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开辟国际市场的问题,还是等世界人民都富裕起来了再说吧,现在最多能够在欧洲少量销售,还要面临法国人的竞争,这个市场现在还很有小。
和所谓的工业计划相比,开辟葡萄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21实际初起世界第一葡萄酒产地,法国的葡萄酒总产值也不过三十多亿美元,要是折算到这个年代也就那么两三亿列弗吧!
不过不能光看产值,对于开发农业产品,斐迪南从来都是十二分的重视,这有助于提高广大保加利亚民众的生活水平。
当然这是假话,真实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增加农民阶级的收入,巩固这个阶层的对国王的忠诚度!
任何一个产业,只要建立起来完整的产业链,都能够给社会带来大量的就业。现在打造葡萄酒产业园还为时尚早,至少先要把葡萄给种下去。
至于生产技术根本就不要担心,作为一个大贵族,怎么可能没有自家的葡萄酒庄园呢
还在奥匈帝国混的时候,斐迪南就把自家葡萄酒庄园多于的产量,推销到了市场上。现在想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葡萄酒厂,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只不过当年生产的是高档酒,现在要生产的是中低档酒,毕竟高端葡萄酒市场很有限,这个年代的欧洲大贵族,基本上都有自家的酒庄,不会对外购买。
大资本家们也在跟着学样,花点儿钱建立一个葡萄酒庄园,又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年产几千公升葡萄酒的庄园,区区几万列弗就可以搞定了。
想做就做,斐迪南直接开口说:“琳卡,去叫卡尔过来!”
“是,陛下!”侍女琳卡开口说道
……
约一盏茶的功夫后,卡尔管家跑了进来,向斐迪南见礼过后,问道:“陛下,你有什么吩咐”
斐迪南直接开口说:“找人做一份葡萄酒的市场调研,同时统计一下保加利亚的葡萄酒产量、产地和品质!”
“是!”
卡尔管家回答道,随及又问道:“陛下,你这是准备投降葡萄酒么”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是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发现巴尔干地区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葡萄,比如波黑地区、马其顿地区,还有希腊地区,都很适合发展葡萄酒产业。
要不要干,最后还要等你的调查报告,拿出来了过后再决定!”
斐迪南可不是中二少年,想到了什么就干什么,葡萄酒的前景再怎么好,那也只是前景,眼下的市场有多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六十二章、伦敦会议
阿尔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保加利亚铁路工程师,毕业于索非亚铁路技术学校,就职于铁路公司下属设计院。
从事这份儿工作已经有十年了,现在他要前往阿拉伯半岛进行实地勘探。
没办法,这个年代受限于技术,设计师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完成设计,一名优秀的铁路设计师,通常也是一名优秀的勘探师。
带着几名学徒和十几名劳工,他就离开了索非亚舒适的家,随行的还有一个排的士兵,负责保卫他们不受恐怖分子伤害。
自从政府要求军方提供三百万劳工过后,整个保加利亚的殖民地都不太平了,大规模的敌人已经完蛋了,但是漏网之鱼依然存在。
目前除了已经被肃清的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是恐怖分子活动的重灾区。
阿拉伯半岛还算好的,受到了政府的重点照顾,在军方的拉网式排查后,不法分子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威尔动作快一点,今天勘探完了这个山头,我们才能够休息!”阿尔文大声喊到
“知道了老师,我还想要早点儿完成工作,回去休假呢!”威尔回答道
外出勘探的工作很苦,精密的仪器,阿尔文必须要亲自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除了地形勘测外,几乎每隔几百米,他们都要进行一次地质勘测,以确定当地适不适合修铁路,还要尽可能的为铁路挑选修建成本最低的路线。
这份工作很苦,但是待遇也很高,几乎是普通工人收入的十倍以上,阿尔文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野外风餐露宿。
碰到这种政府制定的铁路计划,那么直接在外面待上一两年,不回家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作为一名设计师,阿尔文的工作通常会从勘探开始,一直进行到铁路验收合格,才算结束。
很多时候,工地上面缺乏技术人员的时候,他也会去串客一把,这种情况在保加利亚是司空见惯的。
没有一颗耐的住寂寞的心,普通人是坚持不下来的,阿尔文也几度想过辞职,不过看在列弗的面子上,他一次次又坚持了下来。
要知道这种高工资的工作,可不好找。年入过万的人,在保加利亚还是凤毛麟角。
这份儿收入,可以让他的家人在索非亚过着舒适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房子,他还计划购买一辆小汽车。
现在汽车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8000列弗,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他完全可以承担这笔开销。
当然,这必须要等这项工程完成了过后,因为他已经听说了,铁路公司这次优秀工程师奖,奖品中就有小汽车,万一恰好撞上了,不又可以省下一笔开销!
拿汽车做奖励,这是斐迪南搞出来的,自从大公路计划启动后,政府就号召有钱人购买小汽车。
作为保加利亚最大的资本家,自然要起带头作用了,所以1921年的年终奖,大部分管理层和技术工程师的奖励都变成了小汽车。
斐迪南一次性的发出去了八万多辆小汽车,清一色的国产货。
当然国产货也不是劣质货,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的工业产品已经完成了一次技术升级,这其中很多技术都是德国人无私奉献的。
保加利亚的汽车工业,一直都是很不错的,作为全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垄断了东欧八层的汽车市场,皮实耐操就是保加利亚汽车的代名词。
保加利亚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使用国,最先购买汽车的资本家,然后就是在世界大战中发家的军功贵族们,现在已经轮到中产阶级了。
从斐迪南批发奖励小汽车开始,中产阶级大规模使用汽车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作为保加利亚的企业的风向标,既然斐迪南旗下的产业开了走,其他的企业肯定也会纷纷效仿了,中产阶级实质上已经是被用上汽车了!
保加利亚的现在的中产阶级有多少初略估计两三百万人,还是有的。
划分的标准非常的简单,按收入划分:年收入八千列弗~五万列弗之间,都属于中产阶级,年收入超过五万列弗,那就是富翁了。
安资产划分:个人总资产在十万列弗~五十万列弗之间,都属于中产阶级,超过五十万列弗那就是富翁了。
按照这个标准,保加利亚的全部贵族都是富豪级别的,他们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五十万列弗,虽然他们很多人的年收入,都不到五万列弗。
没有以家庭以单位,现在保加利亚依然流行的是大家庭,虽然是一个家庭,但实质上他们已经分开了。
财务收入、日常开销、债务大家都是分开的,不过大家依然喜欢以一个家庭的身份出现。
面对这种特殊的国情,按家庭财产标准划分贫富差距,显然是不合理的,好多大家庭都有几百口人了。
家庭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非常悬殊的,有富翁、有中产阶级,也有穷人。
这也是独特的文化体系造成的,大家都习惯了亲兄弟明算账,或许了解欧洲人的就会发现,有人穷困潦倒要领救济粮,他的兄弟却是亿万富豪。
这并不奇怪,亲情归亲情,但是人家没有义务要帮你,不能说大家是兄弟,就必须要帮忙!
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如此,亿万富豪的子女照常有去餐馆端盘子打工挣钱的,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保加利亚也是如此,通常在十六岁之后,他们的就要自己努力赚钱养活自己,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义务到此就结束了。
……伦敦
这座全球的金融之都,现在再次热闹了起来,二十多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皇家舰队依然停靠在港口里,向外界展示大英帝国的强大之处!
这些国家都是清一色的沿海国家,参加这次会议也是有门槛的,总不能让一帮内陆国家,来参与海军军备会谈吧
人家连个港口都没有,就算是想要建立海军,也没有地方放军舰啊
停留在纸面上的海军,有限制的必要么
按照这个标准的话,本次真正参与谈判的国家,也就是英、法、保、日四国,然后再加上俄国、奥匈、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丹麦、智利、巴西、阿根廷……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不怎么和谐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可不低,不可能完全按照英国人的意愿进行。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今天共聚堂,就是要拿出一个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因为各个地区的军事实力差距,最后造成战争!”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道
作为大英帝国的小弟,葡萄牙人非常默契的配合道:“大家都知道每一场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经过了这么多次教训,我们也是时候开始反省了!
不知道格雷有什么计划,可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很简单,建立平衡!只要各个地区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一个平衡点,那么野心家想要发动战争,就要三思而后行了!”格雷说道
看着英国人把戏,大家都在神游天外,显然没有人把英国人的话当成一会事。
地区军事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让弱国和强国
第六卷、新的时代 六十三章、内斗
内田康哉想方设法,总算是勉强将第一天的会议给应付过去了,按照他个人的想法,最好就是按照各国现有海军吨位来计算,这样大家都不吃亏。
不过他知道,海军部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他们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八八计划”都不满意,还准备在这个计划外,另外再增加两艘主力舰,这个时候和他们谈裁军,哪里有这么简单!
早知道出任外相的第一次任务,就是限制军备谈判的话,打死他也去争这个位置啊!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即要取得各国的同意,又要让国内满意,这怎么可能呢
按国内那帮大爷们的要求,除非取得世界第一的海军吨位,否则很难令那些中二少年们满意的!
……
有时候内田康哉都在想,陆军部的蠢货们都是吃屎长大的么
就算是再大的利益,也不能把所有的强国都给得罪了啊!
美洲战争,大日本帝国收获了什么
除了陆军私自抢回来了一大堆战利品外,到手的殖民地都被迫交了出去,这些战利品有什么用
为了这些战利品,历届日本政府所有的外交努力,全部都毁于一旦!
“山本君,立刻将我们现在的情况发送给内阁,让政府尽快想出办法来。
告诉他们,现在各国都在针对我们,如果处理不好,恐怕大日本帝国会有灭顶之灾!”内田康哉说道
“总有刁民想要害朕”,这非常日本式政客们的想法,或许是受火山时常爆发的影响,他们的忧患意识非常的强烈,常常紧张过了头。
所以他们的判断,也就很容易失误了。尤其是在伦敦会议上,各国政府的立场虽然不一致,却没有出现日本政客想象中的对立。
英法没有针锋相对,保奥两国也是一团和气,这和他们预想中的国际形势,完全都不一样。
原本日本政府还企图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现在各国一团和气。
甚至在针对日本的问题上,大家总是有意无意的站在了一起,这该怎么办
即便是最早西化的日本,也不能够理解欧洲各国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
如果在东方世界,保加利亚和奥匈帝国这种在世界大战中打得你死我活,奥匈帝国还被迫割让了大片领土,他们就该是永远的死对头啊!
可惜他们忘了,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比外部矛盾要严重的多,割让的是别的民族的土地,关他们什么事
况且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斗争,就够维也纳政府受的了,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引导舆论,让两国继续对立下去呢
矛盾是存在,但是为了利益,完全被政府给压制了下去,这个年代大部分的民众观念并没有转换过来。
否则也不会出现普鲁士刚刚和奥地利干了一仗,还割让了奥地利大片的领土,双方不但没有成为世仇,转眼间他们还结盟了,并且还是非常亲密的盟友。
而在革命思想活跃的法国,就是另一种结局了,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德法两国直接结成了死仇,但是在利益面前,德法之间的合作也没有少过!
英法两国也是如此,如果单纯从仇恨出发,他们两国都打了上百年的战争,双方早就是血海深仇了,可结果他们并没有成为死敌!
在利益的作用下,他们之间既有争斗,又有合作。英法的关系,一直都是伴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种由利益关系建立的外交关系,和东方社会那种恩怨分明,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就显得格格不入!
……
内田康哉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原敬内阁同样也是如此,大家直接将皮球踢给了海军部。
既然是你们想要扩军的,那么现在就该你们想办法,只要能让各国同意你们扩军,那就一切好商量!
海军大臣加藤友三朗,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伦敦会议本来就是为了限制军备而召开的,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海军还想要扩军,本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参加会议的国家有二十多个,可惜没有一个和日本政府关系好的,连一个帮忙摇旗呐喊的都找不到!
从前他们是紧抱英国人的大腿,有老大罩着,自然不会被针对了。
现在俄国人还在内战,美国已经分裂了,日本的存在,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
猜你喜欢