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桑家静
    老者一听这话,便悟出了陈白起言下之意,这乐颐并非什么品德正直之人,而她便不以正道而施策,此乃以邪正邪,并非指她品性不好,反而指她以兵道而悟人道,通晓世事。

    老者扶须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这人不愚啊,还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之身。

    并且,她还洞察到他对乐颐的不与苟同,便以一种同仇敌忾的言辞来抚平他的不悦,却也是一个有眼识的。

    “看来是个有才之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通过两关来到老夫此地,眼下又以一番话,令老夫对你有一番新的改观,能从人谈至兵,又从兵道悟之旁意,可见其对文字的见解之深,倒不似这个年龄该有的灵敏啊。”老者笑了笑,但眼神却并不仁慈,反有一种严厉之感,他道:“但该考之题,却也不能因此而免了,且听吧。”

    陈白起垂目道:“先生请。”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无论农与工肆之人,是何故你且答你之见解一二。”老者问之。

    老先生问:这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德行才能便选用他,这是因为什么

    陈白起将老者的问话于心中咀嚼几遍后,脑中瞬时闪过许多字句片段,最后她将话存有腹案,方吐言道:“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意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她停顿了一下,便又接下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指:用政治手段来统冶人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这话听得老者是连连颔首,目露惊喜地看着陈白起。

    &nb




第310章 主公,谋士遭遇罪恶候选
    沿路莠木齐秀,偏生陈白起注意到石径路道两旁却有哞轰牛马车停靠,不禁奇怪地问道领路书童:“此处何以停了如此多的车”

    书童头不回,却理所当然道:“自是上书院求学之士子与诸国贵人之车啊。”

    “上山之路崎岖陡斜,牛、马之力何以能耐”陈白起眸水深静,不解。

    书童停步,回看了她一眼,俏皮一笑:“累力而拽拖,岂非只有牛、马之力。”

    这书童经这百年书院熏陶,其性已开智,自知哪些能说哪些不该说,因此他并没有直说出原因,但陈白起却也是听懂了。

    这世上能够使力拽拖的,并非只有牲畜而已。

    陈白起毋须闭上眼,便能够想象得到,一群着膊膀的苦力汉子,汗水淋淋咬牙狰狞地将这些牛马承载的“士子”与“贵人”是如何用粗砺绳索磨破双肩,将人给舒舒服服地拽扯上山的。

    春秋年代的门阀贵族有着极尽奢侈的挥霍权。

    书童将陈白起领至一片竹林前,远远望山麓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枝竹、枝干和枝叶,连山石、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

    书童见陈白起怔神于竹林前,便躬身向她行礼,离去道:“愿朗君于雅集能一展宏图。”

    对于这吉祥福语,陈白起含笑还以一礼,等书童走后,她便觉有几分渴了,她闻竹林深处似有水声传来,便沿着竹林小径行去。

    一穿过茂密竹林,阳光终于照进了竹林,稀稀散散的阳光却显得十分温和,而展开她面前的则是一副风流千古士人林立的泼墨般震撼的画面。

    一条绢流的银白溪水两旁,成伙结伴的士子们穿着襕衫博衣宽带,有铺毡席擘阮弄弦的,有相互辨难的,有酒意熏熏泻意挥毫的……

    不远处,一信风红瓦檐角凉亭矗立于水上,上面亦是人来人往徜徉,不少人举着一卷竹简激烈地相互谈论,隐约能听到——吾不以为然,吾以为……

    陈白起微微睁目,呼吸放轻,刚一步踏入画中时,便将画中之人都蛰醒了。

    他们停下抚琴、辨谈、挥毫,都或大胆、或隐匿、或不经意、或讶异、或不耐烦地看向她。

    今日据闻乃是樾麓书院对外最后一日开放,便有大批外流诸国士子涌入,书院不愿于最后一日引起混乱,便特地加严了关卡,一般而言,若要闯过这三关,便是一件难事,便是闯过这三关,一般而言,也该得消磨些时辰,何以如此快便来到竹林

    他等先是诧异“陈焕仙”的容貌风月霁光,但这只是一时的冲击,接着他们的视线便挑剔着代表着她身份的每一样物饰,交头接耳地询问此人是谁

    此时的陈白起,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除了一张脸能看之外,在别人心中无一丝痕迹留下。

    陈白起方才还处于一种“我竟真的来到这种士人的世代”茫然中,但被这些刺身的眼神打量来打量去,便也没有心思感概了。

    她查询过系统的“区域地图”,此处乃竹林琶,此处有竹离亭,不过竹离亭不过是雅集一入口,却没想到竟已汇聚了如此之多的士子存在。

    陈白起志在“登高台”,便也不留恋此地,她欲渡溪河,攀盘石小径继续前行,却是被人拦下。

    两僮仆拦下她后,便退下。

    这时从高亭上凭栏一人,他打量陈白起几眼,凭第一印象(脸),倒是颀赏她,问道:“敢问郎君姓名。”

    陈白起查看他的信息,得知此人乃原乡县县丞,当即朝亭上深深一揖,回道:“回大人,陈焕仙,尚无字。”

    汪县令一听,这原乡县中还不曾听闻过有陈氏一门士族,原乡县在籍民万余,高门士族有七姓,其余诗书传家的寒门庶族足有百户,剩下一些零星的贫户也有学儒的子弟,想来这叫陈焕仙的不在高门士族亦不在寒门庶族中,便是余下的贫户寒士吧。

    如此一来,县丞待陈白起的态度便冷淡了许多。

    “汝且行留步吧,若想再登高,却需答题通过方可。”

    只听旁边有人低声嗤笑:“这门槛便是专为寒门士子而设的吧,可没见那位大人上前拦那些名门士子。”

    陈白起耳力好,听个正着,已深知这里面的门道,便从容不迫朝亭上一揖,微笑道:“请大人出题。”

    县丞想了想,这寒门士子读来读去那就那几本儒学,他随便问一道怕她也是答不上的,便摇了摇头,意态慵懒道:“诗经桑扈,可会背颂”

    陈白起一听这个,心想还真是白给她送的考题,这诗经她可是最滚瓜烂熟,心中十拿九稳,但面上却中规中矩道:“读过。”

    哦县丞意外地看向她,便问道:“全篇读过且背来。”

    陈白起道:“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县丞听完怔神,一字不差,她竟真是读过此诗

    他想当然一般的寒门子弟,可没有这种底蕴条件去读这种被名门士族珍藏的文章。

    不过,他想,她即便是有幸翻阅过了,也不见得能解释其意。

    县丞再下难题,沉声道:“此诗何解”

    陈白起正欲回答,却见县丞赶忙加了一句:“非直译,是领其意。”

    这时已有不少



第311章 主公,我觉得我并不适合(1)
    陈白起猜测这当与他生平“业绩”有关,一般而言,于国政有功者,便会有相应的“功勋值”显示,此乃主公候选的基本条件,非功勋值者不会影响她体内的择主麒麟血脉。

    而相对的,于国政有碍害的,便有产生“罪恶值”,“罪恶值”并非单指个人犯下的罪恶,更是泛指国策政绩。

    如今这位齐国国相孟尝君,在齐国的“罪恶值”已达s级了,可见其鹰犬结党之势有多大。

    陈白起不用特地翻系统资料去抄他的底,便也知道这孟尝君定乃一个“罪盈满贯”的政治要犯。

    一般这样的权贵,并不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私己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这样的权贵历来喜拉帮结派,以巩固自己的权臣地位,朝内有能人,但是不肯跟他结好,或者跟他观点不一样,他就要利用职权打击迫害,朝外有能人,即便是与他无仇,若是能力强、功劳大,却归顺了他人,威胁到他的权位,他亦会迫害之。

    这样一考虑,陈白起顿时有一种壮士志未酬,便被狼给盯上的悲怆感受。

    这样一个视世间规矩于无物之人她真愿他当主公吗

    陈白起到底是三观端正之人,这样一位“罪恶值”s级别的主公,令她不禁有些踌躇,但她转念又一想,在这大争之世并非存有仁义良善之辈方能立足,反而是各种枭雄更有称霸之地。

    只因他们有智谋更有心计——更不择手段。

    陈白起在脑中考虑了一下利害关系,便暗忖——此人万不可得罪,凡事须留有余地,系统不是建议,当择主时间紧张的话亦不妨考虑一下他。

    “谢贵君赏识。”陈白起深下一揖到底,将皎如玉树之风度表示得淋漓尽致。

    无论答不答应,总之先道谢,反正他也给出了前提条件,便是能站稳“御璟台”,站不稳,那么这口头“协议”也就作废了。

    孟尝君喜欢这美少年的作派,他靠坐在栏杆上,正午阳光逸洒竹林刺眼,他拿一君斓繁绣衣袖一挥,半掩一面,那不点而朱的嘴唇一笑,仅漫不经心地露出半张玉养金贵的面颜,那张扬而流珠韵光的眉目,带着如春花般的慵懒松散,似透着一抹粉色,顿时令鄙陋生辉。

    “哦,听这话莫不是还在考虑不成”

    他不过随意哼吟的一句话,却令一旁侍立的原乡县县丞面色一紧,他掉转过身,立即收起方才对她的赞赏笑意,紧瞪着陈白起,威迫之意不言而喻。

    “不敢,只是怕小儿不过了了,有负贵君所期。”陈白起对县丞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根本不放在心上,哪怕他瞪瞎了眼她也只当看不见,依旧保持原有姿态沉稳回答。

    孟尝君翘唇轻笑了一声,他的笑声倒是与一般男子的粗犷笑声不同,十分低清悦耳,似溪水潺潺,风声轻和,他似被陈白起说动,点头道:“确也,汝亦非名士也,本君一向却只要最好的。”

    这……是在嫌弃她咯

    陈白起扯动一下嘴角,竟无话可说了。

    这时,上面的孟尝君亦不开口了,但他四周围的人都像凝固静止了一样,方才热闹的亭中一下便安静下来,他们感觉到不自在,便一个个从亭上都用一种十分锐利仇恨的眼神紧盯着陈白起。

    不识好歹的小儿!敢驳了孟尝君的面子!

    被这样多的人使劲盯住的陈白起,面皮再厚,也觉得皮痛。

    只觉令这孟尝君心中不畅,实乃大大地罪过。

    而此罪在她。

    ……冤死她算了!

    &nbs



第312章 主公,我觉得我并不适合(2)
    孟尝君并无说话,陈白起只当暂且“安抚”下他的逆反心理,自顾退下,这次并没有人来拦下她。

    而竹林内闲赋的寒门士子都这样带着羡慕与敬佩的眼神,望着陈白起高洁素雅的身影继续登上。

    难得能在这竹亭中偶遇孟尝君此等高权人物,他们连想接近都不能,而这世上能不露颀喜孟尝君之招揽能有几人,更何况她还给婉拒了

    如此吃香喝辣的机会,她竟不珍惜一二,若不是傻子,便是还有更高志向,更想更进一步。

    她志怕在御璟台,或更高之处啊。

    当一个人攀至最高,何愁无人赏识。

    当然,亦有部分人心中阴暗,上面高手如林,便等着看她是怎样灰溜溜地被人给撵出来。

    陈白起来到了“御璟台”,这是一片林廊曲折,松林妙布之地,此处筑的小楼,亭台,石景,于一片空旷平地上,浓缩着各类雅物建筑,此处一见,士人之风更胜一筹,衣服,冠巾,鞋子,配饰,官服,无论衣着与气度学识皆显示其地位崇高。

    陈白起只觉自己一身寒衣与此地格格不入,此处能留下的皆是名门望族子弟与极少数的寒门精英,因所有人都视对方为竞争对手,哪怕表面和睦相处,内心的竞争意识不会少,一见入口突兀出现一名相貌不俗的少年,一个个皆用一种审视与刻薄的眼神打量着她。

    这眼神相比竹林小径的士子们,更多饱含了一种恶意揣度。

    陈白起下意识竖起一身硬甲,她端整面部表情,以最沉重得体的微笑,从容淡定地踏入这个士族团体。

    “何处小儿,只身上来”有人嘀咕嘲笑。

    周围士子皆随身带有仆伇,给他们抬物、磨墨,近身侍候,而陈白起却独自一人而来,的确挺显寒碜的。

    陈白起不以为然,她现下只考虑她前来的目的。

    这个“御璟台”乃“登高台”的选拔场地,所聚集的士子几近乃整个原乡县甚至多个地区最负声名士族子弟,竞争很大。

    据闻中正官正于暗处巡视,观察着这些士子,再从中挑选具备上“登高台”的人选,她若想上,必须有所“佳绩”方可惹起人注意,毕竟寒门子弟博出位可比士族子弟艰难许多。

    而她这样出场引起的这一个关注,倒算是成功了。

    陈白起正准备想方设法之际,只见花树丛中,众人嬉笑欢乐之际,突然有一人看到她后,先是震惊,接着回过神后,却是直接抛下同伴,横冲了过来,指着她的鼻子便骂道:“你怎么会来到樾麓书院的!”

    陈白起后退一步,省得被人戳到鼻子,乍一看此人,只觉满眼的陌生。

    谁
1...8081828384...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