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所以这次马明远从新修订了奏折,特意把冯自用的铁杆王云昌叫来,就是让他传个话,这次是皇帝的意思,让冯自用不要不识好歹。

    马明远听完王云昌的话后,拿起茶座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问道:这次是皇帝的意思,难道冯大人还敢反对皇帝吗?

    听马明远话语间有不悦的意思,王云昌心中暗骂:冯大人也真是,你们神仙打架非要我掺和里面干什么?

    王云昌心中这么想,但是嘴上陪着笑说道:马大人放心,我会把消息传给冯大人,这次是皇帝的意思,我想冯大人应该不会弃权了!

    看到王云昌这么说,马明远满意的点点头,端起茶杯说道:天色晚了,本阁就不送王大人了!

    看到马明远端茶送客,王云昌赶紧站起身来躬身告辞。

    说是天晚,王云昌那敢回家搂着小妾睡觉,出了门赶紧上轿又风风火火赶往冯自用的府上传递消息。

    就在王云昌走后,马府书房屏风后走出来一个人,长的中等身材,身穿一领灰色布衣长衫,长得风流潇洒,正是号称云间三子之首的陈子龙。

    陈子龙是肇庆知府,身负屯田安置流民的重任,这几年干得十分出色,再加上和皇帝朱宏三的关系很好,这次准备北伐南京时被委任为浙江布政使。陈子龙表面上是钱谦益的学生,再加上是浙江人,以前也是复社的骨干之一,正是铁杆的东林党人,所以这次钱谦益才推荐陈子龙出任浙江布政使。

    但是让钱谦益想不到的是明明是自己的学生,其实陈子龙是马明远一党。

    陈子龙比马明远小三岁,当年马明远游历南直隶的时候在南京一见如故,再加上这二人都是为国为民的大知识分子,更是相见恨晚,最后陈子龙还和马明远一起去了趟湖广武昌,见了见那个神奇的小子朱宏三。

    陈子龙回到南直隶后继续为了这个残破的王朝奔走,可是南直隶以钱谦益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醉生梦死,每天就知道喝酒玩女人,国家大事一点不顾。陈子龙看到这样对钱谦益开始非常失望,不过陈子龙那时候只是个举人,身份地位根本上不了台面,没办法他只有回家闭门读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龙终于在崇祯十年中了进士。可是到了北京发现那里和南京差不多,朝中的大佬争权夺利,什么事都干就是不干人事,陈子龙一气之下辞官回乡奉养老母。可是没过几年,天下大乱,皇帝上吊,李自成占了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

    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陈子龙毅然告别妻子儿女,只身来到南京,成了兵科给事中。陈子龙本来以为国家现在这个样子,朝中那些大佬应该看清形势了吧,那想到南京小朝廷只有一年的寿命,还闹出了三大案。紧接着陈子龙看到自己老师钱谦益的丑态,在大雨磅礴时跪在南京城外迎接清军入城。钱谦益的那一跪彻底让陈子龙对自己的老师死心,也对自己的红颜知己柳如是不值。至此,陈子龙彻底在思想上和东林党决裂,陈子龙回乡后变卖家产,组织了一股义军,在松江一带抵抗清军。

    就在这个时候一伙锦衣卫打着楚王的旗号找到陈子龙,说楚王已经到了广东,请陈子龙去广东见面。陈子龙这才想起当年和那个少年的约定,就这样带着队伍投奔了当时还在崇明岛的李植,被李植委任为参军,并在半年后奉诏来到广东,和朱宏三马明远等当时旧友见面。

    其实以陈子龙和朱宏三的关系,直接给个侍郎也不为过,但是朱宏三现在已经在广东打开局面,虽然官员很缺,可是正常的官僚构架还在。有了这些构架就制约这朱宏三不能枉为,这也算中国古代的一种特色吧,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都可以的。

    对于朱宏三不能委任自己重要官职陈子龙根本没放在心上,其实他很想去地方,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来,而不是靠关系让人看不起,所以当朱宏三任命他为肇庆同知时慨然应允。

    陈子龙和张煌言大概是明末仅有的几个有能力有理想有魄力的官员了。到了肇庆任上,陈子龙积极配合知府徐大立,为安置流民做了很多事,一年后徐大立走后,向朝廷推荐陈子龙接自己的位置。

    陈子龙在处理政务的同时,越来越发现钱谦益那套理论不适合这个乱世,反而是当年朱宏三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正确性,通过和马明远的书信来往,陈子龙和马明远越发亲近,现在更是成了马明远的亲信军师。

    而马明远虽然身为湖广派的头目,但是湖广派中各派系林立。本来马明远还能依靠自己大哥和冯自用,可是随着马小芳的死,付文龙竟然提出让马如烟当皇后,这已经侵犯到马明远的核心利益,那就是必须保证朱海的太子之位稳固。所以从那次争立皇后开始,马明远和自己的大哥越发疏远。马明远也知道自己大哥马济远不满意,因为自己占着内阁,马济远迟迟不能入阁。

    当年朱宏三的四大谋士马明远冯自用马济远佟养甲,除了马济远没有入阁,其他都已经入阁,这才是马济远拱马如烟当皇后的真正目的。




第四百一十四章 官绅一体纳粮
    马明远其实也知道自己大哥不满意,但是马家只能有一个人能入阁,那只能是自己。当年自己为了补偿大哥,已经把大哥的亲家付文龙弄进内阁,没想到这样大哥还不满意,竟然想要在太子的事上和自己叫板。虽然事后马济远已经给马明远来信解释这件事的经过,说明自己这么做只是想保证马家的长盛不衰,但是这种理由骗骗小孩子还行,那能骗得了政治老油条马明远。

    正因为这样,马明远事实上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在湖广派内部根本没有盟友。现在是因为广东派实力强大,湖广派才放弃争端,团结在马明远麾下和广东派死磕。但是只要广东派倒台,就是湖广派决裂的开始。马明远也心知肚明怎么回事,所以才拉拢陈子龙当自己的军师。

    而陈子龙经过这十几年的坎坷,也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愤青举人。经过北京官场的见闻南京官场的历练,再加上国破家亡的刺激,陈子龙已经成为一个不次于马明远的政治老油条。加上马明远拥护嫡长子朱海,和陈子龙的道德观一样,在马明远向自己示好的同时,立刻就加入马明远阵营,成了马明远的狗腿子之一。

    今天正好陈子龙到广州拜见朱宏三,准备和北伐大军一起去浙江任职。而马明远这边正好赶上这么个当口,所以找来陈子龙给自己出谋划策。

    陈子龙在屏风后听了许久,他对马明远的那个请立银行发行银币疏也知道的很清楚,这里面也有陈子龙的一份功劳,当年马明远也征求过陈子龙的意见。刚才听到王云昌走后才从屏风后出来,走到屋中落座。

    陈子龙等到仆人把茶水收拾下去,换上新的茶水,才对马明远说道:仲明兄,我看明天朝会冯自用那边还有反复!

    马明远一愣,问道:人中,何以见得?

    陈子龙喝了口茶水,接着说道:仲明兄,这份请立银行发行银币疏你还没看清吗,主要阻力那里是本地士绅,是他们身后站着的大批官员。这本奏折一上,无疑断了他们的进项,他们不闹才怪!

    马明远叹了口气,根本原因他也知道。统一货币后地方官员收入的一大块火耗就没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人家不和你闹才怪。马明远也是体制内的人,也在火耗上有好处。但是他也是没办法,他主管财政,现在财政状况吃紧,没有额外的收入根本无以为继。但是这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马明远作为铁杆的太子派,如果不能完成皇帝的任务那就会给太子丢分,很有可能让朱海失去太子的位子,所以马明远完全是被朱宏三逼着上的这份奏折。

    人中,我也是没办法,现在国家成这个样子,而国库空虚,现在北伐在即,没有银子一切都是白扯,所以这份奏折我是一定要上的!

    哎!仲明,你可要想好,当年张太岳只是动了动表皮,他死后家人什么处境你可是清楚!

    人中,我这么做也是希望将来太子上位,能保护我的家人,至于身后名声!人中,当年咱们在湖广时你可忘了,咱们不是要做商鞅和张居正吗?

    陈子龙听好友提起年轻时候的梦想,叹了口气说道:大凡改革家没有好下场,仲明你可想好了!

    马明远咬了咬牙,狠狠的说道:如果明天那帮家伙还不同意,那也就不要怪我了,我这还有一份奏折,人中你看看!马明远说完从袖口拿出一份薄薄的奏折交给陈子龙。

    奏折很短,只有不到五百多个字,陈子龙一目十行的看完,看完后陈子龙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叫道:仲明,这奏折是谁给你的?千万不要泄露出去,一旦泄露你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啊,就是太子登基也不会为你平反的!

    马明远交给陈子龙的正是后世满清雍正皇帝搞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要知道中国三千年的传统中,官员贵族向来是不交税的,这一传统一直到满清雍正皇帝才被打破,当然雍正也就被骂个贼死,篡改诏书得位不正残害兄弟逼死母亲等等屎盆子都扣在他脑袋上,最后死了也被说成死无全尸。知识分子为何这么埋汰一个皇帝,正是因为自己吃了好几千年的蛋糕被雍正皇帝一脚踹翻了。一个皇帝动了知识分子的蛋糕都被骂成这样,身为知识分子的马明远如果上了这份奏折会被骂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陈子龙看完后赶紧站起身来到火烛边上,把那份奏折一把火点了。马明远也没阻止,只是看着那份奏折变成一缕青烟。

    陈子龙烧光奏折,低声说道:仲明,这种危险想法是谁和你说的,这完全是把你往火坑里推,还有现在天下大乱,正是需要全天下士绅团结奋进的时候,这份奏折一出不都把他们推到满清那边去了?

    人中,你知道这是谁给我的吗?正是咱们那个神武皇帝!

    陈子龙听马明远这么说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是神武皇帝的主意。陈子龙真不知道这位皇帝是精明还是傻帽,这种激进的政策放到天下太平的时候都不一定能成功,现在天下大乱,他还想搞改革?

    仲明,皇帝怎么能如此不懂事,现在天下大乱还要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不是把全天下的士绅往满清那边推吗?

    马明远木然的摇摇头,说道:人中不要着急,先听我说,这个想法不是这几天才有的,是我和皇帝在武昌时闲谈,谈到天下大势如何解决,皇帝才把这个想法说给我听!

    陈子龙听到那个混蛋皇帝不准备推行这个政策,不禁松了口气,坐下来喝了口水,说道:仲明,还有这种事情绝对不要说出来,你知道这件事泄露半分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啊!

    马明远那能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当年他年轻气盛,被朱宏三忽悠的以天下为己任,答应有机会一定推行这种变法,可是随着阅历和官位的增长,才知道那这么容易推行,当年完全是被朱宏三那个混蛋利用了。

    马明远虽然在心中暗骂朱宏三,但是表面上还要维持自己为国为民的形象,对着陈子龙说道:这份奏折的本意是好的,如果陛下能北伐成功,光复大明,我想请人中贤弟和我一起来推行这个新法,人中贤弟以为如何?

    陈子龙如何不知道马明远是要拉着自己分担罪名,但是变法如果成功那立刻成为名留青史的大人物,身为文人那个不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就是臭名也好啊。

    陈子龙咬咬牙,说道:好,仲明兄,我答应你,但是一定要等到全国太平后,知道吗?

    马明远听陈子龙这么说也点点头,毕竟拉一个是一个,两个人一起挨骂好过自己一个人苦扛。

    今天晚上必定会是个不眠夜,就在马陈二人在这秉烛夜谈的时候,隔着马府十几条街的冯府,王云昌和冯自用二人也在密谋。

    王云昌将马明远的消息传递给冯自用,然后问道:冯阁老,明天你看这件事能怎么发展?

    冯自用叹了口气,他是朱宏三集团稳健派的代表。冯自用上次反对马明远的银行新政,其实是不想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实行新法,虽然现在江西福建已经落入神武皇帝之手,但是广东的整体实力还是最弱小的。新法是好的,冯自用也知道现在财政什么情况,但是如果新法实行中出现什么问题,影响到兴复大明这个总体目标,那新法还不如不实行的为好。

    冯自用为了新法问题也和朱宏三谈过,认为现在不是推出新法的最好时机,但是皇帝朱宏三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现在携北方大胜的时机正是推出新法的好时机。而冯自用深受冯若舒的教育,要做一个皇帝派,看到皇帝如此坚持也就不说其他反对意见了。

    虽然冯自用不提反对意见,但是在他心中还是比较抵触这个银行新法。今天听王云昌带来马明远的口信,心中一叹说道:师弟,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云昌虽然是冯自用师弟,年纪比他还大上几岁,但是没办法,仕途上达者为先,只有恭恭敬敬的回答道:阁老,如果单纯从财政部尚书这一职位上来说,卑职完全同意这个新法,银行的建立将极大增加财政部的权力,卑职当然高兴。可是从国家大势上来看,新法的推行确实有些不合时机!

    冯自用听王云昌这么说,问道:这么说你也反对了?

    王云昌那敢给冯自用准确的回答,自己还是不牵连到高层斗争为好。

    王云昌听冯自用这么问赶紧说道:阁老,卑职只是一部尚书,这些国家大事还是请内阁的几位大人来定,卑职照章执行就是了!

    冯自用看了看这个滑头,站起来说道:本阁深受君恩,绝不能看到国家发生危难,所以本阁决定明天朝会还是反对新法的推行!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会
    王云昌没想到冯自用这么执拗,皇帝的话也敢不听,小心的问道:阁老,那马阁老那边不通知一下!

    冯自用摇了摇头说道:不用,新法绝对不可实行,和马明远说了到让他们有了防备。王大人这没你的事了,可以回家了!

    王云昌巴不得离这件事远远的,听冯自用这么说赶紧起身告退。

    看着王云昌离开,冯自用叫来一个家人,让他拿着自己写的一封书信出门,去往陈子壮府上。冯自用心中默念,二弟,哥哥对不起你了,但是这种时候实行新法实在不是时机,为了国家只能这样了。

    朱宏三大概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懒的一个,和李世民朱元璋根本没法比,就是后世雍正乾隆这样的守成之君也没法比。朱元璋定的早朝是三日一朝,当然这种制度被后任的几个懒鬼皇帝破坏殆尽,万历更是几十年不上朝。

    换朱宏三当皇帝后,作为一个现代人实在不想天没亮就要起来上班,所以来到广州之后朱宏三就改动了朝会制度。将三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这还是内阁成员和皇帝几人的小朝会。全体三品官员参加的大朝会改为十日一朝,也就是每月能见到三次皇帝。当然这只是商讨国家大事,平常内阁几个总理大臣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面见皇帝。

    今天正是十日一朝的大朝会,朱宏三定的是早上九点开始,所以有资格参加的大臣们早早的就等在承运门这里。现在朱宏三集团只是偏安与广东一省,除了内阁成员各部尚书配齐外,其他的什么左右都御史通政司大理寺等九卿一个没有,所以等着上朝的官员也就二十多人。

    时辰一到,承运门开启,所有大臣鱼贯而入,进入承运殿。其实朱宏三称帝后应该改成奉天殿的,但是朱宏三懒得改,就沿用原来的名称承运殿了事。

    大臣们进入承运殿,大殿当中高台上摆放有朱宏三的明黄龙椅,下面放着一把椅子和六个明黄绣墩,这是七位内阁总理大臣的座位。朱宏三上台以后,要做出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样子,恢复了汉唐时期丞相在君前有座位的习惯,这一举动让朱宏三在士林中大获好评。

    七个内阁总理大臣迈着方步,走到自己的绣墩前坐下,其他没有座位的官员看着眼睛放光,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也要在这个地方混上座位。

    总理大臣们排位是陈子壮马明远冯自用佟养甲黄应秀刘大霖付文龙,进入大殿中七人不在说话,各想各的心事,大家都知道今天有一场恶战,毕竟官场没有秘密,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知道今天的议题是什么。

    佟养甲在内阁中应该算是另类,大明朝估计开国到现在也没出过秀才学历的大学士。虽然佟养甲在乡试中弄了个举人,但是大家心知肚明,知道他这个举人是皇帝给他的,所以在内阁中其他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佟养甲。

    佟养甲也知道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看到其他人对自己神态,心中冷笑道:今天可有一出好戏,不知道马老二能不能成功,把自己的绣墩换成椅子。

    就在各人心怀鬼胎的时候,皇帝到了。大殿后边先出来一个小黄门,高喊道:上朝!
1...223224225226227...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