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佟图昌赶紧离座跪下叫道:陛下,冤枉啊!当时使团上下被满清关在驿站里,不能接触外人,臣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化妆出去见了臣的亲戚!但是臣可以保证,佟图赖也拉拢过臣,都被臣严词拒绝,并没有给陛下丢人!
看到佟图昌吓成这个样子朱宏三笑道:起来吧!朕并没有不相信你,真要信不过你也不能派你去和谈了!
佟图昌听皇帝这么说才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起身又坐了下来。
佟图赖领你进宫了吗?都看到谁了,将事情经过详细讲来!
陛下,臣进宫见到了满清皇太后,臣据理力争不卑不亢,那皇太后最后被臣对大明的忠贞所慑,才答应和我大明缔结合约!
朱宏三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问道:合约除了纸面上的还有其他什么条款?
为了不留把柄,佟图昌并没有将和满清一起对付朱由榔的条款写到正式合约上,毕竟当卖国贼对付自己人实在不好听。不过佟图昌已经在给朱宏三的奏折上说明还有秘密条款,不过要等到自己单独面圣的时候才能说。
佟图昌现在听皇帝问起赶紧回答道:陛下,满清皇太后希望我们能让出武昌府,他们才能渡江进攻桂王的军队!
武昌可是长江上的重镇,没了武昌南京上游只剩了一个九江,如果九江再丢了那根本就无险可守了。除了这些武昌还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先帝的陵寝还在武昌县,不知道皇帝能不能同意。佟图昌边说边偷眼观看朱宏三,害怕皇帝一气之下将自己拉出去砍了。
出乎佟图昌意外的是朱宏三并没有生气,朱宏三只是在合计让出武昌合不合适。
朱宏三现在占领的武昌府和周围的咸宁嘉鱼大冶一带,在满清和朱由榔之间形成了一个楔子,说句实在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如果将武昌府给满清,那自己的防线就要收缩到九江,虽然安全区要退后二百多里,但是也让满清和朱由榔彻底接上火,这么看好处还是挺多的。
不过朱宏三并不想在佟图昌面前多谈军事。佟爱卿,你这一去大半年,也应该回家歇一歇了,朕给你半月假,回家好好陪陪家人,新职务过后由内阁任命,下去吧!
听到皇帝要给自己升官,佟图昌心中大喜,自己再升一级就是巡抚了,那可是正经的封疆大吏。
朱宏三看着佟图昌欢天喜地的出去,对身边的李承恩说道:老李,你去锦衣卫看看,如果赵孟关回来让他来见朕!
赵孟关作为锦衣卫的属官,回来第一时间就去拜见指挥使钱礼德,同时将使团里所有官员的一言一行汇报给钱礼德。
赵孟关正在汇报之时,门外有卫兵进来禀报:指挥使大人,门外李公公过来了,说是有陛下的口谕!
皇帝的口谕事情重大,钱礼德赶紧带上指挥使衙门中的所有官员出门迎接。
李承恩本来就和钱礼德不对付,当年在舟山时钱礼德差点死在李承恩手中,不过现在李承恩有口谕在身,钱礼德没办法只能跪倒施礼。
不知李公公来锦衣卫有什么事?
李承恩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呵呵,钱指挥使快快请起,皇爷的口谕并不是给你的,皇爷要见见赵孟关!
赵孟关一头雾水,他虽然是锦衣卫,但是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能见皇帝?
李承恩对赵孟关说道:赵镇抚,咱们走吧!莫要让皇爷等急了!
赵孟关看了看钱礼德,低声说道:指挥使大人,末将失礼了!说完站起来跟随李承恩出了衙门。
钱礼德看着赵孟关的背影若有所思,皇帝要见赵孟关干什么?以前调用文官的监视记录不都是经过自己吗?难道皇帝对自己不信任了?
赵孟关跟着李承恩进了皇宫,来到文华殿门前,赵孟关低声问道:厂公,不知陛下召末将来有何事?
李承恩嘿嘿笑了一声:赵大人,你的时运来了,以后飞黄腾达了不要忘了咱家可好?
赵孟关被李承恩笑的不知所措,赶紧说道:这个请厂公放心!赵孟关听李承恩不说什么原因,也不敢再问,只好跟着进入文华殿。
赵孟关以前在东莞坐堂时见过朱宏三,不过那时朱宏三只是一个有两个臭钱的宗室,哪里放在赵孟关眼里。可是后来朱宏三被封为楚王,再后来成为监国最后称帝,赵孟关就再也没见过朱宏三,两人的身份实在差的太多。
赵孟关进了大殿不敢抬头,跪地磕头口称万岁。
朱宏三微笑着说道:老赵起来吧!
得到皇帝的允许赵孟关才敢站起身来。
老赵啊,朕与你认识也有七八年了吧!
回陛下,末将与陛下从崇祯十五年相识,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朱宏三点点头,站起身来来到赵孟关身边说道:老赵,朕在潜邸的老人大概数你职位最低吧?
这句话赵孟关可不敢回答,职位当然最低,赵孟关出身广东,不是朱宏三的湖广旧部,再加上不受钱礼德待见,自然干活最多,提拔最晚。
嘿嘿,末将从一个坐堂百户到从四品的镇抚使,都是陛下的恩典,末将对现在很满意!
听到赵孟关言不由衷的话,朱宏三笑道:哈哈,老赵你也会拍马屁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指挥同知
朱宏三听到赵孟关小心翼翼的回答,笑道:老赵,你放心!朕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人!你现在先将北上和谈的情况汇报一下!
赵孟关看到朱宏三和颜悦色心中长出一口气,他可是知道对面这个皇帝心狠手辣,自己不是他的湖广嫡系,还是小心些为妙。
赵孟关将北上和谈之事详细的说了一遍,有确切证据的和没有证据只是估计的都详细说明。
朱宏三其实早已经都知道使团内部的事情,他除了锦衣卫这一套情报机构外还有东厂那一套,所以今天问赵孟关只是看看他老不老实,能不能托付他大事。
自从去年南昌城外有人陷害太子开始,朱宏三感觉到锦衣卫内部有些事情自己不知道,这是在太让朱宏三心中害怕了。作为一个独裁者竟然不能掌握自己情报机关在干些什么,那还是独裁者吗?
所以朱宏三派出了东厂掌刑千户罗起凤以查办太子遇袭案为由,其实暗中调查锦衣卫到底瞒着自己做些什么。
事情经过半年多的查证,查到很多事,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主要是那个传令兵死的太突然,不明不白的死在前线。
涉及到军队就更让朱宏三害怕,如果只是在南昌的马如风要收拾太子还好说,可是锦衣卫和军队掺和到一起那就麻烦了。
可是东厂的调查也就到此为止,所有的线索都随着那个传令兵的死断了,朱宏三没办法只好传令给罗起凤先查到这吧。
不过朱宏三并没有打算就这样了,他除了锦衣卫东厂外还有一条隐秘的密探系统,那就是军中的情报系统。这套系统中的密探都是朱宏三当年亲自挑选的,忠心上完全没问题。可是他们传回来的消息马如风并没有动作,和太子遇袭案也没什么牵连,这就让朱宏三有些挠头了。
马如风和这事没牵连,那只剩下一个了,就是锦衣卫中有人在往军队中伸手。想到这朱宏三不禁不寒而栗,这个人想干什么?情报系统和军队勾结你想干什么?
所以朱宏三打算在锦衣卫系统内部挑选一个人,用来暗中查办这件事,这样作为锦衣卫中另类的赵孟关就成了第一人选。
赵孟关出身广东,并不是钱礼德嫡系,而且赵孟关这个人能力还是不错的,在永安州招安海盗和江西策反金声桓证明了他的能力,所以朱宏三准备用他来好好整顿一下锦衣卫。
听赵孟关汇报完北上之事后,朱宏三点了点头说道:老赵啊,你这次办差朕很满意!你也知道朕的事情太多,以前可能没注意到你们这些非湖广出身的人,让你受了些委屈!
赵孟关听皇帝这么说,感动的热泪盈眶,他当小老婆这几年,受尽了钱礼德和王显的欺负,现在听皇帝这么说心中感觉到自己受的欺负真是值了!
陛下。。陛下请不要这么说,末将为陛下办差是应该之事,陛下也升了末将的官,末将并没有什么委屈!
朱宏三看赵孟关表忠心,点点头说道:好,你这么想让朕很欣慰,起来吧!
老赵啊,你知道朕管这么大一个摊子肯定不能面面俱到,锦衣卫中就出现一些问题,朕需要你去为朕查个清楚!现在朕升你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负责南镇抚司,位列王显之前,你可能担此重任?
赵孟关一听皇帝让自己管南镇抚司,并且还升为指挥同知,心中激动的好悬没脑溢血犯了。锦衣卫全称为亲军都尉府,最高长官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官职是正三品,指挥使以下就是两个指挥同知。虽然指挥同知是名义上的二把手,但是中国官场向来是一把手说了算,所以两个同知基本上算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不过赵孟关这个指挥同知可不一样,皇帝亲口说了让他掌管南镇抚司,这样一来就是指挥使钱礼德对南镇抚司也无权过问。南镇抚司是什么机关?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监察人员管理等职责,是锦衣卫中的锦衣卫,手中权力巨大,以前向来是钱礼德亲自掌握。现在皇帝开金口将南镇抚司交给赵孟关,怎能不让他感激涕流?
赵孟关也是有玲珑心之人,听皇帝这么说哪里还不知道皇帝什么心意?赵孟关赶紧双膝跪地说道:末将谢陛下信任之恩,末将保证接掌南镇抚司后一定肃清锦衣卫中的不法之徒,让锦衣卫上下人等都掌握于陛下之手!
朱宏三要的就是赵孟关这句话:好!只要你用心办差,将来北伐成功朕保证不会亏待你的。你下去吧,具体事情有李承恩交代你怎么办!
朱宏三看着赵孟关跟随李承恩出去,心中冷哼道:钱礼德,但愿这件事你不知情,如果南昌之事真是你所为的话就不要怨朕不顾交情了!
交代完赵孟关事情后,朱宏三就把这件事丢在脑后,虽然钱礼德有些不受自己控制,但是朱宏三是开国皇帝,他相信现在如果要拿下钱礼德,也只需要一封圣旨的事情,钱礼德那些布置在如铁石一样坚固的皇权面前,和鸡蛋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朱宏三担心的是自己内部的问题,现在经过自己努力,周围的事态还算平稳,北方扬州正在和满清做交接,估计在一年内满清不会有什么动作。广西的朱由榔也在准备进入四川,虽然四川被张献忠和豪格两方面祸害的够呛,但是还有几百万的人口,也算一块不大不小的肥肉。
朱由榔在两年前吃了梧州的亏后,应该能有所收敛。等到自己将武昌交给清军后,清军和朱由榔就正式的交上火,到时候自己守住九江南昌,可以保证整个江西省都在自己手上,只要给自己两年的时间,自己的实力就会成倍的提高。
想到当年自己年轻时的构想一点一点实现,朱宏三不禁面露微笑,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运作,现在终于见点亮了!
现在摆在朱宏三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南直隶这些士绅问题,这帮家伙盘踞在南直隶浙江多年,年头长的世家在唐宋就开始在南直隶经营,势力更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他们大部分都是农业立家,自然要将人口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许农民和佃户离开自己的土地。
可是以朱宏三为代表的新兴勋贵集团是以工商业起家的,他们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低廉的原料供应,而人口被地主固定的土地上,丝绸茶叶等原料还牢牢的掌握在大地主手中,所以朱宏三的新贵们和大地主们有不可化解的矛盾。
朱宏三在刚进入南京时,已经借着打击投降派的机会消灭了一些地主,但是更多的大地主并没有投降满清,而是做起了骑墙派,这让朱宏三十分为难。如果和平时期还好说,直接编造几个罪名,然后派出锦衣卫和军队抄他们的家就好了,可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手段狠了很可能把他们推到满清那边。虽然家国大义被这帮地主老财喊得山响,不过朱宏三可不相信他们能有这么高的觉悟,自己命根子都没了还大喊为大明尽忠?
朱宏三打算借着这两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将南直隶这些士绅一劳永逸的解决掉,既能化解尖锐的土地矛盾,还能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算是一石二鸟了。
朱宏三拿起太子的奏折看了看,这几日太子做的很不错,在城外设立了八个粥厂,用来给那些流民施粥,同时在城里缓慢的释放从倭国抢来的五十万石稻米。朱宏三想的是反正那些大地主手中有钱,自己抢来的稻米成本为零,你们既然想要抬高粮价正和朱宏三心意。虽然五十万石大米没多少,但是要知道倭国那边赵国良还在不断的抢,估计几百万石没问题,现在南京城里一石大米三个银元,和白银四两多,朱宏三估计那些大地主也就能坚持一个多月,毕竟他们产业很多,但是现银也就那么几百万两。
等到将他们的现银吸的差不多,朱宏三在随便找个名义将他们抄家,到时候卖出去的稻米又分文不差的回到自己手中,想到这朱宏三不禁心中暗喜:古人诚不欺吾啊,来钱快还是要学雍正那套,什么也不如抄家快!
就在朱宏三对未来抱着希望时,和谈功臣佟图昌也回到自己家中。当然他的家在福建,正在往南京搬迁途中,现在他要去的家正是他叔叔,内阁次辅佟养甲的家。
佟图昌来到叔叔家门前,门口的门子看到佟图昌来了赶紧上前行礼道:二爷回来了!奴婢给主子请安!
佟图昌虽然是佟养甲的亲侄子,但是年纪并没有差多少,所以佟养甲府中都是称呼佟图昌为二爷,毕竟佟养甲已经有儿子出生,再称呼佟图昌为少爷夫人会不高兴。
第六百五十三章 倒马
(谢谢书友xcl1988xp的11张月票!我会坚持下去的!)
佟图昌和佟养甲感情很深,毕竟一起亡命江湖十多年,现在到了家门口佟图昌心中十分激动。
佟图昌对迎接的门子说道:起来吧!我叔叔回来了吗?
回二爷,老爷刚从内阁回来,正在书房更衣!二爷稍等,奴婢进去通报一声!
佟图昌掏出二两银子交给那个门子:不用了,我自己进去吧!
佟养甲的府邸是当年保国公朱国弼的府邸,不过随着朱国弼倒霉,这座府邸被朱宏三赐给了佟养甲,现在称为佟府。
佟图昌刚进二门,就看到管家佟福出来迎接。
佟福看到佟图昌赶紧单膝跪地说道:二爷回来了,正好老爷刚才还念起您,说今天您下午能回来,让老奴出来迎接!
好!佟福起来吧,带我去见叔叔!
佟福带着佟图昌来到三门里的佟府书房,佟养甲身穿一身藏青色长衫正站在门口处迎接佟图昌。
看到叔叔亲自出来迎接自己,佟图昌赶紧上前双膝跪倒:叔叔在上,侄子给叔叔行礼了!
佟养甲点点头,伸手扶起这个侄子说道:快起来吧!老夫本来以为你要在北方过了年才能回来,哪想到这么快就将差事办妥!上午老夫在内阁时就听说使团回来了,知道你下午要回家,这才丢下手中工作回来见你!进屋吧,一会儿让佟福摆上接风宴,叔叔给你洗尘!
佟图昌跟着佟养甲进入屋中,有仆人奉上茶水,佟养甲问道:这么样?一路上可顺利?
叔叔,黄河以南还算不错,流民很多但是饿死的还不多。但是过了黄河进入山东地界就是另一番样子,到处是死人,官道上不远就有一处烂葬岗,好一点的用一层薄土盖一下,更多的是无人管的死尸堆。侄子听护送我们的锦衣卫千户说,山东还算不错,临近的河南更是出现大面积的人吃人,听说整个河南省只有十几个府城还有活人,其他各地人口不是逃难就是做了别人的食物,太惨了!
佟养甲叹了口气说道:没办法,河南一地自从崇祯六年流寇流窜到此后,就没了安生,不是流寇就是满清,现在更成了三不管之地,自然一片凄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