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桑家静
这虽本是一件脱了裤子放屁的小事,可季老汉身为青葭村“伍老”(编入伍的居民统称伍人),正巧与“里正”多少有些关系,陈白起托季老汉送了里正一袋子栗米(约三十斤),如此一番,陈白起这挖井之举得了证明,有了“官方凭证”,完全相当于持证挖井。
村中人一开始并不知道陈白起瘸着腿,拿着根细竹在村子的土地上这里戳戳那里跺跺是为何事,只是他们惊奇陈懒汉竟也脱胎换骨了,这洗净了脸面倒还真是人模人样的。
可哪怕陈懒汉长好了,他们长久以来的成见依旧没有改变,于是,一个二个都闲眼相待,并不搭理他,只看他搞什么明堂。
等陈白起将村子西、北、南村几近查遍后,终于凭相关知识找到三处可施行挖撅的井址,而这时,莫荆的“辘轳”也已经打造好了,他弄过来让陈白起看一看成品。
陈白起蹲在“辘轳”面前,一边摩挲一边度量,只觉他所用木料结实坚硬,承受力强,且尺寸精确度高,本来她觉得相差两三个毫米问题不大,但莫荆却较了真,衔接处几乎看不到缝隙的,而上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嗯,的确很不错!
对于陈白起的赞不绝口,莫荆却不以为然,他自是木工活不错,以往成品出问题,只是缺少在数据上,如今数据这一对应上,成品自然精准无比。
陈白起如今只剩三枚齐刀,还是之前给莫荆买东西给她剩下的,她想她既付不起他昂贵的薪资,想来高冷的莫荆也不稀罕她的薪资,便邀他留下来共餐以示报答吧。
莫荆表示“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莫荆走后不久,季老汉便笑呵呵地带着人手也过来了,总共有十个人,陈白起一看,都是年轻、猛有勇力之人,只是她估算了一下,认为需不着十个,只留下八个。
陈白起问其工人的工钱,八人皆声称他们是受伍老所托,不要工钱,只需供应一日二餐便可。
&
第302章 主公,开始造福一村(完)(2)
当然,亦有极少数人得知陈懒汉组织人挖井,心中还是多少期盼她能够成功,到时候村中有水,来年若遇上一个干旱年的话,便不会与往年那般凄苦了。
陈白起腿脚不便,不能下井干重活,只能守于一旁监工,而牧儿则给大伙上工地送饭。
他们先用“辘轳”架在井口,再根据井口大小拿铁器挖下去,挖到一定深度,陈白起便让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要注意用木头加固,防止土壤里水分多,易塌方。
这一步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却觉得这样做的确可以防范于未然,更是对生命起了保障,工人们都不怕费事也没有怨言,都肯干。
一边挖下去,一边上面用“辘轳”把下面的泥土用木桶取上来,倒在一旁。
但开工不到两日时间,陈白起不知因何原因便不让工人再继续深挖了,此时井身已达近五米,她决定换井址,并通知工人们休息两日,等得通知后再过来。
陈白起回到家中,却在苦恼挖井的构架如何铺整她并不懂,而她因有腿疾无法下井监工,她虽知全局,却难观细节,因此工人们架井防固与凿石砌阶等相关询问她时,她也难出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
她思前想后,她必须得找一个对挖井有经验的熟手能人来帮忙才行,否则这井难成事。
这件事情陈白起问过季老汉,季老汉说这挖井一般是找懂相术风水之士看过便可施工,他亦并不认识什么对挖井有经验的熟手。
于是陈白起又问工人们,可有这样的人。
工人们皆言不识。
最后,陈白起找到莫荆,莫荆这次倒是十分爽快地告诉她,他帮她找人,让她先等二日。
陈白起大喜过望,再三向他表示感谢。
莫荆却一下垮下脸,冷漠地将她扫地出门,翻脸又不再认人了。
陈白起望着紧闭的门口悻悻地想,这人怕是得了什么每月必会不舒服那几日的症状吧。
回到家中等了二日,莫荆果然带着一个青年黑黝壮汉过来,他一言不发将人一放她这里,他便掉头转身便走了。
陈白起已经习惯了他这种独立特行的气质了,于是并没有放在心下。
陈白起观这壮汉大冬天却穿着一件半臂上衣与绑腿长裤,脚蹬长靴,却是赵国流行下的胡装,他背着一个大包,里面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着什么,他微躬着背,走起路来哐当哐当地作响。
陈白起立即上前迎接,自是热情亲切,她先与他寒暄几句,不经意问了几样关于挖井之事,他当即抱拳答得是头头是道。
陈白起眼睛一亮,果然是懂行。
陈白起将人带入屋,给他端了一碗白开水,通过三寸不烂之舌,两人逐渐变得熟悉起来。
陈白起通过系统查看,这个叫梧桐的壮汉职业并不是挖井工,而是一名工匠,他也是墨家人,请这样一个工匠专家来进行区区挖井工事,陈白起虽觉对他而言有些屈才,但这一步对她而言意义匪浅,况且要在这青葭村挖井并非易事,这事估计以后他一接触便能知道,如今他的“不以为然”,以后怕是就得变成“迎难而上”了。
在开工之前,陈白起先带梧桐在青葭村四处看看,梧桐四处逛了一圈,不时地侦查地表与沙砂,他不知道通过哪种方法,竟断定这片土地难出水,更难拓井,听他话的意思隐有退意。
陈白起早知道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只是她却不放弃。
于是,她又带着梧桐去了她选井址的地方,让他看一看。
梧桐一一看过,却是又惊又讶,他道:汝乃奇人也,此三处乃青葭村唯一可能存在泉眼之所。
他又再看这第一个被挖下的井址,井壁竟有用木头加固,他心中恍然,的确,此处的泥沙松软易垮,如此一般倒可防范井内坍塌。
这本是他认为青葭村不可挖井的原因之一,如今却被她如此轻易巧妙地解决掉了,他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佩服。
陈白起道:这世上凡事都指着事在人为,在没有拼尽全力之前,不可轻言放弃。
梧桐只觉此话内涵深远,颇有几分名士励志之美,顿时便对陈白起一揖道:郎君心怀不凡之志,梧桐佩服。
陈白起立刻扶起他,风趣自嘲一笑:梧大哥不觉小
第303章 主公,一曲乐词群情激昂(1)
“陈懒汉”在青葭村的名声以往便是各种邋遢、好吃懒作,但亦只在少数范围内流传,如今却是“名声施於无穷”,广传开去。
要谈起这新挖的井的意义,对于整个青葭村乃其它附近村落而言,不可谓不大。
近年来原乡县周边年逢干旱,食水尚且不足,何况务庄稼农作,贫民足下的土脊,便意味着一年的收入与口粮缺乏,甚至难以承担各种赋税。
虽说这一口水井还解决不了整体大局,但这一口水井却让所有人一时看到了希望。
有了一口食水井,便意味着还可以再挖第二口,水可食可浇灌可引流截塘,妙处自不可言。
而就在“陈焕仙”大公挖井的名声大噪之际,以往本已沉寂下来的挖井汉们,心中的却是蠢蠢欲动,也纷纷效范起她来,可事实上,最终全都铩羽而归。
此番一试,他们才明白,这“陈焕仙”的井中能够挖出水,实乃“陈焕仙”之功,而非“陈焕仙”之幸。
青葭村因“陈焕仙”将食水井奉公,令大众受益,一时冷眼旁观的村民便都对她改了颜色,皆笑脸相对。
这口井陈白起有署名权,她亲自书写下三字,让工匠连夜于石板上拓文凿字,半涂漆上朱砂,翌日,井边竖起了一块棱角分明、字体鲜明的石碑,名曰——延丰井,指青葭村延年丰收之意。
众人提水时一看这碑面,口口相传,都直呼这口井的名字起得甚好!
经此一事,青葭村中便少了一个“陈懒汉”的称谓,却多了一个被人称作“陈延丰”的大善人。
系统:恭喜人物完成“造福一村人”的挖井任务,人物的名望值 300,人物的功勋值 120。(由于人物名声持续扩展,“造福一村人”的挖井任务的“功勋值”与“名望值”可持续增长)。
系统:恭喜人物完成“造福一村人”的挖井任务,获得奖励1000,灵龙冠x1,齐刀(币)x100(或换等价值的稻米、麦或栗米,比例1:2:3。)
道具名称:“灵龙冠”
道具作用:用于赠送士人增长好感。
系统:人物已达到3级。
系统:人物已达到4级。
系统:人物已达到5级。
系统:恭喜人物达到五级,“技能”列表可开启,“生活技能”可开启,“版块地图”可开启。
听着系统传来不断的报喜消息,陈白起简直喜上眉梢,不枉费她费尽心思一心一意地去挖井,果然这一趟收获颇丰啊。
特别是“功勋值”与“名望值”,不是定额定量,而是与日俱增,简直如她给水井取的名字一般延年丰收。
干出一件好事,陈白起不仅能够造福一村,更能够令她自己受益无穷,她恨不得再去多干几件利民利国之好事。
可是如这次青葭村挖井一般能够持续造福之事,却是难了。
陈白起看等级够了,便将“技能”列表开启,五级“巫医”的初始技能乃“召唤”。
等级:0(0/12)《注,召唤最高等级乃12级,亦就是12个技能点加成。》
属性:巫医系
目标:已身
技能描述:1、“召唤”可用低成本的代价去召唤巫医药侍。(巫医侍从1级可召唤1人,以些类推,人物将召唤的技能点加得越高,可召唤的巫医药侍便越多。
第304章 主公,一曲乐词群情激昂(2)
驴车行至县衙门外,望上六阶梯,门口处有两个齐兵守卫。
季老汉先下驴车,便让陈白起先在车上等候片刻,他去问一问情况,估计是怕带着陈白起会遭了怠慢,心中过意不去。
陈白起微笑颔首。
陈白起静默地等了没多久,便见季老汉搓着手,一脸颓废苦闷地归来。
陈白起笑了笑,亦不问他结果,她让季老汉先于驴车上等着,等她回头叫他出来时,他才出来。
或许是陈白起的笑容有着镇定人心的作用,季老汉竟安下心来,点头表示明白。
陈白起下了驴车,站在县衙的石梯下,此乃街道位置,过往人流不息。
陈白起背着手,面仰朝着县衙大门方向,便这样静静地站了许久后,便从附近地上捡来两块表面光滑如拳头大小的石头,一手一只,两石相叩,轻一下重一下,却是有一种轻快的节奏。
这时,已有不少人停驻下来,都好奇地看着她,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陈白起望着衙门方向,袍下生风,一个横指便着街道,张开嘴,朗声清唱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当下流行弦歌,这般言唱的方式,众人一听陈白起的声音与脆石相击的节奏相呼应,只觉得耳目一新,便纷纷停了下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莫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陈白起的声音随着歌词的感情转变而百转千回,她又唱念道:“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些歌词摹写的是伍人被征兵时耶通爷,指爷爷,母亲,妻子与孩子相送别的惨状,第二段自是传达伍夫心中的诉苦,这些情况都是贴近这几年齐国征兵的现况,原乡县城中不少人听后,相当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禁都融入陈白起所唱情景,湿了眼眶红了眼。
陈白起面色浅淡,却有几分悲天悯人之感,她两石重重一叩,如重鼓鸣耳:“边庭流血成海水,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赵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边庭,即边疆,血流成海水,形容战死者之多,这里讲的是家中缺了主劳力的艰难与困苦,亦表明伍夫上了战场九死一生的境况。
陈白起再道:“且如今年冬,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生男埋没随百草。”
此词一出,竟不少人抹泪痛哭了起来,那抽噎声确也悲苦。
这词可算唱出了他们普通贫民的心声,可不是吗
本来家境便穷苦,县中的赋税却日愈加重
第305章 主公,朝着名士之步迈出
县中鲁主薄一听有人在衙处弦唱聚集,这北集处乃是附近几县伍户出入最集中之所,心中恼恨,他四十来岁,面如钟馗黑壮髯腮,瞪着一双阴沉沉的大眼。
他本欲派人以武力将人驱散,便恰听外面的一声铿锵有力的少年清朗之声念到——“县官忙推脱,赋税从何出”时,便是一个机灵,顿住刹了脚步。
“尔去将人请来。”鲁主薄喊那前来通报的衙差。
衙差应是,便赶紧出去将人给请了进来,这一次陈白起便没有搪塞他“无事”或“不愿”,人很轻易便随他而去。
这时,那衙差便越发笃定这少年郎君定是为了伍人战死之减赋税与战功补贴而来。
鲁主薄亦不是傻人,他将陈白起上下一打量,便道:“尔乃何人,是为了郯境边廷伍人战亡补贴一事而来”
季老汉儿子参与的便是攻灭郯国一战,如今郯国被灭,齐国大肆瓜分郯国肥膏,便是余下一些给战殍盈野的伍人家属一些应有的补助。
此事亦是陈白起是经多方打探而得,她知道此次晋阳侯因大盛而开了恩德,只是这福泽却被一些心怀鬼胎的县中小官吏层层剥削,以种借口理由来粉饰太平,导致最低层最应受到补贴的伍户一家都没得到。
“此事小人尚且管不着,小人是为了那家中失去仅的一个儿郎的孤寡老人,最终却得不到丝毫来自国家慰藉一事而来。”陈白起道。
鲁主薄一掌拍在桌上:“尔是何人”
陈白起一礼:“小人不才,陈焕仙。”
鲁主薄乍一听只觉多少有几分熟悉,再细细一思,蓦然想起了此人。
这陈焕仙的名字他是听过的,他亦不记得从何人口中传来,只听说此人本乃学子,却因变故搬迁至青葭村中,他本穷苦潦倒,好吃懒作,靠一幼弟乞食予他维生,然这样一个人,却突然有一日愤发图强,卖了祖上贵物(此乃谣传)组织工人,尽心尽力为贫脊的缺水的青葭村挖了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