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林雨桐一天没等到人,晚上回来的时候才知道这是生了。
看了孩子,将苏瑾叫到一边,跟他将林百川要转达的话都转达了。苏瑾就皱眉:“大姐,我怎么不明白他们的意思呢岳母今儿找我了,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是我不能理解他们,还是他们不能理解我。”
林雨桐叹气,“或许在他们看来,你的有些想法,还不成熟。这样吧,给你一年的时间,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的想一想,将不完善的做的更完善了,那个时候,我替你去说服他们,让他们不干涉你……行吗”她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母女二人:“孩子还都小,这一年,你还得顾好孩子。再怎么着急,也不至于不能沉淀这一年的时间吧。”
苏瑾想了想,还是点头。
那边庄婷婷也在不停的催促钱思远:“人家都写了,还整天在一起开会讨论,你怎么不去我现在发现你这人,简直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钱思远就问:“林主任写了”
“你管人家写了没有”庄婷婷心里没好气,“一个大男人,老盯着一个娘们行事,是个什么意思”
“我倒是想盯着她家男人呢,但不是她家男人现在不在吗”钱思远就摆手,“你消停点,我知道我在干什么”
庄婷婷撇嘴:“你就是为你的不思进取在辩解。”
钱思远索性不再多做解释:“有这工夫,咱还是赶紧生几个孩子,等到下一拨分房子的时候也能争取争取……”
林雨桐最近工作量大增,从科长到下面这一伙子,都忙着开会讨论去了。工作全压在林雨桐身上。
于友光说林雨桐:“你怎么不参加呢大家一起讨论……还真别说,确实是有些收获。”
林雨桐摸着肚子苦笑:“我现在这脑子,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不错了。我们家那位不在家,家里是老的老小的小,如今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呢。想去跟大家一起进步,我也得有那时间和空间啊。”
于友光看着林雨桐的肚子就笑:“赶不上六口指标着急了吧。”
林雨桐跟他打哈哈,把人打发走了。
四爷半个月之后,准时回来了。到家先去洗漱,林雨桐帮着收拾行李,见里面放着的备用药丸都吃完了。她吓了一跳,追到卫生间外面问:“病了吗”
四爷暂时关了水,说起来语气还带着几分一言难尽:“……水土不服,拉肚子了。”
一吃饭就得赶紧吃药,要不然肚子就闹。
水土不服!
林雨桐都不知道脸上该摆出啥表情了。
他回京城,竟然水土不服了。
好吧!活久见了,应该坦然接受。
林雨桐给晾了凉开水,拿了丸药放在床头上。
四爷出来果然不急着想吃饭,把药吃了就说:“我得睡一会子。”赶路赶的精疲力竭。
林雨桐等他睡了就出去请假,
1224.旧日光阴(36)三合一
旧日光阴(36)
马上就有人喊着:“这事肯定行啊!人的能力有大小, 有能力自己解决一部分困难的,就自己想点办法解决一下嘛。腾出来的房子, 又能安置不少人,这是好事啊!”
钱思远马上站起来反对:“自己解决困难说的好不轻松,你们怎么不想想,这事算不算公平。就拿我来说吧, 以我现在这条件,要想搬出去自己建房子,我就得借债。接了债了,这就是给自己背上了包袱了!可这包袱呢,原本该是厂里背的。咱们背债盖的房子,还是厂里的公共产业。就等于我借了债, 又把钱交给厂里然后再给大家花。那要是这样,谁敢往出搬!”
本来还有点心动的人, 立马就缩了。
是啊!完了我们盖房子, 房子却属于厂里的。
我是傻了还是呆了
赵平就看了四爷一眼, 然后眼里就有了笑意。
老林这个女婿啊,是真真了不得。搁在厂里,这真是大材小用了。
心里这么想着,他的手就抬起来往下一压,“我也听出来了, 哪一种方案, 都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说到底, 还是僧多肉少不够分。”他说着, 就看向其他几位厂领导,然后说:“我说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是临时想起来了,也没跟大家通气……”
另一位副厂长就点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大家一起参详。”
下面就有人喊:“对!一起参详!”
赵平就按照跟四爷商量好的,直接道:“……要新建的楼,条件自然是最好的。水电暖,都是厂里供应,而且面积也大,一家七八口住着,都宽敞。厂里人口多的人家很多,可房子有限。不过,既然已经分了他们了,这一部分就暂时不做改动了。然后就是筒子楼,在筒子楼里住着的,愿意搬出来的,可以选择搬出来,愿意搬进去的,咱们也可以通过抓阄的方式公平的将房子分了下去。但是要说的就是,你们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别的工友意见就大。为了公平起见,凡是住新建的楼的这些住户,每月给厂里缴纳住房费五元。水费,五毛。电费,五毛……”
话没说话,那几十户人家就喊起来了:“凭啥啊”
赵平的手往下又压了压,“听我把话说完。如果这个条件你们接受不了,也好办。还有第二套方案可供选择。稍安勿躁!”说着,朝那些人深深的看了一眼,直到一个个都坐下了才道:“筒子楼里,带卫生间的屋子,每月缴纳三块,电费五毛,水费全免。住不带卫生间的房子,每月缴纳房屋使用费两块五,电费五毛,水费全免。如果觉得经济压力大,也可以选择不住楼房,而选平房。”
下面又开始嗡嗡了,这平房又是咋说的。
“平房有两种,一种是不要花钱的,一种是特别要花钱的。不要花钱的,我管这叫厂自建房。也就是说,房屋还是属于咱们厂的。咱们厂的职工,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房屋也是属于厂里的财产。大家都知道,上面拨给咱们的物资是有限的。钢材紧张,木材也一样紧张,还有水泥……这些属于上面不拨咱们也没办法的事。但是平房不同,不管是砖还是瓦,咱们都可以自己烧。还有对木材的要求,也没那么高,胳膊粗细的椽,一样能用。这种不够国家统购标准的木料,咱们厂自己下去收购,总是能采买回来的。平房的地址,我想选在建职工大学后面,那地方原计划是预留给咱们内部的大学的,但现在咱们先利用上,走一步算一步。那没盖起来的地方好像还有九十多亩的……咱们盖平房,一排一排盖。一排平房公用一个压力井,厕所呢平房内部也不带,一排平房的顶头,咱们盖一公厕。这种平房的面积一间也在六十平上下。如果想住的,可以申请入住。如果家里的人口多,想多要一间,也是可以的。不过多出来的这一间,按月交纳两块钱的使用费,水电费全免。”说着,就顿了一下,这才接着道:“听起来一百多亩,地方是不小。但是咱们厂的职工每年都在增加,人口更是年年攀升。想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我估计就现有的规划里,那也是捉襟见肘的。所以,我在这里号召一下工资级别高的同志,可以选择自建房。地基有点远,得在职工大学那一百多亩地的后面。厂里去跟有关部门协调。给咱们划分宅基地。契书之类都应该可以办下来的。当然了,花费都是你们自己的。从请人工,到平宅基地,再到打地基买材料建房子,厂里不会给一砖一瓦。土地属于国家的,房屋属于你们自家的。这个不用担心。厂里会向有关部门申请更多的土地,预留出足够的地方盖平房,来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因此不用担心厂里会硬性分派而占据你们自建房的房间。”
话一说话,下面静了半分钟,才开始三三两两的讨论。
各人有个人的小算盘。
新规划的楼里,也有人不是很想住了。每月需要多交纳六块钱不算,其实地方未必就多宽敞。但是平房不同,一间六十平,多租一间,也就是一百二十平。平房的外面还能搭建个小厨房啥的,门前的地方,也是可以利用的。不过这……冬天不好取暖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平房可以盘炕,可以用火炉子,也未必一定得用碳,烧柴火也是可以的。
这么一想,似乎又很划算。
连这波人都动摇了,更不要说大部分的人了。
厂里还有小青年早就结婚了,但厂里没给分房子的。厂里只做了登记,说是腾出来了就分,可真这么等着,也不知道到底要轮到啥时候。很多人干脆都不想了,直接在外面的民房租了人家的单间,一个月也得七八块钱呢。厂里这平房虽然配套都不带,但至少免费啊!而且属于基本人人都能分到的情况。他们就先乐意了。
还有那手里宽裕的,都觉得自己建房也不错。胡乱的先盖起来,把地方占着,以后有条件再慢慢的盖呗。这可是完全属于自家的。想的远的人,又都打起了这个主意。
庄婷婷想住带阳台的筒子楼,一个劲的撺掇钱思远:“赶紧问问金工,他家是自己盖还是怎么的要是他们搬,咱们就有机会了。”
你是傻还是呆!
现在在城里有宅基地你知道有多难不
这个机会只怕就这一次,他瞪眼道:“少啰嗦,这事听我的。”
然后庄婷婷就看着她家男人跟在金工后面蹭蹭蹭跑去登记自建房那一块了。她气的都快哭了:“人家两口子是啥工资啊,咱家是啥工资我看你拿啥盖房”
钱思远写完就拉住四爷:“那根小黄鱼,我打算换了。你要是有门路,知道谁要换,直接出手吧……如今外面查的也紧……”
卖去国营或者合资的金店,压根就卖不上价。黑市上买卖,价格至少能翻一番。
但是去黑市,风险太大了。
当然了,熟人之间牵线这种买卖,是最好做的。
隔了两天,四爷悄悄的把钱给了钱思远了。
那边的地皮也给划下来了。
赵平多机灵啊,举一反三,从上面很要地皮。物资紧张,但是地皮随意。而且都是荒地,你想朝外给圈就圈呗。人家连他精心准备的那份不知道规划到哪一年的规划图,都没看!就直接说了:“你定数,我签字。”
别总来缠着我了。
事办的很利索,消息传出来,厂里都挺高兴的。这些人是不明白这些地皮意味着什么,只朴素的认为,这么大的面积,还怕以后没地方住没有咱就盖,还能住不下
总之,人人有房住,叫一一五上下都欢腾了起来。
可真到了动真格的的时候,想要自己盖房子的,也才几十户而已。
厂里的领导,肯定都出来了。都申请了一块宅基地。
另外就是林雨桐和四爷,钱思远和庄婷婷。苏瑾和林晓星犹豫了两天,才在范云清的催促下也申请了。苗家富也要出去住,毕竟两口子只一个孩子,想要靠着人口分房子,猴年马月的也轮不到他们。要是不想在那么大的房间里住一辈子,除了自建房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桂兰是心心念念的也想要宅基地,但是张宝柱不同意,钱都盖了房子老家咋办老家还指着他每月寄钱回去呢。真没盖房子那份闲钱。
其实地方也没那么远,过了职工大学走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虽然瞧着地方宽展,可想要把院子划的大,也不能。不能超了那个规格。
一到三口人,是小户人家。给宅基地就给四分地。
四到六口人,是中户人家,给宅基地就给六分地。
院子的长短是固定的,只是宽窄上有点区别。四爷选了最靠里的。别人没事不可能打门前经过,算是私密性比较好的地方了。
院子的另一端不可能再朝里规划,那是一片比较深的沼泽,为了安全起见,巷里的最顶头会砌墙,跟危险的地方彻底隔开。
六分地大的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小四合院的话,也能建的规规整整的。
本来厂里的其他人家,都想参照着四爷的图纸来的。但是吧,要真建成这样,这钱可差了太多了。金工人家自己能能做门窗家具,可他们自己呢得请人做。这无形中就多了一笔开销。就这还不算,人家这房子下面是铺着烟道的,冬天烟道从房间的地方过一遍,这屋里的温度肯定是低不了的。照这么盖,光是地基花的钱就要比盖房子的钱多。
谁敢这么盖。
赵平他们宁愿选择壁炉的样式,觉得这么盖冬天不冷就行。还省了煤炭省了炉子省了煤油了。却绝不会费劲的去做地下工程。
这次划宅基地,林晓星跟范云清做了邻居,如今两家商量着中间留出一道门来,方便来往。
而钱思远呢
硬着赖着跟林雨桐和四爷做了邻居。
个人根据个人的能力大小,选择盖房。钱思远手里有钱,但还是选择了低调,说了,孩子小,先盖正房。能住开就算了。
而苗家呢,只盖厦房,原因是苗大嫂想要把院子空出来种菜。
盖房是繁琐的活,尤其是都抢着要砖石木料的时候,就显得更繁琐了。
水泥不要想,石灰还算是稍微宽裕一点。青砖白灰的墙面,里面就是能做个刷白。自家厂里的砖瓦不要想了,供着盖平房那边都供应不及呢。还是四爷找了其他的一些单位,想办法从外面联系。想要自建房的,这些材料都得从外面买。
砖这些一到位了,各家就联系人,准备动工了。
这一动工,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呢。
四爷找了肉联厂的基建科,以私人的关系请来给自家帮忙。
人家咋盖的,林雨桐不知道。盖房子这事,里里外外的,忙的就是四爷一个人。林雨桐压根帮不上忙,因为在六月底,天正热的时候,她临产了。
跟以往一样,利利索索的,就把孩子给生下了。
是个六斤八两的闺女。
闺女很少人会贺喜。
但会说话的人就说了,你本来就儿女双全了,如今再生一个,不管是闺女还是小子都是好的。
其实,这些人真想多了。
四爷和林雨桐不知道有多高兴呢。两人一路走来,认真算算,真不怎么缺儿子!但是,多养闺女的时候,却不多。
四爷爱的什么似的,给孩子取名叫骄阳。
骄阳的脾气好像比朝阳还坏,朝阳是那种你最好别招惹我,敢招惹我我就闹给你看的类型。而骄阳呢,是只要不顺心,她就嚎。那嚎起来的劲,比一般的小子都大。
老太太要照顾晓星那边,轮到骄阳了,常秋云过来伺候月子兼带孩子。
反正援朝也已经上托儿所了,她白天一个人在家,林百川有时候下部队,十天半月也未必在的。如今闺女生了,她就过来帮着带了。
母女俩的相处模式就是,两天不见见了亲的不行,可这两天过了,就成了各式的不顺眼了。林雨桐不挑常秋云的刺,但常秋云是各种看不惯闺女过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