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如果这块饼由好古来分,别的且不说了,只一点好古可以保证,就是好古本人分毫不取!有多少功劳,多少好处,首先给下面浴血奋战的将士,剩下的给开国将门和朝中大佬还有各路同仁分配。除了好古,还有谁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是个分大饼的学问,倒确实应该是武大郎的拿手好戏
分大饼之前,当然是把大饼拿到手里了。这事儿就难上天了,除了武好古还能有谁敢拍胸脯说一定能办到?大饼都拿不到,你分个屁啊!
而拿下大饼后,武好古自己还不吃,都分给大家吃!这个风格够高吧?各方面总该满意了吧?再不满意,你们自己去和契丹人的铁骑打打看,到时候别大饼没吃到,让契丹人一刀把脑袋割了去,这可就亏大发了。
张叔夜微笑一下,端起茶碗,崇道兄果然高风亮节,叔夜佩服。只是他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低声说:只是叔夜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兄弟,有甚不能讲的?
张叔夜喝了口茶,分出去的是饼,收获的是人心啊!而且还是人心险恶的人心!
这的确是实话,武好古把功劳让出去,不就是把人心收进来了吗?虽然开封将门世受皇恩,受了武好古的人情也不会拥护他执掌朝纲,不踩他几脚已经有良心了,朝中的文官更加不会念着武好古的好。
御史老爷们少不了会参武好古一个邀买人心的!
而大宋天子现在和武好古好的跟亲兄弟似的,真到了燕云恢复之日,还能容得下武好古这个有钱有兵有人缘有声望的权臣吗?逮到御史台喝鸡汤或者抓去大理寺写天日昭昭也许不至于,但是圈在开封府惶惶不可终日是少不了的。
武好古苦笑:官家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若无官家这些年的呵护提拔,岂有好古如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局面?所以好古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替官家恢复燕云,一统天下的!至于将来,总不会落个没下场吧?不会的,不会的,官家不会如此无情的
张叔夜微微点头,在本朝的天子之中,当今这位官家的确是有心胸的。不过武好古会不会落个狄武襄的下场也不好说,狄武襄遇上的官家可是仁宗啊!
不过有没有下场都是武好古的事儿,自家管恁多做甚?
收回了心思,张叔夜继续套武好古的话:崇道兄,河北禁军约莫有十一二万的军额,若都编成新军有24将,如果要学西军的办法,就只能编成56个将了。不知兄台打算如何整理河北军?
不能学西军的办法。武好古摇头道,这是一定的!西军一兵就给200250亩田,按照这个标准,河北军得拿到2400万3000万亩,上哪儿寻恁多的土地?
是啊,上哪儿寻恁多的土地?
武好古道:既然没有土地,那么这十一二万的禁军就得养起来!要不然恁多拿刀把子的大头兵反乱起来,麻烦就大了!
养起来?张叔夜皱眉,让他们去当厢兵?
不成不成,武好古连连摇头,怎能这样亏待他们?还是当禁军兄弟的想法是裁汰一些老弱,留下精壮汉子,按照新府兵的标准编成1820个将。通过裁汰老兵腾出的两到三万军额可以再募集46个将的新军。这样军额不变,战力就可以大增,足够北定燕云了。
那1820个由原本的河北禁军兵卒组成的将,由谁来统带?
武好古道:这我不管,有枢密院,有兵部,轮不到我这个宣帅来管吧?不过另外新练的46个将的新军,一定得由我来管要不然北伐燕云这一战可就有点没谱了。
张叔夜有些吃惊地看着武好古,崇道,你是要46个将去恢复燕云?这也太少了吧?
其实武好古的底线是3个将,15000人,再加上骑士和募集效用士,拢共20000人。不过他不会一开始就掀开底牌,所以就让潘孝庵在一般将门老大跟前提出了6个将的喊价,自己则对张叔夜说了46个将。
兵多一点,北伐的把握总归会大一些吧?
至于由原河北禁军将士阻挡1820个将,该干嘛干嘛,别找麻烦就是了。等到燕云恢复,功劳照样还是有的!
当然了,这个话儿不能说透了。所以武好古只是微微而笑:怎么会只有46个将?另外的1820将只要严加训练,也是我大宋的精兵啊!只是要劳烦你们都军机司严加督促他们刻苦训练了。
这个球踢得好啊!张叔夜心说:你该不会在灵州向高俅学了蹴鞠的本领吧?可是你这球踢得再好,待到北伐的时候,还只有两三万可用之兵啊,真的能行?
终于到了崇政殿召对的时候了,其实也不是正式的召对,只是由军机房去崇政殿陪天子吃饭。如果换成旁人,那得叫赐宴。天子赐宴啊!这得多大的荣耀?都可以写进族谱里面去吹嘘了。
不过这等荣誉对武好古来说真不算什么天子何止赐宴,连宫女都赐给过武好古。
大郎,你真觉得生女真人能帮得上忙?
赵佶今天的心情看着非常不错,因为西北方面又有好消息传来了。高昌国的仆固毗伽派来了使臣,说是要向赵乾顺学习,认赵佶当爸爸前几天郭京那个牛鼻子还说赵官家马上又要得个孝子了,还被赵佶取笑了一番如今后宫里面可没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没想到这个孝子竟然是高昌回鹘的可汗!
看来这个天可汗是当定了!
而武好古今天一入宫,又报告了更好的消息,武大郎已经有了夺取燕云诸州的路线图了。
能啊!
武好古大模大样的坐在一张玫瑰椅上,身边还有个上了点年纪,但是仍然韵味十足的女官给他倒酒,这女官正是赵佶早年伴侣春兰。现在是六尚之一的尚食局左尚食,正五品的女官。现在居然被赵佶唤出来陪武好古吃酒
陛下,武好古饮了口高昌回鹘的赵家孝子让人送来的葡萄酒,又瞧了眼儿风韵犹存的春兰春尚食,笑着道,生女真人可指着咱们帮忙呢!若是陛下舍得一年二三十万的岁赐,让生女真向大宋称臣也没问题啊!这生女真要是称了臣,陛下的功业可就超过唐太宗了!
赵佶把武好古当兄弟,武好古也真是殚精竭虑以报君恩啊不仅要避免赵佶去黑龙江插队落户,还想让完颜阿骨打给赵佶当小弟。
这事儿在眼下来看,可没什么不可能的。现在生女真部落联盟再牛叉不也没敢公开打出反辽的旗帜吗?说明他们还是底气不足啊!而如今的大宋不仅是足可以和大辽国分庭抗礼的强国,而且声威都传到西方罗马帝国去了。收下生女真这个小弟有什么不行的?
而且武好古计划好了,不能让生女真据有护步达岗的全功,大宋最好就在生女真和契丹决战的时候北伐燕云。这样护步达岗的功劳大宋至少占一半!生女真也就不会和历史上一样敲尾巴了。
另外,武好古还计划用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腐蚀生女真,给他们岁赐!二三十万不够就给四五十万!再加上界河商市辽东苏州商市的买卖,再加上博士团的教育,总能让完颜家的人们知道民族团结大如天的。
而且,只要燕云在武好古的治下,完颜部也不会有机可乘的。
武好古接着道:陛下,只要生女真向咱们称了臣,每年哪怕给个五十万岁赐,也是值得的。毕竟北地辽阔无边,又不是汉家兵马可以轻易镇压的,不如尽赐予生女真,令其摄服漠北诸部。我朝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生女真真的能摄服塞北诸部?赵佶道,不是说阻卜人很厉害吗?和契丹相斗了一百多年,到现在也没完全平定。
这不挺好?武好古笑着,生女真完全可以取代契丹去和阻卜人打生打死只要他们一心一意放在草原上,问题不大的。
蒙古这个怪物在一百多年后的雄起,在武好古看来,多半就是因为女真人一心扑在中原,而不是像契丹人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草原上的必然结果。
而以生女真初兴时的锐气,扫平草原诸部并且在可敦城此处是漠北草原的中心,后来的哈拉和林乌兰巴托都在其附近建立军州据点,屯驻上两万精兵,就足够可以把蒙古人压制住不让他们兴起了。
什么成吉思汗的,不如也做个拥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爱国大汗吧。
第939章 好大的画饼 完
苏辙今天借口身体不适,早早的就从政事堂回了自家府邸,也不处理什么公文,只是在自家后宅的内书房里面会客。
书房当中,68岁的大宋首相苏辙,正便装软帽,与两人对坐,低声的商议着什么。
对坐两人,也都是一身便装,显然都走后门秘密来访的。其中一人正是同知都军机司事张叔夜。另外一人,却是前些日子上疏提及辟雍学宫改革和科举改革的陶节夫。这位允文允武的能臣,本来是新党的干将,现在好像成了苏辙的心腹了。
苏辙看起来就是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这是他和苏东坡最大的不同,苏东坡有点诙谐,看着好像个老顽童。而苏辙一看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他看着张叔夜,缓缓抚须开口:看来武崇道是有十足把握可以把河北禁军调教出来的。如果咱们依照他的办法,能把河东军整理出来吗?来日北伐,河东路的紧要程度可不在河北路之下啊。燕云诸州中的朔寰應云蔚武新等州,都可以由河东路进去的吧?
他又用咨询的目光看了眼陶节夫,子礼,你是知兵的,说说看吧。
陶节夫抬头,看了一眼有点得意的苏辙,思索着道:相公说的是唐末五季的州郡,现在那里大约属于辽国的西京道,地名和辖区都有不同了。大致上,辽国西京道是以大同府为根本的,大同府的府治就在原来的云州州治云中城。不过辖区比原来的云州大多了,下属有德州弘州怀仁顺圣怀安天成长青等州县。
辽国的府州军县划分是很乱的,和大宋这边路州府军县不同,辽国的州府下面有时候还有州军名号。而辖有众多州军的州府,毫无疑问都是辽国的统治中心。
陶节夫又道:若是能取下大同府,那么西京道南部原属汉家山河的部分,基本上就能拿下来了。
能打下大同府吗?苏辙问。
陶节夫和张叔夜互相对视了一眼,陶节夫道:如果如果武崇道能取下析津府,那么汇集河东朔方陕西之兵,进取大同是有把握的。
他可没有武好古那么大的把握,可以用两三万精兵夺下析津府!所以一开口就要集中河东朔方陕西三部分的主力,起码二十几个将,其中十一个还是新府军的将。一路上稳扎稳打推过去,打下大同府还是有指望的。
如果将朔方陕西精兵皆用于大同,张叔夜说,析津府方面,可就有些不足了。
不也有二十几个将?苏辙说,另外还有五岛巡检司的水军,还不够用吗?
够是够了
武好古都没说不够,张叔夜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了。而且他也知道武好古是能上兵伐谋的,兵不血刃拿下析津府城都有可能。析津府城一到手,周围的汉族豪强一定望风归附。到时候武好古的可用之兵就不是两三万,而是七万八万乃至十万之众了。
相比之下,倒是陶节夫负责的河东一路无甚把握。多半得一城一地打过去!汇集精兵强将也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够了,那河东路就得好好打了!苏辙抚着胡须,可不能让武崇道居功太多他一个武人,现在都已经过了,再立大功就不好办了。
其实现在已经很不好了,弹劾武好古的奏章多的都已经数不清了,比弹劾高俅和童贯的奏章加一块儿都要多。
也就是赵佶和武好古关系铁,一直压着不让查,要不然武好古也别做事了,天天挨家里听参吧。
相公,陶节夫这时眉头一皱,下官去河东后,应该如何行事?
和武崇道一样不行吗?苏辙问。河东军比河北军要强多了吧?整出十五六个将总是没有问题的。加上陕西朔方的十一个将就有二十六七个将了,再加上骑士,差不多有十五六万战兵了吧?
十五六万战兵如果加上辅兵怕是有三十万大军了!恁般多的兵马再拿不下大同城也太废物了吧?
只是兵一多,后勤补给也麻烦啊!从太原出兵到大同有1000里之遥,而且道路也不大好走,30万大军加上后续的补给,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儿可是要人命的。一旦顿兵坚城,兵多反而是累赘!
陶节夫和张叔夜都是知兵的文臣,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也不会当着苏辙的面说这等扫兴的话。
反正也不是马上就要北伐燕云了,现在仅仅开始准备,没有个十年八年的,北伐之战根本准备不好。
说句不好听的,十年八年之后,在座的三位之中,说不定已经有人驾鹤而去了!
陶节夫看着须发皆白的苏辙,那下官去了河东之后,就仿效武崇道,稍稍整理一番旧有的禁军,然后再编练几将新军如何?
苏辙道:此事就由子礼和嵇仲商量着来吧,老夫也不懂军事啊。
话已经说到如此,苏辙已经心中有数,这时书房门外突然响起了一声咳嗽,苏辙当下起身淡淡一笑:时候不早了,老夫身体不适,且去将养。两位也早早回转,今日就此别过了。
陶节夫和张叔夜知道苏辙还有事情要理,于是就起身告辞,苏辙则亲自送他们出了书房。
目送二人离去后,苏辙才淡淡地问:是虎儿吗?
一个样貌儒雅的青年从阴暗中走了出来,冲着苏辙行了一礼,大人,刚刚收到消息,米襄阳过世了!
米襄阳没了?苏辙皱眉,才56岁啊
大人,苏逊道,米襄阳一去,米元晖可就要丁忧了。
米芾死了不要紧,武好古的左膀右臂米友仁可就得回家当三年孝子了。而米友仁一丁忧,沿海市舶制置使可就空出来了!
在如今大宋的二十几路帅司中,哪有沿海市舶制置使这般财权军权一把抓的存在?
也就是武好古和米友仁这样的天家心腹才能罩得住,现在米友仁一去,武好古又高居河北宣帅,这沿海市舶制置使还有谁能来当?
苏辙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如果能拿掉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大权,实证一派可就要元气大伤了!
老爷,米襄阳没了!
武好古正趴在床上,享受着郭小小的按摩服务的时候,白飞飞忽然快步闯进了屋子,给他带来了这个噩耗。
什么?已经有点迷迷糊糊的武好古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一个翻身就坐了起来,飞飞,你说什么?
米襄阳没了!白飞飞道,刚刚米府来人说的说米襄阳上个月得了急病,重症不治,三天就去了!
真不是时候啊!武好古吐了口气,眉头大皱起来了。
米芾一死,米友仁就得去丁忧,那么沿海市舶制置司怎么办?谁来掌握?自家能回锅再任此职吗?河北宣帅兼沿海置帅?那帮文官能答应?他们要是拦着,那沿海市舶制置司该给谁?苏适官太小,而且毕竟是苏辙的儿子。苏迈苏迨又在替苏东坡当孝子,三年没满,不能出来做官啊!慕容忘忧倒是够资格,可是他毕竟是辽国的南归人,当到帅司恐怕会招惹非议。
大郎郭小小也知道一些武好古政务上的事情,不过她不会多嘴插手,而是知趣地说,奴去请赵先生,何状师过来吧。
好!武好古点点头,小小,你叫人去请他们到内书房。
然后他又对白飞飞说:飞飞,麻烦你去准备些吊唁之礼,明天一早就送去米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