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叔侄二人说话间家人摆上酒席,二人就在这书房中开始喝了起来。
菜肴上齐后佟养甲将仆人赶了出去,低声问道:现在你将和谈的详细经过和叔叔说一下!
佟图昌这才将离开南京后之事详细的和佟养甲说了一遍,除了和孝庄搞破鞋的事没说外其他都说了,就连会见佟图赖也说了个详细。
佟养甲一言不发的听着佟图昌再说,等佟图昌说完后低声问道:陛下答应将武昌交给满清了?
皇帝并没有亲口说答应,但是也没反对!
佟养甲点点头说道:应该差不多,武昌孤悬在外,每月给武昌二十多万百姓运送钱粮就是个大数字,不如给了满清,将战线收缩至九江,这样补给起来也方便!
武昌虽然被多方势力祸害多次,但是毕竟还留有二十多万人口,这些人每月的粮食都要从江西运去,实在不划算。佟养甲负责军事后勤,自然知道的门清。
叔叔,您让我引诱满清攻打咱们,侄儿想问问到底为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分开皇帝的注意力吗?
佟养甲听侄子这么问起来,叹了口气说道:哎!孩子,以前你官位比较低,不知道朝堂上一些事情。叔叔这么做一部分真是为了引开皇帝的注意力,钱礼德那个笨蛋自己不小心,被皇帝注意到,我这是帮助他。但是主要原因是不想让马明远继续做大!
佟图昌不解的问道:叔叔,满清来进攻可以不让马明远做大?侄子不明白!
现在明面上叔叔我和马明远分庭抗礼,但是自己知道自己的难处,叔叔我已经被马明远压的喘不过气来!半年前老夫从钱礼德处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马明远有一本小册子,上面记着两项国策,一个叫摊丁入亩,一个叫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佟图昌也做过半年多布政使,还是知道一些政务的,现在听叔叔这么说吓的倒吸一口凉气。
嘶!这可是两个狠招,马明远如果将这两项政策公布于众立刻成为全天下读书人的敌人!
你懂什么,你只是看到了表面。马明远老奸巨猾,没有皇帝的默许他敢拿出来吗?这个册子在他家出现也正证明了皇帝已经准备开始实施这两条!
叔叔,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扳倒马明远可好?
佟养甲叹了口气,自己这个侄子是挺聪明,但是对朝堂上的分析还不到位。现在这个皇帝可不是万历天启那样的皇帝,被一些文人用大义挟持住,万事不敢动弹。神武皇帝可是个狠人,对待挑刺的文臣向来杀起来不手软。
佟养甲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这个家伙懂什么?咱们这个皇帝你也不是不知道是什么心性?你说老夫敢直接反对吗?
佟图昌一想倒也是这么回事,不过现在这种好机会不利用实在可惜了。
可是叔叔,现在这种机会不利用太可惜了吧?
叔叔自然知道,不过要好好策划一下。你没回来的时候叔叔已经将这个消息放出去,让南直隶那几个大地主知道,现在南京文官圈子里有人已经知道,每天开始有人去马明远府上骂街了!
叔叔,这么做有用吗?马明远可是有皇帝的信任,只是骂街能让皇帝回心转意?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叔叔并不是希望皇帝回心转意,而是让马明远和南直隶这些大地主势成水火,让皇帝在马明远和大地主之间没了回旋余地,只能取其一!
佟养甲说完看着佟图昌一脸白痴相看着自己,恨得不成钢的骂道:你这个家伙这次回来多看看书,没事别总去妓院!
佟图昌听叔叔说破自己的爱好,不禁有些脸红,可是马明远和大地主闹翻了有什么关系?
佟养甲训完侄子后接着说道:你想想,如果这两年里南直隶这无战事,皇帝必定站在马明远一边,强力推行那两条新政,至于那些大地主当然一个个不得好死!可是这个关键时候满清和朱由榔那边一起兴兵来攻呢?换做是你应该怎么办?
佟图昌这才明白自己叔叔手段多么狠毒,先放出声来马明远要搞新政,自然南直隶那些大地主不能同意。这个时候满清再来进攻,可就将皇帝放在火上烤了,保南直隶的安全就要牺牲马明远,保新政就要将南直隶这些大地主往满清那边推。依着佟图昌对皇帝的了解,一定会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舍弃马明远,到时候首辅下台,作为次辅的叔叔自然可以上位了。
想到这佟图昌赶紧起身给佟养甲倒上一杯酒,恭喜道:侄儿先恭喜老叔可以当首辅了!佟养甲哈哈笑着将酒喝光。
不过佟图昌还有一点没搞明白,按照叔叔说的他是反对新政的,而皇帝是支持新政的,如果战事平复,皇帝再要推行新政怎么办?
叔叔,皇帝虽然能为了自己舍弃马明远,但是侄子知道,满清的实力远远不及咱们,将来早晚有一天满清要被击败的,如果那时候皇帝还要推行新政怎么办?
佟养甲喝了杯酒,冷笑道:那就推行好了!
什么?推行新政?那样南直隶那些大地主怎么办?
你这个家伙,我什么时候说和南直隶那些大地主结盟了。皇帝的新政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叔叔我当上了首辅自然要为朝廷为皇帝负责,到时候叔叔会力主推行新政!至于那些大地主吗,他们已经风光了几百年,也应该为我们这些湖广新贵倒出位置了!
佟图昌听着佟养甲阴冷的话语,心中直冒寒气,真是庆幸自己是佟养甲的亲侄子,要不还不知道被他怎么算计呢!这次为了扳倒马明远,竟然用南直隶数十家大地主当垫脚石,要知道皇帝朱宏三的性格是要么不做,做就做绝。现在这些大地主为难朱宏三,将来这帮家伙自然都得不了好去。想到数十家大地主一共将近上万口人,一半都要掉脑袋,佟图昌就觉着自己的脖子也有些丝丝冒凉气。
其实南直隶那些地主一上来就着了佟养甲的套,佟养甲虽然不是湖广出身,但是作为湖广新贵的代表怎能为你们旧阶级说话。佟养甲虽然和马明远两人不对付,但是在维护湖广集团利益上那是高度一致,区别只是在于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湖广集团的代言人。
所以当佟养甲得知新政小册子在马明远手上时大喜过望,这可是扳倒马明远的好机会。而那些南直隶大地主们只不过是佟养甲为了达成自己目的的工具而已。用朱宏三的话来说,你们都是些土财主,老子用屁眼想出来的主意都能玩死你们!
第六百五十四章 开始了
朱宏三手下这四大谋士一个个都坏的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唯一算是不错的也就是马济远,不过并不代表他不会使用手段,只是不屑于而已。剩下的马明远冯自用佟养甲都是一路货色,本质恶劣再加上这二十多年官场的历练,一个个滑不留手,心思深沉。
而反观南直隶那些大世家,正如朱宏三说的一样,都是一些没见识的乡下土财主。如果当年如徐阶等还活着,自然能看清楚佟养甲的小花招,但是徐阶以死,他的子孙再也没当过大官,小聪明可能有,但是这种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上的手段可是没有了。
这些南直隶的政坛小白羊碰到佟养甲这种大灰狼,自然要被吃的毛干爪净,一点不剩。
不过在朝堂上也不是没人看透佟养甲的伎俩,他的政治盟友钱谦益就看的门清。不过老钱并没有说什么,一是老钱太了解皇帝是个什么德行,为了自己能活到善终还是远离南直隶那些大地主为妙,第二就是老钱也希望佟养甲干掉马明远,毕竟钱谦益在内阁中排在中游,如果马明远被干掉他的名次还能往上提一提,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个看清佟养甲套路的就是马明远,马明远身为当事人自然清楚现在京城里粮价飞涨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佟养甲和那些大地主勾结也有了解。不过马明远并没有将佟养甲的小手段放在心上,因为马明远的情报不对称,他不知道佟养甲已经和满清达成协议,准备趁着朝廷没防备的时候动手。
马明远看到的是朝廷已经和满清达成合约,而广西的朱由榔被打的不敢动弹,没了外部压力皇帝自然能保证对自己的支持,所以马明远打得主意是等到京城粮食危机在发酵,然后对妨碍新政的大地主们和佟养甲来一次总清算,彻底将佟养甲这个绊脚石清理出内阁队伍。
接手佟养甲的人选马明远都想好了,那就是被发配到地方当两广总督的冯自用。虽然冯自用总和马明远唱反调,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二表哥,再加上自己对他有起复之恩,希望冯自用能了解自己的苦衷。当然,四大谋士的另一个,自己大哥马济远是绝对不能进内阁的,只要自己在内阁一天就绝对不能让大哥进入内阁。
就在各方势力都心怀鬼胎的时候,倭国派遣军的第二批三百八十万石粮食运回来了。不过朱宏三并没有让商船大张旗鼓的在码头上卸货,而是利用夜色偷摸的在南京官运码头卸完。朱宏三打得主意就是尽量利用手中的粮食换取大地主的白银,反正现在粮食不缺。三百八十万石粮食完全够南京城里城外二十万贫民吃上一年,如果再加上点土豆玉米什么的替代食物,吃上两三年也不是不可能。
那些大地主显然手中并没有多少存银,在看到朝廷几乎无限制供应稻米后放弃了收购市面上的稻米,自然稻米的价格回落到一个银元一石的合理价位,朱宏三通过这次小小的行动获得了两百多万两白银,加上倭国抢来的几百万两,神武三年的军费就有了着落。
不过那些大地主并没有想这么算了,在哄抬物价失败后,这些家伙有祭出来第二个招式,那就是上访!不过在明代不叫上访,而是叫请愿。
早在明朝初建之际,朱元璋就下令起草了生员不得干政的禁令。想以此来吓退儒生,使之不敢问政。然而万历崇祯年间,政治腐朽社会黑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人民反抗斗争连绵不断。文人们便冲破生员不得干政的禁令,集结起来,讽议时政,臧否人物,且规模愈演愈大,声势越来越强。生员们动辄批判郡守,责骂有司,编制歌谣来制造公众舆论,所谓迩来习竟浇漓,人多薄恶,以童生而辱骂郡守,以生员而攻讦有司。非毁官长,连珠编于街衢;报复仇嫌,歌谣遂授于梓木。
读书人一唱百和,造成强大的声势。他们以自己的是非标准来衡量朝廷官员的得失。他们和朝廷对立到内阁之所是,外论必以为非;内阁之所非,外论必以为是的地步,这种舆论起到了强有力的干政作用。
这种干政传统在明末达到了**,而标志**件正是那封大骂阮大铖的《留都防乱公揭。公揭也就是大字报,说的什么咱们不管,但是就是这种不合法度的大字报竟然达成了干政的目的,而阮大铖也被迫躲到山中隐居。
时间到了神武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南京城里闹腾多日的粮食危机已经解除,城中百姓也开始准备过年。而读书人也准备明年的春闱。
明年也就是神武三年,也是朝廷定的大比之年,所以在神武二年的秋闱结束后,很多来自全国的举子并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南京备考。
就是十二日早上,这些举子们发现在南京国子监的大门上贴着一份揭帖,上面大骂当今首辅马明远,身为读书人竟然想要上书朝廷取缔读书人的特权,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暴露在全国读书人面前。
这份大字报一出全南京城的读书人立刻哗然,这等自掘坟墓的事情竟然出自哪个科举神童马明远手中,所有的举子都不太相信。不过这好说,国子监这里距离南城的马府并没有多远,上百个读书人一起赶到马明远府外,让马明远给个说法。
当然,到了马明远府外府门并没有开放,马明远也没有出来给这些热血青年一个说法。在这帮青年举子眼中这还了得,我们是国家的后备力量,你马明远算个屁,当了首辅就不见人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几百个举子竟然放火烧了马明远的府邸。
马明远本来就在府中,哪想到这帮举子敢动手烧了自己的家,幸亏马明远还算年轻,手脚利落。这才没死在火场中,不过偌大的马府被烧成一片白地。
消息传到皇宫里让朱宏三大喜,这帮南直隶臭老九终于忍不住出手了,不怕你们动手,只怕你们不动手。现在朱宏三有的是手段将屎盆子扣在那些臭老九头上。
朱宏三在第一时间派出五百锦衣卫和两千巡检司官兵,将马府街周围几个街道团团围住,力求不要跑了一个闹事的举子。
锦衣卫一共抓获两百七十二人,其中为首者三十七人,名单报上来后朱宏三一看就愣了,因为为首的第一个就是河南归德府人,侯方域。
当年侯方域在南京被满清占领后,和李香君失散,他没办法只好回到河南归德老家避难,同时到处打探李香君的消息。
本来侯方域以为大明就这样完了的时候,那个以前被他看不起的楚王朱宏三异军突起,竟然能打败满清在江南的几十万军队,重新占领南京。
河南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这里从南京传来的消息光怪陆离,什么样的都有。有说楚王借的天兵天将,一个个都会口吐红光,祭起法宝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反正什么消息都有。
侯方域身为读书人信奉的是君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是不信这些的。不过他对那个无耻的楚王很感兴趣,想要去南京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同时也要寻访一下李香君。正好这个时候南京礼部传来消息,神武二年在南京举办秋闱,在明年神武三年三月重开春闱为国选材。
得到这个消息的侯方域告辞自己的老父妻儿,孤身一人来到南京。
侯方域逃难多年但是书本并没有扔下,到了南京很容易的考取了举人,也就留下来等候明年三月的春闱。
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发生马明远要实行新政的事情,侯方域家在河南是有名的大地主,土地虽然没有十万亩也有个一两万亩,这个新政如果实行的话可是要了侯方域的老命。同时侯方域想到和自己父亲有深交的马明远竟然这样,侯方域气的第一时间跟着队伍去了马家。
朱宏三看到侯方域的名字也很好笑,想起他当年来武昌要和马小芳成亲,最后被自己搅和的事情。
朱宏三对坐着的马明远说道:马先生,为首的三十七人都已经抓到,你猜猜有谁?
马明远听朱宏三这么问就是一愣,难道还有自己熟悉的人?
马先生,第一位就是你们马家的世交,侯方域,就是那个侯朝宗!
马明远一听有侯方域也有些为难,马家和侯家两代人的交情,当年侯恂和马明远的大伯马国安交好,要不也不能和侯家结成亲家。同时马明远在游历南京之时和侯方域也有过交往,对他的学识文采也很欣赏,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对头。
马明远想了想说道:陛下,臣想要去见见这个侯方域,请陛下恩准!
哦?马先生为何要去见他一个举子呢?
陛下,明年的会试是新朝第一次论才大典,这么多的举子被送进监狱实在不好。并且侯家在官场故旧很多,臣想争取侯方域,毕竟他和南直隶这些大地主交集不多。
第六百五十五章 麻烦事
(谢谢书友xcl1988xp的捧场!)
朱宏三听马明远要去天牢看侯方域,知道这个家伙打的什么算盘,什么为朕为国家着想,那都是托词。根本的还是马明远心中有些不舍,为了这个首辅付出这么大值不值?
不过朱宏三也没说破,你既然想要当这个首辅,就要承担责任,哪有只吃肉不挨打的盗贼?
二哥说的很对,你去看看那个侯方域吧,希望他能为国为民想清楚。如果他真的幡然悔悟,朕可以宽恕他!
朱宏三并不反对马明远去看侯方域,因为朱宏三知道新政和士人集团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这可不是你们两家是什么故旧就可以的。
事情也正像朱宏三意料的那样,半个时辰后马明远灰头土脸的回来复命。
哦?二哥怎么这个神态?那个侯方域不听劝吗?
马明远叹了口气不说话,原来他好心好意去见侯方域,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这个世交,可是没想到刚见面侯方域上来就是一顿臭骂,什么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等等,没办法马明远只有灰头土脸的回来。
看到马明远这样朱宏三心中暗骂:这帮臭老九,真是死到眼前都不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