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张道士抹了眼泪:“老太太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贾母擦了眼泪:“还有我不知道的”

    “当日,小道儿的师傅在的时候,就为国公爷起过卦。”张道士又取出帕子擦了眼泪:“言说国公府邸,以武起家。本就杀伐气重,就当以杀伐之气克之。老国公在一日,便能挡一日。若老国公之后,家里无人以武晋身,这家里是挡不住这杀伐之气的。可终究家里的爷们没一个能习武的,因此,这家里的姑奶奶,接二连三的嫁于武人,国公爷可曾说过反对的话”

    贾母面色一变,当时嫁庶女,都是往远处发嫁,国公爷确实未发一言。

    张道士叹气:“小道儿也想着,都是国公爷的血脉,这总能替府里挡一挡,也没当回事。昨儿不知道为什么,打坐愣是不能静心,总觉得有事,心里焦灼的不行。当先先给府里起了卦,这一卦叫老道儿吓了一跳,当日在三位姑奶奶出嫁后,明明府里好好的,哪怕是哥儿们以文入仕,也是前途无量的,却不想……”

    王夫人不由的捂住嘴,‘啊’了一声。然后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鸳鸯白着脸,附在老太太的耳边低声道:“珠大爷没了的前头,三姑奶奶那边报丧了,说是三姑奶奶也去了。”

    先是大姑奶奶,后是二姑奶奶,再后来是三姑奶奶。

    这大姑奶奶好歹还留下了子嗣,可二姑奶奶三姑奶奶,庶子庶女一堆,愣是一个亲的也没有。

    这些个事,府里其实都听过,可谁也没真往心里去,连提都不敢提的。

    王夫人如今听了这话,心里哪里有不悲的。思量着,要是当初跟这些姑奶奶来往着,只怕她们不会就这么轻易的去了,是不是自己的珠儿如今也好好的,早给她这个娘挣来了凤冠霞帔。

    贾母面上镇定,眼里就有些慌乱。

    贾家的孩子折了几个,敏儿家还折了一个哥儿,后来敏儿也去了。如今宝玉又弱,黛玉又是胎里带来的弱症。

    不管是不是这个缘故的,但是听着,叫人心里不自在的很。

    她沉吟了半晌:“不知可有破解之法”

    张老道一脸的惊慌:“有是有,只怕找不来这么个人来。”

    “哪里有找不来的”王夫人急道:“只要有法子,你管说便是。”

    张老道沉吟半晌才道:“这人需得是府里的血脉,出身极贵,又极贱,将门出身便最好,命要硬,得压的住才行。”

    又得是府里的血脉,还得出身将门。出身极贵,又得极贱,完全自身矛盾。

    张老道自己也露出苦恼之色:“卦上是如此的。所以,小道儿才想不明白。府里的血脉贵还好说,怎么又会极贱呢”他摇头,“许是道行浅薄,猜不透里面的缘故。老道儿今儿来,就是跟老太君说一声,看看,哪个哥儿能入行伍,好歹化了这个劫。”

    哪个哥儿也入不了行伍!

    但贾母心里却隐隐有些想头了。早年府里是有一件秘事的,这事除了当今皇上,就是自己和老国公三人知晓。皇上当然不会对外多言,老国公又去世多年,这事只有自己知道。

    当年,前朝覆灭,前朝的皇裔中有一支苟活了,被封为常乐侯。后来,到了当今这一代,这一直圈禁在府里的常乐侯突然上了折子,要献女入宫。

    那女子进宫却做出了刺杀的事,当今将其贬为贱奴,又赐给了国公爷。

    带回来一直关着呢,但这女人却颇有心计,愣是跟国公爷成了好事之后,还怀了身孕。等她生了孩子,国公爷便叫自己去母留子。

    所以要从根子上算,这血脉算是极贵又极贱的。偏还真是贾家的血脉,又真是将门出身。条条都符合。这要不是当年牵扯的秘事,她都要以为这张老道是给那要投奔来的孩子说情的。

    秘事的事,绝对不会有别人知道。国公爷跟那女人的事,连当今都瞒着呢。只说是一个丫头生了孩子便罢了。等那女人死了,国公爷跟当今提了一句,这事就过去了。这么些年了,连她自己都差点忘了,老道儿当年还不是如今显赫的老神仙,他上哪知道去

    况且,那边就那样的情况,又是两个孩子。别说没进京城,就是进了京城,连东西南北都分辨不清楚,能摸到清虚观,还能说动这老儿这又是一个不可能。

    再说了,昨儿下半晌都快晚上了,老太妃才打发人来,自己和府里这才接到信的。昨儿安排,今儿一早就去接人了。凤姐儿打发的接人的人只怕还出不了京城呢,他这边就来了。消息就是长着腿,也不能说就跑的这样快。就算是真跑的块,就算是他知道了,无缘无故的,来帮两个孤儿孩子做什么没道理嘛。

    把各种可能在心里排除了,那剩下的可能就是唯一的可能。

    这老道儿说的

    只怕都是真话。

    对着这老道儿,她不能把话说的明白了。只说知道了,府里会留心打听。叫人恭恭敬敬的把人给送出去了。

    留下王夫人婆媳二人,贾母还是不能把秘事说给媳妇听,只道:“你怎么想”

    王夫人也想到了余家的孩子:“不知道那位老姨娘出身如何”

    “不过是那个地方赎出来的。”贾母这么说,撒了个慌,这极贱得往这个方向想。

    王夫人长舒了一口气:“阿弥陀佛。”在她看来,贾家的血脉自然是极贵的,可那女人的血脉,却是极贱的。又真真是将门出身的,还偏偏都是命硬的。老太妃跟前的嬷嬷都说了,那俩孩子小小年纪就被亲生父亲给扔回老家,几个下人伺候着,也没病没灾的长到这么大。遇上这么大的事,多少人妻离子散,把命搭进去了,可他们呢偏偏活着来了,还就碰上了老王妃。如今凤哥儿已经打发人去接了,等接来再不济也过的比以前好。如今都能扛过来,这不是命硬是什么。

    贾母点头:“可怜见的,既然来了,就好好的待着。省的……当年的流言蜚语再被翻出来。如今看顾的好了……谁也没有要说道的,对宫里的元春也好……”

    是说挽回名声的事。

    王夫人越发点头了:“您说的是,往年散出来的钱多了,不在乎一年几十两银子几身衣裳。”

    从荣庆堂出来,她就打发周瑞家的,叫她安排了丫头去叫王熙凤。

    王熙凤还当什么事呢,原来是为了这个的。打发人去的少了,车也去的少了,“也没什么要紧。路远了去了,哪里要那么些个排场。”她说着就笑:“也不值得什么,东南角有个流云坞,房舍也有几间,住那儿便是了。今儿就叫人打扫铺陈,赶明儿一准就拾掇好了。”

    这些事,是林雨桐现在还不知道的事。

    对南安老太妃跟贾府的关系,她知道的很清楚,所以,她估摸着,这事八成是能成的。因此,借着这点时间,跟几个下人说了那府里的事。

    原主也听嬷嬷说过,余梁也知道妹妹知道。但知道的多少,他不是很清楚。毕竟一天到晚的在外头跑,陪着的时间也并不多。

    如今见妹妹说的头头是道,也只当是嬷嬷们的功劳。

    这贾府的事,林雨桐是说给下人听的,也是顺道说给邵华听的。邵华坐在一边也不言语,只一心的听着便是。

    &nb




1326.重归来路(4)三合一
    重归来路(4)

    在这流云坞转了一圈, 从府里的门,走到通往外面的门,这才知道,这所谓的门, 就是一道特别小的黑漆门。重新油漆过的,油漆都没干呢。

    门外面是什么根据林雨桐的记忆,从这小门出去, 就是暗渠。渠里的水从贾家出去,不知道又要绕过谁家,反正水渠上盖着青石板,顺着这青石板走上得有几十米长长窄窄的小巷子,才能通到外面。外面是一些投奔来的贾家姻亲住的地方,距离繁华的荣宁街且远着呢。

    但就是一点, 住在这里清净, 特别清净。

    邵华就说:“挺好。”她是真觉得好。跟自家独门独院过日子似的。

    至于说这所有的房子都盖在水上, 潮湿阴凉是肯定的, 住在这里,冬天不好受,但是夏天肯定是凉快的, 如今只能顾着一头。

    从贾家府里这边的门进来, 这头一进, 归林雨桐住。再往深了去, 第二进归两口子住。这第二进的前面, 估计是为了防贼的, 还有一片空地,盖了一排平房。这平房就当是家里的外院。反正跟姚华和余梁要住的那一进,有大门拦着了。关上两层门,住在里面很安全。

    林雨桐跟着转了一圈,也说挺好。

    地方相对来说,开阔的多。

    自家能在贾家住多久,置办了院子产业,自然就出去了。借住而已,这地方就能凑活。

    又见有厨房,周瑞家的说:“烧个水热个饭的,也有地方。”

    林雨桐顺势就说自己开火,周瑞家的只看向平儿,平儿就笑:“回头叫人把米面油的都送来。”

    “不用这么麻烦了。”邵华指了指外面:“从这里出去更方便,不用叫人沉甸甸的扛着粮食走了。”

    平儿就不坚持了,再坚持就成了瞧不起人,还道是人家连米面油都买不起。

    其实送走了人,背着下人的时候,邵华就跟林雨桐嘀咕:“妹妹身上还有多少银子”

    她摸了摸手上的镯子,实在不行就把这个典当了吧。真就是买不起米面油了!要是只有三口还行,这如今一院子下人,这都得吃饭的。

    林雨桐就笑:“嫂子只管安坐,忙着安顿便是了。时候不到,时候到了,那银子自然就长着腿跑来了。”

    果然,不一时,送礼的人就来了,络绎不绝的。

    贾母面上对余家兄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林雨桐又得了王夫人的眼缘,这给面子的人就多了。王熙凤就说平儿:“别的就罢了,现拿二十两银子,一匣子铜钱,叫人给送去。就说是知道表弟表妹不缺这些个,可这换银票子不也得时间嘛。叫先拿着去使吧。”

    平儿就笑:“这还用您叮咛,我已经打发人去了。”

    王熙凤就叹:“好个品格样貌,可惜了的,生生没托生到好人的肚子里去。”

    有贾母给的两个金元宝,有王夫人送来的衣裳料子两箱子,还有王熙凤送来的银子和铜钱,邵华的肩膀都松了。好歹这打肿脸充胖子,面上是糊弄住了。

    邢夫人又送来了一匣子帕子,一匣子荷包。

    紧跟着宁国府那边又送了银子二十两,料子一箱,几样水果几样干果。李纨送了两根金簪子两根银簪子,轻巧的很,不费多少金银,就是面上好看些。

    又有宝玉黛玉三春送来的或是摆件或是玩件的东西,不过是个意思。

    这些银子,林雨桐是不过手的,家里该是嫂子当家,便都叫她收着。

    邵华本也不是没成算的人,给了林雨桐十两的银锭子,又倒了大半匣子铜钱,“……这府里的手面大,这些伺候的丫头,该赏的都得赏,别小气。我跟你哥,再想办法弄银子……”

    当然,这都是背着下人们才敢说的话。

    林雨桐就说:“家里要用的人多,叫碧草跟着嫂子吧。我有琉璃和绿琴尽够了。”

    邵华愣了一下就明白了,她这是怕贾府的丫头自己摆弄不来。她接受小姑子的好意:“多亏你了。”

    林雨桐就又说:“等咱们将来出去住了,买了丫头了,那红珊你也给我。以后在屋里说话,这丫头都得防备着些。还有,屋里的事,别叫这样的丫头服侍……”

    邵华马上就明白了,这样的事还得小姑子叮嘱,她给臊的,脸涨的通红。好半天才调整过来,跟林雨桐商量:“这礼怎么回”

    初来是逃难来的,什么都没有。才来没准备,这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后还当没这码事,那绝对不行。

    所以,这回礼的东西还得预备。这样的府邸,等闲的东西还拿不出手。可如今手里得的这些钱,在这府里过日子还不知道能撑过几日,要是拿这银子置办了回礼,以后又怎么办

    余梁回来的时候,也愁的是这个。

    他回来,也带了礼了。贾赦给了一把扇子,据说是好东西,谁知道呢。贾政给了一套四书,没别的了。贾珍倒是实惠,只说赶明儿在府里摆酒,请了朋友来给表弟接风。贾琏给了个空头的人情,“有什么难处,叫弟妹和余妹妹只管去我那边找你们嫂子。”

    然后就没有了。

    可初来乍到的,人家怎么敷衍都行,可自己对这个码头还得拜。

    银子,是不想往出花太多的。什么时候,面子都没肚子重要。

    没法子了,林雨桐就跟余梁说了主意。

    她拿草纸折叠起来,然后把跳棋和麻将这玩意演示给余梁看。

    余梁眼睛一亮,“明儿一早我去办。”

    林雨桐本来想叮嘱几句的,想了想还是算了。且看他怎么办吧。

    时候不早了,又说了几句,就该去歇着了。

    屋里果然不怎么暖和,哪怕是炭盆点着,温度也上不来。

    绿琴忙进忙出的张罗,又是伺候林雨桐梳洗,又是铺床拾掇屋子。而琉璃呢,一个人坐在一边的榻上,见林雨桐有人服侍了,就去倒了一盏茶给主子递过去,然后说了一句:“姑娘喝茶。”再然后就又默默的过去,榻上放着林雨桐的旧衣裳,今儿又有送来的衣料,她这是在裁剪着做衣裳呢。

    林雨桐只看了看,也没言语,洗了就去睡了。这些丫头,还得观察观察。

    第二天一早,得去请安的,顺道得去各房各院拜访。

    林雨桐起来的时候,灶上的粥已经熬好了,蒸饺两三样,还有几个小菜。

    绿琴一边摆饭,一边道:“是于妈妈,昨儿去大厨房,临时给匀过来的。”

    于妈妈,是傻大姐的娘。

    林雨桐就叫绿琴:“抓把钱给于妈妈,回头叫她跟大奶奶说一声,该怎么算怎么算,别叫她为难。”

    绿琴乐呵呵,奔着钱匣子去了。

    林雨桐注意到一边的琉璃,见她连眼角都没抬一下,只安静的在一旁布菜。林雨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很快,她就察觉了。

    对两个丫头,她就安排了,“以后绿琴管着屋里的事,琉璃跟着我。”

    琉璃似乎很惊讶,但随即顺从的应是。

    对这样的安排,两个丫头都挺满意的。

    林雨桐又说昨天跟邵华商量好的规矩,院子里的人,没得了主子的允许,不得私自出院子,“咱们院子跟外面连着的,若是传了不该传的话,见了什么不该见的人,坏了府里的名声,几个脑袋都不够赔的。”
1...14371438143914401441...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