商局又怎么会不知道去年那场规模宏大的订货会呢?然而羞怒下,她暂时有些失去理智:小项目?那你们准备投资多少?究竟是什么项目?
两家公司。标准电商,注册资金一千万美元。标准物流,注册资金一千五百万美元。
几位同事都看不下去,他们联手把江桃给轰走了。而听说突然出现了投资商,招商局的领导也全体出席,双方开始了热情的交流。
电商?抱歉有些孤陋寡闻,那是什么行业?
应该算零售业吧!现在欧美很流行的新兴行业,我们标准集团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在美国欧洲相当有名气。
是吗?那应该算高科技喽?
当然算喽
其实介绍的人说的乱七八糟,听的人也是云里雾里。这年代的人不可能想象出什么电子商务的模样,更不会想象出二维码什么的。就是感觉到十分的高大上,虽然听不懂,但很厉害的模样。
正一片其乐融融,突然,有人敲门进来:局长,诸位,对不起。小王,你的电话。
王华琼急忙来到外面接起电话:您好。
请问你是王华琼王小姐吗?这次传来的是北方话的声音,而且说话的是位老者。
正是我,请问您?
你忘了吗?我们曾经见过几面,我叫赵新。
啊!王华琼一声惊喜的尖叫,赵工,您有什么事吗?虽然已经有所猜测,但王华琼依然不敢往那方面去想。就怕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哈哈哈。电话里响起爽朗的笑声,有啥事?当然是汽车厂喽。听说你们羊城有兴趣,是不是这样?
对对,我们有兴趣,有兴趣。王华琼喜出望外,赵工,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