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林雨桐好脾气的应着,退出去之后,贾母打发了宝玉跟黛玉里面去玩。又说邢夫人:“你们老爷不是今儿又不好了,你还坐在这里坐什么”
邢夫人赶紧站起来,退出来。
出来后面色就变了,这是婆婆私下里又跟弟妹说话呢。她轻哼了一声,扭身就走。
那边王夫人见没旁人了,才道:“虽是东西不错,但这只怕也像是张道士说的那样,利咱们府上的。谁跟她亲近些,她就帮谁挡着些。”
贾母心里琢磨的也是这个:“你叮嘱些凤丫头,对那边多照佛些。如今安置在流云坞了,也就罢了。只把库里白搁着的毛皮,不拘是什么的,给送几箱子过去。那东西隔潮隔寒。”
于是,余家这边就收到了满满六箱子的毛皮。
从貂皮到狐皮到羊皮羊羔皮,林雨桐扫了一眼就知道,这都不是陈年的皮子,只怕是另外在外面采买的。
林雨桐有时候想,贾家的库房在贾母眼里,只怕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记忆里也总是白放着这个白放着那个,可也不想想,这府里添了多少人多少事,哪那么多白放着的东西她只管安排她的,也没人驳回。老人家说库房里有,那办事的就得另外买了搁在库里,然后由着老太太的性子这么花用。
不管怎么来的吧,反正是送来了。送来了就收着。
邵华把羊皮都拿出来叫用了,可是貂皮和狐皮却舍不得,跟余梁商量说:“过两年妹妹也该出阁了,留两箱子好皮子就是多添了两抬嫁妆。”
余梁应了,可心里却愁呢,妹妹的婚事又得怎么谋划。
原本还想着借着贾赦和贾政两个舅舅,可如今瞧,好像也不靠谱。这次出门是为了贾赦采买奇石的,东西倒是好得,采买了不少,也没用多少银子。自己一五一十的报账,还留了心眼,叫卖家都打了条子的,付了多少钱给他们,他们都写上,然后写上他们的字号姓名按上手印,回来好交账啊!
可这位倒是好,一看账目就怒了,要拿了琏二过去,说那王八犊子平时不知道贪污了他多少银子。这当着外人的面这么埋汰儿子……别说是儿子,就是个有些体面的管事,都不能这么干。有什么事等人走了关起门来说嘛!这自己还在呢,就来这么一出,别的就不说了,这不是把自己给卖了嘛。
幸而自己当时给拦了,又给解释说,这奇石多是冷门,不比那金玉古董,都有行市的。这奇石是爱的人觉得千金不换,这不爱的人只觉得一文不值。不能拿这个做对比冤枉人的。
这才把人劝住了。要不然,只这一下,还不得把府里上上下下给得罪了一遍。
从这上面看,这人真不能依仗。
况且,他们大房的那个庶女多大了跟妹妹差不了多少。可妹妹的婚事,自己是早琢磨晚琢磨,早就开始为离开老家做准备了,怕受了余鉴那边的拿捏害了妹妹。可这边呢,竟是也从没听说过要给姑娘家说亲的事。
这叫他更觉得不妥当。
至于贾政这边,他又摇头。把亲闺女都送到宫里去了,他能放心还怕把自家妹妹塞出去不知道填谁的窟窿呢。他怕这边,更甚于怕贾赦。
所以,妹妹的婚事,还得另外想办法谋划。
眼看腊月了,这之前说好的拜访人家珩大爷呢,如今还没成行。余梁选了个腊月前的好日子,先下了帖子,给那边的长辈请安。然后吃了早饭,这才带着邵华和林雨桐,出门了。
今儿又能见四爷了,林雨桐的小忐忑变成了大忐忑。那种感觉,倒像是出轨被四爷给逮着了一样。因此,她今儿特别的乖觉。
四爷见到的桐桐就是个特别顺溜的桐桐,要是有尾巴,那尾巴一定一摇一摇的,把那种想要表达的乖,表达了个淋漓尽致。
两人见面,顶多一个福福身,问一声珩哥哥好。然后那个回一句桐妹妹好。
这么两个人各怀心事的问了一遍好之后,都打了一个哆嗦。
什么哥哥妹妹的,这画风不对。
反正第二次见面,就在这种诡异的画风里结束了,林雨桐和邵华被送到内院。
内院里钱氏紧张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又是拉一拉自己今儿新穿的衣服,又是训斥幼娘,客人来了不要乱说话。
等见了林雨桐和邵华,比客人还要紧张。让了客人坐了,然后自己不知道该是站着还是坐着的,在屋里小步转悠,还不时的扯一扯衣角。
这是个特别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的女人。
自家今儿来,说不定还给人家造成负担了。有这么一个人在,然后内宅还有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可见四爷必然是里里外外一把抓的。
好容易熬的吃了饭了,临走,林雨桐幽怨的看四爷:你说你都这么辛苦了,怎么还不赶紧想办法把我给娶回来
嗯!这表情叫四爷心里又舒服了两分。
琢磨着,这事趁着要过年了,是得提上日程上来了。过了年得有十四了,六礼走下来,就十五了。可以了!
可这怎么能把婚事顺利的定下来呢,四爷选了个日头好的天气,又去了玄真观。
玄真观里,贾敬正在炼丹呢。方子法子什么都有,但想要操控的好,也不容易。四爷炼丹不如林雨桐,但是毕竟见过,这哪里不好,哪里好,他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啥话也没说,就坐在一边,指点了贾敬大半天,成不成的,只闻闻溢出来的味道知道是好了还是坏了。
等忙活的差不多了,贾敬叫小童在一边看着火,就扭脸看四爷:“这是又有事相求了”他从旁边拿了湿帕子抹了一把脸:“我是个公道的人,你指点了我,我应你一件事便是了。”
四爷心说,他倒是真聪明。知道要方子这事压根就办不到,这是跟自己拉关系呢。自己会炼丹,在他看来,必有高人指点。而要方子,他自己也是贪多嚼不烂。要来暂时一点用处也没有。倒不如这么着,还能窥视点有用的东西。
贾敬还真就是这么想的,说完还补充道:“不过话说到前头,我能办到的你只管说,办不到的,你还是免开尊口。换别的条件来。”
“今儿所求之事,还是一句话的事。”四爷就把求亲的意思说了:“我家里的父母,您是知道的。这事,指靠不上。”
就这事
贾敬想都没想就应了。这真就是一句话的事。不牵扯怕谁同意谁不同意的。
从身份上来说,贾敬也是余家孩子的舅舅,别管远还是近,他开口跟贾赦贾政说一声,两人都不会驳了老大哥的意思。而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都能做主。
毕竟,那是亲舅舅。
娘舅比天大,叫舅舅做主的婚事,就是爹妈那也是不好反对的。况且,余家那边压根就不敢反对。
而贾家这边呢,自己是老族长了。一家子的老少爷们,他想做主,那谁的主都能做。
一边是族侄,一边是外甥女。他说成就成的事。
见四爷要走了,贾敬又道:“这里有阴鸷经一卷,你帮着捎回府里,就说是我的话,叫人刻印一万张散出去……”
阴鸷经是道家的经典,阴鸷便是说阴德。劝人向善,多积攒阴德,来世会有福报。
这意思还不明白这是贾敬用这样的方式在教导子孙。成器不成器的都不要紧,碌碌无为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做到行善积德,那便就行了。
可惜,贾珍这货是看不明白的。
到底印没印的,四爷也不知道。不过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腊月初八这一天,族里是要分年货的。各地的租子也都送来了。往年,这贾珩家,能分上几斤肉半袋子粮食就不错了。可今年,贾珍瞧着,老爷子好像对这贾珩,还真不是一时兴起。来往的这么频繁,他就不好大意了。然后也不等四爷带着贾瑕去领,就直接打发人送来了,足足送了三车。
这东西,以贾珩家现在的人际交往,是用不了的。四爷就把这东西,又当做年礼,叫给余家送了一部分,下剩的家里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给实在是没有什么依仗的族人。
过了腊八就是年了。各家都忙的脚不沾地。
余家就三口人带着十几个下人,年礼也都提前给送了。自家准备的,其实也真没多少。
贾府上下呢,那就更忙了。王熙凤整日家忙的脚不沾地,风风火火的也不见疲累。
等到了腊月二十九了,贾家要祭祖。这跟余家没什么关系,可却是贾家的大事。
那一日,上到贾母,下到仆从小厮,早早的就得忙开了。
黛玉没地方可去,就过来跟林雨桐消磨时间。
天冷了,她过来的不多了。但每次过来,都觉得舒服。吃的用的没一个不是自己喜欢的。如今她的身边不再是紫鹃雪雁这些人了,她们都退了一步。黛玉身边的人,都是林如海送来的。光是教引嬷嬷就来了四个,还不算其他的婆子。又有贴身伺候的大丫头四个,二等丫头八个,还有好些小丫头在林府没来,怕是这边住不下。
于是,哪怕是天冷了,贾母也把她院子里的一处偏院,带着暖阁的给腾出来,给黛玉以及林家的人住去了。听说,林家还送了一箱子金子,有的说是有一千两,有的说不止。反正都说,那么些个金子,别说养一个玉姐儿,就是养十个,也用不了啊。
黛玉又比旁人敏锐,多少也悟出点什么。今儿就说林雨桐:“总觉得姐姐待我,像是待旧相识一般。”
“那许就是咱们的缘分。”林雨桐就笑:“你只当是旧相识便是了。”
宝玉还当黛玉是旧相识呢,两人
1329.重归来路(7)三合一
重归来路(7)
余家这边的媒人, 请了王熙凤。四爷这边也得请媒人,钱氏就说, “璜哥儿的媳妇, 来了几回……要不叫她……”
这是说贾璜的媳妇金氏。
金氏能用吗她比较出名的是, 她娘家有个侄儿叫金荣。
四爷直接驳了钱氏,只说是:“东府里有安排。”
然后钱氏就再不过问了。
出去之后四爷就皱眉,耳根子软,谁说她都听, 一两句奉承话就能说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他是整日里为这个劳神,能费心死。
于是第二天想了办法,只说是为了贾数的身体的,最好是静养, 不见外人。
其实钱氏真不爱见外人,是外人见着这边有利可图了, 整日里过来找钱氏说话。来了不见又不好,见了吧,陪着坐了,那些人想说什么她还听的糊里糊涂的。得人家来上三五次,意思都挑明了, 这才能明白。
四爷这么一说, 钱氏眼睛都亮了。还有些不好意思:“知道哥儿如今是出息了。可这家里来来往往的, 到底是打搅了你父亲。”她抿着嘴半天才道:“其实, 我一直没好意思跟哥儿说, 怕打搅哥儿念书。这不是天暖和了嘛, 我还想着,能不能跟你爹住在我那庄子上。只是要住过去,这得收拾屋舍,得花不少银钱……”
说着,脸都涨红了。
把四爷给气的哭笑不得:“您想要干什么,您直接说了便是了。怎么跟自己的儿子,还这么见外了。”
钱氏朝里屋看了一眼:“老爷叫我安生呆着,别添乱。”
别看贾数是病秧子,可钱氏却极怕贾数,又极敬贾数。丈夫就是天,这话她执行的非常到位。一点都不敢越过这个横线。贾数那天知道她听了人家几句奉承,又给儿子胡乱的拿主意。登时就恼了,说:“你一个妇道人家,有几个斤两难道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又没才干,耳朵根子又软,我都不管家事了,你伸着手想干什么在这家里,你是想当老封君还是如何”
把钱氏给唬的,晚上都睡不踏实。
贾数还另外有主意了,也说不愿意在家里呆着。他想干啥他想跟着贾敬到道观去,“……我也不敢求长生,但这要是能绵延寿数,岂不是好也省的整日里在家里躺着,还得花费那许多的银钱往里面填……”
贾敬肯定是乐意叫贾数去的,一方面是能吊着自己,另一方面,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试药的人吗
同时,还能验证自己给他的药方,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如果自己敢叫贾数去,这彼此的信任基础又多了一层。
贾数有些忐忑的看着,“儿啊,不是爹不管你,实在是在家里也是你的拖累。没有我……你的日子许是还好过些。你弟弟妹妹的事,我也只托付给你了……”
这话,你能说他什么
贾敬也都抛家舍业的走了,谁说什么了。
一边的钱氏却急了:“老爷,您这一走……”
“无知妇人,你知道什么”贾数冷哼一声:“那敬老爷,是两榜进士。人家没有你有见识”说着,语气就越发的冷冽起来:“本就该早舍了这尘缘的……”
老婆孩子扔下一概不管了,都等不到儿媳妇进门。
那边钱氏哭的跟要她的命似的:“老爷走了,我可怎么办”
四爷看着拉着贾数死活不起的钱氏,又看看一脸的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贾瑕和幼娘。
能怎么办呢
他就说:“要不,我跟敬老爷商量商量,在玄真观的山脚下,修个院子,圈个小花园子。您二老住那边去,就说是为了静养身体的。白天没事呢,您就上山去,跟敬老爷修道。我娘呢,在院子里养几只鸡,种半亩菜,伺候个果木花草,打发打发日子。想回来便回来,想叫英哥儿和幼娘去,随时也能接过去。只是英哥儿得上学,幼娘呢,我正想求人给找个女夫子。只怕不能跟去。打发几房下人伺候着,可好”
把钱氏的意愿和贾数的意愿都满足了。
可这盖院子不得花钱吗
爹妈倒是不闹了,出来贾瑕却恼了:“想起什么便是什么他能跟敬老爷比吗敬老爷修道去了,人家给儿孙留下的家业,那是祖祖辈辈都吃不穷穿不穷的。咱们家呢身体才好些,不想着咱家这日子怎么过,倒是想跟人家似的修道去。人家敬老爷也是夫人没了之后才出家的。他呢”
对贾数都是怨言。
对于钱氏,他倒是多了几分宽容,毕竟在哥哥没成年之前,家里一直是钱氏那点微薄的嫁妆,撑着日子的。
四爷也是鉴于这一点,对于钱氏的要求,他是尽量做到了满足。想要丈夫在身边,那就给她留在身边。想过简单的日子,行,给你盖院子,叫你过简单的日子。
不过这盖院子到院子盖成,怎么也得拖上一年。好歹看着媳妇娶进门之后再说。
这边是家事,倒是不急。
如今要紧的是,得请个媒人。思来想去,还是找了贾珍,将事情拜托给尤氏。
一下子能得两府里后宅说了算的人做媒,谁的脸上都有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