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保加利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利益决定立场,原来的亲密盟友,现在已经变成了竞争对手,双方的关系自然也就完蛋了。

    “海相,这方面你才是专业人士,那么请拿出一个能够令各国政府都接受的方案,拜托了!”原敬首相开口说道

    加藤友三郎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最后无奈的说:“要不按各国的本土人口计算或者是本土的海岸线计算”

    众人一副看傻子的表情,陆军大臣田中义一讽刺道:“海相既然这么有把握,不如我们让外相回来,改派你去参加伦敦谈判好了!

    想必凭你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让英国人拱手~将世界霸主的位置让给我们来做!

    此等盖世奇功,非君莫属,我代表全体大日本民众,拜托你了!”

    说完,田中义一还像模像样的给他鞠了一躬。

    加藤友三朗狠狠的瞪了田中义一一眼,他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有些不靠谱。

    按人口计算可以,人家约翰牛肯定会要求,加上殖民的人口再计算,那么日本依然是吃亏了。

    按海岸线长度计算也可以,只要加上殖民地的海岸线就行了,日本还是没法比。

    “那你说按什么计算大日本帝国和欧洲强国相比,本来就差距很远,如果再不追赶的话,未来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么”加藤友三郎反问道

    “这些大道理谁都懂,不过按照你的计划,不要说将来了,眼下这一关我们就过不去!

    要不你去伦敦试试,把你的建议提出来,看看有哪个国家会支持你”田中义一继续讽刺道

    让陆军给海军出主意,他到是敢出,问题是海军部敢用么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浪费口舌呢

    “两位都是国之栋梁,现在还是不要再吵了,不如各退一步,要不就按照现在各国的实际海军吨位,进行计算好了!”原敬首相提议道

    “不行!”

    &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六十四章、欧洲大萧条
    德国

    巨额的战争赔款,已经掏光了德国民众的腰包,现在不光是普通人的日子不好过,就连容克贵族们的日子也不怎么样。

    一半的工业产品被用来了还债,剩下的工业产品还要出口换取工业原材料,为了减少外汇消耗,魏玛政府已经禁止在国内使用奢侈品了。

    通货膨胀令马克变成了废纸,很多人的财富都被席卷一空,百分之六十的德国民众,都欠了银行大量的债务,幕后的银行家们成为了唯一的胜利者!

    如果不是斐迪南加大了对德国的粮食援助,魏玛政府有了让民众填饱肚子的食物,他们早就崩溃了。

    援助粮的涌入,也损害了一个阶层的利益,那就是以土地为根基的容克贵族,魏玛政府的统治已经开始不稳了。

    现在德国的粮食缺口在三百多万吨,也就是说扣除保加利亚的粮食援助后,他们每年还要进口,至少两百万吨粮食,才能够填补国内的粮食缺口。

    而粮食的主要生产者,容克贵族们又不希望政府继续进口粮食,他们认为只要国内的粮食价格再增加一些,就能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填补国内粮食的缺口。

    魏玛政府当然不可能答应了,估计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敢答应,真要是停止进口粮食,德国民众就要造反了!

    一战就是因为粮食的问题,德国人才投降的,作为主导者之一,魏玛政府还知道有一点必须要做到,那就是保证国内的粮食供应!

    与德国中央政府的不稳相比,国内的几大王国发展的居然要更好些,以巴伐利亚王国为例,他们大力发展国内的农业,民众们的收入没有提高,但是生活水平较之其他地区,却要高出了不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治理地方这一项上,没有任何执政经验的魏玛政府,自然是输了一筹。

    在自由的旗帜下,资本家们迅速做大,在政府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同样,与之相匹配的就是,他们对国内民众的压榨也日益严重。

    很多人都清楚,现在在德国发展工业是没有前途的,百分之五十的工商业产品,都要用来支付战争赔款。

    资本家们又不是慈善家,怎么可能去干这种蠢事呢所以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入到了金融领域上,比放高利贷!

    这种背景下,德国中央政府,和几大王国之间的矛盾也开始计划,魏玛政府希望经济恢复更好的几个王国,能够承担更大的债务比例,显然这不是各大王国能够接受的。

    现在这些王国可不怕中央政府,为了在德国的内部埋钉子,法国人当初可是坚持将军队、外交、财政、人事四项大权,全部下放给了各个王国。

    现在的德国除了名义上的统一外,实际上已经是各自为政了,总不能指望一个个国王,去拥护一个共和国吧

    尤其最近一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恶化,大萧条蔓延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德国的工商业品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看着从德国收集来的情报,斐迪南揉了揉额头,欧洲历史已经被他改得面目全非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大萧条持续下去,德国人工商业品出口获得的外汇,已经无法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工业原材料了。

    那么赖账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没有足够的工业原材料,他们拿什么去生产出那么多产品来还债

    没钱进口工业原材料,自然也没钱进口粮食了,即便是有保加利亚每年援助的一百万吨,那也是杯水车薪啊!

    “首相,告诉德国人,我们同意赊一批粮食给他们,不过要按照商业规矩办!”

    斐迪南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还是继续向德国输出粮食。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就是对德的最大粮食出口国。

    这也是一笔政治生意了,战后德国迫切希望和大国改善关系,摆脱外交上的僵局,而保加利亚也希望同德国友好相处,以便招募人才,于是双方变一拍即合。

    现在德国人固然是没钱买粮了,可问题是短期内。保加利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找不到新的买家啊

    所以明知道现在对德出口粮食,短期内很难收到钱,斐迪南依然要继续做这笔生意!

    “陛下,这未免太纵容德国人了吧,每年从保加利亚流入德国的外汇可不少,我们都没有说什么,现在居然敢……”

    粮食出口的问题,康斯坦丁自然也是清楚的。但是在保加利亚工作的那几十万德国人,每年还要向德国汇回去七八亿列弗,这笔款项基本上都可以抵消粮食出口了。

    每年这么资本流入德国,保加利亚都没有说什么,现在德国政府宣布无力支付他们的粮食款项,康斯坦丁自然是不满意了!

    “确实不能太便宜德国人,那就将利息设置高一些吧,比如月息三分就非常的适合他们,反正他们现在也没得选择,我不相信还有谁肯赊粮给他们!”斐迪南冷冷的说

    不生气怎么可能呢

    现在保德两国也算是各取所需,保加利亚获得了德国来的人才,加快了国家发展的脚步,德国人也获得保加利亚的粮食,养活了国内的民众。

    双方也算是贸易平衡了,德国人靠劳务输出获得了资金,然后又进口了保加利亚的粮食,再次回流到了保加利亚。

    现在保加利亚还需要这些德国人努力工作,双方完全撕破脸皮没必须,不过在商商,收取高利贷不过分吧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六十五章、论面子的重要性
    奥匈帝国

    自从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匈帝国的国内矛盾就被激发了,想要独立的匈牙利人,遭到了维也纳政府的强力打压。

    不过这种打压,并没有让匈牙利人打消独立的想法,反而是坚定了他们独立的决心。

    不过现在的匈牙利,已经不是当年的匈牙利了,大批的少数民族从匈牙利王国剥离的出去,成为了中央政府的直属管辖地。

    维也纳政府让这些少数民族摆脱了匈牙利王国的压迫,这些人立即成为了中央政府的忠实拥护者,并且还极端的仇视匈牙利人。

    有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帮助,奥匈帝国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匈牙利人即便是想要独立,现在的实力也不够啊!

    自从英法希望扶持奥匈帝国牵制保加利亚后,外部就再也没有人支持他们独立了。匈牙利人的独立目标,现在看起来是越来越远了!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争取保加利亚的支持,然后获得独立,可惜匈牙利人如意算盘打错了,斐迪南现在不想打破南欧的和平稳定,就拒绝了支持他们独立!

    至于奥匈帝国会不会做大任何一个了解过奥匈帝国的人都知道,在没有解决民族问题前,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

    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而是维也纳政府下定不了这个决心,否则这个问题也不会拖到现在!

    可以说只要搞定了匈牙利王国,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就好解决了。

    现在从表面上来看,奥匈帝国已经解决了大半的民族问题。

    除了匈牙利人不安分外,其他的民族,都已经团结在了哈布斯堡家族领导下的维也纳政府周围。

    作为旁观者,斐迪南清楚,现在这些从匈牙利王国剥离的少数民族,感激哈布斯堡家族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自然会拥护维也纳政府。

    未来呢人心总是会变的,一旦维也纳政府的某些政策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又或者是在野心家的挑拨下,走向独立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没有民族认同感,就是民族独立的根源!

    这也是为什么北美十三州会爆发独立战争,而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一直没有独立的原因!

    北美十三州是多民族混合的地方,英国移民所占比例太小,成为了当地的少数民族,而这部分英国移民中,仇视英国政府的爱尔兰人又占了多数。

    所以当英国人要在这里征收印花税后,他们就独立了,实际上他们的税收比英国本土都还要低!

    而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就不一样了,一直都是英国移民占主导地位。

    即便是到了21世纪,在美国和苏联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和和英国分道扬镳,人家一样认为英国女王是他们的最高领袖!

    这就是文化上的认同感,历史上在奥匈帝国崩溃的最初十几二十年,这些民族独立建国后,还有不少人拥护哈布斯堡家族。

    但是二战后,随着老一辈人的死去,这种认同感就不复存在了!

    一个注定不能成为威胁的奥匈帝国,斐迪南自然就懒得去打压了,无论英法如何支持,他们的国力都无法转变成战斗力。

    相信任何一个将军,被人告知他的部队中有十几种语,估计都会头皮发麻。想要各部队实现协作,先让军官们学会外语吧!

    这种军队,一旦被打散了建制,就真的散了,语不通想要重新整编,简直是在说梦话!

    由于世界大战的关系,奥匈帝国的青壮劳动力损失惨重,国内的经济恢复速度并不快。

    加上旁边还有一个正在内战的俄国,他们可以出口一些工业品,因此这次欧洲大萧条,他们算是逃过一劫。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赢家之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输家之一!

    打垮了最大的敌人俄国,还扩大了自己的本土面积,拿到了宝贵的矿产资源,还获得了最大份额的敌人,成为了欧洲中西部大陆的霸主。

    表面上看来,他们是一个大赢家,实际上只有自家人才知道自家的苦!

    战争中的人口损失也就算了,这个并不致命,关键的是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都是在他们家里面打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如果法国人是实体经济占主导的国家,那么这也不是问题,很快就可以恢复过来。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大名鼎鼎的高利贷帝国,国内的实业是无法和虚拟经济相抗衡的。

    在利益面前,谁愿意去老老实实的搞实业啊

    谁都知道,搞十年实业的利润,也比不上在股市里面混一年的收益高,资本都是逐利的!

    社会上投资实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自然也就减少了,失业人员当然也就增加了。

    整个法国的失业人口,都超过了五百六十万,失业率已经突破了百分之二十一,和失业人员长期低于千分之一的保加利亚,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失业率=失业人员适龄劳动力人口)

    这么高的失业率,法国人的经济自然也好不了了!

    法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是欧洲各国中最激烈的,政客们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英帝国呢

    世界大战后最大的赢家,美洲大战最大的赢家!简直就是站在了人生中的巅峰,不过他们国内的经济也不景气!

    虽然还没有法国人那高达百分之二十一的失业率,不过距离这个数字也快了,世界大战结束后,平均下来大英帝国,每年增加一百一十万的失业人口。

    要问原因嘛和法国人也差不多,资本家们热衷于投资虚拟经济,对实业投资不积极。

    现在又增加了北美三国王国,他们的殖民地市场上也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资本家们惊讶的发现就是转卖德国人的廉价货,也比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赚钱。

    这一后果就非常的可怕了,在利益的驱动下,最近年大英帝国在实业上投入的资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持续减少中。

    截止到1921年,全年在本土实业上的新增投资总额,居然下降致1200万英镑,和保加利亚逐年增加的投资成反比趋势!

    要知道企业的设备也是需要更新换代的,就英国人现在的新增投资规模,估计不要说扩张工业了,他们本土的工业规模不缩水就好了!

    当然从资本家们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做法是没有错的,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整体市场都出现了萎缩,这个时候收紧投资,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手段。

    反正因为民众们购买力的下降,加工制造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他们趁机削减投降,压缩产能没有毛病!

1...168169170171172...2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