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哦!许观闻并不知道背后的那些情况,就稀里糊涂的点头答应。反正报社要,那就给呗。
没想到卞总编突然想起一件事:你那份报道除了那篇报告文学以外,还有其他报社知道吗?
《天南文学已经是那么一回事,反正是省里的杂志,算是肉烂在锅里,起码在新闻报道中,省报依然是国内的头一个。但万一被省外的抢先一步,那更是玩大条了。天南省的先进人物被其他省市抢先?那个丢脸的程度,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拉倒。
许观闻茫然的点点头:我们这里不要,我就给其他朋友一点素材。见卞总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许观闻也是越来越吞吞吐吐。
卞总编急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是哪一家?
《南方晚报,听说听说他们好像正在审核。记者之间有时候会互通有无,交流一些素材。毕竟现在的媒体经费并不宽裕,有时候会有多家媒体联手配合共同发表。
那还不快去问,一定要问清楚,他们发表了没有?卞总编已经是气急败坏了。
哦哦。许观闻连忙想回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
你去哪里?就在这里打!
几分钟后,许观闻顶着大便脸挂上电话:总编,他们已经通过了,今天就上报。此时南方媒体的制度就比较宽松,能通过能不通过的新闻基本都会通过。而且《南方晚报的影响力比较大,在南方几省都比较畅销。
卞总编气的一拍桌子:那咋办?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知道吗?
说实话,此时许观闻心情如果长着牛角,他就想把卞总编给一头撞死。幸好残存的理智告诉许观闻,领导说什么都是对的!心里暗暗的翻着白眼,索性破罐子破摔:随便骂,爱谁谁吧!
卞总编已经离开座位,在办公室里团团打转,仿佛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中生智,猛然就有了个主意:那这样,立刻排版出号外。中午十二点之前一定要出校样,两点之前给我送遍南都市。你手中素材还有吗?给我填满四版的内容。不够就去电话采访,要独家!要抢在晚报之前!整个编辑部全给我动起来!
直到许观闻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身边有同事问道:小许,总编找你啥事?
哎!许观闻一声长叹,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在啊!
没几分钟,京影秦冈市河阳县红渠乡,甚至荆建的母校都相继接到省报的电话,而小崮子村村支书刘祥东也不出意料的受到骚扰。
诶呦,省报的领导啊?您问谁?问小建?我当然很了解啊!他从小学习好?那不是废话吗?啥?一直第一?我可以拍胸脯说,从没拿过!啊?您问是谁拿的?他媳妇小霞啊?从小挺爷们的孩子,就这头被他媳妇压身下了。诶,这段话您可别报道啊!
与记者说了半天话,刘祥东一直稀里糊涂,省报怎么会突然想起报道荆建了呢?他终于忍不住问道:记者同志,小建没出啥事吧?您咋突然来采访了呢?
而采访刘祥东的正是许观闻,他其实也很后悔,早知道就一定要采访这位村支书,能挖掘出荆建多少的黑历史?听到刘祥东的疑问,许观闻笑着介绍道:刘支书,您知道荆建同志在美国获得奥斯卡奖的事吗?
啥奖?他不是留学念书吗?刘祥东有些紧张,他从未听说过什么奥斯卡奖。
就是拍电影的最高荣誉,世界电影的最高奖项!
啊?刘祥东一头雾水,啥啥电影?小建读的应该是化学吧?前些日子咱还在京城见过,他现在还在读啥个博士,没转行啊?记者同志,您是不是搞错了呀?
没搞错,没搞错,就是荆建同志。他一边留学,一边研究计算机,后来还拍了部电影。
等等,等等!刘祥东越听越糊涂,您刚才还说了个啥鸡?小建读的是化学,研究造化肥的,不是饲料,咋又和养鸡扯上了呢?
第613章挽留
幸好除了那个小花絮,刘祥东配合采访算是愉快,基本都是为荆建说好话。
刘支书,荆建同志小时候还有啥特殊事迹吗?您能说说?
那就多了,农忙时帮忙五保户啦,拿过三好学生啦。反正宣传的这一套我熟,您就这么写。还有啥要问的?
不是不是,我问的是在艺术上的表现。
啊?啥艺术?刘祥东心中在想,就一皮猴,没见过荆建会吹拉弹唱啊?
就说说电影吧?有没有那个爱好?
这?刘祥东多少还是有些节操,实在抹不下脸胡编。这一年到头放映队都不会来一次的地方,根本没荆建看电影的印象啊?使劲的回忆,刘祥东终于回想起一件事,要说事嘛?应该还是小建小学的时候,乡里放电影,他个小后面瞧不见,就拼命使计抢了前面的位置,这事算吗?
肯定应该算啦,哈哈哈。许观闻笑道,从小就十分迷恋电影嘛。
嘿嘿嘿。刘祥东陪着干笑,心中在想,哪里是去看电影?就抓了个虫子塞前面丫头的脖子里,闹得那丫头大哭,后来被他爹一顿胖揍诶?好像当年那丫头就是他媳妇哈?
许观闻倒是挺满意刘祥东的回答,他继续问道:还真有件事要请教,荆建同志是不是曾经在你们那里引进外资,上千万美元投建了一家洁具厂?
是有那事,当时地区那个热闹哦,咱乡民兵团的锣鼓队都出场了。现在已经投产,还在央视做广告呢,拉货的车厂子里都排不下哦,听说特别的畅销。就是现在附近几个村的劳力都在那家厂和南湾的厂子里打工,农忙的时候累点。由于外出的人员变得越来越多,刘祥东这个村支书似乎已经权力缩水,对此他多少有些不满意。
那是好事啊!关心家乡建设。
这事我也有大功。刘祥东立刻吹嘘上了,要不是我逼着小建介绍外商,这驴蛋在美国美着呢。幸好我向地区拍胸脯打包票,逼着小建去找。要不然根本嘿嘿,其实小建倒也挺帮忙的
结束采访后,许观闻已经是满头的汗,对刘祥东是深感佩服
下午刚过,省报印刷厂门口就挤满了送《号外的三轮车。为了抢第一,卞总编也是拼了,甚至连编辑部的所有车辆,包括他自己的专车全都用上,就是要保证把《号外及时的送遍市区的所有销售点。
随着一声声的叫卖,许多人注意到了这份突然出现的《号外,他们开始购买翻阅,而荆建的事迹也逐渐扩散到整座城市
咦?我们天南出人物啦?哈哈!
让我瞧瞧,啊?奥斯卡奖!?
是吗?是吗?
在这信心缺失的年代,这份《号外宛如惊雷般震撼了整座城市。并且随着向郊区和其他地区蔓延开,逐渐的轰动了整个天南省。而到了晚上,南方几省的《南方时报同样引起震动,虽然没像《号外那样影响力巨大,但也口口相传成为了热点
然而此时的京城依然是风平浪静。荆建被招呼到院长办公室,正无奈的接受着沈松生的思想工作:小荆,在京影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院长,真没有。这里的工作生活都很温暖。我辞职就是因为个人原因。荆建苦笑道。
那不就结了吗?沈松生露出微笑。无论如何,反正不能放跑这个京影的吉祥物,既然很愉快,那又为啥要辞职呢?我们这里的教职员工的工作安排很灵活,许多老师都会遇上接戏任务,当时候请个假就成,基本没有不批准的道理。我已经向部里提过,那个借调给你挡回去。搞什么名堂?那不是乱弹琴吗?还有,部里已经批准,你算特例,外面获得报酬不需要上缴,全都留给你自己。对你几乎没啥影响,而且保留编制保留待遇,这不挺好吗?
诶呦喂。这一刻,荆建确实感到受宠若惊。他连忙推辞道,院长,这样不好,对其他老师太不公平。我真的已经有安排。还有,京影分我的那套房,我媳妇倒是挺喜欢,能不能出钱买下?等我媳妇回国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房子给你就是你的。沈松生根本就不在乎一套房,此时又不是什么商品房的年代,无非是各大单位的一项福利。收回去当然是在情理之中,但给了也就给了,现在的国家政策是按劳分配,看的是贡献。你能为中国电影争光,绝没有亏待的道理。反正你的辞职信我绝不会批。这样吧,回去休息几天,再考虑考虑?
再考虑我也
还没等荆建说完,沈松生又露出笑脸:小荆,良心话,我们校领导对你怎么样?他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荆建立刻听懂了话里的意思,并且再次苦笑摇头:真没话说,您和书记那么照顾我。可我
那就好!沈松生再次打断,你拍戏我支持,你到香港好莱坞去拍我也支持,你不来上班忙自己的事我也支持。只要你留下,什么都好说。
话已如此,荆建实在无法再坚持辞职。而且现在单位的权利很大,只要卡住你的档案,还真没法辞职。略微考虑了一会儿,荆建只能很无奈的退让一步:院长,以后我在学校的时间真的不多。我不想有什么特殊化,如果还有执导影片的机会,就拿那个奖金
诶,那你不是亏大了吗?沈松生立刻拒绝道。此时如果文体人员在国外获得高额报酬,自留的仅仅只有20左右。而且还有最高限额,一般在五万到十万的范围之内。而沈松生还记得那个500万美元呢。也就是说,荆建导演费500万美元,拿到手最高也就是10万人民币。因此留下荆建的话,几乎就等于白白的为国家在打工。这一下,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第614章部队要人
荆建倒是不怎么在乎那个所谓的报酬。以后基本不会以拍电影演电影为主,而且电影收入的大头是在种子影业的版权和院线,这几个小钱送给国家也无所谓。将心比心,京影对自己确实不错,这个算是自己的回馈吧!
于是荆建笑道:应该的。我留学的时候留的钱还算富裕,真不缺这些。不过院长,以后我在学校的时间可能比较少,这点请校领导多多包涵。
你放心做你的事。留下了荆建,沈松生相当高兴,诶,是不是有人请你执导?
暂时还没有。荆建含糊了过去,不过香港的丁升那边听说有项目,我去努力一下,为京影的师生争取一个实习交流的机会。最好能达成长期实习战略。就是演员的可能性较小,基本都是幕后,他们毕竟是商业电影公司。
那太好了。沈松生相当高兴。
如果就这样的话,辞不辞职倒是关系不大。反正时间自由,对自己的影响微乎其微。至于给京影师生交流实习的机会,这对荆建反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香港电影快节奏的拍摄和一些死扣成本的做法,正是内地电影人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事总算告一段落,或者荆建以为是告一段落,可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没完,于筑居然再次找到了他:小荆,你是想让我三顾茅庐啊?那好,我今天就来了啊!哈哈哈!
看着于筑大笑,被半路拦下的荆建已经无奈至极。来的就是客,俩人找了家小酒馆,点了些家常菜,荆建就直接回绝道:老于,今天别客气,我请。我是感谢您这位老大哥对我的器重,但我真的不去化工部,也没可能借调到你那个啥‘901工程’。就放过我吧,我决定留在京影。
于筑笑眯眯的听着,默默的扒拉着桌子中央的花生米。直到荆建把话说完,他才慢条斯理的询问道:那就不去化工部,回咱们部队咋样?
回部队?荆建真的被吓住了,老于,你是在开玩笑吧?
这种事能开玩笑?没想到于筑竟然是有备而来,我已经向首长汇报过了,都是求贤若渴啊!没二话,答应立刻就办手续,部队要人谁敢拦?
不是不是。荆建连忙摆手,这当兵几年,大锅饭吃够了,真不想去了。
你又不是去当小兵,特招的技术军官。保证你天天开小灶,我们总后的伙食好着呢。
军官?荆建多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前世在部队的时候,一直想上军校,以后提干成为军官,没想到现在居然莫名其妙的抢着让自己成为军官?
而于筑继续诱惑道:你博士刚毕业,到部队就能成为副营级,实习期满就能少校。24岁的校官?除了文工团和体工大队打篮球的,有几个人能坐这样的火箭?
不知不觉之中,荆建就被于筑给带歪了:不对吧?我已经是副处级,读博士是在职读博?
啊?于筑没细看过荆建的档案,对这点并不了解。他大吃一惊:县团级?回部队你起码是副团级?那不得中校吗?我从正步走混到中校,足足有二十一年!
嘿嘿。虽然荆建绝不会回部队,但这样的好事想想就美。这也是部队级别定的比较高的原因,其实转业回地方,一般都会降级别。而且技术军官本身的级别就是高配。当然,技术军官同样有玻璃天花板,说前途也就这样。能力差混一辈子,熬资历熬成大校;就算混的好,顶天不过少将。毕竟部队还是要看带兵主官的。
于筑多少有些犹豫,这已经超过他的权限了。可是他又一想,先忽悠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小荆,那你不是更要去了吗?24岁的中校?全军也没几个啊?
荆建当然不会被忽悠住。他连忙打住于筑的话:老于,我真不能去,而且京影也不肯放人。具体原因你可以去问,不是我不讲交情,也不是我对部队没感情。
于筑就有些着急。上次回去汇报后,立刻引起新兴集团的领导重视。甚至总后的首长都找了于筑一次,详细询问了那次谈话。最后就命令于筑,让他想方设法一定要把荆建调动过来。
见于筑急着要开口,荆建连忙岔开话题。今天已经遇上过感情牌,就不想再遇上一位谈感情的:老于,你们与沪江那边联系过了吗?他们很感兴趣,希望能有部队参与建设。
嗯嗯。于筑心不在焉的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问过那个名叫杰顿的老外,他怎么对石化项目说的很含糊呢?
荆建心中好笑,当然说的含糊。上次是自己心血来潮随口一提,后来虽然给了杰顿电话,但这样的项目又不是造个猪圈,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前期筹备的准备工作先不提,光是拿出的图纸都是以公斤计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杰顿又怎么会随便说呢?万一说错话,损失的钱就是天文数字。
于是荆建就以退为进:我不是告诉给你了吗?水井投资是投资公司,不是专业的石化公司。虽然他们会聘请自己的专家,但那位杰顿经理仅仅是中国区的投资经理,不可能每个行当都熟悉吧?其实别想的太复杂,约个时间面谈,双方坦诚交流,毕竟以后要长期合作。
而于筑心中在想,就是因为有这个项目,所以一定想让你来我们新兴集团。于筑笑着邀请:小荆,你能否出面一起谈?介绍认识一下?
荆建正中下怀:当然可以,你安排时间。尽快吧,就春节假期,老外不休息,正好有空。
那就好,那就好。于筑笑着点头,说完公事说私事,你的情况我知道了,会向首长汇报,这个级别问题嘛应该问题不大!
诶!荆建很无奈,怎么还没放弃呢?
第615章大江上市
京城发生着夺人之争。而在香港,港交所新年开市的第一天,郭文甄穿着盛装准备敲响开盘锣,要为大江日化夺个开门彩。
然而郭文甄的精神并不怎么好,虽然荆建曾经说过自己不会出席,让自己最最心爱最最思念的小甄甄作为大河日化的嘉宾代表,但她总是幻想着能见到荆建。此时小心思正别扭呢:臭男人,你就不会给我一个惊喜啊?
正在走神,就听到身边港交所主席低声提醒:郭小姐,时间快到了。
郭文甄连忙露出微笑,看向挂在大厅中央的大时钟,随着时钟走到十点整,郭文甄重重的敲响了锣声,而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喝彩和祝贺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