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有些人哪里有她们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彭大夫人不紧不慢的拿帕子沾了沾唇,问起真正重要的事来:“给卫家的礼物,送去了吗”

    绿玉会意的让到一边,彭顺家的便连忙上前来应话:“送去了的,三夫人说多谢,还还了一笼子玫瑰花糕。”

    彭大夫人嗯了一声,等处理完了府里的事物,听说儿子回来了,便又微笑起来,吩咐人去请。

    彭采臣是跟着怀仁伯府的几个公子哥儿们出城去了,他近日总觉得处处不大顺心意,便干脆出城跟着他们去跑马,到了如今才回来。

    等听说母亲找,便连忙换了衣裳赶去母亲房里。

    彭大夫人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眼,皱了眉头:“黑了些。”

    彭采臣倒是开心的,在外头跑了这样久,才觉得家中给他压下来的担子轻了许多,他不甚在意的笑了一声:“黑便黑了,男人家,要那么白净做什么”

    彭大夫人斜睨他一眼,伸手不轻不重的在他头上凿了一下,语气却是轻柔的:“女孩子家,可没有喜欢那等




第二章·大事
    外头还有栀子花的清香透过微风渗进屋内,李桂娘面色惨白的坐在原地,难得的竟懂事起来,她摇摇头,看着母亲,有些呆滞又有些茫然的道:“没法子了,母亲让我嫁吧。”

    她顿了顿,苦笑了一声,竟就认了命的模样:“阿晟说的是,我再任性下去,恐怕坏事还要一桩接着一桩,还要一件接着一件......”

    “我已经给母亲添了这么多麻烦,再闹出什么惹舅舅不开心的事,舅舅也不会再理会母亲了。”李桂娘神情重新又变得坚定起来:“可是母亲要是得罪了舅舅,以后又凭什么立足呢哥哥都已经死了!”

    她说到哥哥都已经死了的时候,声音猛然变得凄厉起来。

    知道是火坑,可是却连迈步走开都不敢了------她懂事了,可长缨公主宁愿她从不懂得。

    她闭了闭眼睛,把李桂娘搂在怀里,轻轻的拍拍她的头,嘴角忽然挂上了一抹诡异的笑:“阿晟”

    她笑了一声,把这个名字又咀嚼了一遍,轻声似乎惆怅似地叹了口气:“阿晟可真是懂事啊。”

    现在就来劝李桂娘认命了。

    来的可真是又及时又巧妙呢。

    长缨公主冷笑了一声,弹了弹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柔声吩咐石姑姑把李桂娘带下去休息。

    在带李桂娘下去休息之前,她握住女儿的手,认真万分的告诉她:“不必担忧,好好歇着。”

    等石姑姑回来时,她已经洗漱好了,正懒懒的靠在大红猩猩毡的靠垫上,看着垂下来的牡丹花纹的帐子发呆,见了石姑姑,才掀了掀眼皮问她:“睡了吗”

    石姑姑轻声应是:“哭累了,我让伺候的人点了安神香,很快便睡过去了。”她看着衣架上已经挂起来的织金的广袖锦衣,不由有些惊讶:“端王府世子生辰,您要去吗?”

    长缨公主凉凉的撑着头看了那件衣裳一眼,笑了一声:“能不去么”

    赐婚的旨意都已经下了,眼看着已经是姻亲的关系,四时节礼的礼数都要按照姻亲之家的关系走起来,否则的话成了什么样子

    到时候看在有心人眼里,又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石姑姑没有再说话,往香炉里重新撒了一把百合香,便轻手轻脚的上前接过了小丫头手里的美人锤,轻轻替长缨公主捶起腿来。

    长缨公主闭目小憩了片刻,过后便睁开眼睛下吩咐:“往长安长公主府送的节礼,今年较之往年再重一倍。过几天陈夫人家不是说要往普慈庵去做法会吗她既做法会祈福.....若是长安长公主府也有人去,便告诉我一声。”

    夜深了,不独长缨公主未睡,卫老太太也还未闭眼睛,她正听崔嬷嬷说起最近姑娘们的课业:“都极为不错,十一小姐仍旧认真......”

    崔嬷嬷抬起眼睛看了卫老太太一眼,不卑不亢的道:“十一小姐能屈能伸,将来是能成大事的。”

    卫玉珀仍旧没有放弃要学宫中规矩的念头,时不时的旁敲侧击的提起来,崔嬷嬷按照卫老太太的吩咐,也已经连消带打的拒了她的要求。

    崔嬷嬷是宫中的老人儿了,教导那些新进宫的女官们也是使得的,对着一个侯府千金也并不畏首畏尾,有些话说的并不客气。

    至少足以令那些没经受过什么挫折的千金们明白利害了。

    可是卫玉珀却始终能面上带笑,不管眼睛里透露出多少难堪,可面上的养气功夫却着实算的上好,竟硬是咬着牙低声跟她说一声嬷嬷说的是。

    而后针线荷包和衣裳又流水似地送往她房里-----照旧连孩



第三章·嫡庶
    可眼看着天便全黑下来了,卫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转头问花嬷嬷:“都有谁跟着去了”

    卫玉珀正好在此时进来,先给卫老太太请了安,把替卫老太太做的抹额拿出来,小心翼翼的捧到卫老太太面前,带着些期许和紧张的说:“祖母,这是孙女儿给您做的抹额,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心意......”

    她是花费了许多功夫做的,这几天不眠不休的,还得兼顾着功课,几乎熬的人都瘦了一圈儿,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微笑起来:“你有心了。”

    等花嬷嬷拿到她面前,她又看了一眼,上头绣着寿星公捧寿桃的花样,是秋香色的底子,光是寿桃便用了几色不同的丝线,看上去栩栩如生,的确是很用了心的。

    她便点一点头:“我很喜欢。”

    卫玉珀连眼睛都亮起来,喜不自胜:“祖母喜欢便好。”

    外头有林海家的在外头谈了探头,翡翠掀了帘子出去又进来,轻声跟卫老太太道:“七小姐回来了。”

    卫老太太才立即有了精神,连忙让人去请进来,又让人重新去厨房传饭:“怕在外头耽搁了,瞧瞧有没有她喜欢的胡辣汤,做一碗来。”

    天气热的很,卫安最近饭量越发的少了,她很是不放心。

    卫玉珀亮晶晶的眼睛便又一点点黯淡下去,站在一旁微笑着一言不发。等卫安掀了帘子进来,才上前跟卫安见礼。

    卫安是不必去学堂上课的,卫玉珀看了她一眼,又重新垂下眼帘。

    她总是跟家里的姑娘都不一样,可是就算是不一样,又能怎么家里的人处处都偏袒她,她要什么,不必抬手就有了-----前几天郑王还给她送来了一箱子的东西,听说是书,怕她无聊,专程给她送过来的。

    她一路披荆斩棘,踩着李桂娘等人扬了名,给家里惹了这么多麻烦,出风头的只是她,可家里却没一个人嫌她是个麻烦。

    卫玉珀心里正酸涩难当,就听见卫老太太笑着问卫安:“怎么样,可用饭了没有”

    她什么都不关心,也不问问卫安究竟去做什么耽搁到这么晚,竟只担心卫安用饭了没有-----何等偏心!

    卫安笑着点头:“用啦用啦,我是往怀仁伯府去的,难不成人家还会饿着我祖母别总挂心我,您好好用饭了没有”

    怀仁伯府......

    卫玉珀小心翼翼的插嘴:“姐姐去怀仁伯府啦”

    她对着卫安越发小心翼翼了,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

    卫安对着卫玉珀却很耐心,笑着点头:“嗯,去见了见丁夫人。”

    庆和伯夫人娘家姓丁,听说从前是不姓丁的,只是家族前朝时为了避祸,把姓氏简化了,便成了丁姓。

    卫玉珀一听就明白过来,知道卫安是去看那位未来的继母了,抿了抿唇笑了笑。

    哪有继母会看原配留下来的孩子顺眼的

    卫安现在急着去献殷勤恐怕也没用。

    她轻轻在心里舒了口气。

    卫老太太已经开始絮絮叨叨的问起卫安在怀仁伯府如何的事来,唯恐她受了欺负,没人要她走,可卫玉珀就是觉得自己不当留在这里,急急的告辞出门。

    梁嬷嬷便在她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提醒她:“姑娘,您不是来问七小姐,明儿穿什么衣裳的吗”

    卫玉珀站定了脚,回廊里的灯笼都亮着,四周亮堂堂的,可她心里却觉得漆黑一片,半响才冷冷的反问了一声:“还需要问吗”

    问什么呢

    问题不在于穿什么,问题在于身份。

    在外人看来,她穿的再富丽堂皇又有什么用卫安才是那个既占了郑王嫡女的位置,又占了定北侯府定北侯嫡女位置的那个。

    她



第四章·提示
    卫阳清给卫玉珀的是一对玉璧,玉色通透润泽,细看里头还有深深浅浅的流通的墨色,灯光一照华光异彩,姚姨娘连忙立起来摆手:“这个太贵重了.....她一个小孩儿家,用不上这样贵重的东西......”

    姚姨娘是当真担心,本来女儿的心便越发的大了,等卫阳清再这样纵容下去,恐怕心要越发的大......

    卫阳清便摆了摆手:“这有什么不过是些孩子们玩儿的东西。”

    现在唯有这个女儿在他身边,又算是贴心了。

    他想着,怅惘的叹了口气。

    姚姨娘那些原本到了喉咙里的话倒不好再说了,皱了皱眉头,到底还是亲自往女儿房里去了一趟,问不出什么,只好交代她第二天去普慈庵要谨言慎行,不许闹出什么是非来。

    卫玉珀眼里尽是不耐烦,冷冷的牵了牵嘴角,始终一言不发,等她说完了,才眉头也不皱一下的吩咐人把第二天要用的衣裳首饰准备好。

    卫安今天去了怀仁伯府......

    不知道丁家那位二十三岁也还未嫁出去的老姑娘,看见郑王这个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继女会是个什么心情

    她这么想着,心情才勉强好了一些,总算是能闭上眼睛了。

    汪嬷嬷也正跟卫安说起那位丁家姑娘来:“是个很知道礼数的......”她快手快脚的替卫安把头上的钗环都亲自给卸下来,笑着问卫安:“您觉得她好相处么”

    丁家姑娘二十三岁了也还未嫁出去,可是性情却着实很好,至少今天一整天下来,对着卫安,是足够的亲近的。

    这亲近又并不敷衍和过分,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是个知道分寸的人,怪不得郑王会同意这门婚事。

    卫安笑了笑,不知道说些什么,片刻后才点头:“是好相处的......”

    只是丁家姑娘好相处,她那位姑姑庆和伯夫人却不好相处,而丁家姑娘如果是个没主见的,往后总是不大好。

    她洗漱完毕出来,玉清正好进门,轻声跟她说:“姑娘,赵期那边有急信送过来,林跃就在二门处等着......”

    卫安便有些惊讶,皱了皱眉头,重新披了衣裳,想了想便让人把林跃叫到前头的花厅里。

    林跃也不遮遮掩掩,一见卫安便直奔主题:“姑娘,赵期让我给您带个口信,说是明天的法会,让您小心些。”

    这话传的有些没头没尾,卫安挑了挑眉,问他:“没了”

    林跃自己也一头雾水,挠了挠后脑勺点头:“赵期就是这么说的,还说什么日子碰的巧了,正好还是端王世子点长明灯的日子.....他知道的就这些了。”

    卫安嗯了一声,手指放在桌面上敲了敲,对林跃点了点头。

    汪嬷嬷陪着卫安往回走,忧心忡忡的摇头:“没头没尾的,小心什么呢这个赵期,也不晓得把事情说的清楚些,这么不上不下的,让人七上八下的没个底。”

    卫安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在心里都过了一遍,心里倒并不是很担忧,明天普慈庵的法会是给卫玠相看陈绵绵而办的,她不能不去。

    可是陈夫人为了避免相看不成功的尴尬,特意用了祈福法会做名目,请的人也都是些亲近的通家之好,陈家清貴,卫家勋贵,光是这两户人家去,普慈庵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接待。

    除了那些普慈庵挡不住的贵人们,还能出什么事

    外头月色正浓,汪嬷嬷下了窗户,让玉清和蓝禾好好伺候着,等到第二天又早早的起来,等着卫安梳洗妥当了,才寻了空隙问她:“咱们要不要把事情告诉王爷一声”

     



第六章·意外
    彭凌薇觑着卫安的脸色,又笑起来:“我六哥就是个喜欢喝酒的,平时总爱四处去搜罗酿酒方子,曾经还为了找陕西白家的桃花酿的秘方一掷千金,被我父亲狠狠罚了一顿......”

    彭六,彭采臣。

    彭家人上一世对她这么热切的时候,在她前头给她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这个坑让她家破人亡,让她连当一个母亲的机会都没有,她摔得面目全非,付出的代价惨痛无比。

    上一世是因为要给楚王办事,要给卫家栽赃一个罪名,好让临江王背上诛杀自己人的名声,那现在呢

    卫家还有什么彭家可图谋的地方

    或者说,彭家这一世这么接近她,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卫安面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彭凌薇便又自顾自的笑起来:“说起这个来,更好笑的也还有呢,从那以后,我六哥便不敢再这样不务正业了,可是这爱酒的毛病却还是没改,只是他虽然喜欢喝酒,却极有分寸,平时从不喝醉的,别人都送了他一个外号呢,叫千杯不醉。”

    她语气里带着自豪与骄傲,轻轻瞥了一眼卫安。

    彭采臣也的确是足够优秀了,他们家中如今没有爵位,他便很下苦功苦读,以十二岁的年纪中了秀才,是一等一的好材料,他一进京城,便拜在了河东书院裴正英名下进学,天才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

    也是因为彭家的子弟们都这样的出色,所以方皇后才这样忌惮德妃。

    卫安轻轻勾了勾嘴角。

    卫玉珀却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她当然听得出来彭凌薇话里话外夸自己哥哥的意思,可她也看得出来卫安的态度敷衍,甚至算不上敷衍-----卫安根本是全然没把彭采臣放在眼里的,彭凌薇说了这么多,卫安连一个字都没有多问。

    她听过父亲谈论彭采臣,说若是卫玠有他一半的聪颖,卫家便有望了云云,这样优秀的少年郎,偏偏家世又这样好,还这样谦逊有礼.....
1...8788899091...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