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这个千总的话提醒了金声桓,他叫过来一个亲兵说道:命令下去,让所有守城官兵节约物资,不到关键时刻不得使用震天雷!

    城中的震天雷一共不到一千多枚,德胜门这里也只有三百多枚,这种利器那能浪费到城下这些老百姓身上。

    金声桓此令一下城下的老百姓可就倒了霉,被震天雷炸死算是安乐死,现在要被檑木断龙石等砸死可难受的很。

    虽然断龙石等守城工具是可回收工具,可是城下的人实在太多,没半个时辰檑木狼牙拍等工具已经损坏不少。狼牙拍的尖刺间的缝隙更是被碎肉填死,已经不堪使用,檑木的尖刺也多有损坏,毕竟人的骨头的还是很硬的。断龙石这种傻大黑粗的工具还算好些,不过大量的血浆脑浆沾到上面,每次提上来后都要军兵用水冲洗,大大减少使用的效率。

    一个多时辰后,天色已经见晚,德胜门外的尸山已经堆到和城墙一平。看到尸山堆成,清军的前线总指挥谭泰命令将汉人百姓驱散,下面就要看满清八旗的健儿了。

    金声桓看到百姓渐渐退去,就知道敌人要开始总攻了,金声桓大声的喊道:做好准备,鞑子要上来了!

    何洛会在后面早已经等得不耐烦,得到谭泰的命令后带着一万正白旗精锐开始攻城。

    来到城下何洛会看到尸体搭成的通道只有不到三丈宽,也就是并排只能通过十个人,一万人要全都上来天亮也过不去。

    何洛会想了想让自己的一百白牙喇亲兵打头阵,这帮家伙每人身穿三层重甲,除了一些重兵器入铁锤狼牙棒等兵器,其他的刀剑根本造不成致命伤害。他们的任务是在城墙上稳固据点,后边是五百正白旗精锐,何洛会还留了三千人在城下用弓箭压制城头的明军。

    这个时候已经天黑了,双方都没有退让的意思,城下和城上都点起了篝火,开始夜战。

    在篝火的照耀下,金声桓等来了第一波清军,他知道能不能挡住第一波冲击最为关键,所以在开始就投入了自己的五百人亲兵卫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金声桓的亲族,这十几年和他南征北战,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放到部队完全可以当一些把总百户的中级军官。这些人也知道城破后的下场,所以各个都准备好和清军死战。

    双方士兵很快在城头碰面,也没有什么废话直接开打,两边都是精锐,立刻碰起了朵朵血浪。金声桓的卫兵虽然都是老兵,但是碰到以杀人为职业的白牙喇就不是对手,经过初步的碰撞后明军开始步步后退。

    金声桓看到自己这边不是对手心中着急,他看了看城外,足足还有好几千清军正在顺着尸山攻上来。看到尸山金声桓突然发现可以在这个大尸体堆上做点什么,尸山上部只有不到十米宽,如果用炸药把其中一段炸塌,这不就可以阻止清军攻城了吗!

    想到就要开始做,金声桓赶紧叫来一个百户,让他用重金挑选几个死士,趁着夜色缒城而下,在尸体堆中部用火药桶炸开一个缺口。

    计划很成功,现在城上城下的注意力都在城头,完全没人看到几个人悄悄的下了城。随着一声巨响,用十万人搭成的尸体通道也被炸出一个五六丈的缺口,城头上的清军彻底失去援助。

    不过那些白牙喇亲兵不愧是久经战阵,看到自己后路被断,剩下的七八十个白牙喇兵毫不犹豫的从城墙上跳了下来,回归本队。

    他们跑了,城上还剩下的五六百正白旗精锐可就没有好运气了,这些人纷纷被占了绝对优势的明军砍死,尸体抛到城下。

    在清军中观战的谭泰看到功亏一篑,气的大骂,这个时候灰头土脸的何洛会也回来了。

    大将军,末将无能,没能攻上去!

    这个时候谭泰也不好说什么,问道:现在你有什么好主意?

    大将军,我看接着让汉人百姓攻城,不过这次让他们每人背个土包,这样由土填补尸体间的缝隙,明军的火药桶就发挥不了作用,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道形成后非常结实,可以承受住我们的马匹,这样马匹也可以冲上城头,我相信这样南昌可以一鼓而下!

    谭泰也觉着这是个好主意,赶紧命令部下去办,同时对何洛会说道:何洛会,我再给你一万蒙古骑兵,这次你要拿不下南昌那就两罪并罚,你知道吗?

    何洛会也没办法,心中暗骂谭泰,嘴上只能答应。

    金声桓打退一次清军进攻后松了口气,不过他也不敢大意,对面的清军大营人影晃动,不知道还要干些什么。

    现在其他几门都已经传过来消息,除了永和门外其他几门都是佯攻,永和门那里和这里差不多,不过王得仁那面攻城的都是汉军旗和蒙古人,战斗力比满洲兵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王得仁守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现在已过了子时,也就是半夜了,金声桓倒是希望清军不在攻城,可是事与愿违,在经过准备后清军再次驱赶着百姓上来。不过这次大批百姓不在赤手空拳,而是没人背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布包,不知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这次清军没用明军动手,直接等到百姓走到炸开的缺口前开弓放箭,大批百姓填入缺口,很快被炸开的缺口被填满,接着清军的马队顺着尸体通道上来了。

    金声桓看到清军用骑兵攻城大吃一惊,骑兵的冲击力可不是步兵能抵挡的,金声桓赶紧命令士兵用长枪建起拒马,抵御骑兵的冲击。

    这次清军带队的是攻城先锋何洛会,这家伙被谭泰压的没办法,只有亲自上场。骑兵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冲上城头,和明军站在一处。

    其实城墙上地域狭窄,根本不适合骑兵的冲锋,如果金声桓能组织好防御,只要抵挡住第一波的冲击,完全有的打。可是明军从昨天中午一直打到半夜,一口饭一口水都没吃,体力实在支持不住,再加上跟随何洛会上来的都是白甲亲兵,第一次冲锋明军就被打散队形,在城墙上形成了一个几十米的空白区。

    何洛会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带着十几名亲兵又来了一次小冲锋,这下明军受不了了,一些人竟然被马撞得掉入城下,城墙上几十米的空白区被扩大成上百米。

    金声桓一看大事不好,如果再让这十几个骑兵闹下去城墙就丢了。金声桓赶紧拔出腰刀,准备亲自动手上前拼命。可是已经晚了,就在这个空档,从后面冲上来将近一百名骑兵和数百人的满清步兵,这可不是能轻易压下去的了。

    清军骑兵在何洛会的带领下反复冲锋,在宽阔的德胜门城墙上硬生生占领了一块半里长的城墙,城下的正白旗精锐如同潮水一样登上城墙,城破就在眼前。

    何洛会看到已经站稳脚跟,叫来自己弟弟胡锡,六弟,你带上一千人冲到城下,打开城门,这个大功一定要落到咱们兄弟手中!

    胡锡点点头带着人顺着刚占领的通道下城,不过城门也不是那么好开的。守城战中城门是弱点,所以守方刚开始都是用巨石土块堵门,一些大城还设有铁闸门,可不是一时半刻能打开的。

    金声桓看到清军分出一堆人去开城门,也赶紧派出两千人去拦截,并且让人给其他几门送信,说自己这边情况危急,让他们派出援兵。

    最先派来援兵的是永和门,永和门和德胜门同属北城,有城墙连接,自然调兵迅速,不过王得仁那边也在苦战,只是派来了两千援兵。过了一刻钟南门和西门的一万援兵派了过来,这让金声桓这里缓解不少。那几个门战事没有这么激烈,士兵体力还保存很多。

    生力军的到来让战事处于僵持阶段,现在清军占了半里长的城墙,已经上来五六千清军,但是德胜门大部分还在金声桓手中,兵力也是金声桓占优,加上其他几个城门的援军,德胜门这里已经有三万明军,清军和明军谁也吃不掉谁,只有在城墙上拼消耗。

    谭泰看到何洛会毫无进展,气的大骂,命令各个八旗佐领将手下的白牙喇兵集合起来,凑了不到一千人,全都给城墙上的何洛会送去。




第四百三十七章 援军来了
    当这些白牙喇生力军的加入,城头争夺战起了变化。战局一点一点向不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金声桓看到这样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防线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想到这金声桓看了看城里自己家的方向,不知道儿子金道明能不能带着两个孙儿逃出生天。

    经过一夜的苦战明军损失惨重,金声桓看到一个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死去心中悲伤。反正已经这样,家里都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还是了断为好,省的落到清军手里生不如死。

    想到这金声桓就要横刀抹脖子,刚要动手就被边上的亲兵拉住。

    大帅,你看那边是什么?

    金声桓顺着亲兵所指方向望去,隐隐约约听到了鼓声。

    现在天色已经放亮,现在节气正是深秋,所以早上雾水很大。整个南昌周围笼罩在一片大雾中,一里地外根本看不到人影。

    虽然看不到人影,但是鼓声和军号声却是能听到。金声桓一听大喜,这种特殊的鼓声正是广东新军那种小鼓发出的,看来是援兵到了。

    大概是城外的清军也得到了消息,本来已经在城墙上占尽上风的清军纷纷退了下去,已经筋疲力尽的明军看到清军退去,一个个连欢呼的力气都没有,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气。

    何洛会本来眼看就要胜利了,不知道为何谭泰派人通知自己撤退。满身是血的何洛会回到大营,看到谭泰问道:大将军,我就要占领德胜门了,为何让我下来!

    谭泰铁青着脸,说道:刚才传来消息,昆都的五万蒙古骑兵不知道被什么人击败,全军覆没,只有不到两千人跑了回来!

    何洛会大吃一惊,五万人的骑兵说没就没了?对方的是什么人?

    大将军,昆都好酒贪杯,不会是他喝多了假传情报吧!

    谭泰摇了摇头,昆都是好酒,但是这种大事我相信他不会不知道轻重!现在先不要下定论,十王也知道消息,正在大帐中聚将,咱们快去吧!

    何洛会跟着谭泰来到多铎的大帐中,外围失败的消息对多铎影响很大,本来就灰白的面色更如白纸一样。多铎这个时候正在询问前方逃回来的一个蒙古千夫长,正是他带回来昆都失败的消息。

    战事进展不顺,多铎也十分着急,强撑着身体问道:你说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五万人马不到一个时辰都丢光了!还有昆都呢?

    那个千夫长战战兢兢的说道:回禀尊敬的十王殿下,我们蒙古人接到军令后在昆都统领的带领下驻扎在南昌十五里外的生米渡,到半夜时也没有什么情况,昆都统领就叫了几个万夫长去他那喝酒。可是在快天亮的时候一个外出巡逻的千人队回来报告,发现大批军队行军的迹象,昆都统领借着酒劲带上全体人马准备打一场胜仗,谁想到就在生米渡口,明军战船趁着大雾冲出,他们的火炮十分厉害,每一炮就能打倒我们十几个战士。昆都统领本来想趁明军立足未稳消灭他们,没想到就在江边被明军的火炮击中,尸骨无存!其他的兄弟看没办法打都逃了,小人深受皇恩,回来给十王报急!

    多铎和帐中将领们一听才放下心来,原来昆都的五万人马并不是全歼,而是被打散了。满清将领都知道这些蒙古人什么尿性,现在的蒙古军队可没有他们老祖宗成吉思汗时那么能打,也就骑射功夫强些,战场搏斗可能还不如汉军旗。所以大家都以为五万蒙古人都被明军打个措手不及,在统兵的昆都死后才鸟兽散了。

    多铎放下心来,接着问道:你看清对面是那里的明军了吗?打的什么旗号?

    当时天黑,并且江面上起大雾,小人实在没看清,只是看到江面上都是战船,最大的几艘有南昌城墙那么高!

    此话一出让多铎心中一动,难道是广东明军水师来了?他作为满清的高层可是知道当年长江口的大战,上百艘清军战舰都对付不了明军五艘海船,并且在江阴还被人家抵近射击,打死了一个亲王一个贝勒。当时的大船正是那种船舷和城墙一样高的大海船,难道这次从长江来到南昌了?

    多铎想了想不可能,长江口距离南昌这里上千里,沿途都是清军控制区,不可能都打到门口了自己还没接到消息。更何况那种大海船吃水深,在长江上还能航行,进入鄱阳湖水系根本无法动弹。多铎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所以然,索性不想了,想什么也不如打一仗,现在南昌战事正处在关键时刻,如果不消除明军援军这个外患自己就会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正在多铎沉思的时候,外面传令兵来报,在永和门外五里处发现大批身穿奇怪衣服的军队,打着正是明军的旗号。

    多铎听传令兵这么说心中大喜,他正是害怕明军在江边依托巨舰的火力,这样自己这边可不好对付,很有可能让南昌城里的明军突围成功。可是没想到对面明军的将领不知道怎么了,竟然弃舟登岸,想要和自己来一场野战,他不知道我八旗健儿打野战没怕过人吗?

    对面的明军有多少人?

    回十王殿下,大雾还没散,还看的不清晰,但是目前看不到两万人!

    营中众将一听只有两万人不禁鼓噪起来。

    殿下,只有两万人,请给末将两万人马,末将定去取来明将的首级!

    殿下,给我一万人就行!

    看着各位将领纷纷要请战,多铎挥了挥手,让这帮家伙停止喧哗。

    谭泰,你带领何洛会等将领将南昌围住,不要让城里明军冲出来让我军腹背受敌!城外的明军我亲自对付!

    谭泰一听多铎要亲自动手,赶紧问道:十王,这种小事还是让末将去吧,您的身体。。。

    多铎笑了一下,说道:我这身体估计不行了,南昌这仗打完把大军交给你,我要回北京养病,这次战斗就算是我的终战吧!

    谭泰听多铎这么说也没办法,只有抱拳答应。多铎没有调动围城的军队,只是将预备队的两万两白旗精锐和一万蒙古骑兵一万汉军旗带上,这在多铎眼中已经完全能对付那两万广东的明军了。

    等到多铎准备好已经到了辰时,也就是后世早上七八点钟(古代时辰说的费劲,以后都按后世二十四小时算),这个时候太阳升起,南昌城外的大雾已经散去。城里城外的明军和清军都能看到站在永和门外五里处的广东明军。

    广东明军大约不到两万人,排成十六个方队,每个方队前面有五队火枪兵,后面不远处是火炮部队。现在明军队形已经展开,身上穿的上红下蓝军装在早上的太阳照耀下,分外好看。

    援军的到来让南昌城里的守军士气大振,加上清军停止了攻城,没有守城任务的文官纷纷跑到永和门上观看,就连德胜门的指挥官金声桓也来了。

    湖广督师姜曰广正在看热闹,没想到金声桓也来了,赶紧问道:郡王,你怎么来了?德胜门那边怎么办?

    姜大人放心,那边我已经交代了副将,现在清军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广东新军身上,不会攻城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派兵出去接应一下援军?

    听姜曰广让自己出去接应,金声桓赶紧大摇其头,上次自己好容易攒起来的五千骑兵出城连个浪花都没激起,现在他哪敢在出城去!

    姜大人万万不可,鞑子贼酋多铎十分狡诈,肯定想到我军能出城接应,必定在城外设置好陷阱,还是不要出城为好!

    姜曰广想了想也是,半个月前的骑兵对决他可是亲眼所见,可是城外的援军近在眼前,不出去还不好。

    郡王,你说广东新军能有多大胜算!

    这句话可是问对人了,金声桓可是在赣州吃过广东新军的大亏,不过那种丢人的事金声桓不想多提,现在听姜曰广这么问只好说道:小王估计胜负五五之数,如果清军只有几万人大概广东新军能借着火器犀利取胜,可是现在对面的清军足足有十几万人,而广东新军只有不到两万人,所以末将不看好广东新军!

    金声桓和王得仁的手下都是广东新军的手下败将,他们也纷纷点头同意自己大帅的看法,也不看好新军能取胜。
1...235236237238239...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